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方法指导为课外阅读插上翅膀

来源 :教育界·B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pok123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外阅读对学生的语文学习非常重要,但课外阅读多是学生个人自主进行。了解学生的课外阅读本真状态,把握学生课外阅读的基本情况,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一定的方法指导,必能为学生的学习插上翅膀。
  【关键词】课外阅读;方法指导;课内
  语文教学的改革,让每个老师都深刻地认识到“海量阅读”的重要性。学生没有广泛的知识基础,没有深入的阅读体验,难以高质量完成语文学习任务,保持学习语文的热情也很困难,所以课外阅读显得尤为重要。
  但是,长期以来,多数老师都认为课外阅读是学生个体的事情。爱读不爱读,读得多读得少,都是学生自己把握,老师无法控制。
  为了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很多老师认识到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也在布置相应课外阅读任务,至于学生怎么完成,就看学生自己的态度。效果如何,有点听天由命的意味。而且课外阅读这样的学习任务,也很少能长久坚持布置,全凭学生个人兴趣坚持。
  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如果能渗入课外阅读,改变以往“无组织”“无指导”的游离自主的阅读状态,进行有效的方法指导,阅读引导,学生的课外阅读效果必然能大大提高,为语文学习添砖加瓦。
  一、调查,呈现课外阅读的本真状态[1]
  要实施课外阅读的方法指导,首先需要了解学生课外阅读的本真状态。去掉一切矫饰,让学生展现最真实的阅读状态。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了解班级学生的阅读情况。比如前期可以开展“我最喜欢的一本书”读书推荐活动,“好书推荐”小报展览等活动,通过学生的推荐,可以了解学生阅读的课外书类型,阅读深浅程度;也可以采用“小调查”等方式,了解学生的阅读状态;更可以在阅读兴趣课上让学生直接谈谈课外阅读的情况。教师要用生动、丰富的形式唤起学生的阅读体验,让学生在轻松自然的状态下畅所欲言,呈现最真实的信息。可以谈阅读收获、阅读感悟,也可以交流阅读过程中的困惑、难点,以期全面了解学生课外阅读的情况。开放式的阅读状态的呈现,能让老师掌握学生真实的情况,为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提供研究的素材。
  在前期的各种交流活动中,学生呈现了真实的阅读状态,教师手中也有了大量的原生态的资源。有的资源零散、模糊,利用价值不大;但也会有很多资源具有典型的推广意义。教师需要慧眼识珠,能从交流的过程中找到适合推广深化的几个点,引导学生围绕自己最深切的体验,具体生动地讲述自己的阅读体验、阅读收获,用个别学生的情感唤起大部分学生的情感,用个别学生的经验方法引导大部分学生的阅读。
  例如,部编版语文六上第八单元课文都是围绕“鲁迅”编排的。鲁迅在中国文学上的地位毋庸置疑,六年级整单元编排有关鲁迅的内容也可见其重要,围绕鲁迅进行课外阅读拓展是再好也没有的机会。在单元学习的过程中,教师有意识地进行了前期调查,学生反馈呈现出来的阅读困难表现为:鲁迅所处的年代离现在比较久远,他的作品社会意义、现实意义太过深远,行文风格与现在又有较大的差异。学生阅读困难多,阅读兴趣欠缺,要开展有效的课外阅读必须有好的方法的指导。
  二、研判,把握课外阅读的基本情况
  在前期调查的基础上,教师对学生课外阅读的状态进行了如下的划分:课外阅读兴趣缺乏,对长篇文本的阅读望而生畏。一些语文素养不高,平时疲于应付学习的学生,在面对课外阅读任务时往往无所适从,望而生畏。仔细分析研究,我们会发现这些学生词汇量偏少,理解吃力,無法领会到文本的乐趣所在,阅读兴趣容易丧失,持续阅读难以为继。这部分学生的阅读指导,应偏重于选择浅显的阅读文本,不加重阅读心理负担,尽量让其体验课外阅读的快乐,逐渐培养阅读兴趣。
  对文本中的人物有基本的认识,但无法前后联系,对整个文本的思想内容没有清晰认识。这是比较普遍的现状。学生只关注文本的重点情节,对主人翁有基本的认识,但无法在阅读中提取信息,进行概括,形成线索。对文本中人物的认识比较零散、浅薄,只能就事论事,无法前后联系,甚至个别地方理解不到位,或者产生理解偏差。
  能在课外阅读的过程中捕捉有效信息,理解阅读内容,但不够深入,流于狭隘。具备这样阅读能力的学生,已经是一个有经验的阅读者了。这些学生有着熟练的阅读经验,能体验文本带给他们的各种情感体验,能捕捉文本主要的故事情节,对文本有结构化的认识。只是限于他们的阅读经历和人生经验,有些理解体验会流于文本经验而非自身切身体会。
  三、施策,指导课外阅读的基本方法
  课外阅读指导课设计,应以注重学生阅读兴趣为原动力,唤起学生阅读兴趣,保持学生阅读兴趣[2]。因此开展阅读指导课,要将枯燥的方法指导通过有趣的形式呈现出来,学生在课堂上兴趣盎然、津津有味,课后的阅读更容易开展,也更容易取得好的效果。
  学生阅读状态不同,收获也不相同。如何让课外阅读达到“保持兴趣,深化认识”的效果,方法指导就特别重要。由此,可以结合语文教学内容,定期开展课外阅读指导课,让课外阅读持续、纵深进行,有效提高课外阅读效果。
  课外阅读可以开展哪些内容的指导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课外书的选择、人物形象的讨论、故事情节交流、未知内容探索等。
  (一)书目选择,对标课本适当拓展
  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第一个要面对的问题是读什么书。开展书目选择的指导,能让学生少走弯路,用最短的时间找到自己喜欢的书、可读的书,进入阅读状态,有更好的阅读体验。避免了盲目选择导致阅读过程不畅而丧失兴趣的可能。
  部编版语文书非常重视与课外阅读的紧密联系,基本每册教材都有对应的课外阅读内容,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根据教材关联的内容进行拓展阅读。
  可以根据课文作者开展拓展阅读。比如六上“鲁迅”单元,可以适当选择鲁迅的作品进行拓展阅读。六下老舍、沈从文、朱自清等文学大师,都是六年级学生可以进行拓展阅读的好的选择。也可以根据单元重点进行课外书目的选择。比如六下第二单元是世界名著单元,节选了三本世界名著的精彩片段,学生通过学习,发现原来世界名著可以如此精彩生动,必然勾起阅读兴趣,选择相应的适合小学生的世界名著进行阅读,学生兴趣盎然。书目的选择方法很多,但要遵循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所在,让学生看得懂,看得有意思。   (二)形象讨论,激发兴趣正确理解
  人物形象讨论是有效激起学生阅读兴趣、加深阅读理解的好办法。低年级课外阅读中的人物形象往往比较单一,这与低龄儿童认识世界非好即坏、非黑即白的特点是相一致的。随着年级升高,理解力上升了,对人物的认识就更全面了。所以高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指导可以以人物形象为研究中心,通过讨论来揭示人物特点,能让学生更全面、更深刻地理解人物形象。比如《西游记》这部名著,以唐僧师徒四人为主角,写的是去西天取经一路斩妖降魔的故事,人物形象生动,很是吸引学生。教师可开展人物形象讨论课,讓学生不但了解人物形象,而且深入理解师徒四人对待妖怪的不同态度的心理基础,明白人物之间的差异。再联系时代背景、联系生活实际指导学生理解人物形象,甚至可以更深入探讨一下书中人物在现实中映射的人物形象。学生一旦发现自己眼中的人物有着如此复杂丰富的特点,就容易激发深入研究的兴趣,阅读的效果自然就上
  来了。
  (三)情节交流,关注焦点持续阅读
  对于情节复杂的厚厚的课外书,往往是很多学生望而生畏的。但喜欢阅读的学生,却都愿意选择厚厚的课外书进行阅读。因为厚的课外书,才能展示更广博宏大的内容,情节才会更精彩诱人。指导学生阅读情节复杂的课外书,可以从指导学生“浏览回目”“联系前后”或者“阅读梗概”“对比原著”进行阅读。在阅读过程中,我们可以指导学生进行情节讨论,梳理文章脉络,给学生的阅读降低难度。《水浒传》这部著作,篇幅宏大,情节曲折复杂,学生单独进行阅读,问题很多,困难较大,能顺利读完是一项大工程。有些学生一看书的厚度就打起了退堂鼓。在阅读过程中,适当展开对故事情节的讨论,关注焦点事件,用讨论的方式解决疑惑,保持学生的阅读兴趣。还可以教学生画画简单的情节思维导图,用思维导图梳理情节和人物关系,既动脑又动手,读完收获更大。
  (四)未知探索,合理推测大胆想象
  对未知的内容,人类永远都怀着一颗好奇心,课外阅读也是如此。引导学生合理推测大胆想象,能有效激起学生探索的积极性。《西游记》全书共一百回,阅读过程中可以发现师徒每次碰到劫难都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引导学生归纳总结一些章节师徒遇到妖怪的共同点,以此推测后面章节的情节发展,或者猜测一下妖怪的身份、后台,再通过阅读去印证自己的猜测,阅读就成了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情。
  在现今的教学改革大潮下,学生进行“海量阅读”是学好语文的基础。教师在课堂上教学语文知识的同时,扎实开展课外阅读指导,教给必要的方法,必能让学生的语文学习插上翅膀,直上云霄。
  【参考文献】
  [1]朱洁如.小学语文课型范式与实施策略[M].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2012.
  [2]王妍.浅谈培养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几点思考[J].
  江苏:学周刊旬刊,2016.
其他文献
【摘要】小学数学学习中,阅读能力是很重要的。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想要提高学生的思维逻辑,锻炼思维能力,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重视小学数学阅读,不仅能帮助小学生在审题的时候抓住关键词,更好地掌握题意,而且能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运用能力,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感受数学之美、数学之趣。  【关键词】数学阅读;小学数学阅读;数学“悦”读  一、培养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迫切性  
期刊
【摘要】基于问题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强调学习者在真实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通过小组合作共同解决复杂或真实性的问题,获得知识与技能,发展解决问题、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做到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调动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成为“问题”的主体,拥有主动探究、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成为问题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基于问题;
期刊
【摘要】《受戒》作为汪曾祺先生的代表作,其在情节抒写、人物塑造、风俗刻画上都不落窠臼,显现出别样的特点与魅力。汪曾祺虽以“受戒”为题,却处处将“破戒”之意贯穿其间,配以风俗民情的描绘,使这看似矛盾的二者之中流露出人性的纯真与美好。  【关键词】《受戒》;“受戒”;“破戒”;风俗民情;人性之美  汪曾祺先生所创作的《受戒》一文主要讲述了小和尚明海和农家女小英子之间朦胧美好的纯爱故事。通俗点说,就是一
期刊
【摘要】语言和文化同生共息,相得益彰。在初中英语学习过程中,传授知识技能的同时,循序渐进的渗透文化知识,将所学单词字面意思与其包含的文化意义联系起来,由表及里地将原文材料与文章的背景知识。教师带领学习者探寻语言背后蕴藏着的语言文化知识,引领学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培养跨文化思维, 多角度地提升英语学科素养,提高英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关键词】文化渗透;初中英语;课堂教学  语言是人类交际的重要
期刊
【摘要】整本书阅读需要花费很长时间,阅读兴趣是小学生将整本书阅读进行到底的内在动力。分享是阅读兴趣的保鲜剂,教师在学生自主阅读过程中搭建的分享平台,让学生通过读一读、写一写、画一画的方式分享阅读所得,获得成就感,提升阅读质量,越“享”“悦”读。  【关键词】分享;兴趣;朗读;批注;思维导图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谈到教育和阅读的关系时,曾说过一句非常经典的话:“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
期刊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越来越广泛地进入学校和家庭,其快捷、直观、开放、互动的优势,为家园共育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微信、QQ、公众号、智慧昆山等多样的网络平台成为家园互动的新载体。如何充分利用各种互联网信息平台的特点,为我们的家园共育提供支持和保障,进一步促进家园沟通和互动,达到令人满意的家园共育效果,是我们探究的方向。  【关键词】互联网;家园共育;新途径  一、抓微信公
期刊
【摘要】“图形的认识”是小学阶段图形与几何领域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教学中,要紧密联系生活,围绕图形的核心概念,选择合适的素材,让学生在探究中区分概念的非本质和本质特征,加深学生对图形概念的理解,发展数学思维与数学能力。  【关键词】几何图形;本质特征;核心概念  “平行四边形认识”是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图形认识领域的一节概念种子课,是在学生直观认识平行四边形的基础上,由生活实际入手,抽象出不同形状的
期刊
【摘要】群文阅读将多种文章进行整合,实现课文之间的多维度连接,实现学生展开多元化阅读,实现对课文多种联系的整体关照,最终实现学生阅读能力的整体发展。在群文阅读中,构建一种读写结合的序列化教学方式,可以帮助小学生感悟到读写结合中用范文教学带来的更多文体学习,帮助小学生有一种多元化的读写结合感受,赢得读写结合教学的自然化、趣味化和生动化。  【关键词】群文阅读理念;读写结合;新思考  读写结合是对小学
期刊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小学语文对于学生阅读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思考意识。探究意识的养成能让学生深入理解阅读内容,掌握作者表达的情感,提升学生应用能力。教师应该对探究意识板块引起重视,在阅读教学课程中不断强化探究意识的训练,将探究意识教学与自主学习、小组学习等多种教学模式结合,完成阅读教学最终目标。  【关键词】
期刊
【摘要】科学思维是科学学科最本质的特征,科学教学要实施能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科学探究活动,通过对接核心素养的“学习目标”和匹配学习目标的“评价任务”提炼和设计,实现“教—学—评一致性”。评价任务的设计要能完整地嵌入教学设计中,体现从“现象”到“现象”的大任务的理念,让学生经历科学思维的全过程。  【关键词】科学思维;评价任务;嵌入;设计  一、主题解读  科学思维是科学的核心素养之一,思维活动是课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