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澳大利亚是世界上生态城市建设水平较高的国家之一,提出了“社区推动”的发展模式,并在充分利用能源、发展节约型建筑、实施生态管理、促进城乡平衡等方面得以体现。澳大利亚的生态城市建设给予我们以下启示:明确发展目标、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重视周边环境协调、加强科技支撑、重視政策和资金支持、鼓励公众参与等。
【关键词】 循环经济 澳大利亚 生态城市 经验借鉴
城市是人类的主要聚居地,是人类经济社会活动的重要载体。进入工业革命以来,城市的快速发展是在“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基础上得以实现的。这种发展方式造成的始料未及的"建设性破坏"屡见不鲜,因此,城市发展循环经济,建立生态城市,是对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根本变革,是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和实现方式。澳大利亚的生态城市规划,不仅涉及社区和建设的物质环境规划,而且还涉及社会与经济结构。它走出传统商业开发的老路,提出了“社区驱动”的生态开发模式。
1.生态城市的内涵与特征
生态城市概念是在197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计划研究过程中首先提出来的。苏联生态学家尼科斯基认为:生态城市是一种理想城市模式,其中技术与自然充分融合,人的创造力和生产力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物质、能量和信息高速利用,生态良性循环。美国生态学家雷基斯特认为:生态城市追求人类和自然的健康与活力,而且生态健全的城市是紧凑、充满活力、节能并与自然和谐共存的聚居地。我国学者黄肇义认为:生态城市是全球区域生态①统中分享其公平承载能力份额的可持续子系统,它是基于生态学原理建立的自然和谐、社会公平和经济高效的复合系统,更是具有自身人文特色的自然与人工协调、人与人之间和谐的人居环境。
随着时间的推移,对于生态城市概念的阐述越来越综合化和全面化,将生态城市内涵的界定建立和融合在社会、经济、自然、区域和文化等越来越广泛的系统结构背景下,既提高了应用的可能性,也体现了时代的要求和科学的进步成果。
生态城市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生态城市具有优良的自然生态系统、优雅的环境、良好的绿化,完善的自然资源可循环利用体系;(2)生态城市要拥有合理的产业结构与产业布局,经济增长速度适中,保证城市人口充分就业,其生产、生活方式要符合经济与生态规律,节约资源和能量;(3)生态城市要倡导包括居民、企业以及相关结构等公众具有良好的环保意识,形成绿色理念,鼓励其开展各种循环经济活动,提倡实施绿色消费模式;(4)生态城市要拥有健全的规章制度,不仅要有纳入了环境与资源要素的城市规划,还要在原有法律基础上增加节约资源和能源,以及物资回收利用方面的法律与规划。
2.澳大利亚生态城市建设实践
2.1充分利用能源
在水循环利用方面,通过收集、储存雨水和中水,节约城市清洁水和饮用水。澳大利亚正在力争将区内所有的水循环利用,水的输入量争取趋向零。在电循环利用方面,城市在区域内制造能量、获取资源并就进使用,如通过太阳能光电板发电,过剩的电力则输送至蓄电池。在废物利用方面,在市区设置一些堆肥厕所,使富有有机质的污水变成为区域内植被的肥料,同时还可制造沼气。
2.2发展节约型建筑
澳大利亚城市哈利法克斯的建筑一般在2到5层之间,上有屋顶花园、观景楼。屋顶花园不仅可以用来游戏与休息,还可以种植一些植被。全区屋顶花园上有一千多个太阳能收集器,通过他们可以热水、取暖、制冷或者给蓄电池充电。城市建筑选用对人体无毒、无害、无过敏、节能、低温室气体排放的建筑材料,避免使用木料,减少对森林的砍伐,避免使用传统的钢筋水泥,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2.3实施生态管理
澳大利亚的哈利阿克斯创立了“社区驱动”的生态管理模式,社区的规划、设计、建设、管理和维护全过程都纳入了社区居民参与,这是一种社区自助性开发、管理方式。哈利法克斯生态开发公司取代传统的开发商,进行具体工程的开发、建设、实施,是社区基本的开发实体;社区委员会则代表社区内的业主,处理社区内部的冲突、协调各种关系,以便居民更好地在城市开发与管理过程中参与、设计和维护。
2.4促进城乡平衡
澳大利亚生态城市建设还注重城乡统筹规划。其新城开发着手于乡村和城市两方面的恢复。城市周边的乡村地区的土地也被划入整个开发的范围,通过生态恢复、发展生态农业等手段,促进其合理使用。乡村的土地被开发成食物基地、蔬菜用地、娱乐场所及城市以外的教育场地等。
3.澳大利亚生态城市建设的经验启示
3.1制定明确的发展目标
生态城市的成功只有在经济系统、人的系统和自然系统相和谐的基础上,建立起新的协作关系时才能实现。生态城市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在,需要根据各国具体城市的发展情况制定相应的建设目标和指导原则。澳大利亚生态城市开发原则体现在:恢复退化的土地、尽量保持生态原貌、阻止城市无限制蔓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鼓励社区建设、促进社会平等。
3.2以可持续发展战略为指导
世界各国现在已经把生态城市建设作为现代城市的演化方向与模式,体现了人们追求高效的人居环境的愿望。生态城市是人类可持续聚居的模式之一,因此生态城市的建设必须以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为指导,因地制宜。澳大利亚政府在有关城市建设的总体规划中遵循了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比如增加绿地面积、推广绿色使用建筑、对土地进行生态恢复等。
3.3重视与城市周边地区的协调
生态城市的地理概念在空间上包括城市周边近郊及远郊地区,因此,某一城市的规划和发展必须同大范围的区域规划、局部规划乃至国土规划相协调。澳大利亚制定了长期的区域发展政策和局部环境政策,大部分均包括了区域协调的思想,城市政府在复杂的区域环境中进行协调工作,城市面临的许多重大事务均在区域的层面与众多参与者协调,并规定居民地区的环境政策必须与区域发展政策相协调。
3.4加强先进科技支撑力度
在生态城市的建设中,澳大利亚非常重视生态适应技术的研制和推广,以科技为城市建设的强大后盾。澳大利亚积极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建筑、生态园技术、循环经济技术、太阳能利用等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建立能源、环境研究中心,通过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地发展生态实用技术培训,落实专业人才的培养,以高技术为依托,促进城市发展。
3.5重视政策和资金支持
为了推进心生态城市的建设,政府在制定规划时,要出台一系列政策。澳大利亚鼓励在新城市建设和修复中进行生态化设计,强化循环经济建设项目,推动资源回收再利用,规划城市交通路线和设施,规范交通规则,鼓励对有利于环境保护的交通方式,提倡节约能源、水和其他资源,避免对水、土壤和大气的污染,鼓励在商业和家庭生活中自觉保护环境等。同时,澳大利亚怀阿拉市政府资助成立了干旱区城市生态研究中心,开展对生态城市的理论和应用研究。
3.6提倡公共积极参与
澳大利亚在生态城市建设中采取了吸纳公众参与社区管理的“社会管理”模式,这样可以做到集思广益,多方面制约,而且有利于提高公众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此外,政府还 发展决策教育,提高行政、企业人员的环境意识,同时重视基础教育,将生态城市理念灌输到小学、中学、大学各个层次的学生中。而且相关部门通过各种手段开展生态城市、绿色家园的宣传,并采用经济手段激励企业、组织、公众等转变经营、管理、生态、行为模式,树立生态观念。
※课题来源: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2514085)
参考文献:
[1]闫敏,循环经济国际比较研究[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6.
[2]傅崇兰,生态城市研究[Z],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论文,2000.
[3]陈勇,澳大利亚哈利法克斯生态城开发模式及规划综述[Z],杭州市环保局网站,2004.
作者简介:于文武(1979-),黑龙江哈尔滨人,讲师,管理学博士,从事循环经济和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单位:哈尔滨商业大学)
【关键词】 循环经济 澳大利亚 生态城市 经验借鉴
城市是人类的主要聚居地,是人类经济社会活动的重要载体。进入工业革命以来,城市的快速发展是在“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基础上得以实现的。这种发展方式造成的始料未及的"建设性破坏"屡见不鲜,因此,城市发展循环经济,建立生态城市,是对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根本变革,是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和实现方式。澳大利亚的生态城市规划,不仅涉及社区和建设的物质环境规划,而且还涉及社会与经济结构。它走出传统商业开发的老路,提出了“社区驱动”的生态开发模式。
1.生态城市的内涵与特征
生态城市概念是在197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计划研究过程中首先提出来的。苏联生态学家尼科斯基认为:生态城市是一种理想城市模式,其中技术与自然充分融合,人的创造力和生产力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物质、能量和信息高速利用,生态良性循环。美国生态学家雷基斯特认为:生态城市追求人类和自然的健康与活力,而且生态健全的城市是紧凑、充满活力、节能并与自然和谐共存的聚居地。我国学者黄肇义认为:生态城市是全球区域生态①统中分享其公平承载能力份额的可持续子系统,它是基于生态学原理建立的自然和谐、社会公平和经济高效的复合系统,更是具有自身人文特色的自然与人工协调、人与人之间和谐的人居环境。
随着时间的推移,对于生态城市概念的阐述越来越综合化和全面化,将生态城市内涵的界定建立和融合在社会、经济、自然、区域和文化等越来越广泛的系统结构背景下,既提高了应用的可能性,也体现了时代的要求和科学的进步成果。
生态城市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生态城市具有优良的自然生态系统、优雅的环境、良好的绿化,完善的自然资源可循环利用体系;(2)生态城市要拥有合理的产业结构与产业布局,经济增长速度适中,保证城市人口充分就业,其生产、生活方式要符合经济与生态规律,节约资源和能量;(3)生态城市要倡导包括居民、企业以及相关结构等公众具有良好的环保意识,形成绿色理念,鼓励其开展各种循环经济活动,提倡实施绿色消费模式;(4)生态城市要拥有健全的规章制度,不仅要有纳入了环境与资源要素的城市规划,还要在原有法律基础上增加节约资源和能源,以及物资回收利用方面的法律与规划。
2.澳大利亚生态城市建设实践
2.1充分利用能源
在水循环利用方面,通过收集、储存雨水和中水,节约城市清洁水和饮用水。澳大利亚正在力争将区内所有的水循环利用,水的输入量争取趋向零。在电循环利用方面,城市在区域内制造能量、获取资源并就进使用,如通过太阳能光电板发电,过剩的电力则输送至蓄电池。在废物利用方面,在市区设置一些堆肥厕所,使富有有机质的污水变成为区域内植被的肥料,同时还可制造沼气。
2.2发展节约型建筑
澳大利亚城市哈利法克斯的建筑一般在2到5层之间,上有屋顶花园、观景楼。屋顶花园不仅可以用来游戏与休息,还可以种植一些植被。全区屋顶花园上有一千多个太阳能收集器,通过他们可以热水、取暖、制冷或者给蓄电池充电。城市建筑选用对人体无毒、无害、无过敏、节能、低温室气体排放的建筑材料,避免使用木料,减少对森林的砍伐,避免使用传统的钢筋水泥,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2.3实施生态管理
澳大利亚的哈利阿克斯创立了“社区驱动”的生态管理模式,社区的规划、设计、建设、管理和维护全过程都纳入了社区居民参与,这是一种社区自助性开发、管理方式。哈利法克斯生态开发公司取代传统的开发商,进行具体工程的开发、建设、实施,是社区基本的开发实体;社区委员会则代表社区内的业主,处理社区内部的冲突、协调各种关系,以便居民更好地在城市开发与管理过程中参与、设计和维护。
2.4促进城乡平衡
澳大利亚生态城市建设还注重城乡统筹规划。其新城开发着手于乡村和城市两方面的恢复。城市周边的乡村地区的土地也被划入整个开发的范围,通过生态恢复、发展生态农业等手段,促进其合理使用。乡村的土地被开发成食物基地、蔬菜用地、娱乐场所及城市以外的教育场地等。
3.澳大利亚生态城市建设的经验启示
3.1制定明确的发展目标
生态城市的成功只有在经济系统、人的系统和自然系统相和谐的基础上,建立起新的协作关系时才能实现。生态城市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在,需要根据各国具体城市的发展情况制定相应的建设目标和指导原则。澳大利亚生态城市开发原则体现在:恢复退化的土地、尽量保持生态原貌、阻止城市无限制蔓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鼓励社区建设、促进社会平等。
3.2以可持续发展战略为指导
世界各国现在已经把生态城市建设作为现代城市的演化方向与模式,体现了人们追求高效的人居环境的愿望。生态城市是人类可持续聚居的模式之一,因此生态城市的建设必须以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为指导,因地制宜。澳大利亚政府在有关城市建设的总体规划中遵循了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比如增加绿地面积、推广绿色使用建筑、对土地进行生态恢复等。
3.3重视与城市周边地区的协调
生态城市的地理概念在空间上包括城市周边近郊及远郊地区,因此,某一城市的规划和发展必须同大范围的区域规划、局部规划乃至国土规划相协调。澳大利亚制定了长期的区域发展政策和局部环境政策,大部分均包括了区域协调的思想,城市政府在复杂的区域环境中进行协调工作,城市面临的许多重大事务均在区域的层面与众多参与者协调,并规定居民地区的环境政策必须与区域发展政策相协调。
3.4加强先进科技支撑力度
在生态城市的建设中,澳大利亚非常重视生态适应技术的研制和推广,以科技为城市建设的强大后盾。澳大利亚积极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建筑、生态园技术、循环经济技术、太阳能利用等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建立能源、环境研究中心,通过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地发展生态实用技术培训,落实专业人才的培养,以高技术为依托,促进城市发展。
3.5重视政策和资金支持
为了推进心生态城市的建设,政府在制定规划时,要出台一系列政策。澳大利亚鼓励在新城市建设和修复中进行生态化设计,强化循环经济建设项目,推动资源回收再利用,规划城市交通路线和设施,规范交通规则,鼓励对有利于环境保护的交通方式,提倡节约能源、水和其他资源,避免对水、土壤和大气的污染,鼓励在商业和家庭生活中自觉保护环境等。同时,澳大利亚怀阿拉市政府资助成立了干旱区城市生态研究中心,开展对生态城市的理论和应用研究。
3.6提倡公共积极参与
澳大利亚在生态城市建设中采取了吸纳公众参与社区管理的“社会管理”模式,这样可以做到集思广益,多方面制约,而且有利于提高公众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此外,政府还 发展决策教育,提高行政、企业人员的环境意识,同时重视基础教育,将生态城市理念灌输到小学、中学、大学各个层次的学生中。而且相关部门通过各种手段开展生态城市、绿色家园的宣传,并采用经济手段激励企业、组织、公众等转变经营、管理、生态、行为模式,树立生态观念。
※课题来源: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2514085)
参考文献:
[1]闫敏,循环经济国际比较研究[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6.
[2]傅崇兰,生态城市研究[Z],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论文,2000.
[3]陈勇,澳大利亚哈利法克斯生态城开发模式及规划综述[Z],杭州市环保局网站,2004.
作者简介:于文武(1979-),黑龙江哈尔滨人,讲师,管理学博士,从事循环经济和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单位:哈尔滨商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