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教学的德育渗透分析

来源 :学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gkmn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德育是高中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中教师面临的主要任务。文章立足高中地理课堂,简要概述了高中地理教学德育渗透的必要性,阐述了高中地理教学的德育渗透原则,分析了高中地理教学德育渗透的途径。并结合教学实践经验,从挖掘教材中德育因素、立足社会生活开展德育教育、多渠道激发“三观”形成等几个方面入手,对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路径进行了进一步分析,以期為立德树人教育理念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有效落实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德育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1)27-0083-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27.041
   地理作为高中教学的重要学科,在教学方法上与高中其他学科具有很多共同点,如科学的态度、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等,其中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是高中地理教学板块始终强调的教育理念及理性思维方法。在经济高速发展、网络化信息迅速传播的背景下,对高中地理教学进行德育渗透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高中地理教学的德育渗透必要性
  (一)满足青春期学生的自我发展需求
   通过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可以在促使高中生获得较为系统的地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积极发展高中地理思维能力,培养高中生独立吸取地理新知识的兴趣和能力。在此基础上,促使高中生进一步接受辩证唯物主义、爱国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熏陶,树立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等与自我发展相关的观念。进而产生建设祖国的雄心壮志,为高中生性格、品质、个性趋于平稳、健康提供驱动力。
   (二)提升地理课程教育指导效率
   新的时代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面临的诸多挑战从本质上说是对国民素质的挑战、对教育方法的挑战。单一灌输式的应试教育方法,无法在提高高中生的国民素质上发挥良好效力。而通过传授地理知识渗透德育理念,可以引导高中生在实际知识探究中主动运用辩证唯物主义思维,拓展学习深度、广度,为地理课程教育指导效率的提高、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提供依据。
   二、高中地理教学的德育渗透原则
   (一)正确导向
   在高中地理教学渗透德育过程中,教师应运用辩证教育方法,利用自然条件的优势成就,在中外、古今对比中发掘国情优势,培养高中生的民族自豪感、民族自信心。促使高中生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就和遇到的困难[1]。
   (二)生动形象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是一项长时间潜移默化的工作,教师应结合教学实际,组织开展以专题讲座、出黑板报、国情小论文演讲等为载体的课外活动,开展生动形象的活动,给予高中生情感、思想、道德品质、意志力等正面影响。
   (三)紧扣教材
   地理知识传授、地理能力培养是德育渗透的主要途径,教师应紧扣教材,寓德育于地理知识的教学中。如在介绍中华民族赖以生存的自然人文环境时,帮助高中生认识国情,进而启发高中生探索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保护利用、破坏污染之间的辩证关系,形成良性的地理知识学习循环。
   三、高中地理教学的德育渗透途径
  (一)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
   地理课堂是对高中生开展德育教育的重要场所,为了在高中地理教学中顺利渗透德育教育,教师应注重在教材中挖掘德育因素,润物无声地对高中生进行德育教育[2]。
   首先,高中地理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元素,在以往教学阶段,教师多专注于地理知识的简要讲解,不够重视德育资源的开发利用。而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应注重调整教学理念,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元素,促使德育与智育全面融合,为德育目标的落实及高中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支持。现代社会地理图片、影像、音像、数字地球App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及国情教育的良好载体,教师应正确认识地理教材在国情教育中的独特优势,通过为高中生展示与课文内容对应的图片、影像,帮助其正确了解我国国土基本情况以及当前面临的问题,增强高中生的忧患意识,激发高中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其次,在国情教育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培养高中生的民族精神,教师可以在德育精神指引下,对现有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材进行全面研习,或者带领高中生对教材中德育资源进行研究,增强高中生对地理教材的认识,从阐述地理教材中我国土地、矿产、森林资源分布及开采情况出发,加深高中生对我国居于世界位次的正确认识。如在人教版高中必修一第三章“自然界的水循环”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课堂导入环节引入传统文化“君子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在初步对高中生进行德育教育的基础上,切入到“自然界水循环”的主题。随后在课堂推进阶段,将德育教育渗透到教学内容、实际应用、基础知识深层次内涵中,实现分组讨论、实验演示、自主探究、启发引导、归纳总结、师生互动等,保证德育渗透效率。
   最后,基于高中地理教育对高中生树立崇高理想的积极意义,教师应在地理教材中挖掘可激发高中生学习积极性、自强意识的内容,如神舟飞船发射、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我国徐霞客撰写《徐霞客游记》的艰苦经历等,逐步激发树立“立志成才,为国争光”“坚持真理,认识世界”的精神理念[3]。其中,我国首次神舟飞船发射时间为1999年11月20日6时30分7秒,这不仅是我国载人航天事业的惊天一跃,也是我国科技历史书写的盛世华章。在神舟飞船发射前,我国科学家克服了飞创大规模改造及飞行状态调整能力的不足,表达了中国不畏艰难的国家意志,也展示了中国雄浑的实力,为中国梦的实现及延续提供了充足支持。通过展示神舟飞船发射过程,激发高中生的爱国之情,提高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哥伦布在发现新大陆过程中克服了经济、技术、人员等多方面的困难,最终寻找到了新的陆地,为世界版图的完善做出了贡献。据此,启发高中生在地理知识学习过程中勇于探索、勇于创新。   (二)立足社会生活开展德育教育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都是死书本,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都是死教育。高中地理教育从某种程度上说是一种社会活动,也是高中生通过课堂教学途径了解社会、认识社会的过程。作为社会群体中的一员,高中生地理知识学习过程根本上是一种社会活动。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时,教师应立足社会生活世界,围绕高中生社会生活重点,以培养高中生现代公民必备地理素养为目标,在进行必备地理知识传授的基础上,引导高中生关注资源、人口、区域发展、环境等方面问题,强化高中生地理学习能力、生存能力,促使高中生正确认识人与地理间的联系,逐步形成珍爱地球、善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观念。或借助时事热点,将教材与高中生的生活有机整合,由点到线地展开渗透。
   此外,在充分挖掘地理学科教学内容蕴含的德育资源、育人价值的基础上,教师应将德育目标有机渗透到地理教学中,恰当处理地理知识教学、爱国主义精神培养与德育教育渗透的关系,将端正的态度、积极的情感、正确的价值观自然融入地理教学全过程。
  (三)多渠道激发“三观”形成
   德育的滲透除了立足社会生活开展教育以外,还可以借助教学方法的创新这一渠道。在以往地理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大多采取灌输式教学法,高中生不需开动脑筋就可以获得知识,对教师依赖度较大,极易在日常生活中养成依赖他人的不良习惯。因此,在德育教育理念下,教师可以探究教学为中心,以激发高中生自主思考分析、培养高中生独立生活学习理念为目标,从多个渠道入手,通过核心素养培养、科学思维能力提升,激发高中生形成正确的“三观”。同时考虑到高中生树立“三观”是一个渐进性的过程,教师应根据高中地理教学的德育渗透最终目标,立足课堂,利用生动形象的多种途径,积极帮助高中生树立正确的科学观、人生观和唯物主义世界观。
   一方面,聚焦课堂教学,共话素质教育,是核心素养谱新章的主要手段。教师应以地理核心素养落实为切入点,从激发高中生地理审美情趣、培养高中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增强高中生对全世界环境和资源的保护意识、引导高中生树立人地和谐观念、指导高中生形成尊重不同文化的意识等方面,将德育教育渗透到地理核心素养教育过程中。即在深入分析培养地理学科素养的前提下,结合地理学科特点,积极设计和开展实验探究、社会实践等多种类型的教学活动,落实立德树人目标。在实验探究中,高中生需要实际动手操作,探究理论知识点与实验现象之间的关系;而在社会实践活动中,高中生需要以小组的形式,分别扮演不同角色,结合各自小组诉求在社会实践平台中进行辩论。辩论活动的开展,可以加深高中生对相关知识点的印象,逐步形成正确的科学观、世界观。
   另一方面,为了帮助高中生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唯物主义世界观、科学观及人生观,教师应以科学发展观为立足点,根据教学内容的差异,增强高中生的辩证主义认识,促使高中生可以在地理课堂中形成辩证思维。同时借助专业课题驾驭能力,从更广泛的视角出发,在整合课程优势科学资源的前提下,注重横向、纵向知识点间的联系,挖掘科学知识的内在结构。进而借助问题探究任务,以对比总结的方法,指导高中生通过读图获取科学信息。如在人教版高中必修三第六章《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从资源开发和保护视角入手,向高中生提出问题探究任务:人类的发展与经济发展相互协调的途径是什么?要求高中生根据任务内容,在课下合作或独自阅读教材,查阅相关资料,认识自然活动变化规律,并以自然活动与人类发展联系入手,提出一系列对策,并在课堂中具体阐述。
   综上所述,受多种因素影响,近几年高中地理教学改革陷入困境,对培养高素质、跨世纪人才造成了较大冲击。高中地理教师应重视在教学中渗透德育,依据高中生认知思维的发展规律,将德育贯串于地理教学的各个环节,唤醒高中生的社会责任感。同时以地理教材内容为载体,对高中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促进高中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科学观,提升高中生的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丁竹芳.高中地理课堂中德育的渗透策略[J].启迪,2019(5):46.
  [2]赵晓佳.高中地理教学中德育内容的相关渗透[J].课程教育研究,2018(35):179.
  [3]左一龙,刘少军.分析高中地理教学的德育渗透[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8(19):157.
其他文献
摘 要:初中政治课作为文化课主要科目之一,是高考必考的内容,学习初中政治可以培养中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思想和道德上成为一名社会的合格公民,知法懂法不犯法,有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在生理和心理上不断完善自己的综合素质,为建设祖国做出伟大贡献,促进我国更快、更好地发展。文章重点介绍我国初中政治课堂上的教学现状及提高初中政治课堂教学效果的有
摘 要:小学科学有着科学启蒙作用,对学生今后对科学的喜爱和探究有深远的影响。把“做与思”有效地融合,能够让学生做中有思,思中有做,培育学生的科学素养。文章分析了“做与思”融合的重要性,探究了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做与思”有效融合的策略,旨在促进小学科学教学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科学;做与思;有效融合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1)2
摘 要: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内容,在核心素养观念的指导下,阅读教学理应向着探究性的方向迈进。基于此,文章简要叙述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并从设置自主阅读环节、引入探究问题任务、采用读写结合方法、实施个性阅读模式、运用导图阅读工具、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开展主题阅读活动等方面对核心素养下初中语文探究性阅读的教学策略进行分析和解读。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后,教师和学校对于综合素质教育格外重视,希望能通过综合素质教育促使学生更好更健康地全面发展,同时使学生能够在良好的教学氛围及学习环境中学习知识,提升能力。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在原有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实现创新改革。体验式学习模式是全新的教学模式,能够满足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文章针对体验式学习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探究。  关键词:体验式;学习模式;
作前指导阶段是写作中的准备阶段.实施有效的作前指导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进入写作状态,完成写作任务.但是从目前来看,小学中年级作文指导中的作前指导效果并不突出,存在把握
摘 要:在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中,出现了一些新的教学方式,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突破。群文阅读就是其中一种较为高效的教学方式。所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对群文阅读进行一定的研究,并将之与语文教学进行紧密的结合,让学生在群文阅读中了解语文阅读的丰富性与多样性,并获得语文素养的发展。  关键词:初中语文;群文阅读;应用方式;策略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
摘 要:目前,信息技术手段在课堂教学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信息技术对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作用也越来越突出。信息技术以其图文并茂、音像结合的特点让枯燥乏味的小学语文学科教学变得丰富多彩。对于小学语文学科来说,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来辅助教学,能够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掌握语文知识、提高语文素养。文章立足于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优化提几点建议,以期能够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摘 要:当前的高中教学由于面临升学压力,多数学校的思想政治课程改革落后于学生的身心发展,使得一些高中生难以从学习中得到乐趣,进而对思想政治课产生厌倦心理。基于这一问题,教师在本研究中以“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厌学现状与对策”为主题,在阐明高中生思想政治学科厌学现状的前提下,提出了组织多元课堂活动、优化教学内容、提升学生政治认同、创设课堂互动机会等教学建议。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厌学现状;解决对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学方法的创新应用是教学研究的重点内容。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问题导学法对于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问题导学法的含义出发,针对当前初中数学实践中问题设计的局限性,分析如何通过预设问题、构建情境、总结归纳、灵活运用等途径提高问题导学法的应用效果,以期为优化初中数学教学,提高数学课程实践效果提供参考。  关键词:问题导
摘 要:自主学习是指学生运用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调动已有经验,然后通过自主思考解决问题,并在此过程中发现学习的新规律,这是创新能力提升的前提。在新课标改革和素质教育深入推广的教学背景下,教师要充分发挥指导者、组织者、引导者、课程开发者和研究者的作用,帮助学生实现自主学习。实现学生自主学习是教师面临的重点,需要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学会观察、发现、思考和实践。  关键词:小学数学;自主学习意识;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