2013巴黎摄影博览会:探索影像收藏的当下意义

来源 :中国摄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lena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3年11月14日至17日在巴黎大皇宫举办的巴黎摄影博览会(Paris Photo) 举办至今已经是第十七届了。作为全球最具规模与水准的影像交易盛会,继2013年4月跨过大西洋,在洛杉矶举办了首次海外展以后,2013年秋季的巴黎摄影博览会并没有分流出去很多的国际藏家人群,据会后统计参观量达到55239人次,而参展画廊也达到136家,来自24个国家和地区。
  交易会的第一天,几乎每个画廊的展位都同时在接待好几批的参观者,而多家画廊的主人都表示前一天的VIP预展成交情况比较理想。人群中偶尔还能见到原来只是在画册中或纪录片中见过的摄影艺术家,威廉·克莱因(William Klein)坐在霍华德·格林伯格画廊(Howard Greenberg gallery)的展台和主人聊天,乔·迈耶罗维茨(Joel Meyerowitz)正在和几个粉丝合影,艾略特·厄韦特(Elliott Erwitt)甫一出现,快门的咔嚓声便不绝于耳。2013年似乎主流的展品是黑白与纪实,史蒂文·卡歇尔(Steven Kasher)画廊的展台上维基(Weegee)的一批作品吸引了我们的目光,而画廊老板私藏的保姆摄影家薇薇安·麦尔(Vivian Maier)的作品也弥足珍贵。在当代性更强的大卫·茨威那(David Zwirner)画廊展品中的菲利普-洛·迪卡西奥(Philip-Lorca diCorcia)和托马斯·鲁夫(Thomas Ruff)的作品都受到了较多的关注。约西·米洛(Jossi Milo)画廊带来的是比较实验性的作品, 比如米什卡·赫纳(Mishka Henner)将罗伯特·弗兰克的美国人系列改编为《少一些的美国人》(Less Americans),擦除了其中的一部分,让其显示出极简的平面设计风格对罗伯特·弗兰克经典照片进行戏仿,画面上保留的细节的依然可以让人辨认出大师作品的原貌。马克·布鲁埃(Marco Breuer)则直接放弃了照相机,在感光纸上进行创作。我们也细细寻找来自中国的影像画廊,他们分别是巴黎北京及玛格达·唐妮丝 (Magda Danysz)画廊,展出了广受欧美藏家喜爱的杨永梁、刘博林等当代艺术家的作品。归根结底这两家画廊还是带着法国血统的,希望来年能有更多中国的摄影画廊参与到这个盛会中来。
  展场中还有一些特别的机构收藏展或特展,如1959年由洛克菲勒创建的JP Morgan收藏, 乔治·. 阿玛尼亲自遴选的“水”主题展,BMW展出了2012年艺术家驻留计划得主马里恩·格隆涅尔(Marion Gronier)的马戏团人物作品《荣耀》,以及由徕卡赞助的塞德里克·哥巴哈耶(Cédric Gerbehaye)作品展。还有三家机构收藏者展出了最新收录的作品,为普通藏家梳理自己手中的作品给出了一些方向。
  即便不能象预展时的VIP那样频频刷卡,但面对摄影书,众多影像艺术的发烧友还是很乐意打开钱包的。走过一处排得长长的队伍,原来是萨尔加多在为新作《创世纪》(Genesis)签名售书。2013年28个摄影出版社前来参展,虽然展位与画廊的相比稍小一些,但内容却同样精彩,斯泰德(Steidl),ACTES SUD,光圈(Aperture),Xavier Barral等出版社都公告了不同的艺术家签名售书的时段,等待着人们的一个个购书热潮。从2012年开始,巴黎摄影博览会就开始和光圈基金会开始合作,推出“年度摄影书”和“第一本摄影书”两个奖项。今年的大奖获得者分别为巴西的罗山吉拉·雷诺(Ros?ngela Rennó)的《A01 [COD.19.1.1.43] — A27 [S | COD.23]》(这拗口的书名!)和西班牙摄影师奥斯卡·蒙松(?scar Monzón)的《Karma》。前一本书讲述了里约热内卢的城市变迁,而《Karma》则将人们在汽车里的私人生活毫不遮掩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巴黎摄影博览会的意义应该还不仅仅在展示、交易,更多的还是聚会、交流和发现,让博物馆、画廊、藏家、艺术家、评论家等业者通过场内外聚会,从学术角度去探索影像收藏在当下的意义。广受瞩目的交流平台提供了多场精彩的谈话节目,如法国艺术家索菲·卡莱(Sophie Calle)与纽约MoMa摄影部主任的对话,以及由马丁·帕尔(Martin Parr)主持的摄影书系列介绍等。法国电信运营商SFR赞助了今年巴黎摄影博览会的年轻摄影师评选,从1026名摄影师中选出了五位最有潜力的年轻艺术家。而在中心城区举办的巴黎摄影月,集中由几十家画廊来呼应影展展出各种摄影作品,可谓盛况空前。佳士得和苏富比的影像拍卖专场也被安排与巴黎影展同期举行。(林韵)
其他文献
《丹青与快门:中国早期摄影》是美国近30年来首次有规模的中国老照片展,开展的三个月极受欢迎,观众超过九万人次,而盖蒂研究所的中国照片也吸引了全美乃至英国、澳大利亚的学者前来鉴赏与研究。盖蒂研究所对中国老照片和摄影史情有独钟,从2003年开始系统收集中国老照片,还主办了以中国老照片为主题的学术研讨会,组织编纂了中国摄影史大型参考书目。我们不禁想问,是什么推动了盖蒂研究所如此大刀阔斧地致力于中国照片的
期刊
灵溪镇为浙江苍南县城所在地,西枕玉苍山,东临滨海,扼闽浙咽喉,处三县交界,素称“浙江南大门”之称,是中国千强镇、浙江省百强镇、温州市三十强镇。拥有“中国人参鹿茸冬虫夏草集散中心”、“中国塑编之都”、“中国席草之乡”和“中国住宅装饰装修工程示范体验采购基地”四张国字号金名片。  石聚堂景区  位于灵溪镇浦亭社区罗溪村白石坑山与岭头村渔池山之间,西接玉苍山,北接南雁荡山,东连岩下寺,距县城4公里,是国
期刊
选出每年度的最佳摄影集(Best Photo Books,中国爱弄“十佳”,欧美国家多数超过20本),是不少国家的摄影媒体、摄影协会、出版人协会、画廊协会等喜欢的年末规定动作,也是一种业内“甜点”。不同的“圈子”,摄影集的设计风格和出版“用料”(比如纸张)差别很大;不同版本的“最佳”,因推荐人之异,入选书目出入很大。近年来画廊对摄影的影响在增强,产生了一批专门为画廊、特定客户和拍卖市场订单生产的摄
期刊
《链》:龙发堂—精神病人—民俗疗法—人间佛教—台湾社会  1992年,张乾琦的两部重要作品都在这年开了头,其中的《链》(The Chain,1998),摄于台湾高雄县的龙发堂。①  龙发堂是一个传奇场所,在台湾已进入口头禅,在大陆知者极少。“你这鬼样子,脸脏毛乱的,刚从龙发堂跑出来吗?”台湾小说中有时能读到类似的文字,那意思是说:你这鬼样子,像个精神病人。  龙发堂就是一所1970年由释开丰法师创
期刊
随着时代的演进,人迹的扩张和摄影的发展,大自然景物的拍摄不仅只是一份记录和观察的“窗户”,也是反映摄影者所在的社会文化,更是个人兴趣与理念的发挥。  葛王杰的这组照片,让我深有感触。尽管说他所拍摄的都是大自然景物的记录,但是却不是那些吸引千万游客和目前一般摄影爱好者心目中需要起早贪黑去等出来的“风景”。在“实物成像”的基础上,他发挥了个人的观察能力以及摄影的瞬间性,找到了“瞬间的发现”。  从另外
期刊
由阿坝州人民政府主办,《中国摄影》杂志社、四姑娘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承办,四川省文联、四川省摄影家协会、珠海市摄影家协会协办,中国摄影家协会网、《中国摄影》杂志网站网络支持的“汶川涅槃 · 四姑娘山”全国摄影大展圆满结束。大展得到了全国各地的摄影师和爱好者的踊跃参与。  “5 · 12”汶川大地震给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旅游业带来了一定的破坏,各大旅游景区、交通、旅游设施等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所幸震
期刊
2012《中国摄影》狂野非洲摄影之旅  主办:《中国摄影》杂志社  指导教师:姜平 著名摄影师  领 队:李欣 《中国摄影》杂志编辑  创作时间:2012年7月9日—7月19日  每年非洲的动物大迁徙,就像是吹响了集结号,召唤世界各地的摄影师来此聚会。马拉河,似乎是塞伦盖蒂和马赛马拉大草原上食草动物们永恒的宿命,动物们不管相距多么遥远,不管怎样分分合合,更不管饥肠辘辘的鳄鱼们如何凶残,都注
期刊
长时间使用 Photoshop、Lightroom 或其他任何数字暗房后, 风格问题不可避免地会进入您的脑海,本文并不是单纯讨论Lightroom的,虽然使用的软件是它,请相信我:独特的视角需要准确的表达,影像修饰是一种为视角表达服务的工艺,左脑(技术狂)为右脑(艺术家)服务,而他们一起为您的视角服务。  这幅作品拍摄的是肯尼亚的一头水牛,在一次旅行中,我透过越野车的车窗以尽可能低的角度将其拍了下
期刊
由于写书所需,自己花了很多心思研究闪光灯,试用了国内外众多品牌闪光灯,希望能将一些心得与大家分享,谈谈闪光灯在摄影中的运用与发展。  闪灯无用论  对于闪光灯,在我还是学生的时候,曾被摄影圈的一帮老人家忽悠得团团转。“用自然光拍摄才最好,使用闪光灯是取巧”、“闪光灯出不了效果”,后来自己混成老油条才知道,做专家和大师的好处就是当自己不懂的时候,依然可以在新人面前掩饰自如,并阻止他们超越自己。  在
期刊
2008年冬,一个清冷的早晨,负责筹备《丹青与快门》展览的美国盖蒂研究所的高级研究员范德珍女士和我在北京798大河画廊见面,当时,我的收藏之一,叶景吕肖像正在那里展出。至于范女士“不远万里,来到中国”考察的具体原因,我之前并不清楚,而我也反复告诉过中间的联络人,我个人更感兴趣的是早期中国摄影师的作品。范女士看完展览,又一张张查看了我带去的部分原始照片,主要是晚清时期中国照相馆摄影师拍摄的肖像,之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