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门之杨》——等待是一首诗

来源 :醒狮国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ister6352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失约此生
  《东门之杨》,是描写约会时一方不至、一方久候的诗。诗只有两段,两段的句型也是《诗经》中常见的循环往复、重复主要词语的形式,显得用语简单,意思雷同。但用语简单绝不等于用情简陋,这首短短的诗,情绪微妙,意味深长。
  每段的前两句,都是在点明约会的地点:“东门之杨”,东门,杨树下,那片枝繁叶茂的绿荫,适合情谊常青的相约。
  每段第三句,是一再重复他们约会的时间:昏以为期。就在天地交合的、古礼成婚的黄昏时分,他们期待相见。
  每一段的第四句,既是时刻,也是结局。启明星都亮起了,黎明悄然而至,一夜的等待已经过去,然而期盼中的会面还是没有到,约定中的那个人还是没有来。这位主人公等待的身姿,就定格为故事结尾处的画面,无论他还再不甘地等待多久。
  因此,“久候不至”,已经是这首诗歌的全部。开始、过程和结尾,都只有一个“等”。但是在《东门之杨》里,我们又看不到那位主人公的情绪表达。似乎诗歌只是素手涂画出一个单薄孤凉的身影,而且这身影还隐在了那些信息明确的地点、时间的信息背后,他的身影如雾里观花看不分明,至于再具体到他的面庞、他的表情,是泪已潸然还是苍白萧索,我们更看不到。似乎这是一个沉默的人,是一个不惯于诉说和发泄内心的人,而他仅用时间、地点勾勒的墨色画面,却弥漫着一层看不见绕不开的、深深的落寞。
  “淡极始知花更艳”,无言,有时候更适于表达苦痛。有句话说:轻微的伤害使人喋喋不休,深重的痛苦使人沉默不语。那诗中的主人公,在拂晓笼罩的轮廓里,背负着一夜跌碎到肩头的星光,遗世独立。
  我们今天的读者,也许忽略了,在那含蓄的年代,一个人用一夜守候来确证另一个人的终将不至,意味着什么:也许是爱在艰难的阶段,那个人最终放弃了,妥协于世事压力;也许是那个人在如约前来时遭遇了抗争不过的阻碍,从此再也不能赴他的约;也许是那个人的一次怯懦、便错手终生,一时犹疑、便告别初衷。
  所以短短一首《东门之杨》,落笔尽管是那样清淡,用情却是那样忧伤。诗里的男子,为伊人风露立中宵,而那今夜未至的人,以后还有机会再重新与他并肩看如此星辰如此夜吗?她失约的岂止是今晚,更是此生此世的相随。
  而那个等人的他,内心什么都已明了的他,披着霜冷露重,还是无言。
  他用一夜无言的等待,相送他们两个人的此生,用沉默唱这一首告别的离歌。
  在《东门之杨》的尾声,诗里那主人公站在东门,看头顶的夜光一寸一寸褪下去,心里的亮光也一寸一寸暗下去。他知道,在他的世界里,有一颗星,是永远地灭了,有一个人,是永远地退场了,从此永远退出了他的生命。
  约会自己
  其实,无论那个约会对象来与不来,这等待的过程,就是一场自己与自己进行的约会。有人物、有地点、有时间,是自己,在那个美的地方,占据着美的时段,感受着美的期待。
  我们平日总是穿梭于忙碌的事务之中,恨不得每天都是一张满满的日程表、都是一团繁乱的路线图,如果把日子制成一个表格,除了一件事接一件事的紧凑、甚至多项交叠,可还能有一处空白,是什么也不干,特意给心灵放假吗?我们在像齿轮旋转一样越咬合越紧张、迫使生活不留空隙时,可曾有意识让生命慢下来,不再总是步履匆匆、不再全是事务充斥,只是把时光纯粹贡献给感观?而不是把时间都切割分配给没完没了的任务?我们自己,确实很难提醒自己享受当下一刻的平凡与珍贵,我们总习惯地认为忙起来才是有意义。


  但是一场被爽约的约会,却意外提供给人一块日程中的单纯。在这个单纯的时段里,除了等待,什么也不干。而在等待中,如果肯于不焦躁,就会发现,等待,并不是苍白的。节奏突然被慢下来,会加倍感受到平时忽略而过的众多美好,比如:天光的瞬息万变、色彩微妙,枝梢的风拂影动、姿态曼妙,云朵的纯洁遥远、翩然瑰丽,人群的目光冷暖、百态万千,以及自我心灵的无限延展,那么充沛的辽阔想象、那么久远的往事追忆、那么深切的细腻思考……等待过后,你会感谢,感谢那个疏忽的朋友把你晾在一个人独处的空间里;等待过后,才发现,真正约会的对象,是这个从未来得及认识的世界和早已被忽略许久的自我。
  约会,或许“会”的内容是目的,然而“约”的等待也未尝不是重要的过程。过程享受了,有时候目的反而可以不计较了。那是因为,在见到伊人之前,就已经完成了一场自己与自己的约会。
  而《东门之杨》里主人公的一夜守候,“明星煌煌”“明星晢晢”,也正是他心中的渴望,一寸一寸点亮了天光。也许被失约的他到最后已经不怒不怨,因为约会的等待,本身就是一首诗。他用耐心为自己作诗。
其他文献
死不认错的人难成大事  公元200年,曹操在收拾了袁术和吕布几个硬手之后,已俨然成为江北地区呼风唤雨的新势力,让老霸主袁绍很是不满,决定教训教训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  正在袁绍发表战前演说的时候,谋士田丰小心翼翼地说:“主公,曹操虽然兵马不多,但我听说这个人极其狡猾,我们这么大的家业犯不着跟他计较,只要经常派几个人去骚扰骚扰就够他受的了,不出两年我保证让他俯首称臣。”  虽然田丰说得很委婉,但
期刊
《文言传》是《十翼》之一,专释《乾》《坤》二卦。文者,饰也,《文言》也就是文饰《乾》《坤》两卦的意思。  乾文言  《乾卦》作为开篇第一卦,《文言传》对其解说也可谓是详尽之至。对于卦辞“元、亨、利、贞”,《乾文言》从“礼义”的角度将其释为“善之长”“嘉之会”“义之和”“事之干”,并指出能施行“仁”“礼”“义”“正”的人就是君子。同时,还指出乾元“能创始万物并使之亨通,具有有利、贞正的性情”,能够“
期刊
吕夷简有点儿“混搭”,一方面他文能治国、武能安邦,深得皇帝信任,史书亦对其有好评;另一方面,他又打击持不同政见者,用反对者的话来说,“屡贬言者,或谪千里,或抑数年……以逐忠良,以泄己怒”,“其在位之日,专夺国权,胁制中外,人皆畏之。”不过,无论是喜欢他的人还是反对他的人,都不会否定两点:一是吕夷简有才华;二是吕夷简敢说真话。  任滨州知州时,吕夷简沿河修筑堤坊,开渠分导水势,使滨州这个濒临黄河、渤
期刊
物质追求与精神追求  《菜根谭》并不是一部系统性的、逻辑严密的学术著作,但洪应明却以平实的话语对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进行了最经典的解读;对道家“清静无为”的人生哲学进行了最深入浅出的阐释,对佛家“入世出世”修行方式进行了最通俗的探讨。给我印象最深刻的,首先应属他对物质追求与精神追求之关系所作的精辟概括了。  人生所有痛苦都来源于欲望,而欲望大体可以分为两类:物质欲望和精神欲望。为了满
期刊
这位失意英雄的名字十分耐人寻味———刑天:天者,颠也;刑者,戮也。刑天二字一方面意味着被割去头颅的人,即刑天其人,另一方面又表达了刑天誓戮天帝以复仇的决心。这两方面完全相反的含义竟如此和谐地存在于一个词中,呈现出一种奇异的平衡。然而在中国历代知识分子的心中,这种平衡却是他们在精神上反复挣扎的源头。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在有关中国知识分子,即“士”阶层的话题中,“刑天”意味着对他们精神自由的
期刊
海南举行纪念海瑞诞辰500周年系列展  1月15日,纪念海瑞诞辰500周年系列展在海南省博物馆开展,展览通过图片、文字、影音等形式展现明朝海南籍清官海瑞的生平事迹,以纪念传承海瑞精神,弘扬廉政文化。  来源/新华网  “重走茶叶之路”驼队抵达雅安  1月13日,“重走茶叶之路”活动驼队抵达雅安,完成了茶叶之路和茶马古道的对接。同时,“雅安黑茶·南路边茶(藏茶)重走茶叶之路欧洲万里行”活动正式启动。
期刊
一定有个城市,住下来之后让人沉溺,哪也不想去了,就想在那里发呆了。  那么,那个城市,只能是杭州。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我少时读这几句,一直不明白,为什么,最忆是杭州?来到杭州,才知,只能,必须,是杭州。  她的风情,不是别的城市可以模拟、可以相比的,是从骨子里一点一点沁染出来的,积淀了几百年的风情,款款伴着西湖水而来,南山路、百年的法桐、旧居……  
期刊
主持人刘燕:近日,一组“国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列文章在网上陆续刊出之后,引发了舆论的关注。这组文章共有12篇,以梳理词汇的国学源流、阐释其古今语义和内涵的方式,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进行了创新性的解读,凸显其传统文化内涵和底蕴,并且彰显其与时代并进的意旨。今天我们就为大家邀请到了这12篇文章的作者,青年文化学者、北京子曰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曹雅欣,以及长春大学人文学院教授、长春
期刊
很多人知道方文山,都源于他充满画面感的“中国风”歌词。难怪周杰伦的所有歌迷几乎都以同样的热情喜欢方文山,而周杰伦自己也经常说,“没有方文山,我的歌不会这么成功。”  流行音乐是大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方文山为周杰伦创作的歌词中,《青花瓷》《东风破》《七里香》《爱在西元前》等“中国风”作品的备受追捧也从另一个侧面证明了大众文化向传统元素回归的趋势。  当方文山以天马行空的思维和苦心钻研的笔功为曲子注
期刊
鬼谷子精通四门学问,一是相术学,能占往察来,言无不验;二是兵学,排兵布阵,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三是游学,即游说、外交,出词吐辩,万口莫当;四是出世学,修身养生,强筋壮魄。他的思想内容丰富,博大精深,其中包合了许多朴素的科学的揭示客观规律的内容。他的学说讲究实用,可以广泛运用于政治、经济、军事、企业经营等各个领域,可谓“无所不出,无所不入,无所不可。可以说人,可以说家,可以说国,可以说天下”。鬼谷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