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准角度 赏析语言 关注细节

来源 :小学时代·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q8232853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语文教学应该返璞归真,将教学的重心落实到语言文字的训练之中。语文教师要善于发现教材文本中确有教学价值的因素,设计简便有效的教学活动,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让语文课堂充满浓浓语文味。找准角度引导学生通过读,立足语言,抓住文章的精华,让学生通过朗读求得自己的理解和感悟,促进学生语感的形成,引导学生质疑并进行书面回答,促进学生良好人文情感的生成。
  关键词 语文味 语言训练 人文情感
  《天鹅的故事》文本解读
  天鹅的故事是一位亲眼目睹天鹅的老人向“我”以讲述的方式而叙述的。老人用情地“讲”:初春时节,一群天鹅来到了贝加尔湖畔,可是突然寒潮降临,冰封湖面。为了生存下去,一只老天鹅用自己的身体率先破冰,在它的带领下,其他的天鹅也参加了这场惊心动魄的战斗,最后破冰成功,它们获得了食物——这就是“天鹅的故事”。这就是斯杰潘老人对“我”讲的“天鹅的故事”,从老人的神态、语气,分明能看出他是在回忆,在回忆30年前的那一天、那一幕。老人的叙述让我们多了一种“在场体验”的阅读感受。老人为什么要讲这个故事?意图何在?到文末我们不难读出,老人的讲述自始至终都是那样“深情”。这“深情”中包含着湖面冰封时,对天鹅们没有吃的而担忧,这深情中包含着对老天鹅率先用自己的身体与冰面抗争的无私无畏精神的震撼,这深情包含着对整群天鹅不向命运低头、共同面对困难抗争的佩服,这深情还包含着对天鹅这样灵性的举动的敬畏,包含着对待鸟儿、对待动物的一种希冀与警醒。文章以“这枝猎枪就一直挂在墙上”为结尾,留给我们无尽的思考。
  教学设想
  语文教学应该返璞归真,将教学的重心落实到语言文字的训练之中。语文教师要善于发现教材文本中确有教学价值的因素,设计简便有效的教学活动,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尤其是概括、写作等基本能力,让语文课堂充满浓浓语文味。基于以上认识,在本课时中我先找准角度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把学生带进老人讲述的30年前那一天、那一幕。再立足语言,抓住文章的精华——天鹅破冰部分,让学生品词析句,从中感受天鹅的勇敢、团结,让学生通过朗读表现自己的理解和感悟,促进学生语感的形成。最后,再回到老人的角度,关注细节,引导学生质疑并进行书面回答,促进学生良好人文情感的生成。
  一、找准角度
  既然是故事,就有主人公,就有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这一点每一篇故事类文章都是相同的。可是这篇课文的展开、故事的叙述视角却与别的故事类文章不同。如它不像《生命的壮歌》那样,以第三人称的口吻来描述天鹅破冰的故事。本篇文章的特点是:它是以一位亲眼目睹事件的老人向“我”讲述的方式而叙述的,“我”和斯杰潘老人在互相分享与感受这个故事,一个用情地讲,一个用心地听。
  为了让学生走进文本,探访老人的内心世界,感受天鹅破冰所表现出来的精神,于是我从老人的角度出发,在教学中做了这样的叙述与引导:
  1.上节课我们知道,“我”到斯杰潘老人家做客,看到他家墙上挂着一枝猎枪,关于这枝猎枪,老人给我讲了一个故事,就是(指读课题)……
  2.三十年前的那个春天,老人背着(板书:背)猎枪在贝加尔湖畔打野鸭,一群天鹅引起了老人的注意,这是怎么回事呢?
  3.“转悠了好半天”,是说老人转悠时间(长)。继续读“扫兴”,转悠了这么长时间什么也没打到,这时老人多么希望……
  4.读到这里,你也许明白了这群天鹅为什么会引起老人的注意了吗?
  5.过渡:如果说刚才天鹅的表现引起了老人的关注,那么接下来发生的一幕,更让老人的心灵受到震撼1
  6.现在你明白老人为什么将美丽高雅的天鹅比作毫无生气的石头?老人是为了强调……
  7.师渲染:这重重地扑打,不仅撞击在冰面上,也重重地撞击在老人的心上,每一次都让老人的心受到强烈的震撼。在老人眼中,这只老天鹅也不再是普通的生灵,而是一位“破冰勇士”。
  8.在老人眼中,它们的叫声也成了激动人心的芳动号子。
  9.老人不仅具体讲述了老天鹅是怎样破冰的,还描述了整群天鹅共同破冰的场面,这样就让我们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10.同学们,读到这里,老人听到的“克噜……”的欢呼声,我觉得仿佛就是高兴高兴高兴,在你听来那“克噜……”的欢呼声,仿佛就是(开心,胜利等);它们还可能这样说:“冰破了,破了,破了!”
  二、赏析语言
  文章无非是个例子。语文老师应带领学生读课文学语言、学表达。本课要教的语文的内容,我重点抓了两点:一是老天鹅破冰的那个比喻句(而是利用下落的冲力,像石头似的让自己的胸脯和翅膀重重地扑打在冰面上),二是第五至七自然段点面结合的描述场面的写法。
  关于内容一,我是这样教学的:
  1.先自由读第五自然段,体会老天鹅是怎样破冰的?画出具体描写破冰的句子。
  2.交流画的句子,检查反馈。
  3.震撼人心灵的句子需要我们静心去读。把这句话再静心读读,哪些词语让你的心灵为之一震,在旁边写下你的感受。
  A.腾空而起:飞得再高一些,速度再快点(讲讲运动员跳远助跑)。
  B.像石头似的:这里打个比方,把什么比作什么?为什么这样比?你从中明白了什么?
  C.重重地扑打:你又明白了什么?
  现在你明白老人为什么将美丽高雅的天鹅比作毫无生气的石头?老人是为了强调……结合学生回答完成板书。
  4.现在读这个句子,你一定会有不一样的感受,指名读,齐读。
  5.谁能将老天鹅的形象永记于心(生熟读成诵)。
  关于内容二,我是这样引导的:
  1.这位“破冰勇士”的举动不仅使老人受到强烈的震撼,别的天鹅也被惊住了,以至于它们呆呆地站在那里,引读至“扩大”。
  2.目睹眼前这一切,“有几只天鹅……迅速地扩大”。
  比较,刚才只有老天鹅这位“破冰勇士”在努力,水面在慢慢扩大;现在百十来只天鹅都投入了破冰工作,所以水面在迅速地扩大。你感受到什么?指名回答。由此,你想到了哪些词句?结合回答完成板书“团结一心”。
  3.在老人眼中,它们的叫声也成了激动人心的劳动号子,指名领,全班“和”两遍,再齐打号子。现在我们就用这种节奏来模仿它们的叫声?指名领,全班“和”两遍,再齐读叫声。引读“就像那……”。
  4.师生合作读第五六自然段(多么感人的场面啊!让我们再次朗读五六自然段,回顾一下)。齐读第五自然段,第六自然段师生合作读(整群天鹅破冰的句子大家读,前面的老师读)。
  5.老人不仅具体讲述了老天鹅是怎样破冰的,还描述了整群天鹅共同破冰的场面,这样就让我们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在充分感悟老天鹅及整群天鹅破冰的:壮观场面后,师生合作读第五至七自然段,加上老师的几句话,其实都是想传达给学生点面结合的写作方法。同时布置课外作业:你在生活中,或在电影、电视中,看见过齐心合力完成一项任务的场面吗?学习文中的方法将其记录下来。
  三、关注细节
  故事性的文章最感动人的就是细节。于细节处见精神,于 细节处受感动。
  细节一(老天鹅破冰)
  “突然,一只个几特别大的老天鹅腾空而起,可是它并没有飞走,而是利用下落的冲力,像石头似的让自己的胸脯和翅膀重重地扑打在冰面上。经过这沉重的一击,镜子般的冰面被震得颤动起来。接着是第二次,第三次……”
  在人们的印象中,天鹅总是那样纯洁、美丽、高雅,可此时此刻的它在老人眼里为什么像石头呢?这样比喻恰当吗?从而引导学生读书、讨论,明白这个比喻的精妙。老人这样比方的目的;那“重重地扑打”是怎样的撞击?一次、两次、三次……让学生补写文中省略号留给我们的空白之处。这样,一个果断、勇敢、奋不顾身、为集体、为他人着想的老天鹅形象便巍然屹立于学生心里。
  细节二
  在文章最后,斯杰潘老人深情地说的两句话:“多么可爱的鸟儿啊……从此以后,这枝猎枪就一直挂在墙上,再也没有动过。”
  老人讲到最后,为什么要深情地说这是一群“可爱的鸟儿”,要知道当时老人可是在湖边转悠了很长时间一无所获呀,是什么使老人没有狠下心猎取它们?是什么使老人把猎枪永久地“挂”了起来?他挂的仅仅是猎枪吗?这样细细推敲之后,我这样引导学生:
  1.过渡:三十年过去了,斯杰潘老人每每讲起这个天鹅的故事,这感人的一幕却依然这样清晰,依然是那样的深情。
  2.指名学生读第八自然段。指导理解“深情”。
  3.老人目睹了这样一群天鹅不怕困难、奋不顾身、团结协作破冰的场面,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撼。这是多么可爱的鸟儿,怎么能忍心去伤害它们呢?所以,即使端着上了子弹的猎枪,却把挂到肩头,悄悄离开了湖岸。完成板书:端、挂。
  (1)课文最后还有这样一句话:“从此以后,这枝猎枪就一直挂在墙上,再也没有动过。”说的是什么?课文前面有一句与之呼应的话,你能找到吗?齐读呼应的话。你能就这两句话提出一个你认为很有价值的问题吗(为什么一直挂在墙上,一挂就是三十年)?再板书:挂(30年)。
  (2)那把挂在墙上、一挂就是三十年的猎枪,似乎在告诉我们什么呢?把你想说的话写到第八自然段的后面。
  (3)交流。提醒学生深情地读出自己的感想。
  以上便是我在教学《天鹅的故事》时的一些认识与做法。当然,本课要教的内容绝不仅仅是这些。如何选择、优化教学内容,采取最有效的教学手段,获得更大的教学效益,上出每节课应有的语文味,需要每一位语文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反思、总结。
其他文献
摘要 有效的课堂应该是教师教学的行为着眼于知识体系的建构,着眼于学生的主动探究,着眼于文化的价值教育的课堂。只有这样的课堂,才是有生命的课堂,才是有价值的课堂。  关键词 课堂教学 知识体系 主体参与价值教育  “什么样的课堂才是有效的课堂?”这是近年来教育界备受关注的一个话题,并在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和人们对教育真谛孜孜追寻的背景下,越来越显示它的价值。于是有效课堂、高效课堂就成了各地各校研究、效
期刊
摘要 生活、工作、学习倘使都能自动,则教育之收效定能事半功倍。特别注意自动力之培养,使它关注于全部的学习、生活之中。自动是自觉的行动。自觉的行动,需要适当的培养而后方可实现。小学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或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  关键词 作文教学 素材积累 感受生活 教学指导  有人比喻作文教育是开启心智的智慧工程,是素质教育的主舰艇,是人类成长的阶梯
期刊
摘要 棋类活动是集科学、文化、艺术、竞技为一体的智力体育项目,是中国和世界的古代文化精粹。棋类活动在开发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方面都极为有益。  关键词 棋类游戏 幼儿园 教育活动 整合  棋类活动是科学、文化、艺术、竞技融为一体的智力体育项目,也是中国和世界的古代文化精粹。棋类活动在开发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方面都极有益处。我们通过各种棋类游戏,整合各领域的教育内容,与游戏活动相结合,从激发幼儿
期刊
一、创设情境,引出平均数  (1)谈话:同学们,学校准备举行一次教师投篮比赛,李老师、王老师都在积极练习呢。想看看他们练习的结果吗?你最想知道什么(谁投得准)?(2)我把两位老师的投中情况进行了统计。今天继续学习统计(板书:统计)。(3)每人每次投15个球。李老师练习了3次,王老师练习了4次。  讨论:李老师有一次投中7个,王老师有一次投中8个,你能判断出谁投得比较准吗?为什么(引导:这信息不能代
期刊
认识四边形教学片段:  1.摸一摸。课件:圆、三角形消失,剩下长方形和正方形。师:圆和三角形都去玩了,剩下了长方形和正方形。它们说:“告诉大家一个小秘密,我们还有一个同样的名字呢?你们能猜到吗?”学生猜。生:我猜叫四边形。师:为什么这样猜呢?生:因为它们有4条边。讲述:哦,你们觉得它有4条边,所以叫四边形。那哪里是它的4条边?你愿意上台摸一摸、数一数吗(请学生上台摸一摸、数一数)?师:刚才这个同学
期刊
摘要 园本培训让教师在施教的同时,为自己不断积累知识和才能,不断地提升自身的价值和品位,从合格教师逐步成长为优秀教师,从而更好地实现自身的价值。在园本培训中,教师把制度转化为一种文化的力量。园本培训让教师走上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的成长之路。  关键词 园本培训 搭建平台 积累知识 提升自身  如果说,教师的素质是决定一切教育工作成败的关键,那么,面对今天幼儿教师队伍的现状,园本培训应是幼教
期刊
摘要 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中,“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的观念相当明确。生活就是教育,就是教育的内容。教育要面向现实生活才能显示成效。从教育资源的挖掘、活动情境的提供、幼儿活动的指导三方面阐述将幼儿的生活与幼儿园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的一些做法。  关键词 生活 社会 幼儿 教育  从孩子人生的第一天开始,生活即与他们密不可分。生活中蕴藏着取之不尽的教育资源,学习可以说是随时随地发生着。然而,由
期刊
摘要 小学德育工作者经常要教育学生,希望他们走上正途,可是平时简单地批评收效甚微。“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这就需要班主任洞察什么样的学生得了什么样的心病,该用什么样的药方。  关键词 情感交流 教育力量 关爱 感化  成长中的孩子几乎都会有思想上的问题,需要我们班主任及时处理和解决,就像幼嫩的树苗须园丁不断精心修枝剪叶才能长得繁茂一样。可是,有的班主任抱怨好心不得好报,严格要求学生却只招来
期刊
摘要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不仅需要学习教材上的科学概念,掌握课堂的探究技能,更重要的是通过科学课堂的学习,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这就要求科学教学向课外探究延伸。  关键词 小学科学 课外 科学探究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现行的课程设置中,小学中段安排的是每周二课时教学时间,高段则是每周三课时的教学时间。即便教师每节
期刊
摘要 教师在与以“虎妈”“猫爸”为代表的教育方式不同的家长进行沟通时,应以理解尊重为前提,求同存异为原则,换位思考为方式,最终实现家校结合“5+2>7”的终极目标。  关键词 理解尊重 求同存异 换位思考 有效沟通  一个7岁女孩,因为一首钢琴曲弹不好就被强迫从晚饭后一直练到夜里,中间不许喝水或上厕所。这种苛刻的教育方法被美国华裔教授蔡美儿写进名为《虎妈战歌》的书中,并被登上最新一期《时代》周刊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