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秋白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领导权问题的贡献

来源 :中国学术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ngshan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无产阶级领导权问题,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基本问题之一。中共早期领导人瞿秋白较早地提出了这个问题。他从分析中国各阶级特性和政治态度入手,提出了无产阶级应该成为革命领导者的结论,并且初步提出了无产阶级对革命统一战线、对革命武装、对农民的领导权等一系列问题,为中国共产党全面形成无产阶级领导权理论奠定了认识基础。
  关键词:瞿秋白;无产阶级领导权;阶级分析;革命统一战线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革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是革命成败的关键,因此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核心问题。中国共产党对于领导权问题的认识,与中国社会各阶级特点、统一战线等问题联系在一起,有个由浅入深的过程。在毛泽东全面论述这些问题之前,早期共产党人对于无产阶级领导权已经有了一些初步的认识。瞿秋白就是较早提出这一问题的中共领导人之一。
  从瞿秋白的遗著、文献来分析,他对革命领导权的论述主要集中在1926年1月《五卅中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互争领导权》、1927年2月《中国革命中之争论问题》、1927年5月《论中国革命之三大问题》、1927年6月《革命的国民政府之危机》等文章中。瞿秋白通过对中国各阶级进行分析,提出无产阶级必须担负起领导中国革命的责任;通过国民革命实践认识到,无产阶级领导权不是“天然领导权”,而是必须通过斗争来夺取。这些认识对当时还未担负起革命领导责任的中国共产党来说,是难能可贵的。
  一、中国无产阶级必须成为革命领导者
   中共二大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民主革命纲领,却未解决无产阶级领导权问题,但是这并没有阻挡中共早期领导人对这个问题的探索。瞿秋白就是最先提出并阐述了这个问题的领导人。1923年2月瞿秋白就已指出:“务使最易组织最有战斗力之无产阶级,在一切反抗旧社会制度的运动中,取得指导者的地位。”同年6月,在《新青年之新宣言》中瞿秋白又指出:“中国的真革命,乃独有劳动的阶级方能担负此等伟大使命。中国社会中近年来已有无数事实,足以证明此种现象,即使资产阶级的革命亦非劳动阶级为之指导,不能成就。”<1>这就回答了中国民主革命应由谁来领导才能胜利的问题。更重要的是,瞿秋白不仅提出无产阶级领导权的重要性问题,而且提出了无产阶级在统一战线中的领导地位问题。他指出,无产阶级在革命战争中实际上“处于先锋的地位,只有他能彻底实行中国革命中之民族主义的及民权主义的职任,彻底解决土地问题,并开始社会主义的建设,非此决不能保障中国革命之彻底胜利。”<2>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必须实现对统一战线的领导,这正是无产阶级领导权与革命统一战线之间的最本质的关系。而这一点正是中国民主革命取得胜利的关键。
  从党的历史文献来看,瞿秋白的上述观点,在中国革命中是最早从理论上分析无产阶级领导权问题的论述。?此后,瞿秋白结合中国革命的实际情况,又多次谈到过这个问题。比如在他主持起草的中共三大党纲等文献中,进一步阐述了关于无产阶级领导权的思想。
  二、要通过“争”才能实现无产阶级领导权
  关于无产阶级领导权问题,早期中国共产党人曾经有一种错误思想,即“天然领导权”思想。但是在国民革命统一战线中国民党右派争夺革命领导权的活动频繁而公开,他们公然将工农利益抛在一边,力求中国革命朝着他们的策划而发展。这使瞿秋白认识到所谓“天然领导权”其实并不存在。因此,在五卅运动以后,瞿秋白提出了“争”革命领导权的思想。他尖锐地指出,中国资产阶级想在国民革命中争得指导权以停止革命的解放运动,而用对帝国主义妥协的策略取得自己的阶级利益。对此无产阶级应该更加确定自己的革命意志,巩固无产阶级的政治指导地位。 这就明确了在统一战线中对国民党右派的篡权活动,不能听之任之,必须积极而坚决地与之斗争。
  因此,瞿秋白提出中国无产阶级在联合其他革命阶级建立统一战线的过程中,要努力争取成为“革命中心的元核——领导者”。实现这个目的,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就必须在主观上有正确的战术。实践证明,瞿秋白强调民主革命的领导权以及同资产阶级争夺领导权的思想,抓住了领导权问题的关键。
  三、回答了中国其他阶级为什么不能成为革命的领导者
  瞿秋白关于无产阶级领导权的思想,是在对中国各阶级特性及其政治态度进行科学分析基础上得出的。
  第一,通过系统分析民族资产阶级的动摇性和其他阶级的特点突出这一点。瞿秋白认为在国民革命的参加者中:民族资产阶级是参加革命的,并且企图夺取革命领导权;买办地主阶级中的一部分人,如联省自治派等也会掺入革命队伍,但是他们不得不戴着民族资产阶级的假面具;官僚资产阶级则决不可能做民主革命的领袖;店东小资产阶级参加革命比民族资产阶级要“左”些,但是他们非常具有动摇性,有时会成为民族资产阶级的附庸;工匠小资产阶级及城市贫民是参加革命的,他们甚至会反对店东小资产阶级,但是他们的行会旧习惯使他们只看到小团体的利益,不能有独立的政治行动;农民其中雇农佃农是最彻底的革命分子,也就是革命中最巩固的同盟军;工人阶级则处于帝国主义、军阀制度和国内资本家的重重压迫之下,是非常革命的阶级,它的斗争一开始就是革命的和政治的。因此,各阶级只有在政治上接受无产阶级领导,中国革命才有可能走向最终胜利。
  第二,瞿秋白认为当时最能与无产阶级争夺领导权的阶级就是资产阶级,但革命前途不会按照资产阶级的愿望发展。他从革命领导权方面分析,中国的革命有两个可能的前途:一是资产阶级取得领袖权,而使中国的革命毁于民族改良主义之手,其结果便是开始资本主义的发展,仍旧受帝国主义的支配;二是无产阶级取得领袖权,而使中国的革命彻底的实行民族、民权的职任,其结果是可以开始社会主义的建设,与苏联及世界无产阶级结成经济的联盟,继续反抗帝国主义的种种侵略,一直到完全推翻他。至于中国革命究竟会是哪种前途,瞿秋白认为“我们应当知道:中国资产阶级在今后领导革命一事,仅仅是一种历史的可能(否认这种可能,而不正确的运用无产阶级争革命领袖权之策略,是很坏的机会主义的倾向),然而这始终仅仅是一种历史的可能,而不是历史的必然。”<3>换言之,瞿秋白在这里讲的道理,正是毛泽东后来所分析的,中国革命的前途不是旧民主主义的,而是新民主主义的。
  第三,事实也正是如此。在国民革命中,蒋介石所代表的只是革命统一战线中的右翼势力及大资产阶级的利益,他窃取国民革命的胜利果实后,其政权就演变成为帝国主义的“政治买办”了。在《革命的国民政府之危机》中,瞿秋白通过揭露蒋介石集团的暴行,展示了官僚资产阶级企图与中国无产阶级争夺革命领导权的现状。当武汉国民政府还在代表革命力量的时候,瞿秋白指出,武汉和南京的争斗就是革命领导权的争斗,孰败孰胜足以决定中国革命的命运。瞿秋白认为武汉国民政府必须坚决的执行革命政策,打击蒋介石的倒行逆施。“革命的民众与政府,必须如此努力斗争,方能战胜革命之危机,同时团结全国一切革命势力,巩固工农商学兵的革命联盟,实行讨伐蒋介石,击毁反革命中心之南京政府,肃清危害国民政府之一切反动势力,使革命得到真正的胜利,只有这样,武汉政府才能保持其革命的意义,方能歼灭蒋介石以至张作霖完成国民革命。”<4>
  第四,瞿秋白指出,无产阶级要争取革命的领导权,不能放弃同其他阶级的联合。在统一战线中,要联合农民和小资产阶级。他指出:“无产阶级与农民工匠联盟作为进攻帝国主义官僚买办地主阶级的主力军,同时决不可以忽视民族资产阶级及店东小资产阶级,而要认清店东小资产阶级只是革命中的中立势力,至于民族资产阶级,则终究是要妥协改良而出卖革命的;必须努力取得工农小资产阶级的群众以至于城市贫民及兵士,不断的打击民族资产阶级的一切妥协主义的影响,隔离民族资产阶级而使之孤立。如此无产阶级方能取得革命的领袖权。”<5>当时,瞿秋白对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认识虽不完全正确,但指出了这个阶级具有动摇性和强调联合农民问题是很有见地的。
  四、初步提出了无产阶级对革命军队和对农民的领导权问题
  中国革命中这个重要问题的提出,进一步揭示了中国革命的特点。在《论中国革命中之三大问题》一文中,瞿秋白指出过去特别是国民革命时期无产阶级虽然也有部分的领导权,但仅限于对群众运动的领导,而政权和军权则被排除在外。他认为随着革命的发展“这个无产阶级领导权初创的形式已经不够了,现在无产阶级应当参加革命的政权,应当指导革命中的武力,应使军队中的指挥成分继续由真正忠于革命的成分来代替和补充,使军队本身直接关顾劳动群众的利益。”<6>而且,即使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性质的,也必须由无产阶级取得领导权才能保证胜利。
  瞿秋白认为中国革命的“中枢问题”是农民问题,因为中国革命从根本上来说就是农地革命。对此他解释到:“革中国地主阶级的命,就等于革世界资产阶级的命,因为中国地主阶级(军阀、官僚买办)是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代理人。”<7>这同时决定了中国农民阶级是整个革命中最有力最伟大最主要的同盟军。在这个认识的基础上,瞿秋白提出了中国无产阶级政党对农民运动的领导权问题:“应当在政治上巩固和加紧去指导群众运动,我们应当更勇敢的去解决土地问题,建设民权主义的政权。我们应当达到武装工农,以保障革命的胜利,聚集我们的力量实行社会的改造,反对民族改良主义与军阀。”<8>这里,瞿秋白实际上涉及到了无产阶级领导权要落实到对农民的领导上这一重要问题。
  瞿秋白关于无产阶级领导权问题的初步论述在中共党史上具有重要意义。这些正确的理论观点,为后来形成毛泽东思想提供了积淀。毛泽东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中,采取了瞿秋白的分析方法,使“阶级分析法”更为缜密,同时对瞿秋白的论述有所扬弃。与瞿秋白不同的是,毛泽东关于革命领导权的争取开始具体到无产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并且这一理论最终被中国共产党内的领导人所广泛接受,无产阶级也日益自觉地为争取革命领导权而努力。
  瞿秋白这位值得纪念与尊重的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在我们党政治上还不成熟、所处环境又极其困难和复杂的情况下,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国情,对中国革命一些基本问题提出了比较正确的见解。今天看来,虽然有些理论观点还未臻成熟,但仍然构成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的宝贵的理论财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重要理论成果,为中国共产党早年的理论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注释:
  <1>陈铁健编《瞿秋白研究文集》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7年版,第122—123页.
  <2>《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论编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97页.
  <3>《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论编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69页.
  <4>《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论编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775页.
  <5>《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论编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98--499页.
  <6>《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论编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594页.
  <7>《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论编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90页.
  <8>《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论编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594页.
其他文献
摘 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化农村改革、推进“三农”工作的重大举措,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农村党员远程教育作为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充分履行为经济建设和党的建设服务的重要职能,发挥自身独特的优势,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组织保证和智力支持。  关键词:新农村;远程教育;应用;初探    党员远程电化教育是“干部经常受教育、农民长期得实惠”的
期刊
摘 要:大多戏剧都没有讲述故事背景的叙述者,观众通常了解剧中人物是通过人物自身的语言和行为,亦或剧中的舞台提示,以及演员对剧中人物的阐释。然而,英国戏剧家皮特·山夫的嫉妒复仇剧—《莫扎特传》通过两个看似配角或简单叙述者的温特塞里斯,将剧中皮特·山夫对于人性的探索发挥到了极至。本文将从剧中主要人物萨利埃雷和莫扎特及他们之间的冲突体现,戏剧情节的发展,以及本剧主题的展现这几方面,分析剧中两个温特塞里斯
期刊
摘 要:审美意象的生成乃艺术创作的先决条件,本文从审美主体所处的社会生活、环境,时代背景,自身知识构架,以及遗传因素所致的天赋、性格这四方面来论述影响审美意象生成的主客观因素,进而使我们明晰艺术创作中应注意的问题,除了自身知识、修养的提升,还应注意深入体验生活,把握时代主题。  关键词:审美意象;审美主体;审美客体    “意象”一词是在中国古代文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古人以为意为内在的抽象的心意,
期刊
会计集中核算是指政府成立会计中心,在资金所有权、使用权、财务自主权不变的前提下取消同级机关事业单位的银行账户、会计机构和会计岗位,以会计核算中心为单位集中办理会计核算工作和实行会计监督,是会计委派制改革中融会计核算、监督、服务于一体的一种形式。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就是为了加强财政资金收支的管理和监督,规范财务管理和会计行为,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为构筑公共财政框架、实现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奠定基础,建立公
期刊
摘要:车臣战争是俄联邦为维护民族统一、消灭民族分裂主义分子而在国内进行的大规模反恐怖军事行动。两次车臣战争,由于俄国内形势、组织指挥和后勤保障等方面的不同,也有着截然不同的结果。在第一次车臣战争中,俄军伤亡惨重,而且没有达到预期目的,而第二次车臣战争,俄军以较小的损失而较快的实现了预期目标。本文主要对俄军在第二次车臣战争中成功的后勤保障经验进行了分析,以此为我军应对未来局部战争提供借鉴。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本文从版画肌理魅力的来源、版画肌理魅力与版画家主体创作意图的关系、版画肌理魅力产生需要的手段、版画肌理的选择、版画肌理与抽象的关系、版画肌理魅力在当今社会的发展这六个方面来阐述版画肌理的魅力。进而制造和运用铜版画肌理,旨在追求铜版画肌理的魅力。  关键词:肌理;魅力;技法;主体意图    铜版画艺术魅力的一个重要来源是铜版画中肌理的魅力。  绘画与戏剧、音乐、文学等艺术不同,绘画没有听觉、
期刊
摘 要:新时期,在党章总纲的修订中,党坚持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把党的指导思想作为一个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不同时期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发展战略的确立,显示了党章总纲作为党的根本指导思想的不断完善,体现了党的执政理念和执政行为日益科学。坚持党的先进性并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关键词:新时期党章总纲;总纲修订    党章是党的根本大法,对党的建设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是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党章
期刊
摘 要:刑事诉讼法是依法惩罚犯罪,保障被害人权利的重要法律之一,在刑事诉讼中,强化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权利保障的同时,应当重视和加强对被害人权利的保护。我国96年修改的刑事诉讼法“从保障人权和健全的高度,对被害人的诉讼地位、诉讼权利以及合法权益的保护都有了新的规定。”然而对刑事被害人因受到严重犯罪侵害陷入生活困境还缺乏制度关照,这种对刑事被害人权益保护的失衡,无疑是司法不和谐的体现,由此带来的一系列
期刊
一、刑事协商制度的内涵  刑事协商是指以被害人参与为前提,刑事诉讼主体之间通过对话与合作,在充分考虑被害人诉求的基础上,就刑事案件的程序、实体等问题达成共识,以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认罪赔偿、被害人谅解、检察机关不起诉或提出对被告人作轻缓处理的量刑建议并被法庭确认的新型纠纷解决模式。  刑事协商适用于刑事诉讼的每个阶段,其目的是恢复被破坏的社会关系、弥补被害人所受到的损害,并促使犯罪人改过自新、复归社
期刊
摘 要:对于我国中小企业来说人力资源成本已成为影响企业价格形成的重要因素,控制人力资源的成本对中小企业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我国中小企业人力资源成本结构状况分析,针对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优化人力资源成本结构的方略和具体策略,为我国中小企业控制人力资源成本,提高人力资源运用效率提供决策参考。  关键词:中小企业;人力资源成本结构优化;人力资源效率    随着时代和经济的发展,随着企业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