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异的琥珀》(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stFell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用边想象画面边读的方法读好描写小苍蝇和小蜘蛛的段落。
  2.理解琥珀的奇异之处。
  3.体会科学家是如何根据已知事实进行合理的推测,并运用这种思维方式进行合理推测。
  【教学设计】
  课前交流:
  请大家仔细观察一下我,猜一猜我今年有多大,并说出你的依据。大家看到我的外貌和体型并且据此进行合理的推断,这就是推测。
  (出示:看到……推测……)
  一、初读课文,了解琥珀奇异之处
  1.板书课题。
  今天我们共同来学习《奇异的琥珀》。课前大家预习了课文,谁来介绍一下琥珀?对,琥珀是古代松脂的化石。
  看到这个题目,大家有什么问题?琥珀的奇异之处在哪儿?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读课文,遇到生字多的句子多读几遍。
  (师巡视:明确奇异之处是:天敌能在一起;清晰。)
  2.检查生字。
  这篇课文一共有5个生字,你们都认识了吗?同桌之间互相查、互相教。
  3.交流读书感受。
  琥珀的奇异之处在什么地方呢?课文是怎样描述的?(课件出示)
  在那块透明的琥珀里,两个小东西仍旧好好地躺着。我们可以看见它们身上的每一根毫毛,还可以想象它们当时在黏稠的松脂里怎样挣扎,因为它们的
  腿的四周显出好几圈黑色的圆环。你觉得这块琥珀有何奇异
  之处?
  预设生1:小苍蝇和蜘蛛是
  一對天敌,同处一室,非常罕见。
  预设生2:从“仍旧好好地躺着”“可以看见它们身上的每一根毫毛”“腿的四周显出好几圈黑色的圆环”可以看出这块琥珀保存得完好无损、清晰可见,就像是昨天发生的事,我不得不为之惊叹。
  请大家带着惊叹之情试着读一读这句话。(练读、指名读)
  同学们想一想,科学家看到了什么?又推测到了什么?(板书:看到腿上的圆环,推测挣扎)课文中哪段话写出了小苍蝇和蜘蛛挣扎时的详细情形?
  二、细读课文,推测科学家的思考过程
  1.浏览课文,找到描写一万年以前故事的段落。
  科学家就是由一个个细节出发,然后进行合理的推测,推测出一万年以前故事的详细情形。
  (出示:从这块琥珀,我们可以推测到一万年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
  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看看课文哪几个自然段详细写了一万年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接下来就让我们追寻科学家的脚步,想象科学家的推测过程。默读课文第1~12自然段,借助学习单想一想科学家看到了什么,又推测到了什么,画出相关语句,并做批注。
  2.品读描写小苍蝇的句子。
  谁来说一说?
  预测:看到小苍蝇前腿正在拂拭眼睛,推测出一万年以前的小苍蝇在树上舒适享受的情形。课文是这样描述的——(生读,师课件出示。)
  一个小苍蝇展开柔嫩的绿翅膀,在阳光里快乐地飞舞。后来,它嗡嗡地穿过草地,飞进树林。
  那个小苍蝇停在一棵大松树上。它伸起腿来掸掸翅膀,拂拭那长着一对红眼睛的圆脑袋。
  小苍蝇的心情怎么样?从哪些词语看出来的?看,作家通过一连串的动词,把小苍蝇高兴的心情写了出来。把自己想象成那只小苍蝇,读一读这句话。
  看,我们读书时遇到特别好的语句就可以把自己想象成书中的人物或动物,这样就会读出不同的味道。
  3.品读描写蜘蛛的句子。
  预测:看到蜘蛛前腿向前伸出,推测出一万年以前蜘蛛的生活情形。文中是这样描述的:
  忽然,有个蜘蛛慢慢地爬过来,想把那苍蝇当作一顿美餐。它小心地划动长长的腿,沿着树干向下爬,离小苍蝇越来越近了。
  蜘蛛在想什么呢?(蜘蛛很想吃掉小苍蝇;蜘蛛的动作很小心,生怕惊飞了小苍蝇。)
  你是从哪些词语读出来的?(慢慢地、小心地)你能把蜘蛛的小心翼翼读出来吗?
  4.品读描写天气的语句。
  5.品读地壳变迁的语句。
  总结:科学家仔细观察琥珀的样子,从一个个细节出发,借助科学资料,进行合理的推测,写出了发生在一万年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这样的文章就是科学小品文。
  三、拓展训练,布置作业
  同学们喜欢恐龙吗?看,这是在我国发现的恐龙的脚印化石。它是怎么形成的呢?请你进行合理的推测。
  课后请同学们查一查有关化石的资料,再根据你的推测也来写一篇科学小品文,这篇文章的题目就叫《奇异的化石》。
  (作者单位:广东深圳市莲南小学)
  责任编辑 郝 帅
其他文献
学生刚开始接触散文,他们学习都很积极,回答问题也头头是道,可是一做起作业来就犯难,不是把课文原句加几个字重新抄一遍,就是胡乱答一通。究竟问题出在哪儿呢?我再次研究起散文的教学策略来。散文之所以具有形散神聚的特点,那是因为散文把看似分散的内容与形式连接成了一个“神聚”的整体。散文教学,实质是建立学生的已有经验与“这一篇”散文所传达的作者独特经验的连接。我们在指导学生读懂一篇散文时,首先要明确“读什么
有这样一群播散阳光的人,他们是北京市大兴区魏善庄镇第一中心小学的教师,他们致力于将大美之光播进学生心田。  魏善庄镇第一中心小学从另一个角度为我们提供了德育范例,就是把美育寓于平常的教育教学中。美育是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健康心理和美好人格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我们往往说得多,做得少,像魏善庄镇第一中心小学这样有意识、有计划、有效落实美育的可谓凤毛麟角。  魏善庄镇第一中心小学让学生走
师:今天,我要和大家一起学习一篇新课文。(板书:只有一个地球)这是1972年在瑞典召开人类环境会议时提出的一个口号。请齐读课题。  生:(齐)只有一个地球。  师:这是一篇文艺性说明  文。何谓文艺性说明文呢?就是运用形象化的手法来介绍事物、说明事理。(板书:介绍事物、说明事理)这篇文章要介绍的事物和说明的事理是什么呢?  生:课文要向我们介绍地  球,说明只有一个地球,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  
“树课程”研发背景介绍  焦作市实验小学是一所具有优美教育特色的学校。学校占地面积共3万多平方米,已绿化面积达1万多平方米,先后种植了百余种花草树木。一进校园,满目葱绿,随处可见一棵棵茁壮挺拔的树木。漫步在美丽优雅的校园里,细细地观赏,你会发现除了常见的杨树、柳树、松树、梧桐树之外,还有许多不常见的树种——皂荚树、杜仲树、楸树、朴树、流苏树、菩提树等,“树”成了焦作市实验小学一道亮丽的风景。校园内
元认知概念是由美国认知心理学家弗拉维尔提出的。他认为,元认知是“关于认知的认知”,包括三个方面:认知正在进行的认知过程、自身认知能力和两者的相互作用;认知自身心理状态、能力、目标、策略等;计划、监控和评价自身认知活动。元认知策略属于学习策略的一种。弗拉维尔认为,元认知策略是学习者为了成功学习而采取的管理手段,是学习者用来管理、监控、调节的策略。国内学者韩春晖把元认知策略具体化为三个方面, 即元认知
教学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  我认为易志军老师的《陌生:阅读教学新思维》一书谈的就是教学艺术,谈的就是如何优化教学策略。书中提倡的“陌生化教学”没有它的名字那么玄乎,从教学观念上说,它是一种对教学策略的创新,从教学手段上说可能是换一种提问的方式,换一个切入的视角,换一种出示的方式……以这种“新”去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教学效率。易老师在书中通过一个个生动、具体的例子把一个个教学创新的路径说得
这是一个年轻的团队,成员们性格各异却激情洋溢,富有才华。在总指挥刘荃校长的带领下,他们通力合作,默契配合,一起谱写下一首首美妙的旋律。  一  2013年,赵梓如老师要代表团队上一节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课。这是有别于传统阅读教学课的新鲜尝试,大家都充满了好奇与期待,同时也有些忐忑不安。到底该如何操作,没有人能给出一个确定答案。于是,大家就在刘校长的带领下,摸着石头过河。  赵老师以学习阅读图书馆的“办
最近听一位教师上了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的《我和祖父的园子》一课,其中一个教学片段让人难忘,引人深思。  师:是啊,在祖父的园子里,小萧红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多自由啊!从中我们可以听出萧红童年的生活就是一首歌,一首怎样的歌?  生:一首快乐的歌,一首自由的歌。  师:我们看到的萧红是自由的,也是快乐的,可是,为什么茅盾先生却说《呼兰河传》是一首凄婉的歌谣呢?同学们也许不知道,但是萧红的朋友们知道,萧红自己
(一)  《四季之美》是统编本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围绕“初步体会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学习描写景物的变化”这个主题,编排了四篇课文。有《古诗词三首》(唐代诗人王维的《山居秋暝》和张继的《枫桥夜泊》,清代词人纳兰性德的《长相思》),有日本女作家清少纳言的《四季之美》,有我国著名作家巴金的《鸟的天堂》、贾平凹的《月迹》。  这个单元,古诗词与写景散文自由组合,寄情于景,情景交融,让
《小橘灯》是20年前我学过的课文,那时我的语文老师姓张,是个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就在这节语文课上,我第一次感受到学习语文的快乐,第一次真正读懂了一篇文章。感谢张老师,是她为我推开了一扇语文的大门,是她带我走进了一个全新的世界,是她点亮了我心中的小橘灯。  就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喜欢上了读书。最先读的是泰戈尔的诗选,《飞鸟集》中的句子,我至今难忘:“天空没有翅膀的痕迹,而我已经飞过。”我不由得惊异:原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