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儿童创意思维的养成教育

来源 :成长·读写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b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教育发展的今天,我们更加追求教育的本源性,区别出教和育的不同。在我国多年的儿童教育中,更多的是在教知识,而相对的缺乏“育”人格。尤其儿童的创造力的缺失,这不仅仅是艺术课堂的责任,更是家庭环境和整个社会大系统下的共同责任。
  【关键词】儿童创意思维;养成教育;儿童创造力
   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寥寥几句已经道出了一个关于人的聪慧和愚钝之别,而世人皆对聪慧向往之,自古以来就有“曹冲称象”、“司马光砸缸”、“王戎评李”等啧啧称赞的故事。这些所谓的“神童”是与生俱来的,还是后天培养的呢?
   儿童的聪慧不单是后天的养成,更多的是生而知之,是一种“元气”。何为元气?即是固本清源,是本体固有的,需要摒弃掉那些外在的“杂乱”,回归初心。又何以见得这种慧根呢?其实处处可见,如刚出生不久的儿童便会水中游戏而不至溺亡,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这样的能力似乎消失了。这是元气的流失,是本能的湮没,而我们却无从知晓,乃至于需借助各种补习班来“弥补”缺失,简直自欺欺人。
   面对这这一窘境,人们在教育的征途上已有无数的革新者身先士卒,不论是《论语》的“因材施教”、“钱学森之问”、卢梭的《爱弥尔—论教育》,还是蔡元培先生的“教育独立”等,都对教育活动中的现象提出了各自主张。那么面对儿童的特殊教育活动,是不是有别于的地方?
   儿童相比较于成年人,有着更广的思维宽度。他不会受限于已有的知识(知识体系并不够完善),有得更多的是自身对外界的体会,而这种体会不做作、很自然、更真情。之所以如上所述,是因为儿童的世界是认知型思维构架而成,并非成人的逻辑型思维判断,这就如同一个多项选择题和对错判断题的区别,多项选择可以拥有多元化的非标准答案,蕴含着对于事物更多的可能性;而对错判断是一种非此即彼、非黑即白的单项是非选择,这对于维护一定的规则是可行的,但是儿童时期在拓展自己性情和喜好的时候,却是局限性的。儿童期本身就是不确定的,各个方面都在扎根发芽,应该给予更过的可能性,让儿童自主选择兴趣爱好,并在鼓励和支持的氛围下,让这种喜好生根发芽,逐渐长成参天大树。
   那些看似天马行空的幻想恰恰是人类创意的源泉,可以说这个世界伟大的发明无不是一个好的创意在得到了技术的条件得以实现。多半的创意需要打破已有的知识框架,跨界整合出新的东西。儿童虽不具备完整的知识体系,但跨界整合能力却高于成人,这一点可以从儿童的绘画作品中得见。其实,这样的能力不仅仅是儿童先天具有的,一些伟大的艺术家也极力的“儿童化”,追求自己的作品中融入“天真”、“幻想”。比如20世紀超现实主义绘画大师之一胡安·米罗(Joan Miró)的《加泰隆风景》、《哈里昆的狂欢》等超现实主义绘画,这些作品中有一种类似于儿童涂鸦期的偶得形状,但并非漫不经心,而是艺术家将内心潜意识融入到自由幻想的创作中表达出来,这恰恰也是每个儿童期创作的源泉和灵感。不信可以问问那些由儿童创作的图画(而我们视之乱画的内容),画面中每一个点和线条儿童都能讲出自己的故事,这一过程不仅展现了儿童潜意识的外在表达,也锻炼了想象力和表达力。
   既然如此,儿童是如何理解外在事物呢,又是怎样进行创造的呢?诚然,儿童认知外界的规律是与生具来的本能,不需要太多的干预,这是人类适应生存法则进化的结果。一个儿童的眼里外的世界都是新鲜的,可感知的,充满好奇的,有温度的地方,并不会被一些抽象概念所限制;例如对苹果的概念,成人思维更多倾向于将它概念化、抽象化,这样有利于大脑对复杂信息的整理工作,而儿童则更多的视觉形象(形状,颜色,大小)和味觉感知(甜或酸),这些都是对过往记忆的调动,而这一过程会极大的触发儿童的创意思维,使其具有浪漫主义色彩。比如说让儿童画一个苹果,创作中无论与实物差别多大,在他们的眼中都是合理存在的,这不是“自欺欺人”,相反是儿童“创意思维”的表现。儿童对外界的认知是通过调动感官的综合能力,有着多元化的触点(眼,耳,鼻,舌,触),运用最多的感性思维去探知周围环境。这样的认知是直接经验的获得,从中获得情感也是最直接真实的。另外,儿童期由于尚未受到现有教育框架的束缚,能够大胆的尝试想法,“存在即合理”甚至于“不存在也合理”在儿童头脑中是司空见惯的。
   如何针对儿童的这些认知特点进行行之有效的引导和开发教育呢?按照教育部提出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结合儿童自身特点,提出“学乐引导”模式教育。
   学乐引导模式,是结合国内外儿童心理学和行为学专家的最新研究成果,将科学性的知识结构和儿童本身的探知型游戏进行结合,旨在寓教于乐的同时,极大的激发儿童自身固有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借由科学的实践性活动进而提升至创造力。同时值得关注的是创造力延续的持久性,这一问题的出现主要由于我国儿童一些创造性教育仅仅局限于创造的前期(多半是绘画,手工,舞蹈等艺术感培训),而对于真正的创造力提升恰恰是一个阶段性提升的过程,这些过程包括:初期的艺术感兴趣培养——美感的教育——实验性的创作热情——实践性的社会认同——实用性的发明创作——整体教育环境的支持。
   以上只是对我国儿童创意思维的浅论,中国未来的定位是朝着创造大国崛起的方向发展,核心的竞争力在于创意型人才的培育,这种培育应该是从儿童期就开始重视和实践的。在发达国家(比如德国)尤为重视儿童创造力的培养,从中发现儿童创意思维不是仅仅是想像力或绘画出就可以了,而是伴随着家庭教育、儿童责任性、学校实践活动和整体社会的参与这一大系统下共同培育出的。中国的未来必将由每一代的孩子来憧憬和实现的,儿童创意思维的养成教育是未来人才的基石,也是“中国智造”必要条件,面对于此需要全社会各个方面的支持,这不仅是责任更是使命!
  
  參考文献:
  [1]《美的沉思》,蒋勋,湖南美术出版社,2014(09)
  [2]《赖声川的创意学》,赖声川,中信出版社,2006(09)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新课改如火如荼进行,高中地理教学正在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质量也在不断的提高之中,新课程观念逐渐深入人心,新课程改革的成效也越来越明显。所以要探讨新课改下高中地理教学的改革措施。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地理教学;措施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高中地理“强调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学习对终生发展有用的地理 ”;“以学生发展为本”是其核心目标。为了满足不同学生学习的需要,要培
期刊
一、数形结合思想的提出   在高中数学解析几何这一模块中,处理问题的方法常见有代数法和几何法。代数法是从“数”的角度解决问题、几何法从“形”的角度解决问题,这两种方法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现举例如下:若直线y=x+k与曲线x=恰有一个公共点,求k的取值范围.   解:(代数法)曲线方程可化为x2+y2=1(x≥0),把y=x+k代入x2+y2=1(x≥0)   可得:2x2+2kx+k2-1=0(x
期刊
【摘 要】创新能力对于学生的成长来说是有着十分重要意义的,而初中数学教学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来说也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途径,可以促进初中数学教学成绩和学生素质的提高,本文将对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策略进行简要分析,希望可以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有一些参考意义。  【关键词】初中数学;数学教学;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对于学生的成长来说是有着十分重要意义的,可以促进初中数学教学成绩和学生
期刊
【摘 要】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常会出现一个个美妙、奇怪的现象,如冬天早晨窗子上出現冰花、打雷时,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冰冻的肉在水中比在同温度的空气中解冻得快等等,部分人对这些现象已经习以为常,充耳不闻,自然也就失去了对这些事物进行更深入了解的兴趣。其实,这些都是物理现象的影子和物理知识的体现,我们生活中许许多多的事物与物理有着直接和间接的关系,在本文中,我将为大家打开物理的大门,针对生活中一
期刊
面对这个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人们对生活、对发展需要经常思考,进行推理,以致对结论的肯定或否定.遗憾的是长期以来对于一系列的解题,更重视对学生正向思维能力的培养,往往忽略了间接推理的重要性.很多时候我们经常思维定势,就想直接证明,不习惯用间接的论证方法解决问题.反证法是一种普遍运用的间接证明方法.当正面解决问题困难时,它可以从命题的反面入手,使之迎刃而解.   一、反证法的简单介绍  
期刊
【摘 要】自我控制是个体自我意识发展到一定程度所体现的功能,是个体一种内在能力,外在表现为一组相关行为,是个体自主调节(监控)自己行为使其与个人价值和社会期望相适应的能力。儿童期是培养自我控制的关键时期,本文提出了培养儿童自我控制能力的干预对策。  【关键词】儿童;自我控制;培养   自我控制是个体对自身心理与行为的主动掌握,个体自觉地选择目标,在无外界监督的情况下抑制冲动、抵制诱惑、延迟
期刊
【摘 要】对于小学生来说,思想品德与社会的教学非常重要,能够为其树立其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对其今后的帮助非常的有用,所以加大对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的重视力度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小学生的品德素质,最终能够为其今后的人生打下良好的基础。但是对我国目前的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的现状进行研究,可以发现其中仍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严重阻碍了我国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的发展,因此,在本文中,针对我国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现状
期刊
【摘 要】在《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理念的指导下,我们运用下列技巧引导学生进行“体验式学习”: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体验“再创造”的乐趣;指导学生实践操作,体验“做数学”的乐趣;提倡学生合作交流,体验“说数学”的乐趣;带领学生联系生活,体验“用数学”的乐趣。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数学;体验式学习;教学技巧   2011年颁布的《数学课程标准》强烈倡导:“要让学生在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情
期刊
【摘 要】语文作为与生活最为密切的学科,是人与人之间非常重要的交际工具,学习语文对培养情操、健全人格等各方面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笔者作为一名现代高中生,结合个人学习和对高中语文新课程指标的理解,总结出以下心得。  【关键词】高中生;语文;心得   前 言   高中生已经对语文学科形成了较全面的感知,形成了一定的语文素养,但受初中语文学习经历的影响,部分学生盲目的将前期形成的语文学习习
期刊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得到明显增强,模型思想是此次修订《课程标准(2011年版)》新增的核心概念,模型思想作为一种基本的数学思想更是会与目标、内容紧密关联。笔者在研读《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基础上,结合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及特点,从模型思想的内涵、如何将模型思想应用到小学数学教学中及模型思想在小学数学中的作用这三方面进行研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建立模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