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体育健康教育

来源 :博览群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ughl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作为直接肩负着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健康的体育教育工作者勿庸置疑要将健康第一列为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 把学生健康视为体育教育追求的根本目标, 每一位体育工作者都应以此为依据, 紧紧围绕和服务这一目标。
  关键词:体育;健康;教育;关系;体系
  长时期以来人们对健康的理解是十分狭隘的,认为身体没有生病、没有损缺便是健康,更多地把健康与身体、生理健康完全等同起来。 随着 科学 的 发展 和时代的不同, 现代 健康观对健康衡量的标准不仅仅是指四肢健全、无病。除身体本身健康外,还要求精神上有一个完好状态。在体育教学中,健康教育的目标应该是以体育为生活方式的调节手段,注重体育对人的内在影响,在运动过程中追求精神升华和人格的完善,在自我实现、自我超越中达到挑战生活、驾御生活的目的。体育健康教育的内容应该包括体育的科学性教育和体育的文化性教育,注重对体育文化价值的开发、利用和创新。
  一、更新观念,提高认识
  1.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在体育教学中,以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学生健康为出发点,体现身体、心理、社会“三维”健康观,实现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五个领域目标。
  2.新的课程标准,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即体育教学要从学生的发展、学生的实际、学生的需要出发。根据新课改的指导思想,体育教学不再是以教师为主,而是以学生为主,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是经验的重组和重新理解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自主的学习者。学生来到学校,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而是要积极主动的进行知识建构。通过自主的知识建构活动,学生的创造力、潜能、天赋等得以发挥,情操得到陶冶,个性得到发展。
  3.教学方法要创新,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采用启发式教学、探究教学、情景教学等、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教师对学生学法指导。
  4.改革评价体系,改变以往以期末考试成绩为最终成绩的评价方式。采用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家长评相结合的评价体系。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5.积极开发校本课程,探索学生喜欢、符合本地区、本校、教师本人特点的教学内容。需要指出的是校本课程的开发,是学校的集体行为,即在学校校长的统一领导下,在学校教务处的指导下,根据学校校本课程开发计划进行。
  二、认清中学体育与健康教育的关系
  中学体育是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 它是根据国家制定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以及社会需要, 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 以适当的身体练习和卫生保健措施为手段, 通过多种组织形式所进行的一种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其目的是有效的锻炼学生身体, 增强体质, 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 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提高运动技术水平, 为社会培养身心健康的后备人才。而健康教育是以学生为对象, 以身体健康为目的的教育活动。它主要是通过课内外的各种教育、教学, 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学生各种有益于自身, 有益于全民和社会的健康行为与习惯;提高学生的卫生保健知识水平, 使他们能自觉的改造和保护环
  境, 能动的与危害身心健康的各种因素作斗争; 预防和减少一些常见病, 尽可能的避免意外伤害, 增强体质, 促进身体发育, 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美国教育总署指出, 健康教育是人们能够选择有益于健康行为的所有的学习的总和; 世界卫生组织也认为,健康教育的重点在于它的全民性以及有碍健康行为的改变, 通过有效地运用现有的卫生系统, 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 改善目前的健康状况和生活环境, 并以此促进自我健康。中学体育工作者应充分认识到, 学校体育在实施健康教育中的诸多优势与可能条件开发体育健康教育的巨大潜能, 将体质教育、心理教育、卫生保健教育有机结合融为一体, 构建三位一体的体育教育新模式。这应是我们面临的新工作, 也是落实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具体体现, 是当今学校体育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这样中学体育自然就为健康教育提供了必要载体和有效途径。
  三、确立健康体育教育体系
  体育与健康课的教学应以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为宗旨,与德、智、美等各育有机结合,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新课程确立的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体系,明确规定了以下课程总体标准:1.增强体能,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2.培养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3.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表现出人际交往的能力和合作精神;4.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5.发扬体育精神,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这一目标体系避免了过去所用的套话、空话,显得更加明确、具体,具有可操作性。就教学宗旨来看,体现了以学生运动技能培养为主的价值取向向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的多维价值取向的转变。实施这一目标体系,要遵循以下规律:一是目标的权威性。课程目标是根据初中阶段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制定的,不可随意拔高或降低;二是目标的灵活性。新课程目标体现了总体要求的规定性与实施单元的灵活性的有机结合,在选定具体项目或内容后,执教者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确定目标;三是目标的层次性。根据各年龄阶段学生发展水平,将目标纵向分解,形成目标树,使各阶段教育目标具体化;四是目标的针对性。体育与健康课必须关注学生的性别和年龄等因素,在总体目标范围内,根据学生性别和年龄特点确定教育目标;五是目标的全面性。体育与健康课目标既有显形的习惯、技能目标,也有隐形的品质、情感目标,设计目标应综合考虑,不可偏废。
  四、构建健康体育教育内容
  新课程突破了以往以竞技项目为主的内容体系,从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等方面确立了课程内容框架,从而极大地拓宽了体育课程的内容范畴。因此,选择新课程教学内容,要树立“大体育”观念,既考虑体育与健康课本身的教学内容,又思考体育与健康同各种教育因素的有效衔接,从“动育、心育、食育、性育、劳育”等方面整体谋划,科学设计。“动育”,即运动技能教育。包含着对学生运动兴趣、爱好、习惯、体育道德的培养和运动技术水平的训练,是体育与健康课的主体内容;“心育”,即心理健康教育。实施体育与健康教育的整合是对体育认识的一次飞跃,心理健康教育肩负着学生健康知识的培养,健康生活方式和乐观、进取、开朗、豁达的心态的形成等重要任务;“食育”,即饮食科学教育。人体的许多疾病都是“吃”出来的,关注学生的身体健康必须从关注饮食开始,因此,提高学生的食品卫生和安全意识,培养科学的营养结构知识和饮食习惯,是体育与健康课的基本内容;“性育”,即性知识教育。初中阶段,正值学生生理发育成熟时期,加强青春期卫生知识教育,让学生掌握性科学,打破性神秘,既是卫生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劳育”,即劳动教育。它既是一门专门的课程,同时也是体育与健康的重要组成部门,通过组织学生参加社区服务劳动或自我服务性劳动,可以达到以劳健体、以劳益心的目的,对于增强学生体能,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点和劳动态度都具有重要作用。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着力探究如何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语文课堂;氛围;激趣  新课标要求教师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使学生愿学、乐学,我在多年的课改实践中作了以下的探究:  一、宽松和谐激趣法  语文课堂要体现人文性的特点。营造宽松和谐民主平等的气氛是课改的一项重要任务。师生应是平等的合作者,要彼此尊重、互相信赖
期刊
摘 要:班主任——每天从晨光微露到星光闪烁,步履匆匆,身影忙碌,但工作快乐,生活充实。尤其是班主任真诚的爱,赢得了学生纯真的心,赢得了家长的理解和支持,赢得了社会的尊重和爱戴。  关键词:学生;喜欢;爱戴;班主任  常言道:“欲晓之以理,须先动人以情”。这句话道出了情感与教育的关系,也让我感受颇深。班主任只有对学生倾注真诚的师爱,学生才会“亲其师而信其道”,自觉愉快地接受教师的教诲,接受老师传授的
期刊
摘 要:胡适、郭沫若等大力倡导诗与歌之间的分离,强调诗的自由属性与内在价值,这种属性导致新诗向着散文化的方向发展,对诗歌、散文题材产生深远影响。然而在新诗发展的不同时期,皆有一大批学者倡导新诗与歌之间的融合,在创作实践中大胆尝试,重新厘定诗歌观念。笔者则是从诗歌散文的朗读与音乐表现力的关系入手,探索两者的内在价值,为该领域的研究者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诗歌;散文;朗读;音乐表现力  诗歌散文的
期刊
摘 要:课程改革的基本目标之一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实现学生的学习由被动接受向自主、探究、合作式的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与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变紧密相关,因为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培养能力的主阵地是课堂教学。  关键词:交往互动;高职学生;数学;教学策略  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有效教
期刊
摘 要:愉快的课堂,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效率,而创设愉快的课堂,则需要灵活地运用多种愉快的教学方法。本文从引起学生兴趣的角度,提出六个教学方法来阐述提高兴趣对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影响,并结合笔者自身的教学经验,印证方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民主;兴趣;愉快;自主学习;教学方法;有效教学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音乐教学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以审美为核心、以学生为
期刊
摘 要: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重要的精髓传承部分,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包括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传承者,当代中学生应当在语文教学中提高传统文化素养,做好传统文化的接班人。本文将从现在的语文教学现状出发,通过探究一定的方法来提高语文教学中发挥传统文化的巨大作用,以供参考。  关键词:中学语文;传统文化教学;文化教育  中华传统文化包涵了许多精髓,语文教学作为传统文化教学的重要载体之一,应
期刊
摘 要:楹联是我国文化遗产中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特殊文体。佛教楹联短小精炼、小中见大,寓意深刻,韵味无穷。浙江佛教文化底蕴深厚,其与楹联艺术相结合而产生的富有宗教色彩和地方特色的“楹联文化”体现了独一无二的美学价值和历史意义。本文以杭州净慈寺楹联为例,以断句、解释等语言手段,从佛教楹联用词层面出发,考察寺庙楹联的展示内容、展示方式以及展示环境。体会其直接、通俗而生动地文化内涵与历史意义。  关键
期刊
摘 要:数学在当今时代是有关科学领域的重要基础,数学课程的教与学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有着密切联系。本文以数学竞赛为契机,探讨了数学课的教与学。  关键词:大学生数学竞赛;数学课;教和学  一、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  大学数学是工科院校各专业必修的基础课,它不仅为后继课程奠定必要的数学基础,更重要的在于培养学生自觉地数量观念、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高度的抽象思维能力,提高本身的数学素养,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
期刊
摘 要:针对于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进程中,大量的课外阅读不仅可以扩大学生的阅读视野,其对学生语文写作水平的提高也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基于此,本文对于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进行一番了探究。  关键词:课外阅读;小学语文;作文  随新课改的大力推崇,我国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工作者的不断努力,构建了多元化的教学方法,经过笔者的具体实察,发现在多样化的创新性教学中,加强学生的课外积累是提升其写作水平的
期刊
摘 要:现代信息化教育技术运用于课堂教学,是教学手段的现代化、自动化的重要体现,能增强学科教育的感染力与渗透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现代信息化教育技术,有利于激发学生良好的学习动机,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唤起学生的内心情感共鸣,有利于提高学生理解知识的能力。在运用现代信息化教育技术进行学科教学时,注意不能为用信息化教育技术手段而用现代信息化教育技术手段,不能以教师模拟操作和教师活动代替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