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味即三昧

来源 :考试·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rened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味的读音,味的古音,味的绍兴方言读音。味和昧古代汉语里音在同一声母同一韵部,味通假昧。三味即三昧;三昧的义项。三味数量词,三昧音译词,意译词。三味书屋的结构分析,只能是三昧书屋。
  关键词:三味;三昧;通假;三味书屋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8-0078-02
  1 味通假昧
  味的读音。"《唐韵》《集韵》《韵会》《正韵》并无沸切音未。《说文》滋味也。《玉篇》五味,金辛木酸水咸火苦土甘。《礼王制》五味异和。又《老子道德经》味无味。《列子天瑞篇》有味者有味味者。《后汉郎头传》含味经籍。又五味药名《抱朴子仙药篇》移门子服五味子十六年色如玉女。《本草纲目》作菋。又《集韵》莫拜切,音韎【注】mèi饮食之味。又莫珮切,音妹,器光泽也。又县名《前汉地理志》益州郡味县【注】孟康曰味音昧。又《释文》亡曷反音沫。《礼檀弓》瓦不成味【注】味当作沫,沫靧也。按集韵类篇引礼檀弓瓦不成味作莫佩切,而释文则止亡曷反。一音今两存之。"[1]由此可知味音昧是客观存在的。也就是说味是多音多义字。【味】可以根据构词需要读成【昧】音。
  味通假昧。《文心雕龙·通变》中"风味气衰也"的味字,杨明照在《文心雕龙校注拾遗》中云:"于句中不可解,故徐墩云:'味字疑误。'孙人和校作'风末'曰:按作'末'是也。封禅篇云'风末力寡',于此意同。"于是各本均认为"味"当校作"末",且多无异词。而范文澜在《文心雕龙注》中云:"风味,疑当作'风昧'与'风清'相对(按:此处无'风清'二字,或为'气衰'之误)。"本文试从字形、字义,通假和齐梁的文学风格等方面加以考证,认为"昧"为妥。
  在由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附录三《上古韵部及常用字归部表》中[2],【味】和【昧】是在同一韵部【二十二、物部】。又在由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附录四《上古声母常用字归类表》中[3],【味】和【昧】是在同一声母【五、唇音(32)明(中古明、微两母)母】。即在上古【味】和【昧】属同一声母明母,到中古【昧】仍在明母,而【味】属微母了。这说明在上古【味】和【昧】既在同一韵部,又在同一声母。即【味】和【昧】是同音字。
  "所谓古音通假,就是古代汉语书面语言里同音或音近的字的通用和假借。"[4]王力先生进一步指出:"假借字的形成,根据这样一个原则:语音必须相同或相近。"[5]可见假借字必须是同音字,至少也要是声音十分相近的字。这是假借字的原则,也是所谓古音通假的原则。古音通假的现象,古书里常见。不明瞭古音通假,就难免望文生训,误解古书的原意。根据上述分析【味】通假【昧】是成立的。
  又"绍兴方言读音味vi-bi(皮)。"[6]"味:止合三去未微vi11味精、口味;mi11滋味、雅味;bi11味道。"[7]而寿镜吾先生正是读绍兴方言的,不会把"味"读成"wèi"(普通话读音)的。
  "绍兴方言语音,读书音和白话音差别大,而白话音中保留着不少中原古音即上古音。"[8]清代学者嘉定人钱大昕的研究成果:"(一)古无轻唇音。轻唇音是指'非、敷、奉、微'四母,它们在古代,是读成重唇音'帮、滂、并、明'的。"[9]如绍兴方言中蚊读ming;如把"肥皂"的"肥"读成bi。
  因此,根据古音通假的原则和已有的味和昧通假的实例,可以得出【三味书屋】中的味通假昧。
  2 三味即三昧
  历年来在《绍兴鲁迅研究专刊》上对"三味书屋"的"三味"的解释有五篇文章。归结为两种意见。一种是:"寿镜吾的孙子寿宇在回忆其祖父时曾说,他从祖父和父亲口中不止一次听到过对"三味书屋"的"三味"一词的解释:"三味就是布衣暖、菜根香、诗书滋味长。"另一种是:"'三味'出自宋代李淑《邯郸书目》:'诗书味之太羹,史为折俎,子为醯醢,是为书三味。'"
  这两种解释的共同点是都把【三味】的【味】当作味道来解释。而把【三味】的【三】也当作了数字【三】。一味、二味、三味,这样构成词的话【三味】是数量词。而数量词本身并没有什么深意在里面。所以第一种解释只能说是以讹传讹。而第二种解释,前面"诗书味之太羹,史为折俎,子为醯醢,"是指书的味道象什么。这个象什么味道,其实是可以有很多种的,不一定就是三种味道。而后面的"是为书三味"中的"三味"理解为三种味道是错误的。因为如"个中三味"中的"三味"就是不能理解为三种味道的。三味真火中的三味也是同样道理。个中三味即个中三昧,三味真火即三昧真火。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三昧"这个词,但没有"三味"这个词的。因为把"三味"解释成三种味道是没有合成词的必要的。
  而"三昧"既是音译词,也是意译词。三摩地,又叫三昧。三昧中的三不是一个数量词,三昧是一个整体。(佛教大词典) 梵语sama^dhi,巴利语同。七十五法之一,百法之一。又作三昧、三摩提、三摩帝。意译为等持、正定、定意、调直定、正心行处。即远离惛沈掉举,心专住一境之精神作用。三摩地之语义诸多,若于说一切有部中,为十大地法之一,与一切心、心所法相应,通于定、散,亦通于善、恶、无记之三性,而无别体。于经量部,心之一境相续而转,称为三摩地。行者住于三摩地,观想凝照,智慧明朗,即能断除一切烦恼而证得真理。〔大毗婆沙论卷一○四、成实论卷十二定相品、成唯识论卷五、大乘义章卷十三〕四禅八定(佛教大词典) 四禅(梵catva^ri -dhya^na^ni ),又作四静虑、色界定。即色界天之四禅。色界天之四禅与无色界天之四无色定,合之而成八定,故知八定包含四禅。四与八并举者,盖色界与无色界相对,则在色界为'禅',在无色界为'定';若以色界、无色界相对于欲界之'散',则色及无色二界,皆称为'定'。故合色界之四禅定与无色界之四无色定,而称之为八定。又若区别色界及无色界之禅定,则色界之禅定'定、慧均等',无色界之禅定,其相微细而'定多慧少'。〔瑜伽师地论卷十一、摩诃止观卷九〕   "三昧",其意义为"佛教用语,意思是使心神平静,杂念止息,是佛教的重要修行方法之一。
  借指事物的诀要:深得其中三昧。"[10]其实这也是"三昧"这个词可以用来给书屋取名的原因。因为读书也是一种修行,并且读书的时候也需要使"心神平静,杂念止息"。读书还要深得事物的诀要而不是死读书。所以三味即三昧。
  3 三味书屋即三昧书屋
  味通假昧,三味即三昧。对【三味】的诸种解释中【味】都作味道讲是就词论词是错误的。从词性分析,【三味】中的【味】如作味道讲那【三味】就只能是数量词。
  三味作为数量词来修饰书,即三种味道的书。这是望文生义!如《绍兴鲁迅研究专刊》第5期第68页崔石岗《"三味书屋"中"三味"的出处和含义》,第12期第60页寿宇《三味书屋及其主人》,第20期第45页牛继华《"三昧"与"三味"》,第27期第111页寿纪芳《"三味书屋"与书源考》,2009年期第211页汤晓风《三味书屋和鲁迅读书时使用的桌椅》。
  再从构成【三味书屋】这个短语来作语法结构分析:
  结构一:【(三+味)+书】+屋
  结构二:(三味+书)+屋
  结构三:三味+书屋
  显然,结构一和结构二是错误的。结构一就是三种味道的书的屋。整体上毫无意义可言。结构二也是三种味道的书来修饰屋。与结构一其实是同样的错误。如最有名的【菊香书屋】,就是【菊香+书屋】,菊香是用来修饰书屋的。同时也隐喻了书屋主人的高洁志趣。
  所以从古人给书屋取名的角度来分析,必须是第三种结构即:三味+书屋。也就是说要对【三味】作出正确的解释,首先必须弄清楚【三味】是用来修饰书,还是用来修饰书屋的。因为说成"三种味道的书"从比喻的角度来说尚且可以自圆其说。但若说成"三种味道的书屋"那是绝对错误的,书屋不可能比喻为有什么什么味道。
  要给书屋取名,首先要考虑的是以下几个问题。一,书是什么?即对书的认识,可以考虑把书比喻为什么什么。二、怎样读书?即读书的方法,因为方法和效果有关。三、读书要达到怎样的目标?也就是不能死读书越读越傻,而是要学以致用越读越聪明。所以书有三种味道这样的解释其实只是说了书是什么这个问题。即书有用。而书有用这样单一的意思来给书屋取名显然是最低级的思路。
  其次,书有用的意思已经在对联中得到了体现,"至乐无声唯孝悌,太羹有味是诗书"即孝悌是无声的至乐,诗书是有味的太羹。这里的诗书就是指所有认为有用的书。而把对人们有用的书比喻为有味的太羹,即意谓有用的书是人们的精神食粮,是确保人类精神健康的营养品。至于有几种书,一一对应为什么什么的人类有美妙味道的营养食品那是毫无必要的。如有千万种书又有万千滋味,书屋便可以叫做【万味书屋】了。
  最后,从书屋主人的变更和寿镜吾的父亲寿韵樵把"馀"改"味"来分析。书屋"原来的主人是个当官的。三馀书屋是在公馀、茶馀、饭后之暇作为读书的地方的"。[11]"这房子原是清朝一个姓贺的军官的",[12]对军官来说读书用的书屋,书有用,但没有时间读,公务私务都繁忙。所以命名书屋关键考虑读书的时间,即在怎样的时间里读书。寿镜吾先生的祖父买进后,把军官私人读书的书屋改成收弟子办私塾的地方。应该考虑的是怎样的方法读书和读书所要达到的目标。所以把三馀改为三味最恰当不过。而三味即三昧,三味书屋即三昧书屋。三昧书屋也确实是个排除杂念静心入定读书的好地方,读书的目标就是要智慧明朗证得真理揭示事物的真谛,越读越聪明。
  参考文献
  [1] 《康熙字典》上海书店出版1985年12月第1版第192页.
  [2] 王力主编《古代汉语》(修订本)第二册中华书局1981年·北京第671页.
  [3] 王力主编《古代汉语》(修订本)第二册中华书局1981年·北京第683页.
  [4] 王力主编《古代汉语》(修订本)第二册中华书局1981年·北京第541页.
  [5] 王力主编《古代汉语》(修订本)第二册中华书局1981年·北京第545页.
  [6] 《绍兴方言》杨葳杨乃浚编著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0年2月第1版第4页.
  [7] 《吴越文化视野中的绍兴方言研究》吴子慧著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8月第1版第27页.
  [8] 《绍兴方言》杨葳杨乃浚编著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0年2月第1版第1页.
  [9] 《古代汉语》安徽师范大学主编安徽教育出版社1989年8月第1版第103页.
  [10] (《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第1087页,商务印书馆,1998).
  [11] 《绍兴鲁迅研究专刊》第12期第69页.
  [12] 同⑾.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8-0060-01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国家、企业、个人的安身立命之本。学校是系统培养诚信美德的重要阵地,更应把教书育人与道德培养紧密结合起来。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学校缺失诚信的现象也日益突出。因此,有必要梳理和深入挖掘青少年诚信美德缺失的深层次原因,从而查找有效对策,加强青少年诚信美德教育的培养,提高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8-0065-01  李小龙自创截拳道,其宗旨是直截了当,简单实用,克敌制胜。笔者深受启发,纵观现在一些政治课一味追求教学语言的诗意、教学手法的新颖,课堂热热闹闹,似乎什么都有,而走出课堂回味思,却感觉一切那样虚无。政治课应该返朴归真,从冗杂走向简约,由低效走向高效。  1 紧抓目标,去繁就简,凸显主干,理清脉络  教
期刊
摘要:在新课程的要求下,思想品德课的改革与素质教育的实施,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创新,学校德育工作的加强等等;教学反思有助于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和能力;思想品德课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原则,使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达到教学目的。重点就课堂教学过程作了反思。  关键词:新课程;思想品德;教学反思;教学过程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
期刊
摘要: 随着"汽车"这一概念的进化,以手动变速器为基础。各种更为先进的"半自动变速器"、"自动变速器"应运而生。不仅改变了传统意义上的汽车驾驶方式。甚至改变了汽车"三(踏)板一(方向)盘"的传统构造.对于汽车的发展具有远远大于其本身使用价值的深远影响。自动挡的出现给贪恋省事、轻松驾驶的人士在工作和竞技中大显身手,但如何正确驾驶自动档车,却有好多人不甚了解,我就自己的驾驶经验介绍如下:  关键词:自
期刊
摘要:在这个充满了竞争与挑战的时代,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不仅要有丰富的知识更要具备健康的人格,只有这样才能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本文首先界定了人格教育的内涵及目标,指出了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实施人格教育的客观依据及现实路径。为塑造学生人格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关键词:新课程;人格教育;思想政治课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8-0071-01  思想
期刊
摘要:《电工基础》在我们学校是作为维修电工、电钳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也是为以后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基础的一门很重要的课程,本人在从事这门课的几年教学中,总结一些教学细节问题和教学技巧,在教学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关键词:电工基础;框架教学;技巧;联系;实际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8-0058-01  《电工基础》是一门基础学科,学生在学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8-0074-01  学校德育教育在学生成长的道路上,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当前,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均出现了一种不良的错误倾向,只重视教学生的文化知识,忽视教他们做人的道理,造成不少学生缺乏社会公德意识,有的甚至养成了一些不良习惯,给学校、家庭和社会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德育是整个教育的灵魂,是学校教育工作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
期刊
摘要:素质的培养要从听、说、读、写、译乃至语域文化背景识等多方面入手  关键词:多听多练;坚持不断寻找机会训练"说" 勤读多背;精泛结合常练多写生技巧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8-0075-01  语言素质即语言基本功,是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其素质的培养要从听、说、读、写、译乃至语域文化背景识等多方面入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语言应用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8-0077-01  当下,很多老师都为语文课堂沉闷、学生的积极性不高而苦恼。纠结其原因,考试文化遮蔽了教育的原生性目的,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功利性思想。由于学科特点的原因,语文成绩得高分不易,考分差距也不是很大,语文学习在学生心理的地位堪忧。如何改变这一现状,让学生重新热爱这门学科,这是摆在当前语文教学工作者面前的一
期刊
摘要:如何适应新形势,改进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实现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目的和根本任务,本文根据当前的实际,谈点管见。  关键词:改进;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8-0070-02  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任务是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端正办学方向;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全面提高人的素质,培养和造就高素质人才;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