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书系问不完的问题

来源 :书香两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tm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但凡出版社,必有一两套拿手书系,凝聚出版焦点。
  1982年开创的“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是商务印书馆最为知名的社科学术丛书品牌。20多年下来,这套丛书已有300多种,对几代读者产生深远的影响;江苏人民出版社的“海外中国研究丛书”,自1988年出版至今,已出版40余种,亦是同类书籍的翘楚,让我们得以从海外的眼光重新认识中国;同样的,八十年代的台湾出版社,几乎每家都有书系。有些是拿自己公司名字作为书系名称,如“尔雅丛书”、“远景丛刊”、“九歌丛书”“远流丛刊”等等,亦有少数另辟名称,如志文出版社的“新潮文库”、远流的“大众心理学”等等。诸如此类的丛书、书系,种目繁多,不胜枚举,各个出版社信手拈来都可列出几种。
  书系的经营,是出版社树立自身品牌,累积读者以及口碑,使出版迈向长远、规模化经营的必经之路。对很多出版社来说,打造一两个有名的书系,是可以让自己快速崛起的利器和机会。
  站在读者的角度,在书店陈列架上,一整套包装风格统一、一字排开数量不少的书系,亦是吸引眼球之处。而书系的作用并不仅止于此,它能迅速帮助读者找到关注的焦点,比如,可以顺着“诺贝尔文学书系”找到同类图书,让他得以全面了解“诺贝尔文学奖”的得奖作品或是作家作品。如果这个书系的内容非常对读者的口味,则会让他产生一种期待:这个书系的下一本书是什么?
  如此说来,书系相当重要。但见到出版界铺天盖地的“书系”扑面而来,要如何往下走?随便找个英文字,组一条书系?当然不行。台湾著名出版人周浩正先生,曾经在“写给编辑人的信”中,专辟文章细谈“书系”。
  他这样写道:“在我的认知里,开‘书系’是何等大事!必须从整体环境去理解所开书系的位置,除了开发一时需要之外有没有未来性?这座拱桥两端(譬如:现在/未来;读者/作者)驾在哪里?稿源(石头)呢?市场呢?获利能力能支撑吗?需要多久才能回收?有竞争者吗?自己的罩门在何处(至少要用SWOT检验一遍)?你是独占抑或独大?挑战门槛高吗?谁架设的?资金能烧多久?有增资方案吗?……”(编注:《写给编辑人的信12》,周浩正;或《优秀编辑的四门必修课:一位资深总编的来信》,金城出版社,周浩正)
  关于创办书系,问题多得问不完。周浩正先生继续写道:“假使只是套袭书系的壳子,而不正视各项构成条件,失败是迟早的事。大家喜欢一窝蜂地模仿、追随、抄袭、以为搞个词汇、拉出一条书系就万事OK,实在是侮辱了书系。若是找不到利基,区隔不出差异,肯定建立不起优势。事实上,书市中真正有竞争力的书系,屈指可数。”(编注:同上)
  那么,“促使出版社繁盛的‘书系经营’秘诀究竟是什么?”周浩正先生的文章里,或许能给你一些思考、借鉴与启发。
其他文献
阅读马世芳,心情是愉快的,尽管他的两本书名“昨日”、“乡愁”等字眼,本身蕴含着时光飞逝、好生惆怅的意味。但他不是纯粹的怀旧,他所怀的旧甚至是刻意追寻而来的,仿若进入时光机器,追溯到他来不及参与的时代,只因那个时代有他所喜欢的东西,那是他所崇拜的摇滚乐和摇滚歌手活跃的年代。  “来不及了。那个时代在你出生之前就已经结束。”从《地下乡愁蓝调》一书开始,马世芳便多次倾诉,对于西洋摇滚乐、台湾民歌运动勃兴
期刊
这些年很风光的“杂志书”,最近又添了几员生力军,其中最为惹眼的当属安妮宝贝主持的《大方》,一时热评如潮,这让我这个老牌“杂志癖者”想说说几句我们“杂志书”的前世今生。先说当下,近者如《读库》、《悦读》、《温故》、《闲话》、《老照片》、《历史学家茶座》都要算MOOK圈里混得不错的,其中《老照片》是老大,已有十五年之悠久历史,且引领了举国“老照片热”。但是很少有读者注意到,比《老照片》稍晚的《老漫画》
期刊
人究竟会因为失去而做出什么事?人为什么会端坐在电脑前,看每一个人的人生、看这世界的改变?因特网的出现,是拉近人与人的距离,还是扩张每一个人自我内在的恐惧和占有?  《第五号房》结合网络发展故事,除了个人封闭世界的描写以外,添加各式各样待在电脑前的众人,让它透过网络的多元和诡异多变,将看似扩及他人的生活,呈现出一种窥探自我内在的冲突感。  塔德是一个自小失去母亲、渴望母亲的男人(或说恋母),想要囚禁
期刊
我这样问,可能很多人脑海会自动浮现出“事业女性”的模样。相对于旧时代,这前所未见的族群一直是妇女最容易辨认的新理想;如今女性在职场工作已很平常,但大众心底里还是爱对不让须眉的巾帼另眼相看。有赖电视、杂志、广告各种媒体的循循善诱,妇解先驱的艰苦铸就的革命光环慢慢幻化为都会女性俯拾即是的时尚品味。如果这多少总算提升了女性建构独立身份的普及程度,那也不过是让女人从只能被动地回应男人的欲望,进而学会自给自
期刊
当前可说是文学作品版本密度最大的时代。由于政治形势、出版机制以及文学观念等不断改变,许多作品都被不同程度地加以修改而陆续重生问世,亦使得台湾当代文学出版物呈现出一种拥有众多不同版本的时代面貌。  所谓现代文学的经验特性,即既离不开读者对于印刷书页的态度,又看待形式质量的美感知觉。因之,在有些书册装帧设计上,你可感受到最传统的中国古典色彩,没有激情狡狯的宣传式语言,没有让人眼花撩乱的线条用色,有的只
期刊
缪思出版公司成立至今,一直秉持以下的出版宗旨:“寓教于乐,期藉由引介地位经典、风格优美、内容创新、富幽默感或寓意深远等深具启发性的海外奇幻文学,以培养台湾读者多元思考能力与创造力”──呃,写成白话的意思其实是:正经八百    缪思出版公司成立至今,一直秉持以下的出版宗旨:“寓教于乐,期藉由引介地位经典、风格优美、内容创新、富幽默感或寓意深远等深具启发性的海外奇幻文学,以培养台湾读者多元思考能力与创
期刊
端午节在农历五月初五,闽南称“五月节”、“五日节”。端午节的称呼,始于晋代,晋周处《风土记》载:“仲夏端午……谓五月初五日也。”五月初五为端阳,取自五月开始阳气始盛的意义;又称重午(重五),因为夏正建寅,五月为午月,五日亦称午日,这天是午月午日相重,故称重午或重五。此外端午节还有“沐籣节”、“诗人节”、“解粽节”、“龙船节”等之称。  关于端午节的起源有多种传说:一种说为纪念爱国诗人屈原五月初五投
期刊
Lily说,由声音去认识一个人,很有诗意。而我觉得,“读”Lily的漫画,就像读诗,线条与线条之间充满解读空间,秘密和深意往往隐藏于细节之中。所以,一边翻着她的漫画,一边通电话,就同时领略着双重诗意;也恰似“涂鸦墙”的形式,左边是文字,右边是画。  翻开《Lily的女性涂鸦墙》,首先看到的是一些又可爱又可怖的大头“公仔”。Lily自述:“香港的房子很小。我家在狭窄的门廊上挂了个全身镜。……我从小照
期刊
我们经常说“贫穷”,有时候恐怕也不甚了了。究竟“贫穷”是什么?它到底是一种物质匮乏的状态,还是一种匮乏者的心态?这不好回答,本书却尝试从香港新移民家庭中找出答案,既展示新移民家庭的贫穷困境,追溯造成如此现象的种种原因,也勾勒出新移民家庭成员的心理面貌,并思考他们的前景。  主编陈国贲是社会学家,而书中各篇的作者都是其学生,虽然本书充斥着许多理论剖析,但也引用了大量新移民家庭的个案并描绘得入木三分,
期刊
2004年,黄育海带领上海九久读书人文化实业有限公司的一众同仁,开始对民营出版和文化经营进行深入而系统的探索。  公司建立之初,九久选择了独特的“图书出版+网上书城+读书人俱乐部”会员制直销模式。仅仅7年时间,俱乐部会员已经超过200万,“99网上书城”也已成为大陆第三大网上书店,更是大陆屈指可数的B2C网络营销盈利者之一。在出版内容上,九久致力于欧美乃至世界的畅销书、优秀文学的版权引进,将欧美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