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有诗书气自华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g200710081202f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学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生存和发展的智慧结晶,国学经典是中国文化的代表。民族文化的传承对于民族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它可以“陶冶情操,加强修养,丰富思想”,“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阅读、了解、走进经典,对于掌握人生真谛、升华个人气质,均会有很大的帮助。这也是我们编写校本课程《国学启蒙》的初衷。
  然而,中国传统文化内涵深厚,内容博大。由于历史原因造成的文化断层,特别是面对内地西藏班的学生这样一个特殊的教育对象,我们的校本课程《国学启蒙》的教学存在相当的难度。但正因为如此,也给了我们绝佳的创造性工作的机会。在高一年级进行的一学期的校本课程教学过程中,我们尝试了以下几种做法,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无论是受教学生还是其他老师,都有种明显的感觉,这些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修养均有了显著提高,“看上去更有书卷气了”。
  
  一、借助多媒体创设情境,拉近藏族学生与“国学”的距离
  
  在国学诗词教学实践中,学习情境的创设和学习兴趣的激发是我们的授课老师组织教学的“第一道难题”。国学经典,尤其是其中的大量的古诗词,语言精炼,意境优美,寓意深邃。但由于藏族学生客观上存在着知识面不够深广,生活阅历不够丰富,传统文化的储备相对贫乏,以及文化心理存在着距离等特殊性,相对而言,他们对于诗词就更加难以理解、感悟。而多媒体和网络环境恰好可以方便快捷地将静态的语言文字转化为生动的情境和抑扬顿挫的有声语言。这种融声、光、色于一体的形象刺激,能迅速地集合学生的有意注意和思维指向,拉近学生和诗文的距离,唤起他们的生活体验与情感体验,从而获得对诗文的视觉感知与听觉感知,进而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品读的兴趣,形成学习的最佳心理状态。可以说,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的精彩链接,能够构建出一条无形的时空隧道,穿过它,学生们会以敏锐的目光,捕捉到古诗词闪烁千年的异彩。
  如在教学《古诗十九首》之《青青河畔草》时,我们先是让学生先观看一段电视剧《青青河边草》的片尾画面,同时欣赏该剧的主题曲,引导学生直观体验思妇对游子深切思念和真挚爱恋的情感。由此再进行诗歌意象、意境的鉴赏教学,而对诗中的意境和意象,我们设计了六幅画面,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选择最贴合自己的理解的一幅,进行再创作,用自己的语言将选出来的画面描述出来。有了这些直观的声像图画,学生的兴趣自然就被激活了,让藏族学生读懂这些古诗也就易如反掌了。
  
  二、借助校本课程的教学,将国学启蒙课和语文课有机结合
  
  国学经典博大精深,找准一个点,跟语文课堂结合起来,然后,挖一条渠道,让国学的精粹伴随着语文流经课堂,浸润无数干枯的心田。在我们的中学语文课本里有很多文章的内容与国学启蒙所描写的情景相似,利用校本课程《国学启蒙》这个资源平台,把学生原有的“旧知”与“新知”联系起来不失为学习的好办法。如教学《问刘十九》一诗时,可以联系学生以前学过的课文《草原》,古诗《过故人庄》等,将相关课文的文字资料、图片、音像资料加以充分的应用,可以在引导藏族学生对古代诗文的理解方面起到很好的促动作用。学生借助这些资料就能很快进入诗歌描写的情境,进行诗句的品读、赏析。而且,有了这么多的积累,学生的古典文学的底蕴自然就丰厚了许多,学习语文课本中的文本也就会驾轻就熟了。
  语文课文中的旧知以及学生的生活实际同样也能帮助学生学习国学启蒙中的古典诗词。通过以熟带生,学生在学习诗歌的过程中能够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他们尝试到的是成功的喜悦。这样既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国学经典的兴趣,又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课文的热情,起到了一举两得的作用。
  
  三、通过开展配乐诵读比赛、古诗新唱品评会等活动,提升学生的感悟境界
  
  传统的国学教育的主要学习方式就是诵读。这种抑扬顿挫的吟诵,极富音乐的韵味,教人陶冶性情、疏导情志、和乐身心;启发灵性、助益思质,进而养成人格。而我们的藏族学生天生对韵律节奏有着很强的敏感性。于是,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主要采用诵读的手段,师生互动,用声音来调动学生的感官体验,让学生在富有音乐节奏感的诵读声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让他们在自己和老师同学的朗诵声中,焕发出美感,进而养成一种和谐与超越精神。
  藏族学生能唱会跳,在学校开展的各种活动中,其自编自演的节目让老师们也啧啧称赞。何不充分发挥他们的特长,让学生在唐诗宋词的学习中,根据古诗词的情感、意境,自己来谱曲演唱,以此来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呢?在校本课程《国学启蒙》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尝试用古诗新唱的方式教学唐诗宋词,让音乐“潜”入语文课堂,借助藏族学生对音乐比较敏感的特点,以唱促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通过诵读、吟唱,我们的藏族学生能更深刻地领悟古典文学中蕴含的惊人的智慧和高贵的精神,使藏族学生在无形的浸染中能逐步懂得并形成“变生存为生活、化琐屑为和谐”的人生智慧,能够实现生命境界的提升和真正的人生幸福,进而达到“腹有诗书气自华”的育人效果。
  (责编 雷 艳)
其他文献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前言中指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帮助学生获得较为全面的语文素养,在继续发展和不断提高的过程中有效地发挥作用,以适应未来学习、生活和工作的需要。”①在“课程目标”中指出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写作时“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以负责的态度表达自己的看法,激发表达真情实感的热忱,培植科学理性精神;作文要观点明确,内容充实,感情真实健康
一般情况下,多个形容词修饰同一个名词时,其顺序为:限定词→数词→描绘词(大小、长短、形状、新旧、颜色)→出处→材料性质、类别→名词。如:  a small round table  a tall gray building  a dirty old brown shirt  a famous German medical school  an expensive Japanese sports c
日前,在一堂《论雷峰塔的倒掉》的教研课上,执教者就文章内容的理解,提了一连串问题:这篇文章具体写了哪些内容?这些内容是否显得很乱?作者小时候对雷峰塔怀有怎样的感情?塔倒掉后作者感受如何?鲁迅先生写这篇文章是为了表达对白蛇娘娘的同情吗?他还有何创作意图?教者通过提问,解决了文章的重点、难点,学生在高密度、高强度的提问解答下,被动地接受了许多知识。  应当承认,这是一堂比较精彩的课,但给人的感觉是课堂
每个高中生都知道阅读名著的重要性,但很多学生刚开始阅读就被吓怕了,特别是那些不爱读书的学生,看到像《三国演义》《红楼梦》这样的“大部头”,光看厚度和密密麻麻的字,读下去的信念早就烟消云散。所以,要培养学生阅读名著的能力,首先就要解决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效率问题。  但在高中紧张的教学时间内,我们只有实施行之有效的方法,才能让师生从繁重的文学名著阅读中走出来,从而提高阅读名著的效率。而“投机取巧”
诗歌一直是文学的主流。初中新教材在诗歌的选编上也体现了对主流文化的贴近,整套教材总共有现代诗歌23首,尤其是九年级的上下两册,诗歌就分别占有一个单元的分量,可见新教材对它的重视程度。的确,作为和小说、散文、戏剧并列的文学体裁,诗歌是一种形式独特﹑具有个性化的文学样式,是理性和丰富情感的再现,它往往体现着作者的思想凝聚力和情感的丰富性。美学家朱光潜先生也认为:“诗比别类文学较谨严、较纯粹、较精微。”
在长期的作文教学中,我感觉到学生写作文最为难的是缺乏材料。往往布置一篇作文时,他们总觉得没有什么东西可写。其实,生活丰富多彩,写作的材料取之不尽,用之不竭。那么,学生为什么感到无材可取?问题就在于认识生活的水平和能力有限。  文章是思想的反映,有什么样的思想才会写出什么样的文章。许多名家能够写出名著来,往往与本人的经历有关,更重要的是与其认识生活、观察生活、取材叙事的能力有关,中国文豪鲁迅就是最好
《〈论语〉选读》属于高中语文新课程选修教材五个系列的“文化论著研读”之一,是浙江省选定的选修ⅠA教材。教学通常有三个层面:文言、文章、文化,作为文化论著研读的选修课程,教学重点当然是文化层面,即着重传统儒家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而这部分内容又是属于浙江高考必考内容,分值为:赏析4分加上默写填空2分,共计6分。因此我认为在教学时,既要文道结合,联系现实,理解、分析和领悟,批判地加以继承,又要学考结合,在
躺在沙滩上,沐浴着阳光,耳边萦绕着海水拍岸的声音,还混杂着人们玩耍时的欢声笑语,多么惬意!突然,沙滩上的和谐被一阵尖叫声打破:“抓贼啊!有人偷了我的钱!”接着,有人说手表被偷了,有人反映自己的錢包被偷了。警察通过查看沙滩上留下的可疑痕迹,发现那名窃贼还在沙滩上。
语感是通向更高语言文字境界的桥梁,是学生语言基础、生活体验、思想情趣和文学修养的综合体现,一旦形成将终身受用。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扎实努力地培养、提高学生的语感,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本文旨从语感培养的必要性入手,初探学生语感培养之策略,以期抛砖引玉。   一、什么是语感   我国最早提出语感概念的是夏丏尊先生,其后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等开始倡导语感教学,随之语感逐渐为人们所理解和认
现代教学论认为:课堂教学过程是课堂中各种角色间相互作用并发挥其特有功能的过程.在这种新的教学观中,“互动”成为教学过程的核心.然而,由于教师不能准确把握互动行为和实施有效互动策略,致使变革中的互动课堂中仍存在很多问题,与理想的效果仍然有相当的距离.许多看似热闹的互动却产生着低效和无效的教学效果,甚至出现了功利主义的“假互动”现象,这不能不引发我们的思考.  一、透视:当前课堂互动之审视  1.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