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在幼儿园进餐环节的渗透

来源 :地理教育·当代幼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yiweiw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餐是幼儿园一日生活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幼儿园一日三餐两点,占据了一日活动大约四分之一的时间,其中蕴含着大量的教育价值。幼儿健康领域学习与进餐有着密切关联,包含着许多学习与发展的机会,在此环节中渗透健康领域的指导非常自然,也很有效。幼儿可以在进餐环节中通过反复的体验、学习、练习和实践,逐渐习得有益于健康的行为,获得能力上的发展。《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在健康领域教育中提出“为幼儿提供合理均衡的营养、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饮食和个人卫生习惯、使幼儿具备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创设温馨的人际环境、让幼儿充分感受到亲情和关爱、形成积极稳定的情绪情感”等教育目标,但是在幼儿园幼儿进餐活动中,仍然存在着教师催促吃饭、强制安静进餐等问题,长期下去会对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产生不利影响。为此,教师要充分考虑到生理、心理、环境等诸多因素对幼儿饮食状况的影响,注重结合不同年龄阶段幼儿的身心特点和发展需要,融知识教育、情感交流、行为与习惯养成于一体。
  一、营造温馨的进餐氛围,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良好的进餐氛围,对于提高幼儿的进餐质量、丰富其集体生活体验、帮助其形成文明习惯均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一)播放轻松优美的背景音乐,让幼儿保持愉快的心情
  餐前短时间内不宜做剧烈运动。教师可以播放一些轻松优美的背景音乐,舒缓幼儿情绪,让幼儿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这样可以促进其消化腺分泌,增进食欲,促进良好体质的形成。幼儿还可以自由选择好朋友一起进餐,体验集体进餐的快乐。
  (二)进餐时对幼儿多些鼓励、少些批评,防止逆反心理
  教师减少催促吃饭、强制多食、安静进餐等反复说教。教师不宜在进餐活动中处理有关纪律的问题,只在幼儿请求帮助时采取必要的措施,还要注意观察幼儿的进餐情况,从幼儿的进食量、表情等方面来分析幼儿的身体状况、食品质量,并及时与保健医生、炊事员交换意见,以便调整和改进膳食,保障幼儿身体和情绪的良好发展。
  面对幼儿常见的食欲不振的情况,教师应讲究教育的方式方法,注意做到有针对性和趣味性。防止抱怨、批评导致幼儿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发现幼儿不愿吃饭,教师首先要多加宽慰和理解,不要严厉地强迫进食。正确的做法是仔细观察,分析原因。发现幼儿有影响食欲的身体疾病,应待其身体康复后,再逐步恢复其食欲。
  (三)开展“快乐自助餐”,给幼儿更多的自主权
  大多数幼儿园每天提供的餐点基本是统一菜式,一人一份。为了提升幼儿的餐点品质,我园尝试引进自助餐的供餐方式,间周为小朋友安排一次“快乐自助餐”。在当日用餐前,教师与幼儿共同创设温馨、愉悦的自助进餐环境:教师鼓励幼儿将桌椅拼、摆成各种造型,用漂亮的桌布和小盆景装饰桌面,用挂饰增添氛围,使进餐环境既温馨又时尚。
  教师允许幼儿自己选择共同进餐的同伴和进餐座位,给予幼儿更多的自主权。厨房为幼儿提供丰富多样的主食、盘菜、点心、蔬果等,分类摆放于桌上,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喜好,有序、自主地选择食物。
  教师还通过和幼儿共同制作的排队标识标线、菜品标识、取放提示等引导幼儿在享用自助餐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养成有序不争抢、适量不浪费、搭配不偏食、干净不洒落等文明进餐习惯。自助餐多元的菜品选择,轻松愉快的进餐氛围,有效激发了幼儿自主进餐的积极性,让幼儿吃得开心、吃得营养。
  (四)鼓励幼儿参与食谱制订,激发进餐兴趣
  以往幼儿园食谱是由教师代表、保健医生、厨师等共同商定的,更多从营养均衡的角度出发,以成人的角度思考,忽略了幼儿作为进餐者对食物色、香、味方面的主体感受。我们鼓励中大班幼儿一起制订午餐食谱,给予幼儿选择权和话语权,以期在保證食物营养、有利幼儿健康的基础上,尊重幼儿的意见和建议,制订出幼儿喜欢又健康的营养食谱。幼儿参与食谱的制订,使得食谱真正为其服务,满足其所需,激发了进餐兴趣
  二、在进餐环节中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一)抓住契机开展安全教育
  教师要有意识地教幼儿尝试饭菜温度,以免被热菜所烫。教幼儿发现食物口味异常的方法,避免进食不洁和变质食物。指导幼儿正确使用餐具,不能挥舞或置于口中四处走动及打闹。引导幼儿进餐时细嚼慢咽,不大声喧哗、谈笑。教会幼儿去除骨头和鱼刺的方法,提示幼儿饭前、饭后至少半小时内不做剧烈运动,避免对身体造成伤害。餐后督促幼儿用清水漱口,保持口腔清洁,同时又防止了幼儿因口中含着食物睡觉而发生窒息的隐患。
  (二)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
  1.饮食定时,进餐有规律。“定时”一方面是指遵照大脑皮层动力定型的生理活动特点,幼儿开饭的时间要相对固定;另一方面是指鼓励幼儿在相对固定的时间内吃完定餐,防止狼吞虎咽或磨蹭拖拉等习惯的形成。
  2.不偏食、挑食。幼儿挑食、厌食的原因有诸多种,有的幼儿因为牙齿不好,硬些的或粗纤维食物嚼不动,吃得很吃力,不想吃;有的幼儿对于特殊的气味或颜色发黑的食物有一种排斥心理;有的幼儿因为脾胃不好或疲惫,没有食欲,什么都不喜欢吃,不想吃等。有些家长长期以来听之任之,无形中养成了幼儿厌食、挑食的习惯。因此我们必须从健康的心理教育出发,因势利导。教师可以通过开展餐前营养播报、健康剧表演、蔬菜王国游记、食品广告大家评、不良饮食习惯曝光台、值日生评选等形式多样、寓教于乐的活动,激发幼儿对营养与健康等问题的探索,引导幼儿不偏食、挑食,全面摄取各种营养。
  3.保持桌面和自身的清洁卫生。用评比、监督等方法让幼儿自觉纠正掉饭的行为。值日生负责检查桌面和地面的卫生
  三、在进餐环节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
  尝试独立进餐是在幼儿的独立意识出现后,逐渐形成的一种生活自理需要。纵观幼儿园的进餐情况,不难发现成人对幼儿包办代替、亲自喂饭等现象较多,剥夺了幼儿自我锻炼、自我服务的机会。长期下去,限制了幼儿的主体性发展,使幼儿变得过分依赖成人。因此,教师要转变观念,注重培养幼儿的自我服务意识。
  (一)自己取放餐具
  餐前洗手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为了使洗手环节有秩序,一般情况下老师会让幼儿分组去洗手,但随之又出现了新的问题。先洗完的幼儿回到座位,这儿摸摸,那儿摸摸,洗手没有起到作用,并且增加了幼儿无意义等待的时间。因此我们采用集体进行餐前游戏,儿童分组陆续去洗手,洗手回来陆续端餐盘上位就餐的方式。每个孩子一个餐盘,餐盘内餐巾、勺子或筷子、饭碗、盘子都放在固定位置,有效减少了消极等待的时间和分发餐具的时间。
  (二)自己动手进餐
  刚入园的幼儿吃饭时握勺子的姿势各式各样,坐姿也是歪歪扭扭,不时将饭菜打翻。有的孩子每次吃饭总是五指横握勺子,菜饭撒得到处都是;有的孩子舀汤时 ,手臂不抬起,动不动就将汤打翻;有的孩子喜欢把头高高抬起以至于勺子的饭送不到嘴里,洒得满身都是。出现这些状况,教师仍然要坚持让孩子自己吃,不可因为怕孩子把饭菜弄得到处都是而包办代替。
   四、在进餐环节中促进幼儿动作发展
  教师首先应对用筷子进餐的重要价值有一定的认识。同时,教师不能将筷子的使用纯粹看作一种生活技能,筷子的使用还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精细动作,对握笔书写等需要手指间及手眼协调的精细动作有一定的迁移作用。从儿童发展的角度看,使用筷子是小肌肉动作,与用勺、剪刀、握笔一样,都属于精细动作,需要靠拇指、食指、中指等相互协调运动才能完成。总体而言,教师应将目标放在心中并隐性的体现在进餐环节中。
  托班和小班教师可通过“过家家”等游戏活动,让幼儿练习给娃娃喂饭,以此熟悉小勺的使用方法。这样逐渐过渡到进餐环节时,幼儿开始尝试自己吃饭,自然地训练了独立进餐能力。中班和大班幼儿用筷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家园共育的过程,在小班快结束时,教师便应该告知家长中班开始后,幼儿园会换用筷子进餐,请家长在暑假适当地让孩子尝试用筷子吃饭。等中班开始后,幼儿园先同时提供勺子和筷子这两种进餐工具,根据幼儿的用筷能力循序渐进地让幼儿用筷子吃饭。在同一个班级中有精细动作发展较好的,也有稍弱的,教师在安排幼儿用筷子进餐的同时,也要考虑到对用筷能力稍弱的幼儿进行单独辅导。
其他文献
口语是教师开展工作的最基本、最常规的方式和手段,它反映教师的价值观、道德水准、文化修养、知识水平、审美情趣、心理品质和思维方式。口语交流更是教师与幼儿沟通的渠道和桥梁,幼儿教师应该认真考究和思索的问题是:怎样用让孩子们喜欢倾听、易于理解和乐于接受的方式去表达,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情境中,该说什么?怎样说?说得好?  因此提出对口语适宜性表达的探究尤为必要,这里的口语适宜性表达是指在一定的情境下,教师
期刊
作为一名90后的幼儿教师,从选择这一专业到如今踏上幼教工作岗位将近6年,在这几年中,从刚开始的不知所措到现如今一点点的成熟稳重,算不上取得多大进步,但是一路走来,对助力自己成长的因素感触颇深。  一、成长内驱力  (一)“三坚持”  1.坚持学习  (1)以阅读为手段,提升专业素养。读书一直是很多人寻求自我改变的一种方法,对于一名教师来说,更是如此,活到老,学到老,这既是一种品质,更是一种态度。 
期刊
混班区域运动不仅接近幼儿生活,带给幼儿快乐,而且还能使其人格得到应有的尊重,使其各种心理需要得到体验,从而有效地促进幼儿各项运动能力的提升和健康发展。在混班运动中,教师又发挥着什么样的作用,需要给到幼儿什么样的辅助和支撑,才能更加有效地提升幼儿运动的水平和能力呢?  一、环境创设支持幼儿  (一)区域划分的明确性  在混班区域活动开始前,在环境创设时,首先无论是教师还是孩子都要明确区域的划分,这样
期刊
大班的孩子开始萌发自我意识,有了更强烈的自尊心,期待成人以及同伴给予自己肯定,不希望听到否定与批评的声音,因此他们也会开启自己的“自我保护”机制,用他们的“小聪明”保护着自己的那宝贵的自尊心。  一天中午,刚刚吃过午饭,小朋友们准备漱口洗嘴巴,突然诺诺跑来和我说:“老师我的毛巾不见了。”轩轩也跑来说:“老师我的毛巾也不见了。”然后晨晨说:“老师彤彤的毛巾洞里有好多毛巾。”我走过去一看,果然,彤彤的
期刊
幼儿园亲子活动,是通过组织活动让家长和幼儿共同参与,相互合作完成一系列活动,让家长和幼儿从中获得学习和启发,增进亲子间情感交流,帮助孩子树立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参加亲子活动的可以是幼儿的双亲,也可以是没有血缘关系,却承担抚养、教养义务的继父母,都可以通过亲子活动来促进、升温亲子关系。  相关研究显示,科学、有效的親子教育,包含认知学习、技能学习以及情感学习,通过开展有趣且实效性强的亲子游
期刊
今年新村幼儿园“幼儿园体验活动的开发研究”课题成果获得了重庆市教育委员会颁发的第六届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的佳绩,这是本届幼教的唯一一等奖。为此,我感到由衷的开心!想想我们的成长,从一个小学附属幼儿班发展到七个园的幼教集团;从一个默默无闻、先天条件不佳的小园发展为园本文化凸显、课程建设明显,教育品质优质的名园;从不求发展随波逐流到争先恐后求成长,梯队完整的专业自觉团队,靠的就是专业化成长,追求科学幼教
期刊
●杭州: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 防止和纠正学前教育“小学化”  杭州市政府近日公布《关于印发杭州市发展学前教育第三轮行动计划的通知》,明确提出要深化学前教育课程改革,幼儿园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防止和纠正学前教育“小学化”。  通知指出,积极探索跨區域、跨类别幼儿园集团化办学等多种运作模式,扩大名园在师资、管理、服务等方面的输出,加快新办园发展,缩小城乡差距,让更多的适龄儿童在家门口接受优质学前教
期刊
教师专业发展必需依赖良好的职业成长环境和群体间的互动氛围,需要一种研修相长的生态环境和良性运行机制,通过群体的对话和合作,探讨教育教学规律,持续不断地对个人的知识、能力和经验进行反思、整合,以达到发展自我、提升专业发展和提高素养的目标。园所内部建立名师工作室,为教师间互促成长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名师”们在工作室中成为互助成长的团队,在组织教研的同时,使自己的专业得到提高,职业价值感充分显露。以名师
期刊
幼儿文学的游戏性是指幼儿文学从内容、语言、体式到内在精神,都体现了一种与幼儿生活密切相关的游戏特性。幼儿文学的艺术始终与游戏特有的快乐、自由的愉悦联系在一起,从某种意义上说,幼儿文学就是一种特殊的幼儿游戏。  一、幼儿与游戏  “游戏,几乎就是童年的象征。”对幼儿来说,生活就是游戏,而他们的游戏也就是生活。游戲是幼儿的一种本能需要。这一需要在幼儿生命起始之初,就已经铭刻在了他的精神之中,它可能是包
期刊
一、问题提出与研究设计  随着社会发展和基础教育改革深化,国家颁布了一系列的幼儿教育法规与政策,对幼儿教师的专业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学前教育本科毕业生将成为未来幼儿教育的中坚力量。本人本科主修学前教育专业,四年的学习,即将毕业时发现想找个好的工作比较困难。因为不同地区对学前教育重视程度不同,对教师的专业能力的要求就会有所不同。在一些沿海地区,对幼儿教师的要求不仅只是学历的要求,更重视教师专业能力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