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监考的考试文化

来源 :新班主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kken19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班级文化形成的关键是要打造班级精神。班级精神能够引导班级主流风气,打造班级文化核心,形成班级风貌。班级精神形成的过程,也是学生自我教育的过程。一旦形成自己的班级精神,学生的自管、自育、自我发展便会成为自主追求,班级的整体发展则水到渠成。在班级文化建设中,我班实施“六一工程”,打造班级精神。
  捧着一颗赤子心,敢令天堑变通途
  每接手一个新班,拿到学生的资料后,我都会给学生家长发送问候信息:“某某家长,您好!我是某某学校某某老师,欢迎您的孩子来我校就读,并成为我班的一份子。希望未来的三年,我们相处愉快,携手共进!”通过发问候信息使学生和家长觉得我是一个有心人,从而产生与我接触的渴望,也帮助学生消除即将面对新环境的恐惧感。
  新生报到时,我站在教室门口,用灿烂的笑容迎接同学们的到来。学生自我介绍前,我告诉他们:如果愿意跟我握手,自我介绍后,请从我身旁走过,我会迎上去与他握手。结果全班35人,有32人与我握手。这种友善的方式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
  我始终秉持着“不抛弃、不放弃”的信念,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无论富有或贫困、成绩好与坏、聪明或愚笨、乖巧或顽劣。长期坚持为基础薄弱的学生辅导功课;挖掘后进生的潜能,搭建平台,助其发挥优势,树立信心;鼓励优秀学生全面发展,挑战更高目标。我用积极的心态去影响每一个学生,为他们启迪思想,点燃梦想。
  以心相交,真诚以待。拿到了开启心灵大门的钥匙,就能架起通往心灵的桥梁,就能获得学生和家长的信任、理解。
  每周一讲故事,德育润泽净心灵
  有了共同愿景和核心价值观,并为之奋斗,班级才会真正变成一个集体。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德育故事是有效的载体之一。
  近年来,我校对学生实行在校午餐午休的管理模式,午餐由学生搬送饭箱。一天午餐后,值日的男生玩去了,两个身体单薄的女生请求其他男生帮忙搬饭箱。没想到,几个男生都不愿帮忙。最后还是邻班的几个男生伸出援手,帮她们把饭箱送到食堂。得知此事后,我的第一反应是要狠狠批评班上的男生,再严厉惩罚。冷静下来后,我改变了主意,因为班上还有很多男生很热心,倘若因为三五个人的冷漠而连累他们,很不公平。而且,即使用惩罚的方式来教育那几个不愿帮忙的男生,他们也未必口服心服。简单的处理实非明智之举。于是,我利用午读时间,给同学们讲了《天堂与地狱》的故事。同学们意识到,地狱和天堂的区别在于:自私自利,对他人漠不关心,是为地狱;互助互爱,传递爱心与温暖,是为天堂。此后,鲜见类似事情再次发生,多数同学都学会了乐于助人。
  自此,每周的班会课或者升旗礼后的时间,我都会适时讲一两个小故事,向学生传递不一样的道德力量。在柏拉图向苏格拉底拜师的故事中,他们懂得了“成功在于坚持不懈的努力”;在《母亲的账单》中,他们体会到母爱的无私,要用一辈子去回报父母;在《男孩与钉子》里,他们明白对别人造成的伤害难以弥补,要用爱心、用良言善行去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小故事,大智慧。通过听、讲故事,学生可以体会故事里的文化韵味,增长见识,还可以领会故事里传达的人生哲学,从而净化心灵。
  隔周一展“我”风采,班级论坛扬正气
  一个班里,总会有一些不良的言行;叛逆期的孩子,无法避免出现违纪现象。对于这些情况,班主任要善于观察,挖掘无处不在的教育素材。
  通常,我会根据学校安排,或者结合时事热点话题,或者针对班级中出现的问题,开展班级论坛活动,让学生在论坛中唱主角,一展风采,弘扬正气。论坛活动一般由学生推荐或者自荐,分组或者自由组合竞标,承担每两周一次的论坛组织工作。他们不负众望,成功举办了“拒做低头族”“你在为谁读书”“食品安全面面谈”“作弊与诚信”等主题的论坛活动,使自强、自立、自爱、诚信、友善成为班级的主流话题。
  这种综合性的活动,能全方位锻炼学生的能力。活动前,需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筛选主题,搜索资料,制作PPT,选定发言人,准备发言稿。同学们都可以积极参与,展示自己的水平和智慧,提升自己的品位和能力。大家均有所得,皆大欢喜,何乐而不为?
  每月策划一活动,心手相连聚力量
  活动是心与心串联必不可少的针和线。没有活动,难以凝聚群体力量。
  根据中学生“好动、好玩”的特点,我班每月组织开展一次活动,如读书分享会、才艺展示、篮球赛等,从而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我们给班里的双胞胎姐妹过生日,送上集体祝福;我们组织辩论赛,在唇枪舌剑中碰撞思想,愉悦精神;我们还将活动延伸到校外,到大夫山骑自行车,去瀛洲公园烧烤等。这些活动拉近了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距离,令个体感受集体温暖。在集体活动中,许多心有芥蒂的同学冰释前嫌,增进了友谊。
  每期隆重一荐优,树立榜样导方向
  评先评优是每个班每学期的常规工作。看似普通的小事,若能以不同寻常的形式去完成,赋予其深刻的意义,必有不同收效。
  期末颁奖,在家长会上进行。我借鉴奥斯卡、劲歌金曲颁奖礼的形式,给优秀学生写颁奖词、表扬信、贺信,作为奖赏他们的精神礼物。第一学期,我给“感动四班人物”写下的颁奖词是:她,不辞劳苦,尽职尽责。班级重要的活动,都有她的身影。她还参加了社工团,多次为校外的公益活动奔波。因为过于正直,原则性太强,她很容易得罪人。但是,多次受委屈的她仍然任劳任怨,一如既往地爱同学、爱班集体。她就是某某。
  第二学期,我写给冲进全年级前30名的同学的颁奖词是:他是本年度最抢眼的一匹黑马,解过最难的数学题,在英语竞赛中战胜了包括实验班在内的300多人,有过数学单元测验全年级第一的荣耀,课堂上经常看到他用独特的思维展示他的学习所得,课后常看到他与同学争辩碰撞出智慧的火花;他以勤奋的汗水换来骄人的成绩,从最初的200多名一跃成为全年级前30名。他是我们班甚至是所有普通班的骄傲,他就是某某。
  这种精神激励,岂是物质奖励能媲美的?
  当越来越多的同学为荣誉而战,追求上进,良性循环就会出现,班级精神也就形成了。
  小组合作一条心,互助共赢促发展
  我们班属于普通班,建班时,学生整体素质较差,学习成绩更是惨不忍睹。为了让同学之间早点熟悉,尽快融入新集体,促进整体发展,我班采取小组合作的策略,互相扶助,以生带生。新生入学不久,将全班同学分成六个小组,遵循男女搭配、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活动的开展、卫生任务、学习上的合作互助,均以小组形式参加、完成,实现共赢。
  在长期的合作中,同学们学会了风雨同舟,同进退,共荣辱。学生之间、组与组之间结成深厚的友谊,班级力量渐增。在对外活动、竞赛中,整个班就是一个大组,几十个同学一条心,呼之能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
  在我们班,能者不会遭到嫉妒,而是受到由衷地赞赏;落后者不会被歧视,而是得到鼓励和帮助。所以,优秀者越来越优秀,落后者也越来越进步。大家心手相连,如同我们的班歌所唱——并肩逐梦。这,就是班级精神。有这样的精神力量,班级将无往不利。
其他文献
编者按:开展经典诵读活动的学校很多,但坚持时间长、研究层次高的并不多见。经典诵读只是一种教育途径,而非教育目的。将经典诵读之路走出特色、走出深意,直达学生成长需要, 这才是教育的应有之义。武汉市光谷第六小学把经典诵读与小学生成长性人格研究结合起来,立足学生成长,以研究促进学校德育建设和教研工作,找到了独特的发展方向。本期,我们关注武汉市光谷第六小学在《经典诵读与小学生成长性人格研究》课题实践中的思
有的师源性心理伤害是教师无意中造成的,教师自己都不清楚给学生造成了伤害。比如王老师说希望学生努力学习,不然今后就只能去扫大街,恰好班里有名男生的母亲是清洁工,该男生就一直跟王老师作对,还在背后骂王老师。后来,有学生把情况反映给王老师,王老师找这名男生谈心,才知道事情的原委,化解了师生矛盾。  有的师源性心理伤害是教师对学情把控不准引起的。也许教师原本带着善意,仅仅想刺激一下学生,但从学生角度来说却
赵 坡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中书院教师,全国中学生化学竞赛金牌教练员,深圳市首届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深圳市优秀中考命题教师,深圳市高考工作先进个人,深圳市中小学教师评审专家库成员。出版了《做“有问题”的班主任》等十余本教育专著,其中多本专著入选“全国中小学教师阅读推荐书目” “影响中国教师的100本书”及“全国中小学图书馆推荐馆藏书目”。  案例呈现  据新京报报道,2013年 9月14日,某中学
点评:  班级中总是会有新问题出现。不回避,积极解决,才是应对之道。  黎老师做了必要的准备,特别是请家长参与活动之中,一起交流,共同面对。  当然,每个人对“酷”的理解不一样,黎老师最后总结:“酷,是由自己来定义的。正确认识‘酷’,把握时代的潮流,展示青春的活力,我們才能成长得更快!”老师正确的认识、中肯的分析、积极的引导,可以给学生智慧和力量。(丁如许)  责任编辑 陈建军  保护湿地,爱护环
夏中莲  武汉市东西湖区东山中学英语高级教师,东西湖区名师班学员。曾荣获武汉市功勋班主任、武汉市师德建设先进教师、东西湖区学科带头人、东西湖区最美乡村教师等荣誉称号。  转化特殊学生有绝招,不管怎樣的学生,她都能用真诚和爱心去温暖其心灵,用智慧和坦诚去开启其心锁。换位思考,她让留守生在呵护与锻炼中收获亲情;耐心引导,她让问题生在信任与帮助中得以转化;寓教于乐,她让学困生在激励与和谐中不断发展。  
班级群体内的每个成员之间都会产生心理上和认知上的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的节奏和感情色彩及其表达方式,形成了一个班级的群体氛围。其中,对话型班级群体氛围注重师生之间的对话,有助于培养轻松、愉快、自由的学习氛围。本文根据具体的实例,从如何倾听和怎样反思来谈谈对话型班级群体氛围的创设。  教室中该如何倾听  教室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基地,在这样的群体学习环境中,只在乎自己说,而不倾听别人说什么,是不可能学得
我们还要感恩谁  “今年感恩节快到了,我们要感恩谁?又该做点什么呢?请大家各抒己见。”离最后一节课下课还有10分钟,班长走上讲台提出了疑问。  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说开了。有的说感恩父母、师友,因为他们的无私养育和细心栽培;有的说感恩农民、工人,因为一粥一饭、一丝一缕都来之不易;还有的说要感恩科学家、企业家,因为高科技在手,万事不愁……甚至有部分学生像念顺口溜一样异口同声地大声合唱:感恩伤害你的人,因
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讲,母亲天然与孩子比较亲近,而父亲也许和孩子有一定的距离。这可能与男性的内敛和不善于表达有关。但是,对于青春期的孩子来说,父亲的陪伴很多时候更重要。这次班会课,一方面,让孩子感受父爱,感恩父亲;另一方面,也可以增进亲子关系,促成家校教育合力,让父亲積极参与到青春期孩子的教育与陪伴上来。  班会准备  学生准备:  1. 准备一张自己和爸爸的合影。  2. 填写好问卷调查并上交。 
和天下所有儿女一样,我从小就被父母寄予美好的期望:他们给我取名“玉娥”,希望我像宝玉一样美丽温润。在20年的从教之路上,我始终牢记“玉虽有美质,在于石间,若无良工琢磨,与瓦砾无别”。于是,我和我的学生不断自我打磨,努力“润泽以温,仁之方也”。  创意“仙”行——用爱心呵护孩子全面发展  活动对于一个班级而言,就好像一根纽带,没有这个纽带,班级如同一盘散沙,不可能有凝聚力和向心力。  常规活动长期有
郑立平  北京师范大学青岛附属学校教师。全国十佳班主任、山东省特级教师、齐鲁名师、山东省教育创新人物、全国基础教育改革创新优秀教师,教育部“国培”专家、北京师范大学特级教师培训项目专家,创办全国民间班主任成长研究会。出版《把班级还给学生》等专著。  我们常常这样评价一名班主任:这位班主任素质真高。意思是这位班主任具有良好的品质。  那么,一名班主任应该具备哪些品质?如何才能做到专业化?专业发展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