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多人不怪

来源 :新作文·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rk_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法院裁定,允许李家姑娘离婚,闹了半年之久的“筷子风波”终于以两个年轻人的分手而收场,令人惋惜。
  其实,事情很简单。李家姑娘结婚当天,哥哥送亲,宴席上有人伸筷子,享用了蛋盘里的蛋。当地有个风俗,送亲桌上的蛋是不能动筷子的,一动筷子就意味着让送亲的滚蛋。哥哥深谙此俗,当即起身,离席而去。此后两家唇枪舌剑,大打口水仗,继而李家带回姑娘,到法院起诉,直到法院调解无效,裁定允许离婚方才了结。
  在蛋盘子里动筷子的人,想必没有侮辱人的意思,只是不懂当地风俗罢了。女方家人宽容一点,男方家人诚恳一点,本来也可以过去,结果却让两个年轻人分手。始于礼之争,却终于情之失,虽然不至于说是筷子惹的祸,筷子文化倒也值得年轻人好好学习。
  有一种人,吃饭时手里拿着筷子,做旁若无人状,用筷子来回在菜盘里巡视,不知从哪里下筷为好,这叫执箸巡城,是缺乏修养的表现。有一种人,吃饭时手里拿着筷子在菜盘里不住地扒拉,以求寻找猎物,这叫执箸刨坟——与执箸巡城一样,都令人生厌。用筷子往自己盘子里夹菜时,手里不利落,将菜汤流落到其他菜里或桌子上,泪箸遗珠,被视为严重失礼。用餐时将筷子颠倒使用,被视为饥不择食,非常被人看不起。用餐时将一只筷子插在盘子中的菜品里,人称定海神针,被认为是对同桌人员的一
  以民间俗语为标题,浅显易懂,要言不烦。
  因为礼仪有失而导致刚结婚的年轻人分手,这样的事在生活中的确偶有发生。以此开篇,既说明礼仪的重要性,又增强文章的可读性。
  对“筷子风波”的分析简明扼要,目的在于引出“筷子文化”。
  介绍四种用筷子不当的方法,详细展示筷子文化的内涵。“执箸巡城”“执箸刨坟”“泪箸遗珠”“定海神针”等词语的运用,增强了文章的文化韵味和趣味性。种羞辱。
  再说筷子的摆放和敬人。用餐前或用餐过程当中,筷子的摆放也是颇为讲究的,应当圆头朝里,方头朝外,整齐地摆放在自己的座位前,不能长短不齐地放在桌子上。长短不齐最为忌讳,人们通常管它叫三长两短,而棺材除盖以外的五块木板正好三長两短,这自然是不吉利的事情了。有人出于好心帮别人盛饭,为了方便省事会把筷子插在饭中递给对方,这也被视为大不敬。因为民间在为死人上香时才这样做,如果把筷子插入饭中,无疑被视同于给死人上香,自然不能被接受。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周总理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国宴,使用的是江安竹筷。明知尼克松总统贯于使用刀叉,而总理却安排了筷子,这令人纳闷。其实这正是我们总理的良苦用心。两只筷子,互相配合,尽享美味。用筷子宴请客人,寓意两国和平相处,不动干戈,筷子被赋予一个民族的处事原则,筷子文化的丰厚和总理的智慧,可见一斑。
  礼多人不怪。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而礼仪正是筷子文化的核心。让我们从学习筷子文化开始,努力提高自己的礼仪素养,做新时代有修养的人。
  转换叙述角度,从筷子的摆放和敬人两个方面进行阐述,展现行文的深入。
  再次转换叙述角度,从国家层面展开,从民间百姓到大国总理,行文再次深入。
  回扣标题,点明题旨。
  【精彩点击】
  文章先讲述因“筷子风波”引起的婚姻悲剧,略作评说,引出筷子文化;然后介绍餐桌上如何使用筷子,重点分析几种不当的用筷方法;再引述周总理用筷子招待尼克松的故事,说明筷子文化的丰厚和深广;最后从礼仪之邦的角度总结学习筷子文化的意义。全文紧扣筷子展开阐释,材料充足,知识丰富,层次清晰,层层深入,结构严谨。
  (指导老师:高星云)
其他文献
上学期间,同学们总会互相起各种外号,我却极少有,一个原因是有时候即便他们会起,我也不会答应,久而久之,他们也就不再叫了。對我的称呼,有两个印象很深的。  第一是大一的时候,第一次上法制史的课,老师问哪位同学会背《朝代歌》站起来背一下,结果没有人回应。老师不由得失望地说,不会吧,一个都没有吗?对我来说,本身比较喜欢历史,《朝代歌》更是小学社会课本上就有,早已背得滚瓜烂熟。这一次,我本来想先看看情况,
期刊
校园的花开得有点多。  先是蜡梅,在一片春意中,吐露着清香。循香探去,有三四棵。花很不起眼,只是小小的黄色朵儿,凑近闻,便满面芳香。小小的花生得也精巧,花瓣不过半个指尖大小,几十个拼接成一朵。有些眼熟,才想起当年十—二岁喜欢用橡皮泥捏花玩儿,正与她相像。巧!真巧!当初我还未曾见过蜡梅,却已意外地捏出了她。  我是画过蜡梅的,竟差点认不出来!在我的画中,她的花大了些,艳了些,亮眼了些,全然不像真花了
期刊
其实无论是文学作品还是电影,“雪”都是武侠主题中极具表现性的一种意象。但很奇怪,直到学完《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我才想到动笔探讨雪与中国传统武学的关系。  对这一主题感兴趣源于半年前看的《一代宗师》。其中有个片段是宫二在大雪中练拳,让我一直念念不忘。我几乎是屏住呼吸看完了这一段。王家卫的镜头太漂亮了,雪在掌风下的每一处翻飞,枝头积压的细小冰晶簌簌飘落,轻易就能感受到风雪中裹挟的清冷气息。  雪为武学
期刊
这几天,总感觉有些不对劲。  我放学回家,总是经过一棵杨树,没有风,却莫名被一片叶子“砸”到。一次两次没什么,但次次如此,就有些可怕了。但没办法呀,谁让那棵杨树守在我回家的必经之路上呢,总不能不回家吧?  是谁在恶作剧?每次我经过那棵树之前总会看看四周,没人。  其实最恐怖的是梦。每每沉沉睡下,总有一个苍老的声音拗口地说着什么。是什么呢?九?揪?听不清的。  球球说,我这几天总是心神恍惚,叫了好几
期刊
子曰:名不正则言不顺。美国社会语言学家布赖特也提出“语言与社会结构共变”。作为一种社会现象,称谓的确在社会变迁的同时也不断产生变化。小编在成长的过程中,感到哪些称谓的变化,又有哪些感悟呢?  年龄对女生来说,是讳莫如深的话题。谁都希望自己青春永驻,永远光彩照人,无论她年龄多大,在她自己看来都没长大,沉醉在自己的美颜相机中做美美哒小姐姐。  于是“姐”这个词便成为称呼女生最流行的词,凡是能叫姐姐的一
期刊
红灯绿酒、水马车龙,不相干事一锅乱炖——“不亦快哉”!竟自成一篇文章,且面面俱到、文脉畅通,笔下时时生风。但仅记“快哉”有肤浅之嫌,不妨紧接“痛哉”,加点剧情反转,来点直面人生。来吧,以下几组“痛快”,供君一笑。  4月份猛刷黑格尔《小逻辑》至180页,极感恶心:语言玄妙,意义繁杂,翻译还稀烂。想起某某高人指点过我读《小逻辑》一类唯心哲学高招:得饶人处且饶人,该放手时就放手。把心一横,打入冷宫。直
期刊
打开窗子,阳光穿过古朴的屋檐,银鱼样跳跃着,刺入我有些倦懒的眼睛。忽然一股梅香拂过,我拼命呼吸着这氤氲馥郁的芳香。  窗上,一丝若有若无的线条引起了我的注意,似影子一般摇曳窗前,又宛若一位山中隐者,或隐或现。我轻拈一看,原来是一根蛛丝。我的心情随着这若有若无的蛛丝而起伏。  从未想过,这毫不起眼的蛛丝,竟与梅联系了起来。几根蛛丝萦绕而上,直至梅梢,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偏偏搭在了梅花上,一根根超尘
期刊
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在想,热爱吗?我到底热爱什么呢?  学习吗?不是吧,我常在自习时被作业逼得头痛欲裂,感觉眼睛、头、脖子都不在原来的位置了。  唱歌吗?应该也算不上热爱吧,不过,别人讲我唱得难听,我就忿忿地不唱了。  写作这件事自己也不知道是否称得上热爱。  小时候常被老师表扬,说我字写得好,作文也写得好,但我再翻出原来写的那些东西,只见字像醉汉,内容也像少儿频道的节目一样,幼稚得让人嘴角向上一
期刊
问题一:   今天我们聊的话题是“新课标背景下的新闻访谈写作”。我首先向您讨教的问题是,新闻访谈是一种什么文体?平时我们几乎没有阅读过,那么为什么还要学习写作呢?  师:新闻访谈是以访谈形式报道新闻人物的一种体式。生活中需要对新闻人物、商业人物、科研人员等进行采访,以帮助了解情况、获取信息、推广经验等,这样写出的文章叫访谈录。它是新闻体裁的一种。按内容分为新闻访谈、商业访谈、科技访谈、军事访谈等;
期刊
墙上的挂钟日夜不息地行走着,长长的钟摆摇曳着悠悠的岁月。  家里的挂钟已经有些年头了,奶奶说还是爷爷转业那年买的。它的外壳是木制的,上面没有浮华的雕龙画凤,甚至连外面那层油漆的光泽也被岁月剥蚀,裸露出淡淡的木纹。不过这种沧桑的外表跟钟这种物件倒是很般配——能让你一眼看出时间的残酷,让你意识到只要稍不留意,岁月便会让你韶华流逝凋尽朱颜,而且不可逆转。  不过,这样的恐怖对一个童年的孩子来说是不存在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