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太阳升起

来源 :广州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ckxingx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微风吹过,银杏叶飘飘洒洒,落了一地。如兰怔怔地看了一会儿,又快快地扫起脚下的树叶。公园外面,枯黄的叶子铺满人行道,密密匝匝。一个早班,如兰要来来回回扫五六遍。落叶飘飞,扫了又落,落了再扫……
  霜降以后,是如兰最忙碌的时候。每天凌晨四点起床,四点半上班,中午十二点下班。上班早高峰前,她要将片区清扫干净。她每天累得筋疲力尽,夜里做梦,路上都铺着厚厚的“黄金甲”。
  今天,如兰不记得扫几遍了,是第六遍还是第七遍?
  如兰将落叶扫到一起,运垃圾的牛师傅一铲铲把落叶装进清运车,再运到垃圾中转站。如兰和他打了个招呼,落叶多,大家都忙。过去,牛师傅每天来两趟,早上一趟,下午一趟,一入秋,每天跑五六趟。
  中午交班的时候,如兰满身汗,她和接班的李大姐说了两句话,忽然,一阵寒风呼啸,几片叶子又落到了地上。如兰擦了擦额头沁满的汗珠,笑着说:“早上我扫了好几遍,你看又落下了。”
  路中间也飘了几片叶子,如兰看四下无车,急忙跑到马路中间,迅速地把落叶扫到簸箕里。
  李大姐说:“你快回家吧,这些放着我来扫。”
  如兰走过自己清扫干净的人民路。这条路,只有每天傍晚和周末的时候热闹,平常车辆寥寥,行人稀少,冷冷清清。手机突然响了。如兰看到是大哥打来的,她没有马上接。前面有两辆车开过来,除草的声音震天响着。如兰快步走过皇冠酒店,吵声小了,如兰才拨了过去。
  大哥着急地说:“如兰,你下班了吗?”
  “刚下班。”如兰说。
  “那你快过来,妈又和你大嫂吵架了,家里闹得鸡犬不宁,你大嫂回娘家了,她说要和我离婚。妈也闹着要离家出走,你看能不能让妈在你那儿先住一段时间。”
  “妈在哪?”如兰问。
  “在家里,你打个车过来,我给你报销车费。”大哥说。
  “那你也得等我换身衣服。”如兰放下手里的扫帚说。
  “别换衣服了,赶紧过来。我怕妈想不开,真的离家出走……”大哥看来是真着急了。
  如兰一身的汗,头发都湿透了。幸亏她戴着帽子,不然准要头疼的。她拍打了几下身上的灰,拖着扫帚急匆匆地往前走,经过公共卫生间,她进去洗了一下手,早上只吃了一个饼,一个鸡蛋,没有喝水,汗倒流了好几身。她最近明显感觉自己又瘦了。
  公厕管理员张卫国看到如兰,把手里的桶子放到地上。
  “如兰,我昨晚回去包了饺子,给你带了一盒,你中午回去下了就能吃,正想给你送过去。”张卫国说。
  如兰点了一下头,急匆匆地说:“我的簸箕和扫帚先放你这,我妈和我嫂子又吵架了,我哥让我赶紧过去。”
  “那你把饺子带上。”张卫国说。
  “不了,我没时间吃,早上一直扫树叶连水都没顾上喝,本来想回去喝杯水,你看我这命……”
  “那你等着,我去给你倒杯水。”张卫国说。
  如兰摆摆手:“没时间,那边锅都炸开了。”
  如兰急急忙忙开了一辆电助力自行车,大哥家在甘南路,骑助力一刻钟就到了,比打车还快。
  如兰骑车,上了金雁大桥。金雁大桥向东不远处是城关黄河大桥,向西是雁滩黄河大桥。如兰天天能看见这贯通南北的三座桥。如果不是去看母亲,她很少过桥。她住黄河北,母亲和大哥住在城里。
  桥下清凌凌的黄河水缓缓东流,太阳白晃晃的,桥上寒风阵阵,如兰穿着厚厚的绿色工作服,倒也不觉得冷。往常去大哥家,如兰都要换身干净的衣服,现在也顾不了那么多了。
  如兰买房那年,还没有金雁黄河大桥,黄河北是兰州城的偏远地带,全长600多米的大桥,两岸却是城乡差别。如兰当时就想远离城区,她的钱也只够买偏僻地区的房子。
  如兰很庆幸自己离婚后第一时间就买了房子,不然连个安身之所都没有。
  如兰的父亲五年前心梗去世,母亲跟着两个哥哥轮流住,前半年住二哥家,后半年住大哥家。母亲本来有房子,那个老房子是父亲厂子里分的,厂子虽然倒闭了,可房子位于城中心,变成了学区房,那房子一下成了香饽饽,房价比兰州高档小区的价格还高。两个哥哥为了争那套房子,差点打官司。当初,他们争着抢着要母亲,一个比一个孝顺,一个比一个殷勤。后来哄着母亲把学区房卖了100多万,哥俩和母亲三人平分房钱。母亲本来想买一间小房子养老,可两个哥哥都抢着让母亲住他们家。母亲只好在两个儿子家轮流住。两个嫂子开始也孝顺母亲,她们想尽一切办法,花光了母亲身上的30多万。大哥的儿子上大学,二哥的闺女要游学、要出国、要报班,母亲手里的钱哗哗地往外流。钱花得差不多了,两个媳妇都不搭理母亲了。她住在老大家,半年够了,老二不来接,她住在西安的老二家,老大连个电话也不打。兄弟两个都怨恨对方,骗了母亲的钱。去年春节,大哥和二哥差点在饭桌上打了起来,当时,如兰不知如何安慰抹眼泪的母亲。
  从那之后,大哥二哥互相不打電话,他们有事,都给如兰打。
  这后半年,母亲一直住在大哥家,如兰去过几次,每次家里都闹哄哄的,不是大嫂组织家庭聚会,就是大嫂约的几个中年妇女在客厅里打麻将。母亲永远在厨房里忙,不是在摘菜,就是在揉面。看到母亲总是劳碌,如兰很心痛,大嫂这是把母亲当保姆使。如兰劝母亲少干点家务,母亲说,不干点什么,她着急。见到女儿,母亲总是拿出水果、糕点让如兰吃。如兰从来都不吃,她的日子虽然艰难,可她不想大哥大嫂看不起她。大嫂已从企业内退,家里的大小家务她都不管,每天晚上还要去跳广场舞。如兰看过她跳广场舞的样子,舞池中的她激情澎湃,兴致高昂,像换了一个人。如兰给母亲带了自己做的牛肉辣椒酱,她嫌家里吵闹,经常会把母亲喊到楼下,在楼下花园里,和她聊一会儿,吃的用的递给她。母亲每次都要把如兰送到小区外面的公交车站。
  如兰劝母亲:“要不你去我那住些日子?”
  母亲摇摇头:“我在这里挺好的,你照顾好甜甜。”   如兰知道,她没有分到家产,母亲不想给她添麻烦。
  八月初,母亲做饭的时候,在厨房里被菜叶子滑倒,小腿骨折了。二哥说,母亲是在大哥家出的事,他不管,电话里的他还气呼呼的,不问母亲身体怎么样,就想把大哥打一顿。大哥把母亲送到医院,就犯难了,他工作那么忙,大嫂又回了娘家,这可咋办,只好给如兰打电话。
  当初分家产的时候,说好的,不给如兰分任何东西,如兰也不用管母亲,他们给母亲养老送终。可是,母亲住院后,如兰能不去吗?
  母亲刚七十,身体一直挺好的。母亲没读过什么书,只有小学文化,父亲去世后,她一直郁郁寡欢。母亲一住院,如兰心急如焚,急忙把甜甜安顿给邻居曹大妈,马上赶到医院。母亲被确定为小腿错位骨折,医生及时安排了手术,手术很成功,手术后,母亲非常虚弱,医生说,一定要精心护理。
  手术后,母亲身上插着导尿管,戴着氧气罩,腿上打着绷带,手上打着点滴。看着母亲难受,如兰心如刀绞。如兰掉着眼泪,紧紧地握着母亲的手,一遍遍安慰母亲。
  母亲虚弱地问:“甜甜呢?”
  如兰说:“曹大妈帮我看着,你不要操心,要好好休养,医生说,你的手术很成功,过两个月,就和过去一样能走路了。”如兰说着眼泪唰唰流下来。
  母亲十分坚强,术后几天,她疼得冒冷汗,可她一声没吭。
  那段日子,如兰给环卫站请假,她每天把甜甜早早送到曹大妈家,再乘一个小时的公交车,给母亲送早餐,在医院陪母亲打针输液,陪母亲说话、给她喂水倒尿。母亲住院的时候,大哥偶尔才来一下,他工作一直很忙。大哥请了个护工,又丢给如兰5000块钱。他说大嫂因为母亲的事,天天和他闹,他工作压力又大,都快崩溃了。
  如兰安慰大哥,一切会好的。她整整在医院陪了母亲半个月。如兰和护工轮流守护母亲,如兰守白天,护工守夜里。母亲邻床的老太太,儿子是个领导,前来看望的人络绎不绝,营养品堆得像座小山。母亲床前冷冷清清,如兰看到母亲忧郁的眼神,她更不放心,坚持把母亲陪到出院。母亲心疼她,让她回去睡觉休息,女儿甜甜在电话里,想妈妈想得直哭,可如兰还是坚持天天陪母亲。
  曹大妈把甜甜照顾得很好,那个月,如兰给了曹大妈1000元。那段日子太难熬,就是那段日子,张卫国帮了她不少忙。她很感激。
  母亲住了半个月,出院前做了检查。大夫说,术后恢复得非常好,可以出院。出院后,大哥又把母亲接回去了。母亲的主治医生悄悄对如兰说,你母亲没什么大碍,这次住院把她的一些老毛病也顺便治了治,你们要多关心老人,人老了,就像小孩子,需要更多的关爱。如兰点点头,医生的话,大哥也听到了。出院那天,大嫂没来,整个住院期间,如兰从来没有见过大嫂。当初为了让母亲拿钱给儿子交学费,大嫂对母亲殷勤得就像五星级酒店的门童。
  伤筋动骨一百天,母亲在床上躺了两个多月,大哥请了保姆照料母亲的生活起居。那段时间,大哥一直住在老丈人家。如兰一有空,就带着甜甜去帮母亲按摩,帮母亲做点喜欢吃的。上上周她去的时候,母亲可以拄着拐杖到处走动了,她辞退了保姆,说可以自己照顾自己。过了几天,如兰听说大嫂搬回来了。
  如兰把电助力车停好,匆匆上楼。大哥家新装修的房子,三室两厅,150平方米,房子无人打理,家里乱糟糟的,地上有许多灰尘。
  母亲看到如兰,眼睛立即有了神采。
  母亲说:“这里我呆不下去了,要么你们把我活埋了,要么把我从这里接出去。这里我透不过气来。”
  大哥没有吭声,他一直在叹气。
  如兰擦了擦额头的汗,她穿得太厚。
  “妈,你这好端端的,又干什么,大嫂不是回来了吗?”
  “她一天到晚吊着脸,恨不得让我早点走。”母亲很不客气地说。
  看来大哥家,母亲是真的住不下去了。之前,母亲从来没表示过,要搬去和如兰一起住,如兰也知道,自己的房子条件差,和母亲现在住的高层阳光房是不能比的。如兰看着母亲的可怜样,她能怎么办呢,母亲眼巴巴的,再闹下去,有个三长两短,后悔都来不及。如兰喘着气,给自己倒了一杯水,喝了一口,对大哥说:“我去收拾一下东西,麻烦你把妈送到我那边,我那没有电梯,你帮我背上去。”
  大哥点点头。
  如兰进了母亲的屋子,地上堆着两个大纸箱,两个撑得鼓鼓的编织袋,母亲把她所有的东西都打包好了,看来母亲是有准备的。
  “妈,你怎么自己收拾,骨头刚刚长好,你就这么不小心?”
  母亲看着如兰,什么也没说。
  “没事,东西不多。我几下就装好了。要是你也不想让我去你那儿,你们就直接把我送到华林山火化了算了。”母亲说话一点不留情面,她还憋着气呢。
  如兰急忙呸呸呸。
  “妈,我一直让你过去,还能帮我看看甜甜,甜甜最喜欢你了,天天盼着你去,你知道的。”
  母亲一听甜甜,立刻笑了。
  大哥背着母亲,到了如兰的楼底下,这是大哥第一次上如兰家。如兰以前的家,大哥就去过一次,是给如兰送水果。大哥在市直单位工作,以前逢年过节,好多人送水果、特产。大哥吃不完,就給父母、如兰送一些。一般是如兰去母亲家取,那次好像是两大箱苹果太重了,大哥顺道开车给如兰送到门口。大哥从小学习好,在北京上的重点大学,如兰一直很崇拜他。后来大哥想留北京,父亲坚决让他回兰州,为此大哥一直怨恨父亲。大哥回来后,心高气傲的他,一直很不得志。
  如兰的家在黄河北的一个旧小区,是90年代初盖的多层楼房,小区门口是个菜市场,大门口的墙面,几乎全被五花八门的小广告霸占了。小区院子倒是整洁干净。住的都是药厂的老职工。小区就怕下雨,由于地势洼,排水不好,一下大雨就积水,居民进出都得趟水走。
  如兰住在靠街边的一栋,房子两室一厅,只有50平方米,当初买的时候,屋里的墙皮脱落,窗户也漏风。如兰把原来房主的东西全部送给收破烂的,自己花了2万多简单装修,换了塑钢玻璃窗,把卫生间和厨房重新铺了瓷砖,全部换了新的洁具和厨具,地上铺了木地板,墙面也重新粉刷了,又买了新家具、新窗帘,屋子焕然一新。房间非常紧凑,第二个卧室非常小,只有9平方米。   在路上,如兰想着让母亲住大卧室,大卧室光线好,她和甜甜住小卧室。大哥停下车,他的车已经七八年了,当时算是好车,现在满大街都是宝马奔驰,大哥的车也不那么突出了。
  楼道里的灯坏了,黑乎乎的,大哥背着母亲,缓缓上楼,如兰听见他喘着粗气。如兰摸出钥匙,打开门,一缕阳光照在客厅里,显得温馨又干净。三人座的橘色布艺沙发,一个玻璃茶几,墙上挂着电视,窗台边的小书架上放满了书,窗台上养着几盆盛开的海棠花。
  大卧室有一张一米八的床,一个大衣柜,一张小书桌。小卧室放着一张一米五的床,一个床头柜,床上放着几个芭比娃娃和毛绒熊,都是甜甜的玩具。屋子小,容不下太多的东西。能拥有这间小屋,如兰很满足。如兰搬进来后,母亲来过几次,因为没有直达的公交车,如兰不放心,经常是她去看母亲。
  大哥把母亲放到沙发上,看了一眼屋子,转身对如兰说,下午单位要开会,说完就走了。如兰让母亲先休息,她把小卧室收拾了一下,又给母亲的大卧室铺上干净的红格子床单、被罩,阳光照进来,屋子温暖而舒适。
  “以后我和甜甜住小的这间,你住大的那间,那间光线好,不靠街,晚上不吵。”母亲说“行,让甜甜和我睡,你那屋太小了。”
  “等腿好了,让甜甜陪你睡。”如兰笑着给母亲换了拖鞋,脱了外套,倒了一杯水,打开电视,如兰让母亲看看电视,她去做点饭。
  如兰做了两碗汤面,炒了两个素菜,一刻钟的时间,两个人都吃完了。折腾了一早上,如兰累得快散架了。
  她说:“妈,我们去睡一会儿,四点半,我还要去接甜甜。”
  一转头,如兰看到母亲抹眼泪。如兰知道,母亲在大哥家受了不少委屈。以前父母住的虽说是老房子,但老街坊老邻居都相熟,后来父亲去世,老房子也卖了,母亲像根浮萍,四处飘荡。母亲说,她这辈子最后悔的事,就是把老房子卖了。
  “妈,别难过了,以后,这里就是你的家,你永远的家。”如兰说着从后面半搂着母亲,拍了拍母亲的手,母亲又笑了。
  如兰和母亲睡了个午觉。
  直到四点的闹钟响,她才被吵醒。如兰压掉闹铃,手机又响了,是张卫国打过来的。张卫国说他下班了,在如兰楼下面,他买了点水果,让如兰下楼拿一下。人到楼下了,如兰不好推辞,就答应了。
  出门的时候,如兰对母亲说:“妈,你可千万别乱动,好不容易你的骨头长好了,等腿好利索了,我天天陪你去马拉松公园转。”
  母亲说:“放心吧。”
  2
  张卫国穿着深蓝色夹克和浅蓝色衬衫,看起来精神。他浓眉大眼,轮廓分明的国字脸,一米八的身高,中年刚过,两鬓就全白了。张卫国说起话来慢吞吞的,他是个厚道淳朴的人。平常,上班的時候,张卫国穿着半新不旧的蓝色工作服,戴着帽子,如兰经常见的是他穿工作服的样子。
  他递给如兰一包水果:“你先拿着上去。我去帮你接甜甜。”
  如兰看了看时间,快四点半了。她没让张卫国去接孩子。她和张卫国仅仅是普通的朋友。她知道张卫国对她有意思,但他们俩谁都没有明说。
  如兰是两年前的冬天认识张卫国的,那是如兰最艰难的日子,甜甜还不到一岁,如兰经常背着甜甜扫马路,那时候,她每天上下午班,她把甜甜放到小推车里,中午十二点上班,下午八点下班。夏天的时候,甜甜很乖,自己在车里睡、车里玩,可一到冬天,就很麻烦。人民路上有个很大的公共厕所,那年冬天,张卫国成了公厕管理员,两个人天天见面,见了经常打招呼,后来渐渐熟了,张卫国就让如兰把孩子放到他那里。如兰工作的时候,张卫国就帮忙看甜甜。甜甜也很喜欢张卫国。为了感谢张卫国,如兰经常给他中午带一顿饭。有时候,如兰会带上饭,他们三个一起吃。
  张卫国说:“如兰,我比你大八岁,你以后就喊我哥吧。”
  如兰说:“我还是喊你张卫国吧。”
  六年前,张卫国的老婆出了车祸,一直瘫痪在床。那几年,他要上班,还要照顾卧病在床的妻子和上高中的儿子。三年前,他老婆病情恶化,去世了。张卫国大病了一场,休息了几个月,就找了公厕管理员的活儿。今年,他儿子马上大学毕业了。他说那五年,没睡过一个好觉。为了让儿子有个好的学习环境,他每天都把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家里闻不到一点异味。那几年,他压力大,心里苦,可是他从来不在孩子面前流露,儿子也争气,考了好大学。
  张卫国说他本来是个技术工。
  “那你为啥来看厕所?”如兰吃惊地问。
  张卫国说,他来看的不是厕所,看的是厕所边的黄河。张卫国说过去几年,除了给人安装管道,要么跑医院,要么在家照顾妻子,要么给孩子做饭、洗衣服,他忙得像一只陀螺,喘不过气。如今孩子也毕业了,他就想静静地一个人呆着,顺便挣点工资。
  “那孩子估计也不会回兰州。”他叹了口气。
  “我也不指他给我养老,上学的时候,家里有个病人,儿子显得特别懂事,一放学不是帮忙洗碗,就是帮我照顾他妈。也怪可怜的,我就想让他飞得远远的。撞伤老婆的车是一个单位的公车,赔偿了60万,老婆花掉了一半,剩下的留着给儿子结婚。”
  如兰说:“你年纪也不大,又没负担,可以再找个伴啊!”
  话一出口,如兰有点难为情了,自己是个离婚的女人,实在有点毛遂自荐的嫌疑。如兰急忙借口去看甜甜醒了没有,岔开了话题。甜甜正躺在张卫国的小床上睡午觉。
  这是大公共厕所,男女厕所很大,中间是一间休息室,一间仓库。张卫国爱干净,他说他老婆卧病在床几年,每天都干干净净、整整齐齐,身上没生过一个褥疮。他说,外国的厕所和厨房一样干净,厕所干净,人的心情也好。张卫国每天打扫两遍厕所,不打扫的时候,他也进去拿水冲一冲,或者点根卫生香,去一下味道。几次突击检查,张卫国看的公共厕所是城关区最卫生的,为此他还多次得到上级表扬。
  如兰扫完一遍马路,会休息半小时,休息的时候,她会和张卫国聊几句。他们坐在马路边的道牙上,一边说话一边看着黄河。马路下面是濒临黄河的马拉松公园,河对面是体育公园,马路对面是会展中心的大广场。这里是兰州风景最好的地方,夏天一到,公园里绿树成荫、花草飘香,园内各色花卉一起盛开,大片的马鞭草像一片紫色的花海。   断断续续,两个人的情况,各自都了解了。公厕管理员的收入和环卫工人的差不多。去年夏天,有一次,如兰打扫完卫生,坐在马路牙子上休息,张卫国在他的屋子里摆了两盘菜,喊着如兰一起吃,烈日当头,街上没有一个人,如兰就进去了。张卫国倒了两杯酒,如兰忙了一早上,有点口渴,她端起杯子,一口把酒喝干了。几杯酒下肚,她的脸就像一朵花,话也比平时多了,她和张卫国滔滔不绝地说了一大堆过去的事,说着说着痛哭起来。张卫国也和她說自己的事儿,说着说着也眼圈红了。
  张卫国说,他老婆死后,他把他们住的房子重新收拾了一下,又换了新的家具,把房子租了出去。张卫国说他受不了那个小区的环境,所有的人都知道他们家有一个瘫痪在床的老婆,所有的人见了他,都向他投来同情的目光。
  张卫国说,他前段时间搬进了新房子,是以前他爸住的老房子拆迁分的房子。他父母都没等到住新房子,就去世了。
  张卫国说着说着哭起来,如兰也听着掉眼泪。
  如兰不知道自己喝了几杯酒,她晕晕乎乎地站起来,摇摇晃晃想拿扫帚,可她一点力气也没有。旁边就是张卫国的小床,如兰就躺倒在床上。
  张卫国说:“那你睡一会,放心,一会儿我帮你去打扫。”
  张卫国边说,边给她盖了一个小毯子。恍恍惚惚之间,如兰突然一把抱住了俯身下来的张卫国,她晕晕乎乎地说不要走,张卫国就一动不动地让如兰抱着,直到如兰沉沉睡去。
  如兰酒醒,后来一想起那件事,她的脸就红红的。好几天她都没敢和张卫国说话,从那以后,张卫国对她就不一样了。
  有一次,如兰家的马桶坏了,如兰没办法,只好找张卫国帮忙,他帮她换了一个新马桶,又帮她换了厕所里的灯,那灯一闪一闪有一段时间了。那天忙到天黑,如兰做了几个菜,留张卫国吃饭。吃完饭,张卫国陪甜甜玩了一会儿,甜甜很快睡着了,他还没有走的意思,如兰只好陪他看了一会儿电视。如兰和他说了许多甜甜的事,张卫国几次欲言又止,晚上十点,他才走。分别的时候,两个人都笑了笑。
  张卫国说:“以后还欢迎我来吗?”
  如兰说:“以后我做了好吃的,一定请你来。”
  张卫国又深深地看了一眼如兰,如兰急忙转头躲开那千言万语的目光,孤男寡女的,以后不能让他来家里,如兰想着。
  如兰和张卫国一起走出小区。小区门口就是公交车站,她看着张卫国上了公交车。如兰去幼儿园接甜甜。幼儿园门口聚着不少人,如兰一扭头,就见李大姐走过来。李大姐眼睛红红的,像是哭过。可能又受儿媳妇的气了。她儿子结婚后,没钱买房子,和她们一起住在40平方米的房子里,听说小两口天天吵架,天天闹。
  如兰冲李大姐招了招手,李大姐看到如兰,微微笑了一下。
  甜甜马上要出来了,如兰想着明天再安慰她。甜甜穿的粉色碎花的小裙子裙摆上全湿了。早晨扎的两个小辫子,也乱糟糟的。不过甜甜看到妈妈,高高兴兴地跑过来。如兰一把抱起甜甜,不用问,甜甜又玩水了。小孩子都喜欢玩水,甜甜给老师挥了挥手,如兰扭头一看,张老师衣衫整洁,和早晨见到时一样。
  甜甜睁着大眼睛:“妈妈,我刚刚吃了一个小点心,一个小橘子。”
  甜甜的眼睛漂亮极了,如兰忍不住亲了亲她的小脸。
  “那你晚上还吃饭吗?”
  “嗯,我晚上当然要吃饭。”甜甜能明确表达所有想法。
  “姥姥来我们家了,你欢迎吗?”
  “太好了,能见到姥姥了!”甜甜说着,两个小手鼓起掌来。
  “甜甜见了姥姥,要当面欢迎,知道吗?”
  甜甜点点头:“我喜欢姥姥,因为姥姥做的饭是世界上最好吃的。”甜甜的小脸,说到饭,兴奋得红扑扑的。
  甜甜刚刚三岁,如兰一直认为,这孩子是上天送给她的礼物。三年前的秋天,如兰刚开始当环卫工。一天早晨,她扫完第一遍,掏出口袋里的饼打算吃。突然,不远处传来孩子的哭声。天还没亮,这么早怎么会有孩子的哭声?如兰迎着哭声走过去,在不远处的银杏树下看到了一个纸箱子,纸箱子里有个包裹,包裹里躺着一个婴儿。如兰急忙把孩子从纸箱子里抱出来,箱子里还放着一封信和一些婴儿用品,信里就一行字,写着孩子的出生日期。如兰望了望四周,空荡荡的路上,没有一个人,这孩子是什么时候放到这里的,谁也不知道。如兰脱下自己热乎乎的外套把孩子包裹起来,说也奇怪,如兰一抱,孩子瞬间不哭了。
  昏暗的光线中,孩子亮晶晶的眼睛,闪着光。如兰急忙把孩子抱回家,给孩子喂了点热水,小嘴几下就喝完了。孩子是个女婴,如兰请了半天假,带孩子去医院做了检查。医生说孩子是个很健康的宝宝。如兰把孩子抱回家,从此,当了孩子的妈妈,她给孩子取名甜甜。甜甜的到来,让如兰获得新生。虽然她日子过得苦。可如兰的心特别踏实,甜甜一天天长大。辖区的派出所给甜甜登记了户口。
  如兰省吃俭用,给甜甜买奶粉,买吃的用的。尽管省吃俭用,但每个月基本都存不上什么钱。
  如兰离婚不久,母亲便托亲戚和邻居给介绍对象。如兰被迫见了几个,都不中意。如兰就是那时候,在小区里听李大姐说,他们环卫站在招环卫工,那段日子,如兰只想静一静,就去应聘了,没想到,当场录用。环卫工大多都是中老年人,如兰这样年轻的,是最受欢迎的。
  如兰收养了个弃婴,对母亲打击很大,她天天打电话,让如兰把孩子送到孤儿院。如兰看着甜甜清澈的眼睛,她怎么舍得呢?甜甜一会要妈妈抱,一会儿闹着要出门,有时候哭,有时候笑。如兰抱着这团粉粉的肉,怎么抱也抱不够,她一直以为,自己这辈子都当不了妈妈了,没想到上天给了她这样一个惊喜。
  为了甜甜,如兰差点和家里翻脸。大哥二哥也都反对,他们都认为,如兰领养了弃婴,再婚就难了。离婚后,如兰就没想过再婚。她已被婚姻伤透了心。如兰每天带着甜甜去上班。冬天的几个月,她把甜甜托付给楼下的曹大妈,每个月给她500块钱。曹大妈本来不收钱,如兰知道,那点钱其实少得可怜,现在干保姆一个月收入都3000多。   刚开始,如兰干环卫工,只想躲开城里的人和事,躲开她前夫,躲开她认识的人。她本来想干一阵子,攒点钱自己开个店,或者再换一份别的工作。后来有了甜甜,一时半会儿她也顾不上换工作。一晃,环卫工已经干了三年多。后来,亲戚朋友认可了甜甜。每年春节,母亲都给甜甜一个红包,开始甜甜去姥姥家,总怯生生地躲在如兰后面,如兰和母亲说几句话,甜甜就拉着妈妈要回家。后来,母亲一见甜甜,就给她好吃的,甜甜就不怕了。
  母女俩唱着儿歌。不知不觉就到家了。母亲见到甜甜,眼睛笑成了一条缝。甜甜给了姥姥一个大大的拥抱,母亲笑个不停,甜甜亲了一下母亲的脸,母亲的心化开了。
  3
  刚到家门口,一股香气扑鼻而来,母亲已经做好了饭。如兰一进屋,母亲一边接过她脱下的外套,一边给她递热毛巾。
  如兰给母亲说了说马拉松公园发生的事,母亲笑眯眯地听着。
  母亲说:“那个前几天给你送水果的男人,啥时候带我来看看?”
  如兰说:“哦,你说的是张卫国啊,他在我那个片区看公厕,经常帮我照顾甜甜,人挺好的,也不容易。”
  “他离婚了?”
  “没有,他老婆三年前去世了。”
  “我说呢。”母亲点点头又问,“他多大了?”
  “刚四十四,他结婚早,儿子今年大学毕业了。”
  “哦,比你正好大八岁,人家帮你那么多,你有空带他来吃饭,我给他做几个菜。”母亲说。
  如兰说:“行,现在你在,我请他过来也方便。”
  吃过晚饭,如兰洗完碗,就打算睡了,她每天4点起床,晚上9点就得睡觉。累了一天,眼睛都快睁不开了。
  如兰刚哄甜甜睡下,手机响了,是小欣。
  小欣说:“如兰姐,周末我请你和甜甜吃饭。”
  如兰说:“恐怕不行,我把我妈接来了,她的腿刚刚好,还不能出门。”
  小欣说:“那我周末带着虾去你那做,都一样,哪里见面都一样。”
  如兰说:“也行,就是我这边条件不好。”
  小欣说:“呵,你那是我的港湾,我的天堂……”
  如兰忍不住笑了。
  小欣身材高挑,眼睛像弯月,皮肤白净,是个很漂亮的女孩。她在银行上班,今年二十八岁,比如兰整整小八岁,小欣是如兰救过的女孩。如兰在黄河边救过两个人,一个是晨练中心脏病发作的大妈,一个是小欣。
  两年前的夏天,如兰正在河滩上捡塑料瓶子,看到不远处有个女孩在烧纸。黄河边常有人烧纸。有人说,在路边、河边烧纸,就好像去邮局去汇钱,钱比较容易送达,故去的亲人方便收钱。想必是去世的亲人的忌日,如兰在远处看着,她想等着那女孩烧完了,过去打扫。燃烧过的灰烬四下飘散,容易引起火灾,要尽快打扫。一到清明节、七月十五、十月初一, 黄河边都是烧纸的,用树枝画个圈,在里面泼洒吃的喝的,烧一堆纸钱。
  如兰也在路边给她父亲烧过纸,磕过头。但她知道,这些都是烧个心安。女孩烧了一个小时还没有烧完,如兰凑近一看,那女孩烧的不是纸钱,好像是笔记本。女孩烧完日记,静静地在灰烬旁边站了一会儿,又整理了一下衣服,梳了梳头发,突然,她扭头就往黄河里走。如兰懵了,眼看女孩已经到了水边,千钧一发之际,如兰冲了过去,拽住了她。女孩拼命挣扎,两只脚站在河里,如兰死死地拽着她。
  “妹妹,别想不开,有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你先上来。”如兰说着,把女孩一点一点从水里拉上来。
  黄河暗流多,旋涡多,年年都有淹死的人,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出事,黄河边有救援队,如兰手机里存着电话,但跳进黄河里的人,基本上都活不了,尤其汛期的河水太凶险了。
  小欣就是去寻死的。那天小欣烧了男朋友写给她的情书,烧了她的所有日记,她被青梅竹马的男友抛弃了,她肚子里的孩子也流产了。万念俱灰的小欣决定一死了之。小欣平静下来,如兰帮她拧干了裤腿。把鞋和袜子都脱了,晒在石头上。她就坐在小欣身边,听小欣讲自己的委屈。
  小欣和她男友是高中同学。两人十七岁就私定终身,小欣不顾家人反对和男友一起考到兰州,在同一所大学读书,毕业后,两人一起奋斗了六年,终于有了积蓄,买了房,准备结婚。半年前,男友突然背着小欣在深圳找了新工作,还背着小欣把房子賣了,说要创业。小欣在银行上班,业务繁忙,天天加班,也顾不上深圳的男友。偶尔飞去深圳,一起和他过个周末。小欣不想丢下她在兰州的工作,她刚刚干到中层,很不容易。上个月,男友突然在电话里提出了分手。小欣同时也发现自己怀孕了。她本来打算为了腹中的孩子,放弃打拼来的工作,去深圳找男友。小欣伤心欲绝,摔了一跤,孩子也流产了,她就不想活了。
  那天如兰一直开导小欣。晚上不放心,还陪着小欣去了她的住处。如兰不得已讲了讲她的事。小欣听了才平静下来。如今,小欣把如兰当成了亲姐姐,她又有了男朋友,听说是名牌大学毕业,搞科研的,如兰看过照片,那男孩看着踏实。
  周六下午,小欣买了虾,买了菜来到如兰家,她不让如兰进厨房,更不让如兰母亲进厨房。她做了白焯虾,说是刚刚跟银行的同事学的,又做了土豆丝和香菇油菜,土豆丝是专门给甜甜做的,甜甜不喜欢吃菜,但她喜欢吃土豆和鸡蛋。
  如兰和母亲边吃边夸小欣的手艺好。吃过饭,母亲抢着去洗碗,她说,吃多了,不然不消化。
  如兰和小欣坐下来说话,如兰削了一个苹果,小欣说,她和男朋友正在买家具,小欣还说,下周要去拍婚纱照。
  如兰说,结婚是大事,你一定不要太计较小事,仿佛她是个婚姻专家似的。
  小欣点点头,以前,小欣隔三差五就来如兰家吃饭,若是晚了,就留下来,住一晚。
  “如兰姐,以后,我还能来你这里住吗?”
  如兰笑了:“当然啊,我是你的姐姐嘛。”
  小欣抱着如兰的胳膊:“如兰姐,其实我也很害怕,可是我又没有勇气一个人过一辈子。”   “你这是典型的婚前恐惧症,结婚挺好的。”如兰若有所思地说。
  “遇对人,结婚真是挺好的。”如兰又说。
  “如兰姐,我也希望你能遇见一个合适的人。”小欣说。
  如兰笑着说:“我有甜甜就够了。”
  
  4
  如兰不知道是不是有爱情这种东西。她上初中的时候,就有男同学给她递纸条,写情书。如兰不漂亮,但是到了人堆里却一眼能看出她的不同,她生来就瘦,中等偏上的个头,在女生中,算高个子了。本来她可以过一世安稳的日子,只是,造化弄人。
  如兰上学的时候,没谈过男朋友,不过据说,学校里有几个暗恋她的人。
  如兰从小成绩优异,原本梦想考北师大,将来做一名老师。她的两个哥哥也成绩优秀。大哥考到北京。二哥考到了西安。她爸和她妈商量,家里供两个孩子上大学,日子艰难,再供如兰读大学,那真得砸锅卖铁。他们让如兰考厂里的技校。如兰是个懂事的孩子,她很自觉地报考了厂里的技校。为此,如兰的老师还专门跑到家里,劝说父母,让如兰读高中,上大学。当时,父亲和母亲都没有吭声,如兰只能偷偷地抹眼泪。
  如兰读了两年技校就毕业了。毕业后,如兰到了厂里上班。那时候厂子的效益还能维持,全家的收入加起来,满打满算,刚够供两个哥哥读书。如兰一发工资就全部交给母亲,只给自己留一点点零花钱。两个哥哥毕业后,又面临着找工作。大哥在父母的要求下,回了兰州,二哥留在了西安。他们又面临着结婚和买房,如兰的父母根本没有喘息的机会。
  如兰的母亲虽没有工作,但也没闲着。如兰读小学那年,母亲开始在路边卖早餐。寒来暑往,刮风下雨,整整十几年,母亲一直推着她的小推车,每天天还没亮就出门,一直卖到十点。母亲本来可以去厂里做临时工。但临时工收入太低。想来想去,只有卖早餐,收入稳定,又没啥技术要求。
  如兰的父亲和母亲的感情很好。每天下班,吃过晚饭,父亲就帮母亲准备第二天的早餐。母亲卖的是菜夹饼,父亲最擅长蒸荷叶饼。生意好的时候。母亲每天能卖掉两百多个荷叶饼。因为家里两个儿子,父母早早地开始做打算。他们攒够了钱,先买了一套二手房,给如兰大哥结婚用。为此,二哥一直说父母偏心大哥。二哥结婚的时候,父母只给了他买房子的首付,大哥工作后,母亲就不卖早餐了。
  如兰婚后第二年,厂子倒了。那年父亲已经退休。他的工资没受影响。如兰没了工作,母亲劝她也卖早餐。可如兰面子上挂不住,小时候,母亲卖早餐的摊位,摆在她去学校的路上,所有的同学都知道她母亲是卖菜夹饼的。如兰很自卑,上学的时候经常绕着走。
  工作没了,还有家,如兰的老公魏小明当时很爱她,那时候如兰对未来有期待,厂子倒闭,如兰和魏小明都下岗了,魏小明领了2万多块钱买断工龄,如兰领了1万多,他们彻底告别了国有企业。魏小明在雁滩家具厂找了一份安装工的活儿。如兰在超市找了一份收银员的工作。干了三个月,魏小明说,想要挣大钱,还是要自己干,魏小明当时踌躇满志,如兰也支持他,他们借了十几万,在电脑城卖电脑和U盘,当时他俩都决定先不要孩子,没有钱,怎么养孩子。
  卖电脑的第三年,如兰意外怀孕了,因为如兰收了两张一百的假钞,魏小明和她吵了一架,如兰一生气,动了胎气,流产了。当时魏小明一直道歉,又带着如兰去医院调理,如兰休养了半年,又怀孕了,第二次怀孕,两个人都非常小心。如兰安心养胎,可是她一直肚子疼,去医院检查,医生说是宫外孕。医生说,幸亏发现及时,不然性命都有危险。如兰提心吊胆地做了手术,左侧的输卵管被切掉了,医生说以后再怀孕就难了。果然,手术后,如兰再也没有怀孕过,如兰不知自己吃了多少中药,后来没办法,他们决定去做试管,做了三次,都失败了。那几年,如兰整个人都崩溃了,她的眼泪都流干了。
  魏小明也压力大,他动不动就瞪眼睛,发脾气,有时喝醉了,一回来就摔东西,如兰一直忍让着。她天天去医院,身心疲惫,又治疗了两年还没有起色,婆婆急了,那时候公公已经去世,婆婆开始话里话外暗示如兰离婚,让她放过自己的儿子,如兰本来就愧疚,可是魏小明不同意,他说我和你离婚,别人会说我没良心。可魏小明的妈不依不饶,有一天,如兰刚回家,魏小明的妈扑通就给如兰跪下了。如兰当天就搬了出来,她和魏小明提出了离婚,魏小明哭着答应了。他们十年的婚姻结束了。刚结婚的时候,魏小明也说过海枯石烂永不分离的誓言。那又怎样呢?不过都是应景的话,凡事都是此一时彼一时。
  如兰太相信魏小明,店里的钱都归魏小明管,她要用钱就问魏小明要。离婚的时候,魏小明说,房子是我父母当初买的,我们这些年就存了40万,原本能多点,你天天去医院,钱都花医院了。魏小明说的是实情。他们平分了钱。离婚比起要孩子,简单多了,没咋闹腾,就分手了。
  离婚后,如兰提着自己两大包衣服,搬到了黄河北简易的出租房里。她没有流一滴眼泪,每天早出晚归,四处看房子,她手里也有点积蓄,加起来20多万,当时兰州房价已经涨起来了,那点钱在城里是买不了房的。半个月后,如兰按揭买了一套五十平方米的房子。买好了房子,她才告诉家里离婚的事。
  如兰也有过轻生的念头,在黄河边住着,一只脚踏进去,就没有烦恼了。离婚前,万念俱灰的如兰在黄河边坐了一天,她不知道该恨谁,好像谁都不该恨,她翻来覆去想了一整天,还是决定活下去。她死了,也许没有人记得她,可她太对不起自己,她活了三十年,唯一对不起的人,只有自己。
  如兰很久没有哭过。她的眼泪在三十二岁之前流干了,三十二歲那年。她没有家,没有孩子,没有爱人。为了怀孩子,她不知道上过多少次手术台。她和魏小明办手续的那天,魏小明的眼睛红红的。如兰没有流眼泪。哭有什么用?哭能保住这个家吗?离婚后,魏小明很快买了一套三室两厅的大房子,娶了个小十岁的女人,一年后他生了一个儿子。
  如兰搬进自己的房子后,有一天,她提着一包建筑垃圾,下楼时,不留神,一脚踩空,从楼梯上摔了下去,衣服都摔破了,头也摔破了,同一个小区住的环卫工李大姐,恰好上楼,遇见倒地的如兰,热心地扶着如兰去了门口的诊所包扎,如兰在家里躺了整整一星期。那一周,她一直昏睡着,醒来,喝口粥,继续睡。身体恢复后,李大姐介绍她当了环卫工。   在黄河边,如兰遇见过一次魏小明,那是今年夏天,魏小明开着一辆白色的轿车,他老婆抱着儿子走下车,魏小明接过儿子,看了看黄河,教他儿子说话。
  “看,那是黄河,我们去看黄河好不好。”
  “好。”稚嫩的童音传过来。
  如兰没有看清魏小明的老婆什么样,她只盯着魏小明看,毕竟是十年的夫妻之情。如兰听到魏小明的笑声,眼泪瞬间就下来了。如兰站在一棵大树下面,看着魏小明一家走到河边。她穿着工作服,戴着口罩,扶着树,泪如雨下,她相信,即使她从魏小明身边走过,他也认不出她。
  这是离婚后,她第一次遇见他。还记得相亲的时候,如兰第一次见他,他穿着牛仔裤,一件绿格子衬衣,说话语速缓缓的,如兰也很腼腆,他们是门当户对,郎才女貌的一对年轻人,很快就定了亲。那时候,厂子效益好,下班后,两人经常去看电影,一起去滨河路散步。魏小明隔三差五给她带好吃的,如兰被他感动了。谈了八个月,他们就结了婚。新婚的房子,是魏小明家的旧房子,是一套一居室,带卫生间,有厨房,只有三十多平方米。小小的空间,两个人都不觉得苦。过日子离不开油盐酱醋,他们的工资不高,魏小明的爸爸是糖尿病,他们每个月省吃俭用要给魏小明爸爸买药。粗茶淡饭,有时候连买水果都没有钱。现在想想,那段时间,虽然清苦,但他们过得很幸福。下班一起做饭,一起说笑,有事你商我量,常常分吃一个苹果,抢喝一碗面汤,夜里魏小明喜欢搂着如兰。如兰当时以为,她和魏小明会一辈子那样过下去。可惜,那样的日子,只过了两年。后来他们下了岗,开了店,再后来忙着怀孩子,去医院,再后来,为了要孩子,相互怨恨、吵架、冷战,不知不觉,他们消耗掉了所有的情意……
  听母亲说,刚离婚的那段时间,魏小明曾经去家里找过她,母亲没让他进门。母亲说,是魏小明毁了如兰,她恨不得和他拼命。
  如兰扫完最后一遍,回来的时候,发现轿车不见了,魏小明他们离开了。
  那天见到魏小明,如兰尽管很平静,还是想起了很多往事,这都是命吗?如兰不恨魏小明,她谁都不恨。
  那天,如兰坐在马拉松公园的凳子上。远处几个老人也坐在凳子上,安静地晒着太阳。天很蓝。黄河像一条开阔的黄绸带,在风中缓缓柔滑地飘荡。如兰想,如果兰州没了这条河,这里还会聚集这么多的人吗?
  5
  如兰放下自行车,抬头看了看家里的窗户,灯是亮着的。
  初冬时节,楼下冷冷清清,对面商店的电视正播《甄嬛传》。如兰每次去店里买东西,电视里都播着《甄嬛传》。开店的阿姨不知看了几遍了。见了如兰就跟她讲,这女人斗起来真是可怕。
  如兰只是笑笑,她都不记得自己上次看电视是什么时候了。她没时间看电视。如兰把自己的旧自行车放到车棚里,又把去超市买的一大包菜取出来,她午睡起来,去了一趟超市,超市的菜晚上都打折。每次去买,感觉像占了大便宜似的,能省不少钱。
  如兰提着菜,刚走两步。就听见有人喊她,一转身,是邻居曹大妈。
  “去买菜了吗?”
  如兰说:“曹大妈,你啥时候回来的。”
  曹大妈前段时间做了个大手术,出院后,如兰提着牛奶和水果去看过她两回。曹大媽的女儿很孝顺,几乎天天过来看她妈,后来两边跑太累,直接把她接到自己家里去住。
  “我今天早上回来的。”曹大妈笑着说。
  甜甜刚抱回来那阵子,如兰经常向曹大妈请教带孩子的经验。曹大妈给她的儿子和女儿都带过孩子,甜甜小的时候,每年冬天,都是她帮着带甜甜。
  曹大妈拽住如兰:“我正好有事要跟你说。我的一个远房亲戚,人很老实。是地质勘探方面的,收入高,前两年,他媳妇得病死了,有个女儿,一直在丈母娘家里。年纪比你大两岁,我想把你介绍给他,他爸他妈都不错……”
  如兰笑了,摆了摆手。
  她从来没有想过再婚。对婚姻,她心如死灰。她有甜甜,有母亲,人生已经很知足了,她就想着甜甜健健康康,母亲也健健康康。
  “大妈,谢谢你,我现在有甜甜就行了,这事儿以后你就别操心了。”
  “这个人条件真不错,他听说你将收养的孩子培养得那么好,很佩服你。”
  如兰笑了笑,直接上楼了,走到门口,门就开了。
  甜甜奶声奶气地问:“妈妈,你怎么这么慢?我等你等得天都黑了。”
  如兰花放下大包小包,把甜甜抱到怀里。
  “你在等妈妈吗?我的小心肝,想妈妈吗?”如兰抱着甜甜转了两圈。
  甜甜笑得像只小鸽子,在如兰怀里,扭来扭去。
  “快说说你怎么想妈妈了?你哪里想妈妈了?”
  甜甜立刻抱住如兰的脸,在右脸颊上亲个不停。母亲走出来。如兰把甜甜抱到母亲跟前,甜甜很聪明,扭头亲了两下姥姥,母亲发出呵呵呵的笑声。
  “真是个有良心的孩子,刚才趴到窗台上,一直在看你,看到你上楼来,非要给你去开门。”
  母亲洗了衣服,暖气也来了,屋子里暖暖的,湿漉漉的衣服晾在阳台上,花花绿绿的。
  如兰劝母亲:“妈,以后扫地拖地挂衣服的活儿,你不要干,千万不要累着,骨头刚长好,还是要小心。”
  母亲答应着。
  母亲熬了稀饭,炒了两个素菜,如兰吃得很知足。甜甜早就会自己吃饭了。三个人,看着电视,把两盘菜吃了个底朝天。吃过饭,如兰去洗碗。母亲教甜甜读古诗,甜甜读了两首古诗,又给她的芭比娃娃换了两套衣服,就睡了。
  母亲的腿好以后,大哥一家请母亲和如兰吃过一次饭。母亲听大嫂也去,她一万个不愿意去。如兰说,都是一家人,早晚都要见面的。好说歹说才把母亲说动,他们在附近的一个餐厅吃羊肉。
  大嫂一见母亲就说大哥最近要提拔,母亲嗯了一声。
  甜甜把脸埋到如兰的脖子里,偷偷观察着,她好久没有见大哥大嫂,有点怕生,不知大哥要提拔什么官儿,飞扬跋扈的大嫂居然连性子都软了下来。如兰有点纳闷。大哥在市上工作,大哥当上科长那年,围在大哥身边的人就不少,大哥经常在外面有应酬。   饭桌上,大哥眨着眼睛说:“既然妈的腿好了,还是搬回去吧。那边房子有电梯……”
  母亲本来正给甜甜喂菜,一听大哥的话,放下筷子,摇了摇头。她把甜甜抱在怀里,说:“我就住在如兰这里,黄河边空气好,我住着也舒坦。”
  母亲说话的时候,大嫂的头一直低着。甜甜要吃豆沙饼,大嫂连忙把豆沙饼递给母亲,母亲理都没理。饭桌上因为甜甜,大家吃得还算融洽。大哥知道母亲还在生气,他始终说话赔着笑,声音也比往常小了。大嫂脸上的表情也很丰富,她笑得十分勉强,如兰看着她的脸都想笑。如兰一点也不生大嫂的气,自己的父母要自己疼,大嫂和母亲只要见面不吵架,就万事大吉了。
  大嫂每说一句话,都要看一眼大哥,大哥一边说一边看母亲的脸色。直到吃完饭,母亲始终没有主动和大嫂说过话。接母亲回家的话,大哥也没有再提,如兰知道,那就是客气一下。她也不想再让母亲回去过寄人篱下的日子。
  下了一场雪,如兰下班前,才把厚厚的积雪全部铲完,累得出了一身汗。
  张卫国喊了好几声,她才听见,张卫国给如兰带了鸡汤,鸡汤用保温杯装着。
  “我在鸡汤里放了当归,你不是头疼吗?”张卫国说。
  如兰最近有点头疼,可能是那天洗了头,一早就出来扫马路,受了风。如兰休息的时候,随口给张卫国说了,张卫国就带着放了中药的鸡汤,和艾灸盒来了。如兰喝了鸡汤好多了。
  不想今天张卫国又来送鸡汤,被提前来上班的李大姐遇见了,如兰有点尴尬,急忙接过汤。
  张卫国也有点不好意思解释着:“我给甜甜送点吃的。”
  李大姐说:“我看出来了,你是真疼那孩子。”
  说着李大姐深深看了一眼如兰,张卫国借口有事先走了。如兰不自在地笑笑,不知说什么。偶尔李大姐也撞见如兰和张卫国说话,每次,张卫国都客客气气地和李大姐打招呼,李大姐隐约感觉到张卫国对如兰有意思。
  有一次,她对如兰说:“我觉得张卫国人不错,对甜甜也好,干脆你和他凑合着过吧。两个人总比一个人好。”
  如兰听了,笑道:“你开什么玩笑,我一直把他当哥,我这辈子不会再结婚了。”
  后来张卫国来找如兰,遇见李大姐,李大姐便装糊涂,含含糊糊地打个招呼。
  前段时间,李大姐又忍不住提了一次:“如兰,你真的考虑考虑张卫国,听说他家条件不错,两套房,一套还在出租,听说他还有技术呢。”
  如兰笑笑,什么也不说。
  “如兰,你就是顾虑太多,其实生活没那么复杂。”
  如兰看了看远处的黄河,生活的确没那么复杂,可是也不简单啊。
  6
  小雪一过,母亲就催促着如兰买几斤羊绒毛线,她说要给甜甜织毛衣毛裤,给如兰织一件羊绒毛衣。母亲劝如兰再找个工作,环卫工再不能干了,起得太早,太辛苦。母亲担心如兰落下病根。如兰说,环卫工虽说要早起,可就上半天班,下班后自由,还买五险一金。如兰本想让母亲不要织毛衣,怪费眼睛的,可又一想,白天她去上班,甜甜去上幼儿园,母亲一个在家,肯定会很闷,很无聊,那就织吧,如兰在淘宝上买了毛線,她没时间去逛实体店,她都不记得上次逛商场是什么时候了。
  如兰上班的时候,母亲很少打电话,母亲打电话,一般都有事。
  如兰刚刚把扫帚放到工具箱,母亲就来电话了,母亲问:“下班了没有,我下面了。”
  如兰问:“要不要我带点什么东西?”
  母亲说:“甜甜有点不舒服,可能昨晚饺子吃多了一个,你给买包山楂丸。”
  如兰出门的时候,母亲和甜甜还在睡觉。母亲的睡眠一直好,如兰出门轻手轻脚,很少吵醒她。如兰买了山楂丸,回到家,见小欣也在。桌子上放着一个蛋糕,如兰才想起,今天是自己的生日,小欣张罗着晚上去外面给如兰过生日,如兰摆摆手。
  母亲说:“外面就不去了,我炒两个菜。”
  但小欣坚持要去外面吃。如兰不好拒绝,小欣让如兰先去睡一觉,起来了,再去外面吃。如兰睡了两个小时,醒来看到,小欣学母亲织毛衣。如兰洗了个澡,感觉精神多了。小欣给如兰看了她拍的婚纱照,又说了准备结婚的一些事,如兰真心为她高兴。
  晚上,如兰接上甜甜,她们去了楼下的一个川菜馆,小欣点了几样菜,如兰担心她破费,减掉了两个菜。小欣又从包里拿出了一瓶红酒。菜还没上来,张卫国的电话响了。
  “如兰,你在家吗,你下楼来,我带了些东西给你。”
  张卫国经常给如兰带东西,什么亲戚家送他的苹果、梨,还有羊肉,张卫国人好,又热心,他乡下的亲戚,每次从老家来,都给张卫国带东西。
  如兰说:“你还没吃饭吧,过来一起吃饭吧,我们刚到门口的川菜馆。”
  张卫国一听如兰在外面吃饭。他有点犹豫:“怕你们不方便吧?”
  “没啥不方便的。我们和小欣一起,小欣你也见过。”如兰笑着说。
  几分钟后,张卫国来了,他手里提着个蛋糕,一个纸袋子里好像装着一件衣服,看到母亲和小欣,他有点窘迫。
  如兰惊讶地看着,张卫国咋知道自己过生日?可能是李大姐顺口说的。下午李大姐打电话问如兰一件事,如兰随口说,她今天过生日。
  母亲笑眯眯地站起来,接过张卫国手里的东西。小欣偷偷冲如兰眨了眨眼睛。她喊来服务员加了碗筷,又加了一个菜。菜很简单,酸菜鱼,牛肉炖土豆,蒜蓉油麦菜,拔丝山药。
  如兰第一次在饭馆里过生日,而且收到了两个蛋糕,母亲兴致很高,小欣怕张卫国买单,菜一上来,悄悄用微信付了钱。几个人喝光了一瓶红酒,母亲也破天荒喝了两杯,她是真高兴。
  小欣悄悄对如兰说:“如兰姐,张大哥人不错,这下我不用操心你的终身大事了。”
  如兰叹了口气,说:“你还是先操心你的终身大事吧。”
  小欣说:“打起精神,如兰姐,我觉得你得换个工作了,扫马路,以后甜甜上学,接送不方便。”   如兰幽幽地说:“换个能买五险一金的工作可不容易的。”
  小欣说:“我帮你留意着,如果工资高,社保也可以自己交啊。”
  张卫国和母亲聊得热火朝天,他们开始不过是聊天气,聊最近的新闻。后来就聊张卫国的事,聊了几句,张卫国的情况母亲都知道了。张卫国说到车祸瘫痪的妻子,母亲还跟着掉了眼泪。嘴里不停地夸张卫国,是个好人。母亲又顺带着骂了如兰的大哥二哥没良心,把她的钱骗光了,现在连个电话都不打。一会儿是母亲安慰张卫国,一会儿是张卫国安慰母亲,他们一见如故,如兰根本插不上话。
  这个生日,是如兰过得最开心的一次,甜甜嚷着她也要过生日。
  如兰笑着说:“等甜甜过生日的时候,妈妈也买蛋糕送你。”
  小欣说:“小姨也给你买蛋糕。”
  张卫国说:“叔叔也给你买。”
  “哇,我过生日,会有三个蛋糕,太好了,太好了。”甜甜拍着手,乐开了花。
  大家都哈哈笑着,突然,如兰的眼里涌出了一股热泪,她好久好久没有这么开心过了。
  吃完饭,张卫国和如兰送走小欣。
  张卫国说:“我们去河边走走吧。”
  如兰点点头,天黑了,还不太冷,黄河沿岸的灯都亮了。一路上,他们好像各怀心事。如兰想着张卫国今天对母亲说的话。张卫国也若有所思,不知他在想什么。他们沿着黄河边走了半圈,到了一处僻静处,四周静悄悄的,公园里就几个散步的老人。
  张卫国和如兰坐在公园的长椅上,不知过了多久。
  张卫国说:“要不,上我那去喝一杯茶吧。”
  如兰摇摇头:“太晚了,改天吧。”
  如兰看了一眼张卫国的眼神,她的脸一下子红了,她急忙低头。
  张卫国突然喊了一声:“如兰。”
  如兰抬头看他。
  “如兰,我后半生,是真心想疼你,好好待你。”
  如兰半靠着张卫国,她听了,浑身一颤。
  如兰点点头,张卫国的目光是那样的真诚,张卫国宽厚的大手握着如兰的手。两个人都没再说话,旁边的一棵松树上,好像一只喜鹊在叫。
  7
  如兰上完早班,去幼儿园看了一眼甜甜,甜甜昨天晚上有点发烧。如兰有点不放心。如兰看到甜甜正在和几个小朋友在教室里玩捉迷藏。她没有喊甜甜,悄悄和老师嘱咐了两句,就出来了。
  幼儿园楼下,有个建设银行,如兰去银行还了贷款,她每月18号还贷款,这是铁打不动的,如兰的工资每月3000元,每个月还1500元的房贷,如兰最大的开销就是房贷和甜甜的学费,甜甜上的私立幼儿园,一年学费6000元,日子精打细算还是能过的。
  还完贷款,如兰去牛羊肉店里买了一斤牛骨头,她打算回家给母亲熬骨头汤。母亲身体虽然恢复了,老年人还需要补钙。如兰熬的骨头汤,没有腥味,母亲和甜甜都爱喝。
  一进门,如兰看到桌子上放着几盘菜,菜都用碗盖着。如兰喊了一声母亲。母亲没答应,如兰走到卧室,又喊了一声妈,母亲才回过神转过脸。母亲虽然很瘦,精神很好,鼻梁高高的,眼睛也很有神。如兰看到母亲眼角微微带着泪痕,她在抚摸着她的紫色寿衣。父亲去世后,母亲让如兰带着她去了寿衣店,买了那套寿衣,母亲说,你爸走了,我说不准也哪天就走了,还是备着吧。
  “你怎么把这件衣服拿出来了?”如兰问。
  母亲笑了笑,把衣服叠起来,装到了一个纸盒子里,阳光打在母亲脸上,母亲把纸盒子放回柜子里。
  “我没事儿,就是拿了个里面装着的东西,我没有难过……”母亲说。
  如兰松了口气,洗完手,换了衣服出来,母亲已经从厨房里端出一碗拉条子。如兰从小喜欢吃面条,最喜欢吃的是母亲做的拉条子。
  如兰边吃边说话:“还是我小时候吃过的味道,妈,我最佩服你,多少年做饭的味道从来没变。”
  母亲看着如兰吃完。
  把碗端到厨房,母亲又问,“甜甜怎么样了?”
  如兰说:“嗯,今天不发烧。我去幼儿园的时候,老师说,甜甜今天玩疯了。我讓老师给甜甜中午再吃一顿药,估计下午就好了。”
  母亲点点头,突然问:“如兰,你的房贷还有多少没有还完?”
  如兰正在擦桌子,有点诧异地抬头看母亲,母亲怎么会突然问这个?如兰想。
  剩下的房贷,如兰算了算,还有6万多。当初买这个房子的时候。房子才28万,如今房子涨到了50多万了。
  “嗨,妈,你一天尽瞎操心,我的房贷不多了,还剩6万多,压力也不大。一个月就还1000多元,放心吧,我的这点工资,过日子还是够的。”如兰拿着抹布一边擦桌子,一边笑着对母亲说。
  “我不是还有800块钱嘛!还有你大哥二哥每个月给的1000块,过日子是够。”母亲每月能领800元的养老金。
  如兰知道,母亲经常给家里买菜,给甜甜买零食,母亲的那点钱,全都贴进来了,母亲转身从桌子上拿起一个存折。
  “这些年,你两个哥哥又是结婚,又是买房,你爸的工资,全都花在他们身上了。后来你结婚。我们没有帮你什么,你也知道,我没有什么收入。你两个哥哥以前不给家里一分钱,前些年你爸还在,我们把你大哥和二哥叫到家里开了个家庭会议,让他们每个月必须给我们老两口,每人500块钱,那时候你刚结婚。他们给的钱我都偷偷存着,后来你爸的工资涨了点,每个月我也偷偷存一点。你爸每天都要吃药。他们也都知道。你大哥其实还是有点孝心的,就是你大嫂管得太严。过去他经常出差,有时候他见了我,经常给我多多少少一点钱。你二哥是真的没良心。小时候他身体不好,我在他身上花的心思比你们谁都多,我摔了,这半年他都没问过我,他忘了本,但我现在也不怪他。当初卖了老房子,我们每人分了30万,江江上大学,小美上补习班,去夏令营,我的那30万明明白白花光了。幸亏当年你爸给我交了点社保,不然连现在的800块钱的生活费也没有。”   母亲说着重重地叹了口气。
  “孩子,你心里别怨恨我和你爸,当初分卖房钱的时候。他们都说要给我们养老,我想你没分,你也没负担。没想到事情会变成这样。都是我身上掉下的肉,没想到,他们成家以后会这样,你把这些钱拿去,先把房贷还了,我的心里,也会安稳一点。这两个存折我一直藏在寿衣里,你大嫂嫌晦气,从来不翻那个盒子……”
  母亲说着递给如兰存折,如兰一看,存折上有20万。如兰吓了一跳!母亲怎么会有这么多钱?她的钱明明白白地被大哥和二哥瓜分了。连大嫂和二嫂都觉得母亲没有一分钱了。如兰不相信母亲有这么多钱。她以为自己眼花了,又看了一眼,没错,的确上面有20万。母亲说着,又递给如兰一个存折,那个存折上有3万块钱。
  如兰摇摇头:“妈,我把你接过来,不是为了你的钱,你们当初分家产,大哥和二哥明明白白地说,没有我的份。我是姑娘,嫁出去,就是泼出去的水。”
  如兰说着心里酸酸的。
  母亲卖掉房子,分家产的那天,大哥二哥让她去旁听。如兰没有去。一样的兄弟姐妹,如兰知道,如果她打官司,法律上也会多少给她分一些家产。毕竟,父母的学区房卖了很多钱。
  那天如兰去了黄河边。在桥上,她看着滚滚流去的河水,想明白了一些事,分了又能怎么样呢?父母兄弟为了点钱,打破头,一辈子不来往,还是算了。母亲被接到大哥和二哥家,如兰照常每周去看一次,就像分家产之前一样。
  “你爸早知道两个儿子靠不住,所以当初让我问他们要了点生活费。如今。你大哥二哥每人每个月给我500块钱,我每个月吃药就花300百多,他们心里明白。我身上已经被他们搜刮干净,他们不知道我还藏了点钱,这些钱,你拿去把房贷还了,剩下的你存起来,万一我哪天病了死了,你留着和甜甜用。”
  如兰的眼圈红了,她从没想过母亲有一天会给她钱。在如兰的记忆里,小时候,母亲最疼的是二哥,其次是大哥,如兰是母亲意外怀上的。生完如兰,母亲的身体一直不好。母亲有点儿不喜欢她,母亲经常给大哥二哥,每人一块钱零花,如兰从来都没有。父亲永遠在忙,他对三个孩子都差不多。
  小寒那天,如兰还了所有房贷,把剩下的钱存到银行卡,把存折交给母亲。母亲说,还是你拿着吧,我现在老眼昏花,丢了就麻烦了。如兰只好把银行卡收到柜子里。母亲让如兰又取了5000块钱现金,放到家里,以备急用,如兰照做了。
  8
  母亲腿彻底好了,她每天负责接送甜甜,如兰一下子感觉轻松了不少。如兰每天都能睡个午觉。连甜甜都看出来,如兰白了,胖了。醒来也有时间干家务,快过年了,她想着把屋子里里外外打扫一遍,再把厨房和厕所彻底清洗一下。
  张卫国说要来看母亲,如兰一直没有答应。这天如兰接甜甜放学回来,一开门就看到母亲正在和张卫国聊天。母亲说,张卫国来送羊肉。张卫国的亲戚又给他带了半只羊,张卫国全带过来了。
  张卫国走的时候。
  母亲再三叮咛:“要常来玩儿,改天你过来,我给你们包羊肉饺子吃。”
  张卫国笑眯眯的:“那我可真来吃了。”
  如兰打着哈哈,她假装什么也没听懂。
  母亲一边收拾碗筷一边说:“我看张卫国人挺好的。和你属相也合,一个女人过日子,太难了,何况你还带着甜甜,虽说甜甜不是亲生的,可她也想要个爸呀。”
  如兰看了一眼母亲,她一声没吭。
  张卫国走后,甜甜也睡下了,如兰也准备要睡了。母亲走进来说:“张卫国也喜欢甜甜,他们处得不错,我看就让他给甜甜当爸爸。”
  如兰笑了:“妈,你还是多关心关心你的身体,我的事你就别管,再说张卫国有儿子,我怕我当不好后妈。”
  “这个事儿。张卫国今天跟我说。他儿子大学都毕业了。他儿子也完全赞成他的选择,张卫国还说他儿子放假回来要请你吃饭呢。”母亲说。
  如兰又笑了笑:“妈,还是早点睡吧。我明天4:00要起来呢,明天下午,我陪你去逛逛街,给你买套春节穿的衣服。”
  母亲摇摇头:“再别给我买衣服,我的衣服这么多,还是给你和甜甜买件新衣服。”
  冬至这天,张卫国约如兰吃饭,他从没有这么正式地约过如兰。如兰下班回来,洗了澡,睡了一觉,精神好多了,就是她的脸,被寒风吹得粗糙不堪,脸上也有了深深的皱纹。她穿了一条毛绒格子裙,黑毛衣,那还是她刚结婚的时候买的,现在还能套上,这些年,唯一没变的就是她的体重。
  母亲听说,张卫国请如兰吃饭,高兴得连说了几个好。
  天上飘着雪花,张卫国站在餐厅门口,如兰有点不好意思地冲他招招手,进了门,张卫国把如兰领到窗口的一个位子,那个位子旁边有暖气,一个很帅气的男孩站起来,和如兰打招呼。
  “这是我儿子张远,现在在上海的一家贸易公司工作,过完年就要派驻非洲了,临走前想见见你。”
  如兰心想,张卫国怎么事先不说呢,她都没给张远带什么礼物,再说她和张卫国的那层纸一直没有捅破,现在坐在这里,算怎么回事?
  老板非常热情,又是亲自端菜,又是过来和张卫国聊天。
  张卫国说:“这是我最好的朋友曹斌。”
  曹斌看着如兰说:“你找我这兄弟可有福了。”
  张卫国说:“你别胡说。”
  “老张,你那厕所别看了,干脆到我店里来帮我,我保证你生活无忧。”
  张卫国说:“我看厕所,是为了休息,这些年,我太累了。好吧,春节后,我看还能干点啥,你生意不错,回头也教教我,怎么开餐馆。”
  张卫国转头对如兰说:“曹斌是和我一起长大的,他是转业军人,为人仗义,我前几年装修那个新房子的时候,他二话不说就给我5万,这些年都是他帮我,我都不好意思了。”
  张远打开红酒,他落落大方,没有什么不自在,好像对如兰一点不陌生似的。
  “阿姨,这杯酒我先敬你。你和我爸都不容易。我知道这样见你,十分冒昧。可是我这次出国,可能要两年以后才回来。我就想走之前见见你。这样你也放心,我也放心。我上高中我妈就瘫痪了。这些年我爸不容易,我曾经对天发誓,以后要好好孝敬我爸。我走了,我爸一个人孤孤单单的,我不放心他,阿姨,你们就一块过吧,我知道你的事,你也不容易……”张远说着眼圈红了。   “以后,等我挣了大钱,会孝顺你们的。”张远又说。
  如兰不知道该说什么,她举着杯子,在空中停了半天,轻轻地和张远碰了一下。
  “见到你很突然,我和你爸还没有你想的那么好。我们就是普通的朋友。有时候你帮帮我,有时候我帮帮你。你的话,我明白,可我从没往那方面想过。不过我谢谢你,你是个孝顺的孩子,到了国外要照顾好自己。”
  张远点点头。
  曹斌亲自下厨红烧了一条江团,又端来一碗酸辣夹沙,又问张远:“你还想吃什么,和叔叔说。”
  张远站起来,给曹斌敬了一杯酒。
  张卫国脸上一直在笑。
  “如兰,趁着孩子在。我也想对你说点儿心里话,我们认识三年了,你是什么样的人?我是什么样的人,我们都很了解。今天孩子在,我也给你交个底。说说我的经济情况。嗯,家里现在有两套房子。一套房子,一直在出租,租金供张远读大学,如今张远毕业了,他的经济也独立了,我想以后过自己的生活。那套出租的房子,就给张远以后结婚用,我自己住的是拆迁补的新房子,以后你们搬过来,我们一起住,那房子是电梯房,阿姨住在那里也方便。”
  如兰不知道说什么:“我们先吃饭吧。”
  吃过饭,张卫国送如兰回去,雪越下越大,如兰从包里拿出一把伞。她撑开伞,张卫国接过伞,如兰第一次和张卫国靠得这么近,如兰有点不好意思。
  “你回去吧。”
  “我送你回去。”张卫国说。
  “今天,不好意思,事先没有告诉你孩子要来。”
  如兰朝张卫国笑笑,张卫国高高大大的,挨着他,真的有种踏实的感觉。
  “如兰,你知道你最大的问题是什么吗?”张卫国忽然说。
  “什么?”
  “你呀,就是太善良,想得太多。”张卫国说着用左手把她的肩膀搂住。
  雪天,行人稀少,谁会在意这两个亲密的人呢?快到家了,昏暗的光线给了张卫国一点胆量,张卫国忽然停下来,紧紧握住了如兰的手,如兰把手抽了回来。
  “张卫国,谢谢你请我吃饭,今天我真的很感动,只是我的情况你知道。我不光有甜甜,如今我妈也和我在一起,我不能拖累你,你好不容易能过安稳日子,还是找个没拖累的女人吧。”
  张卫国把如兰的手,放在了自己的胸口。
  “如兰,你在我的这里,说真的,我出去,随便找一个安装工的工作,收入比看厕所要高几倍,知道我为什么没去吗,就是因为你。”
  如兰把自己的手抽了回来。
  “对不起,我真的不能拖累你。”如兰说。
  “为什么要说对不起,如兰,别想太多,我们吃了那么多的苦,看明白了生活,我们能不能后半辈子过得轻松些?”
  如兰摇摇头。
  “哪有轻松的人生呢?谢谢你张卫国,我真的谢谢你为我做的一切。”
  雪花纷纷,如兰把伞留给张卫国,她转身跑向小区,雪花落在她的脸上,身上,在雪中,她流下一串滚烫的热泪,她早已分不清脸上是雪水还是泪水了。
  新年一过,一场雪接着一场雪。
  小欣要结婚了,她穿着红色的羽绒服一大早来看如兰,手里提着两包东西,说是一包是超市买的吃的,一包给甜甜买的礼物。
  如兰停下来,眼前的小欣,眼里闪着光,她最近又升职,又加薪,婚事又在眼前,真是好事一桩接一桩。这是那个曾经对她号啕大哭、憔悴不堪的小欣吗。如兰想起她第一次见小欣的样子。如果知道有这样的未来等着她,小欣当初还会痛不欲生吗。
  小欣想让如兰给她做伴娘,如兰死活不答应,大笑着:“你见过36岁的伴娘吗?”
  “明星36岁当伴娘的多了,何况你现在是单身啊。”小欣狡辯着。
  如兰说:“还是喊你公司的小姑娘吧,这活儿我干不了,放心,你结婚那天,我寸步不离地陪着你。”
  “那好,如兰姐,下周日中午,你一定要来啊。”
  如兰说:“我一定去。”
  “你要带上甜甜和阿姨,你们都是我在兰州的亲人。”
  如兰点点头,如兰看着小欣打上车,看着车子远去,如兰竟高兴地落下了眼泪。
  小欣结婚那天,如兰请了一天假,那天,她洗了澡,也给甜甜和母亲洗了头,她们换上最好看的衣服,如兰还用吹风机吹了头发,化了淡妆,如兰也帮母亲吹了头发,给母亲脸上擦了点粉,母亲看起来也很精神。她们给小欣包了个红包。化了新娘妆的小欣,是那样美丽,新郎也很精神,站在门口迎接客人,真是郎才女貌,一双璧人。小欣的爸爸妈妈也从外地赶来参加女儿的婚礼。婚礼环节很多,婚礼现场气氛热烈,在亲朋好友的掌声中,小欣拿着话筒,哭出了声,如兰相信,小欣一定会幸福,因为如今的她,可以面对一切。
  第二天,天气特别冷,如兰一下班,就匆匆回家。
  手机响了半天,她才听到。
  大嫂在电话里哭着说大哥被带走了。大嫂说,大哥被人举报做假账,昨天晚上大哥被人从家里带走了。大嫂说,这事今天都上新闻了。如兰急忙打开手机,一搜大哥单位的名称,原来大哥单位带走了好几个领导,新闻上说涉嫌贪污受贿,挪用公款。看了新闻,如兰才知道,大哥刚刚当了副局长,这事她和母亲都不知道。
  大嫂哭着说:“以后还有什么脸活下去。”
  如兰说:“大嫂你别急,也别告诉我妈,我先去他们单位问问。然后,我去探视一下,给大哥送点换洗的衣服。”
  如兰打电话给母亲,说不回去吃午饭了,她要去城里办点事,让母亲去接甜甜。在路上,如兰给二哥打了电话。
  二哥在电话里幸灾乐祸的口气:“我说他胆子大,小时候我就觉得他胆大,你看看,应了我的话了吧。”
  大哥和二哥一年没说话了,看样子二哥还记恨大哥。
  如兰说:“这时候了,不说别的了,我们都是一个妈生的,你必须得帮忙问问。”   “我谁都不认识。”二哥说着气呼呼地挂了电话。
  如兰又给张卫国打了电话。
  张卫国说:“你先去他们单位问问情况,我有个表弟在省检察院工作,我让他打听打听。”
  如兰刚刚到大嫂家,张卫国就托检察院的表弟,问出了大哥的下落,说那边现在不让大哥见人,正在调查,让如兰别担心。
  大嫂憔悴不堪,心急如焚,哭着说就是倾家荡产也要把大哥救出来。过了几天,检察院的还到大哥家里核实情况,如兰也被喊去问了话。如兰得知,大哥有个卡里存了300多万,大哥还有一套房产来路不明。张卫国那边一直托人打听情况,一有新情况,他马上告诉如兰。大家都瞒着母亲。一个月后,张卫国来电话说,大哥被放出来了,大哥被降职处分。据说,没收了一些财产,那套来路不明的房子也没收了。
  大哥放出来后,如兰去看了他一次,大哥看到她,抱头痛哭。
  “放心吧,妈不知道。”
  大哥点点头。
  “是我对不起大家。”大哥哽咽着说。
  如兰没敢和母亲说大哥的事。有一天,天气特别冷,大哥和大嫂来了,大哥提了很多水果,大嫂给母亲买了新衣服。母亲看起来很高兴。大哥要接母亲回去,这次他态度诚恳,大嫂也唯唯诺诺地给母亲道歉,母亲的态度也平和了许多。
  母亲说:“我在你妹妹这里挺好的。”
  大哥说:“我另外还有一套房子,是电梯房,要不你们搬到那里去住,这个房子让如兰租出去。”
  母亲听了,不置可否。
  大嫂说:“是啊,那房子本来是给江江结婚用的。”
  “这么说你们有三套房子?”母亲问。
  大嫂点点头。母亲没有再说话。大哥走后,母亲长叹一声:“他们那么有钱,还逼着我卖掉老房子,人心不足蛇吞象。现在他觉得是孝顺我,殊不知说出来,我的心更寒。”
  9
  母亲请张卫国来家里吃饭,她拌了三个凉菜,张卫国在厨房帮忙,如兰醒来看到张卫国,有点惊讶。
  母亲说:“是我喊张卫国过来的。”
  母亲让如兰过来帮忙,厨房有点小,平常最多站两个人。如兰一进去,母亲就说这厨房太小了,我还是带着甜甜下楼去买点醋,家里没醋了,你们多包一点。如兰有点不好意思,她刚睡醒,脸红红的。张卫国看了一眼如兰。如兰的脸瞬间变得通红。
  母亲下楼后,张卫国腼腆地说:“如兰,过段时间我们把证领了吧。”
  如兰愣住了,这算是求婚吗?
  张卫国说:“我实话和你说,其实我看厕所,一开始,就想换个环境,休息休息,后来遇到了你。就一直没舍得走。那时候,你背着甜甜在那儿扫马路。我真的挺想帮你的。慢慢我们俩也熟悉了。甜甜这孩子也挺喜欢我,我也真心想给她当爸爸,我寻思着,过完年,我们就在一块过。厕所我就不看了,你也别干环卫工了,你天天那么早起床,扫马路,实在太辛苦了,我手里有些积蓄,我们开个水果店,现在人生活好了,听说卖水果挣钱,我这边现在没有经济压力。如果你不嫌弃我,我们就一起过。”
  张卫国说着,从口袋里掏出一个漂漂亮亮的小盒子,打开,是个白金戒指。
  “昨天,我在商场转了好几圈,不知道买啥,就给你买了个戒指。你先戴着,以后给你再买个钻石的。”
  如兰眼眶一热,她没有接过那个盒子。
  如兰说:“谢谢你,张卫国,我除了说谢谢,真不知道跟你说什么。如果三年前我认识你。那时候我一个人,我会毫不犹豫答应你。可如今……”
  “我不觉得拖累,你收养甜甜,是积功德的事,以后就让我给甜甜当爸爸。我们一家人快快乐乐。”
  如兰眼圈红了:“我实在是怕拖累你,怕你后悔。”
  “我们俩都年轻,以后的日子还长着呢。”
  如兰停下擀皮,张卫国又一次紧紧握住了她的手,如兰的脸又热又红,她不是难为情,而是突然听到张衛国如此正式地求婚,她有点激动。
  “如兰,回头你跟阿姨也说一下。我去好好地做准备。我那边房子里也没啥家具,哪天我们一起去家具城看看,过完年,你就和甜甜还有阿姨一起搬过去。听说那边也有个好学校。甜甜以后上学也方便。”
  “让我想想……”
  张卫国一直在等如兰点头,可如兰始终没有点头。
  甜甜不知什么时候站在了门口。
  “妈妈,饺子包好了吗?”
  张卫国急忙松开如兰的手。
  甜甜突然扭头问:“你要当我的爸爸吗?”
  张卫国抱起甜甜,深情地看了一眼如兰。
  “我给你当爸爸好不好?”
  “嗯,我喜欢张叔叔做我的爸爸。”
  如兰笑了:“快去外面等着。饺子马上就包好了。到时候我们甜甜多吃几个好不好?”
  “好。”
  如兰听见甜甜再给母亲说:“姥姥,张叔叔要做我的爸爸。”
  母亲呵呵呵地笑着。晚上,张卫国走后,母亲对如兰说:“你和张卫国结婚了,我就先住在你这个房子里,甜甜也和我一起住,你们一起好好过。我带着甜甜,你有什么不放心的。”
  如兰说:“那怎么行。”
  “怎么不行。我说行就行。”
  “妈,我不想再结婚了,回头我和张卫国把话说清楚。”
  母亲以为她是不好意思,如兰知道,她真的不能拖着张卫国了,她得把话说清楚。离婚后,如兰克制着自己,不想往事,这天晚上,往事一幕幕浮现在眼前,如兰想起自己走过的那弯弯曲曲的路,那堆得像小山一样的中药,她的心又撕裂了,若是她当初嫁的不是魏小明,她的命会不会好一点。现在回想起来,除了心酸,连后悔都没有。人啊,走什么路,一定要想好。可是,谁年轻的时候,走在路上,会想那么多呢,都是懵懵懂懂,糊里糊涂的。
  夜里,如兰做了一个梦,她梦到张卫国笑着看着她,甜甜趴在地上哭,如兰想抱起甜甜,可她怎么也够不着。第二天,如兰头脑昏沉,上班差点迟到了,扫地的时候,一会儿想张卫国的话,一会儿又想甜甜。中午,张卫国打电话,如兰没有接。如兰想了整整一天一夜,还是觉得不能和张卫国领证。晚上,母亲睡了,甜甜也睡了。   如兰拨通了张卫国的电话。
  “对不起,张卫国,我不能和你领证,我们不合适……”如兰哽咽着。
  那边张卫国哦了一声,就没声了。
  “别为我担心。这都是我的命,我希望你一切都好。我,挺好的。”如兰平复了一下,想了半天说。
  张卫国说:“早点睡吧。”
  如兰说:“那你照顾好自己,以后我就不打扰你了,谢谢你以前为我和甜甜做的一切。”
  如兰带着哭腔说。
  张卫国沉默了半天说:“睡吧,都12点多了。”
  挂了电话,如兰泪如泉涌,如兰知道。张卫国很快会找到合适的女人。他是个好人,会有个好的结果。
  母亲一连几天不理她。母亲说她是蚂蚁背大象死撑,张卫国那样的好男人,打着灯笼也找不到,何况甜甜也喜欢他,你真当自己是黄花大闺女呢?
  如兰的心情也不好,这几天,她都是绕着张卫国的厕所走。张卫国打电话,她也不接,打了几天,张卫国就不打了。有一天,李大姐说,听说张卫国不干了。如兰一下子懵了。她想着,张卫国不至于连招呼都不打就辞职了吧?可是她又是他的什么人,要给她打招呼,是朋友吗?好像也算不上,是亲人吗,非亲非故。如兰心里翻江倒海。她尽量克制自己,她手里的扫帚也在微微地颤动。
  李大姐说:“我原本想张卫国对你有点意思,看来是我看错了。听说他要开水果店,正在装修店面,他是好人啊,苦尽甘来,再找个老婆,日子就更好了。”
  如兰一声不吭,她忽然不知如何是好。夜里,如兰躺在床上听着母亲的呼噜声,她想起了张卫国的笑,张卫国每次看她的眼神,还有他熱乎乎的手心。
  下了班。如兰特意去公厕看了一下。果然打扫厕所的人不是张卫国,是个五十多岁的胖老头。如兰心刺痛着,她松一口气,如释重负。这样也好,不然以后见面多尴尬。没想到,第二天,如兰亲眼看到了张卫国,远远地,张卫国站在厕所门口,一个三十多岁的女人在和他说话,那个女人披着头发,穿着绿裙子,手里提着一个很时尚的黑色小包。张卫国背对着如兰,两个人聊得很开心。女人咯咯咯地笑着。张卫国也在笑。如兰没见过张卫国那样的笑,他在她面前,总是一副老大哥的样子,一板一眼的,老成持重。
  “你收拾好了没有?”女人问。
  看来张卫国是来收拾他的东西的,如兰远远地看着,张卫国和那个女人肩并肩渐渐走远。如兰想,这个男人恐怕再也见不到了,蛮好的一个男人,估计他的好,很多女人都知道吧,她拒绝他不过半个月,他就找了别的女人了。走了也好,不然以后见面真不知怎么打招呼了,客客气气的也别扭,眼不见最好。如兰自我安慰着,可是一想到永远也见不到张卫国了,心里一下子空落落的。张卫国辞了职,是要彻底躲开她,她何必再纠缠呢,最后一次通话,话都说清楚了。
  如兰心里酸酸的,她很想给张卫国打个电话,只说声感谢,以往,他们经常凑在一起吃饭,她感冒了,张卫国给她熬中药,他不知道帮过她多少忙,她欠张卫国太多了。如兰拿着手机,反复地看着张卫国的手机号码,可是那个号码始终没有拨出去。
  那天晚上。如兰约了小欣,她们一起吃了饭。小欣知道如兰心里有事,她什么也没问。吃完饭,如兰和小欣在马拉松公园散步。冬天的公园静悄悄的,天特别冷,转了一圈,如兰担心小欣感冒,就让她回去了。晚上,如兰喝了半瓶家里剩下的红星二锅头,喝完倒头就睡,她想,睡一觉,醒来就没事儿了。如兰本来想把张卫国的电话拉黑。后面又一想,张卫国毕竟和魏小明不同,她若拉黑了,显得有点小气了。
  10
  下了雪,路上的行人都很欢喜,有人还专门开车到黄河边赏雪。可大雪天,环卫工人最辛苦。雪后路滑,清理积雪是最累最苦的。如兰每天一早出门,回家累得倒头就睡。母亲心疼她,劝她换一份工作。
  如兰说:“过了年看吧,现在去哪里找工作。”
  下了雪,她没送甜甜去幼儿园,母亲和甜甜在家里呆着。
  如兰全身武装,铲雪、扫雪,天气冷,她戴着手套,手还是冻肿了。
  又下了一场大雪,像往常一样,如兰去上早班。如兰快走到人民路的时候,就看见李大姐站在公交车站旁,李大姐最近家里有事,和另外一个大姐换了班,也上早班,李大姐扶着栏杆,一动不动,如兰喊了两声,李大姐都没有回头。街上没有人,没有车,很安静,按理,李大姐马上会笑呵呵地喊如兰。
  如兰又喊了一声,李大姐突然倒了下去,如兰跑过去,李大姐身上都是雪,看样子是摔了一跤,路灯下,李大姐嘴唇发紫,不能说话。开铲雪车的牛师傅恰好经过,听到如兰的喊声,停下来,他们立刻打了120,如兰抱着李大姐。李大姐呼吸很微弱,已不能说话,如兰一遍遍地喊着。救护车终于来了,李大姐的儿子也来了,李大姐被救护车拉走了。
  这天,如兰一直心神不宁,为了防止再结冰,她一边扫雪,一边撒盐,一边在心里祈祷。雪铲得差不多了,如兰又开始路段保洁,直到下班,她才忙完,撒盐加铲雪,如兰的胳膊累得酸疼,抬起来都费劲。
  下午,如兰打李大姐的手机,手机是关着的。如兰急忙给环卫站打电话,环卫站的人说,李大姐是脑溢血,抢救无效,一到医院就去世了。如兰不知道是怎么走回家的,她一边走一边哭。李大姐那么好的人,就那么走了,为什么上天要带走一个好人。
  回到家,母亲给她端来一碗热气腾腾的面条,如兰看着面条,泪如雨下,母亲问她怎么了。
  如兰说:“李大姐早上没了。”
  母亲摇摇头,叹着气:“人这辈子啊,有时候,就是莫名其妙地来,糊里糊涂地走。”
  如兰抱着母亲放声痛哭,这是她离婚后,第一次在母亲面前痛哭。
  春节前,小欣有一天中午突然打电话,说她们银行要招一个保洁,工资每月比如兰现在要高600元,每天早上7点上班,中午下班,让如兰去面试。
  如兰本来不想去,又一想,甜甜过几年要上学,要报兴趣班,她现在的工资肯定不够。如兰就去了。很顺利,她通过了面试,银行说,春节后就来上班。   过年前,大哥给母亲给了3000元,母亲让如兰拿着去买年货,如兰的工资也发了。她给母亲、甜甜里里外外在淘宝上买了两套新衣裳,她自己什么都没买。母亲让她买件羊绒大衣,如兰笑了,她早就不在乎穿什么了。
  大年二十八,在母亲的再三要求下,如兰去环卫站辞了职。
  大年三十,大哥一早送来年货。二哥一家破天荒给母亲打了电话拜年。如兰有二哥的微信,她看到二哥一家去了海南,一家人在三亚度假,二哥微信上发了全家的照片,二哥和二嫂搂着他们的女儿小美,一家人看起来很幸福。如兰没有给他点赞。如兰也没给母亲看二哥一家的照片。大过年的,她不想让母亲心情不好,二哥两年没来看母亲了。偶尔他会给母亲打个电话,通话时间不一般不超过两分钟,除了问问母亲的身体,他就在电话里骂大哥,或者抱怨西安的房价贵,女儿的花销大。
  如兰把家里的床单被套都换了,窗户上贴了福字,门上贴了对联,电视开着。如兰感觉此刻的日子,丰衣足食,心里牵挂的人,都在她身边。母亲在厨房包饺子。甜甜穿着新裙子,跟着电视里的歌舞跳来跳去。此刻张卫国在干什么呢?如兰忽然想。快一个月没有他的消息了,如兰又摇摇头,咬着嘴唇,暗自对自己说,你又想多了。
  正月十五,母亲带着甜甜去了表姑家,表姑一直在上海给女儿带孩子,过年前才回來,几年没见了,母亲说:“我去看看她家的电梯房,听说很阔气。”
  如兰本来要去的,没想到她感冒了。如兰昏睡了一天,傍晚时分,她随便吃了点中午的剩菜。母亲打来电话说,吃过晚饭,表姑的儿子会送她们回来。
  天黑了,母亲又打来电话,再三嘱咐:“如兰,你起来收拾一下房子,别老睡着,自己也洗个澡,精神点。”
  如兰答应着,可浑身没有一点力气。她头疼,浑身都疼,她爬起来洗了碗,收拾了一下房子,又倒在床上,继续昏睡。门铃响,如兰很想去开门,可是她就是没有力气起来。
  门开了,是甜甜的声音,接着是母亲的声音,还有一个熟悉的男人的笑声。
  如兰晕乎乎的,没有睁眼。蒙蒙眬眬中,如兰的手被人握住了。那不是甜甜的小手,也不是母亲绵绵的手,是一双有力的大手,如兰努力地睁开眼睛,她看到了张卫国,不是做梦吧,如兰想。
  “你不是有对象了吗?”如兰小声问。
  张卫国笑着。
  “你看见的那个女人,是我水果店的房东。那天,我是故意让你看的……”
  如兰的眼圈红了,泪顺着脸颊落下来,她想抽回手,却被大手握得更紧了。
  “你回去吧!”如兰背着身说。
  “不,今晚,我不走了,我要和你一起等太阳升起……”张卫国说。
  如兰只好任由那只手握着,一股春天般的暖意扑面而来,把如兰冰封的心,融化开了,耳边传来,电视里的歌声,如兰依旧闭着眼睛,她知道这不是梦,可她愿意相信这是梦。如兰听着张卫国絮絮叨叨地在耳边轻声说话,她想着,明天,或许是个晴天……
   责任编辑:卢 欣
其他文献
他们出发的那天,由于是假期中段,高速公路很通畅,往来车辆都散发着轻快的气息。 罗维开着旅行社提供的SUV,车上除了儿子还有另外两对母女。他不时地瞅着后视镜里一直交谈着的两个女人,她们都不算年轻,但长得都还可以。其中略胖的一位非常健谈,身体的轮廓很柔和;另一个则清秀苗条,声线轻柔,说话注重分寸。  一对父子和两对母女的组合,这种组合不像是旅游,更像是某种异常复杂又意味深长的幽会。是不是现在就流行单亲
期刊
一  最近的梦,凌乱而清晰,河流,落水,挣扎,呼吸困难……有一次梦到他指着胸口说,这里痛。第二天,他果真来到我的桌前,指着自己的胸口说:“咳嗽的时候,这里抽着痛。”  从去年确诊以来,人就进入兵荒马乱颠沛流离的状态,多年来以为沉淀得足够的笃定顷刻土崩瓦解。我曾与死亡为伍,深知那种孤独与荒凉,一窗之隔,世界再精彩也和自己半毛钱关系没有。唯有天空深不可测,前面临渊万丈,这泠泠的寒意和萧然都要独自去面对
期刊
一  2018年夏天,借访学英国的余暇,乘“欧洲之星”,去巴黎参观了一批心慕已久的博物馆。在蓬皮杜艺术中心参观那天,天朗气清,室内明亮,游人不多,于是乘机仔细观摩许多现代艺术作品。这些艺术作品与不远处卢浮宫里的古典绘画形成的鲜明比照,愈引人深思。由蓬皮杜艺术中心的现代艺术反观,卢浮宫里的传世古典作品采用的“语言”,显然已不足以表达现代人类的种种新体验。构成这些艺术品的主要“语言”,多是近百年来人类
期刊
冷不丁,黑洞吞噬,时光倒转。  你连鞋都不脱,一头栽到床上,再也不动弹。  挣扎,本能的反应。灯光摇曳,闭眼,呼啸过往的重型卡车,时不时揪起你不胜疲倦的神经。夜间穿城而过的长途运输车,橡胶轮胎压得低沉,车轱辘难以把持,几近令人胆战心惊的声响伴着游丝的气息,缠绕在你心间,窒息,心悸。像预谋好了的,夜行车相隔而来总与你濒临梦境相撞。一次次“撞击”,没完没了。你的睡意像不断拧上的发条,一次次拧上,一次次
期刊
徐杨最早的人生记忆,应该是麻将。他躺在吉童童怀里,梦里都是麻将落在桌子上时重时轻的声音——轻的时候少,重的时候多。他还记得屋山头那几个石凳,没有牌场时,就隐在下午的日影里。不远处的杨树林,梢头动也不动,知了的叫声一阵比一阵高昂,仿佛彼此在赌气。几只野猫偶尔嘻闹着冲出来,听到这边的吵嚷声,又忽地停下,警惕地巡视一回,卷起尾巴,一窝蜂转回去。那时候白天短,发一阵呆,三顿饭一吃,就没了。  徐杨一晃长大
期刊
一个奇异的故事,发生在一个奇异的时代,其荒谬性通常会被消解,遗弃在野史怪谈这类故事的角落。比如,一个女人被一头长着X型犄角的黑山羊刺穿腹膜,死了。  但作为目击者,我认为这故事值得书写,不仅因为字母“X”代表的未知量,更是由于其指向了意义模糊的普遍性领域。  那是一个准备彻底衰落下去的年头,我们镇上的经济受到某场来自遥远城市的金融风暴的影响,结构逐渐瓦解。农场主们纷纷讨回本已送去屠宰场的山羊,金钱
期刊
高亚军第二次打开了小橱柜上面的那把看似很乖觉的锁。他捏住钥匙的右手颤抖着,像在风中摆动的树影,他插了几次,才将钥匙插进了锁孔。房间里静谧得能听见他的呼吸声如同烂茅草一样,破败,紧张,急促。党英莲去世后的第十天,高亚军开始整理她的遗物,他将党英莲的衣服、鞋袜、首饰、书籍以及化妆用品清理了一遍,该存放的重新存放,该清理的清理了出去。党英莲的气息依旧十分忠诚地守在这些物件上。现在,只剩下了这个蹲在卧室角
期刊
中国现代文学一开始被称作“新文学”,这一称谓一直被沿用下来。所谓“新文学”,从字面上讲即是用新语言、新的文学形式表达新的思想,具体言之,就是用现代白话写作,依靠现代媒介传播,表达“五四”以来确立的民主、科學的现代启蒙思想,以实现对传统的反叛(当然,这种反传统的真实性聚讼纷纭,依然值得讨论)和对现代思想文化的宣传,服务于现代社会转型的文学。在这里,文学之“新”不管是从其社会文化功能,还是从其思想价值
期刊
“现实主义”是什么?这是一个极丰富却又经常被自明化的问题。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现代主义的重启,各种各样的“先锋”各引风骚,现实主义甚至一度被视为落伍的、过时的文学代名词。特别是在“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这样以进化论编排起来的线性历史进程中,现实主义被打包送入历史似乎既合乎直觉,也顺应文学规律的历史潮流。可是,历史是复杂的多线交互,“现实主义”的内涵也
期刊
一  静安寺的夜色是瑰丽的,不但寺庙本身在灯光里金成火海,四周公园的高树也被冷光灯映得碧绿;百乐门舞厅霓虹闪烁,久光百货像一顶诸葛亮头上的羽冠,高耸在庙旁,淡发白光;往东不多远就是张爱玲住过的常德公寓,如今也装饰了夜灯。  有个平淡无奇的男人在静安寺的夜色里匆匆走,他穿一件短袖棉布白衬衫,领口有污渍;看不出裤缝的黑西裤在圆头圆脑的猪皮鞋上方晃荡。他斜背一个黑色便携旅行包,人造革背带和有点磨损的牛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