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通过对咸宁市通山县白泥村王氏宗祠的实地考察与调研,对其宗族历史、装饰部位、装饰手法等方面进行梳理与比较,研究宗族祠堂建筑中的装饰艺术特征,归纳王氏宗祠建筑装饰艺术中的美学表征,并以此探究鄂南地区地域文化在宗祠建筑装饰中的表达。
关键词:鄂南;宗族祠堂;装饰艺术
中图分类号:TU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03-0-03
鄂南指湖北省南部地区,以咸宁市市域范围为主。在“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的大移民运动中,两湖地区自东向西呈现出一种滚动式的阶梯移民[1]。鄂南区域处于“江西填湖广”的移民通道上,而江西自宋代就出现了较发达的宗法文化,明清时期更是全国宗族活动最盛的省份之一。由于地理位置的靠近和接纳移民的时间较早,鄂南受江西经济文化、宗族组织关系的影响较大,所以与湖北省的其他区域相比,通山、阳新一带在家族组织结构以及家族文化观念等方面表现得更为强烈[2]。鄂南传统村落一般为聚族而居的同姓血缘型聚落,宗祠就是整个聚落的精神生活中心,移民的迁入促进了地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逐渐衍变形成一种新的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体系。
1 白泥村王氏宗祠概况
王氏宗祠位于湖北省咸宁市通山县大畈镇白泥村,是通山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如今作为该村的文化礼堂使用,是乡土文化的展览场所,也是村民开展节庆活动的娱乐场所。据《王氏宗谱》记载:“吾家始祖清甫公,因元末之乱,抱道不仕,至明洪武,由豫章迁兴国,卜居吉口里,石门山下聶家垅口,留驾山前,课童浇花竹,以安贫乐道,不求荣达。”①白泥村留驾山的始迁祖清甫公,先是由其祖父从豫章(今江西南昌)迁居到湖北武昌府大冶县灵四里(今大冶市灵乡镇红峰村),随后复迁至灵五里王家湾(灵乡镇芭山村),最终落脚留驾山一带并逐渐发展出一定规模,成为当地望族。
《王氏宗谱》中还有与祠堂建筑布局相关的记载:“清乾隆三十二年丁亥始建祖祠于流山中门,右侧土名上长丘,背北面南,前戟门,中大厅,后龛堂,两廊,鼓乐楼,四围厢房十间,五公孙子于兹办祭,布置天然。”②王氏宗祠始建于1767年,祠堂背靠大山,坐北朝南,前面为石门,中间是大厅,后面是供奉祖先牌位的地方,两边各有走廊和钟鼓楼,四周有十间厢房。王氏宗祠建筑布局为三进制,第一进为祠堂入口,包括门屋、两厢房,入口为六柱五开间牌坊式门楼(图1),入口大门朝向稍作倾斜处理,是所谓“歪门”,根据实际地理位置调整门的朝向,以此保证门的朝向在风水上吉利。接着是天井,天井两边檐下是走廊;第二进是大厅,是族人集会议事的场所,名为敦睦堂(图2),中间有一墙隔断,需绕道从两侧走,之后通过中庭,中庭两侧为厢房,中庭与厢房之间隔有天井;第三进为享堂,是供奉祖先牌位的地方,包括享堂和两边耳房。期间王氏宗祠有进行过维护和修缮,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祠堂的建筑构造与空间布局基本保留原貌,受资金及传统技艺等方面的限制,在建筑的装饰色彩上稍有改变,大部分装饰构件在造型上基本保持原样。
2 王氏宗祠中的建筑装饰艺术
2.1 木雕装饰
王氏宗祠大厅里正上方悬挂着大块匾额,上书“敦睦堂”,匾额四边采用卷草纹木刻浮雕装饰,右上角有两行字写着“皇留宿三宿谕名留驾,忠孝节义敦亲睦族”。据传,乾隆皇帝曾在此留宿三天,赐名“留驾”,适逢王氏修祠堂,便御书“敦睦堂”赠之,望王氏族人尽忠尽孝,厚待亲属,和睦族人,左边落款“乾隆乙酉岁(1765年)季春日”及御章。两边入口上方同样挂着匾额,面向右侧匾额是“宗功丕播”,左侧匾额是“槐堂光大”。
二进大厅建筑高大,檩椽之间满铺望板,两端山墙皆直接承托檩条;中间排山为抬梁式构架,童柱和梁头均作精美的雕饰,梁头雕为象首,童柱雕成扑狮,栩栩如生;靠近天井檐下的额枋向上稍微拱起,中間额枋相对粗壮,左右两侧粗细一致。中间额枋上雕有人物雕像11个,居中一人面朝前方,两侧人物动态趋势皆朝向中心;左侧额枋上雕刻题材取自《三国演义》中“空城计”的故事,一人在城墙上抚琴观望,城门下三人身穿铠甲,英姿飒爽,骑着战马,身后一人坐镇指挥,其右手边站一随从,左手边的人手持长号即将吹响,骑马的三人纷纷回头,等待攻城指令。无论是木雕的雕刻技法,还是木雕的整体画面感,包括图案的主题内容、造型构图等都是其装饰的重点,其将人物故事表现得栩栩如生;右侧额枋上人物雕像有7个,其中也有3个骑马;檐下额枋上的人物雕像共计31个,每个人物的动作、服饰、手持物件等都不一样,看似无对称可言,实则其组成的整体画面形成了左右均衡关系。两边的穿插枋上采用同样的手法,雕刻着三国演义中的历史典故。中厅其余梁枋则没有繁复的造型和纹饰。大厅内木雕人物造型立体,神态动作传神,画面呈现出简与繁、疏与密的对比关系,丰富了祠堂建筑空间的虚实,达到了一种轻巧通透的主观视觉效果。
祠堂中厢房的门窗装饰(图3)属于细木雕刻,门窗形式多样,浅浮雕、深浮雕、透雕、圆雕等都有,木雕门窗还考虑到了通风、采光、美观的需要[3]。一楼窗棂采用“亚”字纹样,二楼则是直棂样式棂花,层次分明,空间显得简单明快。一楼到二楼间的垂花柱,柱头雕有层叠的花瓣和莲花造型,两边垂花柱之间的额板则雕刻着由花草、人物、建筑纹样组成的人物故事。上面二楼走廊的栏杆是算盘造型,廊上方为卷棚式屋檐,廊檐下方的挂落采用卷草纹透雕,靠近享堂檐下还有连续排列“卐”字形挂落,增加了空间感和通透感。王氏宗祠建筑局部的木作雕刻细致精美,疏密有致,可以丰富建筑空间的虚实,达到一种轻巧通透的主观视觉效果。人物构图饱满、线条灵活舒畅、衣褶清晰可见,人物形象生动传神、空灵剔透、精致细腻。
2.2 石雕装饰
王氏宗祠采用牌坊式门楼,门楼正上方有“魁星点斗”的石雕,有“魁星点斗,独占鳌头”的意思,表达了人们向往科举成才的美好愿望。下面一排是“八仙”雕像,“八仙”个性鲜明、性格活泼、排场热闹,反映了追求福禄、富贵、吉祥如意、长生不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鄂南民间出现得比较普遍的装饰题材,反映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鄂南地区潮湿多雨,宗祠建筑多依山而建,台基以砖、石材质为主,以起到防潮作用。铺地以条石或方砖横平竖直铺设,少有石雕图案,但其柱础上往往有各种雕刻[4]。柱子多采用“一柱双料”的做法,即半石柱的上部与同样截面的木柱相连接,鄂南传统民居建筑中经常可以看到此类做法。而祠堂建筑不同于一般民居建筑,祠堂建筑中石柱部分会做得较为高大,在等级观念里,这种“一柱双料”的做法,建筑等级越高石柱越高,石柱数量也越多,这样做很好地区分开了建筑的等级。
宗祠是乡村祠堂中最高规格的建筑,面阔与进深尺度较大,柱子分布密集,大厅、檐下采用4米多高的石柱,柱础高达1米以上,柱础形式多样复杂,其中复合式造型柱础出现较多。王氏宗祠中“宝瓶式+覆斗式”组合成的复合式造型柱础较为常见(图4)。柱础上方宝甁式柱础的瓶肚上通常会饰以精美浮雕,题材也较为多样,多为植物花草、动物造型、器物纹饰、人物故事等素材的组合,雕琢拐子纹,垂带连接书、牛角、葫芦、宝剑等,有驱邪避难,迎祥纳福的目的。而位于下方的覆斗式柱础则较为朴素,无烦琐雕饰,王氏宗祠中覆斗式柱础采用的是一种形制特别的“几”型柱础,它是在覆斗式的基础上,通过雕刻使柱础成为拥有4条腿的“几”,并在“几”的每条腿和两腿之间雕刻简单的吉祥纹样。王氏宗祠的石雕装饰基本都体现在柱础上,多采用深浮雕的雕刻手法,在人物刻画上造型立体,对纹样的构图处理主次分明,整体画面充满立体感、灵动感、层次感和空间感。
3 王氏宗祠建筑装饰艺术的美学表征
3.1 实用性与审美性相结合
传统建筑装饰在注重实用的基础上,更多的是注重精神文化的艺术审美性。王氏宗祠建筑中常见的建筑构件是“燕子步梁”(图5),外观形似斗拱的“莲花撑”位于三架梁上的脊瓜柱上,在结构上起辅助作用,增强了屋面的稳定性,该构件造型轻盈,尾部上挑部分形似燕尾,所以被称为“燕子步梁”。燕子步梁不仅外观优美,而且多点的支承构造使其能够均匀地承载重力,是实用性与审美性的和谐统一。
构件还有藻井。藻井在结构上来说属于轩棚式,通常顶上会绘制太极图形或蝙蝠纹样等,装饰性极强,四周的结构汇合于中心,结构层次盘旋上升。藻井的功能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宗祠建筑起到装饰作用,二是改善音质效果。古代没有音响设备,主要利用喇叭形的藻井倒置装置将回声收集聚拢从而造成一种强烈的共鸣效果,王氏宗祠中有三处设有藻井(图6),主要也是为了扩大音效,且三处的造型各不相同,依次为圆形、八边形、方形,不同场所也呈现出不同的美感。圆形藻井位于入口门屋正上方,前设戏台,此处的藻井设置就是为了唱戏时声音能更加婉转动听,增大音量。八边形藻井位于中庭正上方,方形藻井位于享堂正上方,这两处的藻井样式相对复杂。中庭和享堂两处的藻井靠得比较近,可以在祭祖时通过浑厚的声音营造出庄严肃穆的气氛。
3.2 表现性与形式美的追求
建筑装饰附于建筑实体之上,与对实用功能的追求相比,建筑装饰更加注重表现性与形式美的表达。其中,形式美追求线条与节奏变化。王氏宗祠中比较有特色的山墙——硬山式云墙,蜿蜒起伏,当地人称之为“滚龙脊”,亦称“猫弓背”,形似猫伸懒腰时背部的曲线,极富动态感,使得整个建筑形态更加优美。“滚龙脊”在鄂南地区宗祠建筑中十分常见,在支祠或家祠中却很少出现。与江西地区高低错落、比例匀称的马头墙不同,鄂南宗祠建筑中有多种山墙形式混合使用,一般会把第一进和最后一进做成“猫弓背”的封火墙,弯曲的封火墙打破了灰白屋壁的单调,在具有防火实用功能的前提下,使整个建筑外轮廓线条充满了韵律感,成了当地宗祠建筑的标志。
建筑在题材、纹样等方面和个人情怀表达的完美结合,传递着一种纯真、舒畅、清新、雅致的审美情趣,表达了建筑与人建立的一种视觉形式上的对话。王氏宗祠建筑装饰题材广泛、内容丰富,通过对动植物、山水、人物等进行艺术加工与变形,通过线条与造型的高度简化和概括,成为艺术的符号,甚至出现了带有情节性的裝饰题材如“渔、樵、耕、读”,以及系列组合形式题材如梅兰竹菊、忠孝节义等,形成了一种比较程式化的装饰技巧,呈现出整体多样、统一又富有变化的艺术形式[5]。建筑装饰图案运用谐音、借喻、比拟、双关和象征的表现手法,做到一图一意、一图多意,体现了真善美的意境和情趣。将“意”与“情”结合在一起,寄托人们的向往,表达出自己的情感世界以及坚定乐观、积极向上的审美理想,以此带来视觉上的愉悦和精神上的慰藉。
4 结语
宗祠建筑装饰是将技术与精神活动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双重性质的造物活动。它包含了图案、彩绘、雕塑、象征寓意等各个艺术范畴,已发展成为建筑系统中独特的装饰体系,该体系将一种为契合儒家礼制精神和宗法价值观而形成的形式美体现得淋漓尽致。传统建筑上的装饰是结合构件的实际功能进行美的加工而形成的,比如梁枋、藻井等,建筑上的装饰受材料、技法、现实功能的影响,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建筑装饰。王氏宗祠的先祖从江西南昌迁徙而来,建筑与江西传统建筑有一些共同特征,如风格显著的马头山墙,建筑装饰部位、装饰手法上也颇为相似,依旧保留着赣皖建筑风格。但祠堂地处鄂南,不可避免地要受到鄂南自然条件与文化风俗的影响,自古以来的荆楚文风又使这里的宗祠建筑与装饰极具地域特色。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体现了鄂南宗祠建筑装饰艺术中不断接纳与包容的特点。
参考文献:
[1] 杨国安.明清两湖地区基层组织与乡村社会研究[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323.
[2] 董黎.鄂南传统民居的建筑空间解析与居住文化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
[3] 彭劲.文化遗产视角下通山传统木雕门窗图案艺术研究[J].山西建筑,2013(35):233-234.
[4] 张飞.鄂东南家族祠堂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
[5] 曾倩.明清吉安宗祠门楼装饰艺术研究[J].美与时代(城市版),2017(12):26-27.
作者简介:韦向荣(1995—),女,湖北钟祥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鄂东南祠堂建筑艺术与文化。
董黎(1981—),女,湖北咸宁人,博士,副教授,系本文通讯作者,研究方向:聚落与民居、湖北地域文化与遗产保护。
关键词:鄂南;宗族祠堂;装饰艺术
中图分类号:TU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03-0-03
鄂南指湖北省南部地区,以咸宁市市域范围为主。在“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的大移民运动中,两湖地区自东向西呈现出一种滚动式的阶梯移民[1]。鄂南区域处于“江西填湖广”的移民通道上,而江西自宋代就出现了较发达的宗法文化,明清时期更是全国宗族活动最盛的省份之一。由于地理位置的靠近和接纳移民的时间较早,鄂南受江西经济文化、宗族组织关系的影响较大,所以与湖北省的其他区域相比,通山、阳新一带在家族组织结构以及家族文化观念等方面表现得更为强烈[2]。鄂南传统村落一般为聚族而居的同姓血缘型聚落,宗祠就是整个聚落的精神生活中心,移民的迁入促进了地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逐渐衍变形成一种新的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体系。
1 白泥村王氏宗祠概况
王氏宗祠位于湖北省咸宁市通山县大畈镇白泥村,是通山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如今作为该村的文化礼堂使用,是乡土文化的展览场所,也是村民开展节庆活动的娱乐场所。据《王氏宗谱》记载:“吾家始祖清甫公,因元末之乱,抱道不仕,至明洪武,由豫章迁兴国,卜居吉口里,石门山下聶家垅口,留驾山前,课童浇花竹,以安贫乐道,不求荣达。”①白泥村留驾山的始迁祖清甫公,先是由其祖父从豫章(今江西南昌)迁居到湖北武昌府大冶县灵四里(今大冶市灵乡镇红峰村),随后复迁至灵五里王家湾(灵乡镇芭山村),最终落脚留驾山一带并逐渐发展出一定规模,成为当地望族。
《王氏宗谱》中还有与祠堂建筑布局相关的记载:“清乾隆三十二年丁亥始建祖祠于流山中门,右侧土名上长丘,背北面南,前戟门,中大厅,后龛堂,两廊,鼓乐楼,四围厢房十间,五公孙子于兹办祭,布置天然。”②王氏宗祠始建于1767年,祠堂背靠大山,坐北朝南,前面为石门,中间是大厅,后面是供奉祖先牌位的地方,两边各有走廊和钟鼓楼,四周有十间厢房。王氏宗祠建筑布局为三进制,第一进为祠堂入口,包括门屋、两厢房,入口为六柱五开间牌坊式门楼(图1),入口大门朝向稍作倾斜处理,是所谓“歪门”,根据实际地理位置调整门的朝向,以此保证门的朝向在风水上吉利。接着是天井,天井两边檐下是走廊;第二进是大厅,是族人集会议事的场所,名为敦睦堂(图2),中间有一墙隔断,需绕道从两侧走,之后通过中庭,中庭两侧为厢房,中庭与厢房之间隔有天井;第三进为享堂,是供奉祖先牌位的地方,包括享堂和两边耳房。期间王氏宗祠有进行过维护和修缮,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祠堂的建筑构造与空间布局基本保留原貌,受资金及传统技艺等方面的限制,在建筑的装饰色彩上稍有改变,大部分装饰构件在造型上基本保持原样。
2 王氏宗祠中的建筑装饰艺术
2.1 木雕装饰
王氏宗祠大厅里正上方悬挂着大块匾额,上书“敦睦堂”,匾额四边采用卷草纹木刻浮雕装饰,右上角有两行字写着“皇留宿三宿谕名留驾,忠孝节义敦亲睦族”。据传,乾隆皇帝曾在此留宿三天,赐名“留驾”,适逢王氏修祠堂,便御书“敦睦堂”赠之,望王氏族人尽忠尽孝,厚待亲属,和睦族人,左边落款“乾隆乙酉岁(1765年)季春日”及御章。两边入口上方同样挂着匾额,面向右侧匾额是“宗功丕播”,左侧匾额是“槐堂光大”。
二进大厅建筑高大,檩椽之间满铺望板,两端山墙皆直接承托檩条;中间排山为抬梁式构架,童柱和梁头均作精美的雕饰,梁头雕为象首,童柱雕成扑狮,栩栩如生;靠近天井檐下的额枋向上稍微拱起,中間额枋相对粗壮,左右两侧粗细一致。中间额枋上雕有人物雕像11个,居中一人面朝前方,两侧人物动态趋势皆朝向中心;左侧额枋上雕刻题材取自《三国演义》中“空城计”的故事,一人在城墙上抚琴观望,城门下三人身穿铠甲,英姿飒爽,骑着战马,身后一人坐镇指挥,其右手边站一随从,左手边的人手持长号即将吹响,骑马的三人纷纷回头,等待攻城指令。无论是木雕的雕刻技法,还是木雕的整体画面感,包括图案的主题内容、造型构图等都是其装饰的重点,其将人物故事表现得栩栩如生;右侧额枋上人物雕像有7个,其中也有3个骑马;檐下额枋上的人物雕像共计31个,每个人物的动作、服饰、手持物件等都不一样,看似无对称可言,实则其组成的整体画面形成了左右均衡关系。两边的穿插枋上采用同样的手法,雕刻着三国演义中的历史典故。中厅其余梁枋则没有繁复的造型和纹饰。大厅内木雕人物造型立体,神态动作传神,画面呈现出简与繁、疏与密的对比关系,丰富了祠堂建筑空间的虚实,达到了一种轻巧通透的主观视觉效果。
祠堂中厢房的门窗装饰(图3)属于细木雕刻,门窗形式多样,浅浮雕、深浮雕、透雕、圆雕等都有,木雕门窗还考虑到了通风、采光、美观的需要[3]。一楼窗棂采用“亚”字纹样,二楼则是直棂样式棂花,层次分明,空间显得简单明快。一楼到二楼间的垂花柱,柱头雕有层叠的花瓣和莲花造型,两边垂花柱之间的额板则雕刻着由花草、人物、建筑纹样组成的人物故事。上面二楼走廊的栏杆是算盘造型,廊上方为卷棚式屋檐,廊檐下方的挂落采用卷草纹透雕,靠近享堂檐下还有连续排列“卐”字形挂落,增加了空间感和通透感。王氏宗祠建筑局部的木作雕刻细致精美,疏密有致,可以丰富建筑空间的虚实,达到一种轻巧通透的主观视觉效果。人物构图饱满、线条灵活舒畅、衣褶清晰可见,人物形象生动传神、空灵剔透、精致细腻。
2.2 石雕装饰
王氏宗祠采用牌坊式门楼,门楼正上方有“魁星点斗”的石雕,有“魁星点斗,独占鳌头”的意思,表达了人们向往科举成才的美好愿望。下面一排是“八仙”雕像,“八仙”个性鲜明、性格活泼、排场热闹,反映了追求福禄、富贵、吉祥如意、长生不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鄂南民间出现得比较普遍的装饰题材,反映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鄂南地区潮湿多雨,宗祠建筑多依山而建,台基以砖、石材质为主,以起到防潮作用。铺地以条石或方砖横平竖直铺设,少有石雕图案,但其柱础上往往有各种雕刻[4]。柱子多采用“一柱双料”的做法,即半石柱的上部与同样截面的木柱相连接,鄂南传统民居建筑中经常可以看到此类做法。而祠堂建筑不同于一般民居建筑,祠堂建筑中石柱部分会做得较为高大,在等级观念里,这种“一柱双料”的做法,建筑等级越高石柱越高,石柱数量也越多,这样做很好地区分开了建筑的等级。
宗祠是乡村祠堂中最高规格的建筑,面阔与进深尺度较大,柱子分布密集,大厅、檐下采用4米多高的石柱,柱础高达1米以上,柱础形式多样复杂,其中复合式造型柱础出现较多。王氏宗祠中“宝瓶式+覆斗式”组合成的复合式造型柱础较为常见(图4)。柱础上方宝甁式柱础的瓶肚上通常会饰以精美浮雕,题材也较为多样,多为植物花草、动物造型、器物纹饰、人物故事等素材的组合,雕琢拐子纹,垂带连接书、牛角、葫芦、宝剑等,有驱邪避难,迎祥纳福的目的。而位于下方的覆斗式柱础则较为朴素,无烦琐雕饰,王氏宗祠中覆斗式柱础采用的是一种形制特别的“几”型柱础,它是在覆斗式的基础上,通过雕刻使柱础成为拥有4条腿的“几”,并在“几”的每条腿和两腿之间雕刻简单的吉祥纹样。王氏宗祠的石雕装饰基本都体现在柱础上,多采用深浮雕的雕刻手法,在人物刻画上造型立体,对纹样的构图处理主次分明,整体画面充满立体感、灵动感、层次感和空间感。
3 王氏宗祠建筑装饰艺术的美学表征
3.1 实用性与审美性相结合
传统建筑装饰在注重实用的基础上,更多的是注重精神文化的艺术审美性。王氏宗祠建筑中常见的建筑构件是“燕子步梁”(图5),外观形似斗拱的“莲花撑”位于三架梁上的脊瓜柱上,在结构上起辅助作用,增强了屋面的稳定性,该构件造型轻盈,尾部上挑部分形似燕尾,所以被称为“燕子步梁”。燕子步梁不仅外观优美,而且多点的支承构造使其能够均匀地承载重力,是实用性与审美性的和谐统一。
构件还有藻井。藻井在结构上来说属于轩棚式,通常顶上会绘制太极图形或蝙蝠纹样等,装饰性极强,四周的结构汇合于中心,结构层次盘旋上升。藻井的功能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宗祠建筑起到装饰作用,二是改善音质效果。古代没有音响设备,主要利用喇叭形的藻井倒置装置将回声收集聚拢从而造成一种强烈的共鸣效果,王氏宗祠中有三处设有藻井(图6),主要也是为了扩大音效,且三处的造型各不相同,依次为圆形、八边形、方形,不同场所也呈现出不同的美感。圆形藻井位于入口门屋正上方,前设戏台,此处的藻井设置就是为了唱戏时声音能更加婉转动听,增大音量。八边形藻井位于中庭正上方,方形藻井位于享堂正上方,这两处的藻井样式相对复杂。中庭和享堂两处的藻井靠得比较近,可以在祭祖时通过浑厚的声音营造出庄严肃穆的气氛。
3.2 表现性与形式美的追求
建筑装饰附于建筑实体之上,与对实用功能的追求相比,建筑装饰更加注重表现性与形式美的表达。其中,形式美追求线条与节奏变化。王氏宗祠中比较有特色的山墙——硬山式云墙,蜿蜒起伏,当地人称之为“滚龙脊”,亦称“猫弓背”,形似猫伸懒腰时背部的曲线,极富动态感,使得整个建筑形态更加优美。“滚龙脊”在鄂南地区宗祠建筑中十分常见,在支祠或家祠中却很少出现。与江西地区高低错落、比例匀称的马头墙不同,鄂南宗祠建筑中有多种山墙形式混合使用,一般会把第一进和最后一进做成“猫弓背”的封火墙,弯曲的封火墙打破了灰白屋壁的单调,在具有防火实用功能的前提下,使整个建筑外轮廓线条充满了韵律感,成了当地宗祠建筑的标志。
建筑在题材、纹样等方面和个人情怀表达的完美结合,传递着一种纯真、舒畅、清新、雅致的审美情趣,表达了建筑与人建立的一种视觉形式上的对话。王氏宗祠建筑装饰题材广泛、内容丰富,通过对动植物、山水、人物等进行艺术加工与变形,通过线条与造型的高度简化和概括,成为艺术的符号,甚至出现了带有情节性的裝饰题材如“渔、樵、耕、读”,以及系列组合形式题材如梅兰竹菊、忠孝节义等,形成了一种比较程式化的装饰技巧,呈现出整体多样、统一又富有变化的艺术形式[5]。建筑装饰图案运用谐音、借喻、比拟、双关和象征的表现手法,做到一图一意、一图多意,体现了真善美的意境和情趣。将“意”与“情”结合在一起,寄托人们的向往,表达出自己的情感世界以及坚定乐观、积极向上的审美理想,以此带来视觉上的愉悦和精神上的慰藉。
4 结语
宗祠建筑装饰是将技术与精神活动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双重性质的造物活动。它包含了图案、彩绘、雕塑、象征寓意等各个艺术范畴,已发展成为建筑系统中独特的装饰体系,该体系将一种为契合儒家礼制精神和宗法价值观而形成的形式美体现得淋漓尽致。传统建筑上的装饰是结合构件的实际功能进行美的加工而形成的,比如梁枋、藻井等,建筑上的装饰受材料、技法、现实功能的影响,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建筑装饰。王氏宗祠的先祖从江西南昌迁徙而来,建筑与江西传统建筑有一些共同特征,如风格显著的马头山墙,建筑装饰部位、装饰手法上也颇为相似,依旧保留着赣皖建筑风格。但祠堂地处鄂南,不可避免地要受到鄂南自然条件与文化风俗的影响,自古以来的荆楚文风又使这里的宗祠建筑与装饰极具地域特色。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体现了鄂南宗祠建筑装饰艺术中不断接纳与包容的特点。
参考文献:
[1] 杨国安.明清两湖地区基层组织与乡村社会研究[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323.
[2] 董黎.鄂南传统民居的建筑空间解析与居住文化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
[3] 彭劲.文化遗产视角下通山传统木雕门窗图案艺术研究[J].山西建筑,2013(35):233-234.
[4] 张飞.鄂东南家族祠堂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
[5] 曾倩.明清吉安宗祠门楼装饰艺术研究[J].美与时代(城市版),2017(12):26-27.
作者简介:韦向荣(1995—),女,湖北钟祥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鄂东南祠堂建筑艺术与文化。
董黎(1981—),女,湖北咸宁人,博士,副教授,系本文通讯作者,研究方向:聚落与民居、湖北地域文化与遗产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