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梦空间

来源 :中外生活广场surface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dna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今的电影院设计,只走现代或未来主义路线已不足以吸引目光。当世界步入后结构主义时代,无论Pop Art或Fine Art、商业或哲学,当事物的多重属性已无法清楚界定,别具特色的主题影院便应运而生。
  钻进兔子洞
  影院是承载着人类梦境与想象的地方,是幻想、魔法的代名词。设计过多家影院的室内设计师、建筑师王士维将梦境的设计贯穿始终。UA屯门梦幻影院、UA iSQUARE影院和UA KK Mall电影院都贯穿了他超现实的设计构想。
  UA屯门梦幻影院是个丰富奇妙的童话世界。由戏院入口的森林之瞳开始,到具欧普艺术特色的UA标志和爱丽丝梦游仙境里带有潜意识象征的兔子洞,观众的深层感知被唤醒,进入一个满载想象的前卫世界。穿过兔子洞,走进火红的超现实森林,柱子、天花板、楼梯都被解体,化成肆意流动的有机线条。每间放映厅的设计犹如不同电影主题的梦境,有火红色的“地狱变”、抽象派的“魔幻森林”、冷傲的“别有洞天”及金碧辉煌的“纸醉金迷”。
  UA iSQUARE影院的设计灵感源自高级珠宝店及时尚酒店,用料奢华、设计古典优雅。当观众穿过两扇古典大门,骤见气派非凡的镶满白钻的售票柜、马赛克地板,椭圆形的巨型金色镜子高清屏幕正播放电影预告片。越过售票处旁的拱门乘电梯上一层,映入眼帘的是售卖小食的黑白玲珑吧,全黑色吧台跟雪白吊顶雕塑互相辉映,以抽象化的黑白珍珠点缀,如珠宝店一般。
  UA KK Mall电影院则以“未来伊甸园”为主题,打造了一座原始自然且充满诱惑的世界,其中一间放映厅以亚当夏娃来做主题,墙壁用上大胆和性感的人体图案来配合。放映院之间的区域则营造出原始自然的美感,红色与紫色的天花饰以蛇皮形状的玻璃,两旁的墙壁则用上黑色玻璃,形成了一个神秘空间。蝶兰轩盥洗室的设计灵感来自意大利未来主义派艺术家翁贝托·博乔尼和前卫派建筑师扎哈·哈迪德的作品。明亮的盥洗室以黑白色为主调,里面摆放了蝴蝶兰作为点缀,一切都显得美轮美奂。
  地址:
  UA屯门梦幻影院:香港屯门屯顺街一号屯门市广场一期;UA iSQUARE:香港 尖沙咀港铁站核心地段弥敦道63号国际广场;UA KK Mall:深圳 罗湖深南东路的京基百纳购物中心。
  自然几何
  欧洲著名室内设计师罗伯特·马库特(Robert Majkut)认为,设计就是自然界图形的排列组合,自然之物便是舒适与美观的衡量标准。遍布俄罗斯15个主要城市的大型品牌电影院科隆维克电影院(Kronverk Cinema)是罗伯特·马库特的倾心之作。
  作为连锁影院,Kronverk品牌可识别的独特图标与色彩是这个室内项目的出发点,以字符形图案与色彩平衡作为主要概念,空间几何形状以一定次序组合,构成了鲜明的可识别性图案。这些花式线条的交叉重叠创造出灵活阵形,演化为多个模式。每面墙壁与天花板上都呈现出相同的矩阵与元素。
  影院的每一区域都有明确的美学特征。入口处有一条颇具现代特色的隧道通往大堂,天花板上唯美的LED照明灯组成细腻、唯美的图案。完全单色调的黄色VIP酒吧给人以饱满、充满活力的空间感受,以形象化的图案装饰。贵宾休息室则相反,采用舒缓的紫色与黑色营造优雅、亲密的交流氛围。白色走廊令人印象深刻,与深色影院大堂形成强烈对比。每个空间区域都清晰界定,兼顾功能性与审美性,将趣味和惊喜融入美学形式,最大程度地满足观众对豪华影院的期待。
  地址:圣彼得堡 Akademicheskaya街 5-783
  深蓝之网
  《华尔街日报》评论,焕然一新的流动影像博物馆(Museum of the Moving Image)是美国近期最成功的室内设计典范。这家影像博物馆由德国设计师托马斯·里瑟(Thomas Leeser)及其团队设计翻新和扩建。全新的影像博物馆规模是原来的两倍大,容纳了大型影院、迷你放映厅、画廊、教育中心、资料室、咖啡厅以及花园庭院,集合了荧屏文化的各种表现形式,使建筑物与影像完美融合。
  进入博物馆,映入眼帘的是透明的反光镜,直观画面和反射的融合达到了戏剧性视觉效果,紫色光照给人以充满活力的感受。穿过博物馆蓝色隧道进入264座的电影院,封闭的蓝色空间引发观众更多的观影想象,天花板和墙壁犹如一个感性的、充满活力的尤夫斯·克莱(Yves Klein)蓝色编织物,弧形表面由1136个三角形板和舞台灯光有机融合一起,给观众带来漂浮的奇妙感觉。
  博物馆一楼有约160平方米的圆形露天剧场,楼梯上方的墙壁也别具一格地设计成了影像屏幕。三楼画廊的宽阔空间为观众提供各种视觉展览,从古老的影像屏幕到新兴的数字媒体设备。夏天博物馆的户外庭院提供咖啡与露天电影。流动影像博物馆开拓了一种全新的影院综合体,给观众带来绝无仅有的观影感受。
  地址:纽约 Astoria区35大道37街
其他文献
在《书中自有黄金屋》——帕克特与当代艺术家们 (Inside a book,a house of gold,Artist editions for Parkett) 的展览中漫步。色彩迷幻的展品和布展空间设计,让我们回到安迪·沃霍尔式的那个波普时代。  灰门襟拼色西装 Neil Barrett by JOYCE  橘色纹路针织衫、衬衫 BOTTEGA VENETA  背景艺术品(从左至右):  达
期刊
“与我们相比,过去的人生活在一种风格的监狱中,”彼得·约克曾如此摆明那个科技尚未革新的时代,文化的局限性。仅从这一方面看来,现今的设计师们无疑是幸运的。譬如以下这三组设计工作室,他们综合不同文化或体验,带来各式多元之作。  生活记录专家  Note设计工作室驻扎于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恰如其名,他们“记录”生活中各样片段,作为灵感锦囊。这些片段在生活中很容易被忽略,设计师们便用各种可能的形式加以强调
期刊
在上世纪70年代,蒂埃里·穆勒 (Thierry Mugler) 成立时装品牌Mugler,但特立独行的个性和经营不善使得品牌屡次陷入窘境。2001年品牌关闭时装屋,时隔数年,它终于在2008年找到新东家,并再次展开男装设计,这就是老牌新生的典型代表之一。在巴黎,和Mugler一样抹去灰尘、重新迎来又一春的经典老牌还有Vionnet和Paco Rabanne等。这些品牌为重振旗鼓,使出浑身解数。M
期刊
回想小时候,每个人都曾在课堂上被老师提问 “春风是什么颜色?”彼时天真未泯的我们一定也曾回答:“五颜六色。因为春风一吹,桃花、梨花、小草、大树……连人们的衣服,都变成了各种美丽的颜色。”此时,仍保留着这份童真意趣的鞋履设计师们在用自己的作品证明给人们看:当春风吹来时,每个人的脚下都染上了不同的美丽颜色。  从左往右  桃红小山羊皮露趾高跟凉鞋和圆柱型鞋跟蛇皮高跟凉鞋 BURAK UYAN  皮制系
期刊
博物馆始终被认为是纪念碑式的永久建筑,OMA建筑事务所与艺术家弗朗西斯科·维佐利(Francesco Vezzoli)创造了一座只存在24小时的临时博物馆,演绎了一场空间设计与当代艺术的实验。  很多人把参观卢浮宫当作有生之年的梦想之一,什么时候去都不迟。而对于一家只开放24小时的博物馆,一旦你迟到,大门就永远向你关闭了。Prada邀请著名OMA建筑事务所与当代艺术家弗朗西斯科·维佐利(Franc
期刊
凭借对潮流文化的敏锐与热忱,Coterie将眼镜店设计成了时尚人士的装扮室。  美国家喻户晓的脱口秀女主持萨利·拉斐尔(Sally Jessy Raphael)曾经调侃:“我去上了大学,拿了硕士学位,还研究了莎士比亚,最终却因为戴一副塑料框眼镜出了名。”作为潮流配饰,眼镜早已成为与时装同等重要的个人形象代言。刚刚登录中国的Coterie旗舰店进驻上海,使更多眼镜爱好者有了新去处。  Coterie
期刊
既然这可怜的创作生涯一直如此漂浮不定,干脆就走个极致吧,建立50个工作室,50个有时限的乌托邦,渐渐习惯于盛放和幻灭不停交替,直至不再因此而伤悲,不再有倦意,我也就可以在“工作室”这件事情上真正超脱了吧。  “工作室”这个词,我在大学毕业之前是没有听到过的,这也是个从港台舶来的词汇吧,读美院那会儿我们常用的一个词是“画室”,后来我工作之后和几个小哥们儿筹划着自己创业,搞个画广告插画的小团体,印名片
期刊
玻璃,牛津词典的定义是:一种坚硬而易碎的物质。可是法国设计师山姆·巴隆不这么认为。  法国设计师山姆·巴隆(Sam Baron)对玻璃等传统材料的运用总是脱离常规视角,国内多数人认识他是源于一组名为“这与那(this and that)”的玻璃器皿——那些玻璃罐子宛若肥皂泡,被缠上细绳的气球形状、瓶身被榔头敲入一个洞却未破碎,设计师借助巧妙的附加细节,为玻璃戴上一副柔韧“面具”。在今年的米兰家居展
期刊
“别告诉我说月亮很亮,拿一片碎玻璃让我看看它折射出的光。”这句话出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契诃夫笔下。你若想亲近这易碎的光芒,请走进这座火与热交融的玻璃工厂,所有关于玻璃的秘密都将为你一一道来。  新近落成的上海玻璃博物馆是由上海轻工玻璃有限公司发起并资助建立的。已有15年博物馆策划经验的德国设计师迪尔曼·图蒙(Tilman Thürmerr)担任主设计师,组建了一个由德、法、瑞士等国的建筑师、设计
期刊
2012年3月21日,中国首个由高档汽车品牌打造、以区域情感为主题的艺术展览——“心动上海”一汽-大众奥迪艺术展将在外滩三号沪申画廊拉开帷幕。本次展览由一汽-大众奥迪携手国际著名策展人顾振清以及张洹、史金淞和谭盾等十余位著名艺术家共同发起,将通过多种创新的艺术形式,令上海民众深切感受到“进取”的力量,并领略奥迪与上海近三十年来休戚与共、携手并进的征程。  本次艺术展上,还将有三位奥迪家族成员以艺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