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通过对去污区工作环境等方面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进行分析,从防护设施准备、个人防护用品穿戴要求、职业暴露处理方法等,探讨职业安全防护措施。
【关键词】去污区;职业危害;防护措施
【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975—01
可复用诊疗器械、器具、物品清洗是医院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清洗质量关系到医院的感染控制、器械维护水平,清洗方法通常分为手工清洗和机械清洗[1]。一般回收到消毒供应中心的诊疗器械、器具、物品等带有多种致病与非致病微生物,基本属于重度污染物品,因此在清洗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危害因素。为了提高职业安全防护意识和防护行为,减少职业暴露的发生率,就目前存在的危害因素及防护进行浅析。
1 危害因素
1.1 生物危害因素
使用后诊疗器械、器具、物品分为感染和特殊感染器械。消毒供应中心回收的各种诊疗器械、器具、物品带有多种致病性的病菌微生物,均属于感染器械。特殊感染器械包括朊毒体、气性坏疽、破伤风病为感染器械、器具及物品。
1.2 化学危害因素
目前常用的化学清洗剂、消毒剂、除锈剂等清洁用品,在使用过程中不注意防护,易导致不同损伤。
1.2.1 除锈剂 常用于医疗器械的除锈、除垢处理。但原液对皮肤粘膜有较强的刺激性。
1.2.2 多酶清洗剂 多酶能有效高速的分解人体脂肪、蛋白质、粘多糖等,在配置过程中原液也可造成操作者的皮肤角蛋白分解,导致皮肤受损等伤害。
1.2.3 消毒剂 酒精作为消毒剂,由于剂量使用大,易挥发,可对呼吸道疾病造成一定程度损害。含氯消毒剂使用较多,氯會损伤皮肤和皮脂,使真皮层干燥脱水,含氯的水可能还会刺激眼睛,使眼睛发红、发痒、有灼烧的感觉。
1.3 物理危害因素
1.3.1 医疗器械中有大量穿刺针、刀片等锐利器械。在清洗过程中,易造成清洗人员创伤,导致开放性伤口。据相关资料统计,利器损伤中53%为穿刺针或注射针头,17%为手术刀片,9%为剪刀,11%为破损的玻璃,10%为布巾钳。
1.3.2 烫伤 热力消毒的温度>80℃,极易引起皮肤烫伤,导致感染。
1.4 生理、心理因素
消毒供应中心清洗工作繁重而琐碎,工作人员长期处于思想高度集中,精神非常紧张的环境中。体力脑力消耗均较大,极易引起腰腿痛、胃病等应激性疾病,还会引起焦虑烦躁等心理障碍。
2 职业安全防护措施
2.1 防护设施应齐备
2.1.1 在去污区缓冲间,应备齐所有防护用品,包括圆帽、口罩、一次性防水衣、眼罩、面罩、防水围裙、袖会、防水鞋等。
2.1.2 在去污区应配备充足的转运车,避免工作人员远距离运送物品时费力导致人体损伤。
2.1.3 在清洗池边设立一个以上洗眼器,以备污水溅到眼睛时进行冲洗用。
2.1.4 在去污区准备急救箱,内放碘伏、湿棉签、创可贴、75%酒精、氯霉素眼药水等,若发生职业损害时急用。
2.2 个人防护要求
2.2.1 戴眼罩或面罩
清点分类、清洗等处理器械过程中经常发生带血液、体液、分泌物等的污染物溅出现象,因此清洗时应戴口罩、眼罩或面罩等,并及时更换。
2.2.2 穿防护服
清洗器械时必须戴圆帽、口罩,穿防水衣或防水围裙、袖套,穿防水鞋。
2.2.3 戴手套
清洗污染物品过程中均应戴双层手套(均为橡胶手套,两种颜色最佳),操作过程中若手套撕裂、切破或刺穿后,立即脱掉手套,然后彻底洗手、更换手套后再完成清洗工作。
2.3 职业暴露处理
2.3.1 清洗人员手或其他部位的皮肤表面一旦沾染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需及时脱掉手套后立即按“七步洗手法”彻底洗手或相应部清洗及消毒。
2.3.2 锐器刺伤
2.3.2.1 要求临床使用科室及时将用后针头、手术刀片等锐器丢弃,不可混于回收物品内。
2.3.2.2 要求清点分类人员按去污区人员着装要求进行穿戴,正确使用血管钳夹紧后将其放置于利器回收箱,避免用手直接接触锐器,以防造成人体伤害。
2.3.2.3 一旦被锐器刺伤,应先脱手套,立即从近心端向远端反复轻轻挤压受伤部位,尽量挤出受伤处血液,用肥皂、流动水清洗伤口,再用2%—5%碘伏进行消毒包扎。如被HIV或者HBV、HCV病毒污染的利器刺伤,及时处理伤口还应及时上报并做好登记,随诊等预防工作[1]。
2.4 防护用品的处理
一次性隔离防护服做到一用一更换或明显沾污时及时更换,重复使用的眼罩或面罩、围裙、袖套及防水鞋等每天用洗涤剂清洗及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晾干备用。
针对目前传染病发病率高、病种繁多的情况,在清洗过程中存在着诸多的危害因素,因此要求清洗人员在清洗过程中注意自身职业安全防护,规范操作,按标准预防做好个人防护是关键。
参考文献:
[1] 刘春花.影响回收器械清洗质量的因素与对策[J].护理研究,2010,24(2):441 442
[2] 王纬.医院供应中心业务手册[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8:434.
【关键词】去污区;职业危害;防护措施
【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975—01
可复用诊疗器械、器具、物品清洗是医院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清洗质量关系到医院的感染控制、器械维护水平,清洗方法通常分为手工清洗和机械清洗[1]。一般回收到消毒供应中心的诊疗器械、器具、物品等带有多种致病与非致病微生物,基本属于重度污染物品,因此在清洗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危害因素。为了提高职业安全防护意识和防护行为,减少职业暴露的发生率,就目前存在的危害因素及防护进行浅析。
1 危害因素
1.1 生物危害因素
使用后诊疗器械、器具、物品分为感染和特殊感染器械。消毒供应中心回收的各种诊疗器械、器具、物品带有多种致病性的病菌微生物,均属于感染器械。特殊感染器械包括朊毒体、气性坏疽、破伤风病为感染器械、器具及物品。
1.2 化学危害因素
目前常用的化学清洗剂、消毒剂、除锈剂等清洁用品,在使用过程中不注意防护,易导致不同损伤。
1.2.1 除锈剂 常用于医疗器械的除锈、除垢处理。但原液对皮肤粘膜有较强的刺激性。
1.2.2 多酶清洗剂 多酶能有效高速的分解人体脂肪、蛋白质、粘多糖等,在配置过程中原液也可造成操作者的皮肤角蛋白分解,导致皮肤受损等伤害。
1.2.3 消毒剂 酒精作为消毒剂,由于剂量使用大,易挥发,可对呼吸道疾病造成一定程度损害。含氯消毒剂使用较多,氯會损伤皮肤和皮脂,使真皮层干燥脱水,含氯的水可能还会刺激眼睛,使眼睛发红、发痒、有灼烧的感觉。
1.3 物理危害因素
1.3.1 医疗器械中有大量穿刺针、刀片等锐利器械。在清洗过程中,易造成清洗人员创伤,导致开放性伤口。据相关资料统计,利器损伤中53%为穿刺针或注射针头,17%为手术刀片,9%为剪刀,11%为破损的玻璃,10%为布巾钳。
1.3.2 烫伤 热力消毒的温度>80℃,极易引起皮肤烫伤,导致感染。
1.4 生理、心理因素
消毒供应中心清洗工作繁重而琐碎,工作人员长期处于思想高度集中,精神非常紧张的环境中。体力脑力消耗均较大,极易引起腰腿痛、胃病等应激性疾病,还会引起焦虑烦躁等心理障碍。
2 职业安全防护措施
2.1 防护设施应齐备
2.1.1 在去污区缓冲间,应备齐所有防护用品,包括圆帽、口罩、一次性防水衣、眼罩、面罩、防水围裙、袖会、防水鞋等。
2.1.2 在去污区应配备充足的转运车,避免工作人员远距离运送物品时费力导致人体损伤。
2.1.3 在清洗池边设立一个以上洗眼器,以备污水溅到眼睛时进行冲洗用。
2.1.4 在去污区准备急救箱,内放碘伏、湿棉签、创可贴、75%酒精、氯霉素眼药水等,若发生职业损害时急用。
2.2 个人防护要求
2.2.1 戴眼罩或面罩
清点分类、清洗等处理器械过程中经常发生带血液、体液、分泌物等的污染物溅出现象,因此清洗时应戴口罩、眼罩或面罩等,并及时更换。
2.2.2 穿防护服
清洗器械时必须戴圆帽、口罩,穿防水衣或防水围裙、袖套,穿防水鞋。
2.2.3 戴手套
清洗污染物品过程中均应戴双层手套(均为橡胶手套,两种颜色最佳),操作过程中若手套撕裂、切破或刺穿后,立即脱掉手套,然后彻底洗手、更换手套后再完成清洗工作。
2.3 职业暴露处理
2.3.1 清洗人员手或其他部位的皮肤表面一旦沾染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需及时脱掉手套后立即按“七步洗手法”彻底洗手或相应部清洗及消毒。
2.3.2 锐器刺伤
2.3.2.1 要求临床使用科室及时将用后针头、手术刀片等锐器丢弃,不可混于回收物品内。
2.3.2.2 要求清点分类人员按去污区人员着装要求进行穿戴,正确使用血管钳夹紧后将其放置于利器回收箱,避免用手直接接触锐器,以防造成人体伤害。
2.3.2.3 一旦被锐器刺伤,应先脱手套,立即从近心端向远端反复轻轻挤压受伤部位,尽量挤出受伤处血液,用肥皂、流动水清洗伤口,再用2%—5%碘伏进行消毒包扎。如被HIV或者HBV、HCV病毒污染的利器刺伤,及时处理伤口还应及时上报并做好登记,随诊等预防工作[1]。
2.4 防护用品的处理
一次性隔离防护服做到一用一更换或明显沾污时及时更换,重复使用的眼罩或面罩、围裙、袖套及防水鞋等每天用洗涤剂清洗及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晾干备用。
针对目前传染病发病率高、病种繁多的情况,在清洗过程中存在着诸多的危害因素,因此要求清洗人员在清洗过程中注意自身职业安全防护,规范操作,按标准预防做好个人防护是关键。
参考文献:
[1] 刘春花.影响回收器械清洗质量的因素与对策[J].护理研究,2010,24(2):441 442
[2] 王纬.医院供应中心业务手册[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8: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