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仪伟:从酒店领班到央视主持人

来源 :周末文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nguo3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音乐寻梦者成了餐厅领班
  
  刘仪伟于1969年4月出生在四川省成都市。1989年7月,刘仪伟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成都市供电局,当了一名供电工。这是一个很实惠的单位,收入不错,可对音乐一直情有独钟的他却总觉得在这里工作提不起劲。读大学时,他写的歌曾在校园里引起过轰动。他坚信如果自己选择音乐这条路走下去,一定会实现自己的梦想。于是,他毅然辞职,决定去北京闯荡,他认为北京才是音乐人的真正乐园。
  1989年年底,刘仪伟告别家人,来到了神往已久的北京。因为老家一个亲戚在北京西四开了家很有名的餐馆,刘仪伟没有像其他打工者那样饱受租房之苦。亲戚对他很热情,除了四处联系帮他租了一套房子外,还允许他随时可以到餐厅吃饭。
  吃和住的问题解决了,刘仪伟开始寻找自己的梦想--做一个出色的流行音乐制作人。于是,他很执著地往这方面努力,由此结识了一大批干摇滚音乐的朋友。此后,他和这些朋友整天混在一些摇滚乐团里,唱啊跳啊,过着惬意的生活。
  就这样过了一年,刘仪伟并没有像预期的那样实现自己的梦想,反而觉得心中空荡荡的。而且,此时他从家里带来的钱也花光了。虽然可以向亲戚借,可借多了也会遭到拒绝。他不得不开始为生计着想。
  有一天,刘仪伟对亲戚说想到他的餐馆打工。亲戚起初以为刘仪伟在开玩笑,说:"让你这个音乐家来当服务员,是不是太委屈了?"后来见他是认真的,便说:"这样吧,你干脆当领班,帮我管理服务员吧。"
  当餐厅领班的工作相对比较轻松。刘仪伟想,既然时间宽裕,为什么不在这里学点别的什么呢?想到外界对这家餐馆的厨师评价很高,他决定先偷偷学点厨艺。于是,他开始有意识地往厨房跑,总是找借口多呆一会儿,好看清那些厨师如何配菜、下料、爆炒……如果有客人点了一道他以前没有吃过的,或是他不会做的菜,当领班的他总是"屈驾"亲自把菜单送到厨房,然后赖在厨房里看厨师怎么做那个菜。从厨师配菜,到下锅,到爆炒,到脱火……每个环节他都会一丝不苟地看,甚至连眼珠子也不转一下。碰上不懂的,他还会多问几个"为什么"。有时下班了,别人都走了,他还缠着厨师问东问西。有的厨师见了,暗自嘀咕:"这孩子是不是想改行当厨师呢。"
  整天泡在餐馆里与不同的厨师打交道,刘仪伟渐渐厨艺大长。后来,他竟然能与厨房里的众多厨师相互切磋,讨论哪些菜换个炒法更好,哪些菜另加作料会更香。他讲出的很多道道有时令那些自认为走南闯北、见多识广的厨师也自叹闻所未闻。有一天,一位厨师竟当着刘仪伟的面说:"你这小鬼悟性这么高,以后在这方面会有大发展。"刘仪伟听了既高兴又有几分伤感,自己学做菜只是因为现在有空闲,想多学一点东西,反正是艺多不压身,可他并没准备要往这方面发展啊!他的真正梦想是音乐。然而,当时有谁懂得这个餐厅领班的心事呢?
  熟悉了做菜的整套流程,刘仪伟把菜端上桌时,便能对每道菜作些精彩的解说,比如为客人上"锅巴鱿鱼"这道菜时,他就说:"这道菜在四川叫平地一声雷,抗战时期叫轰炸东京,海湾战争时,又叫轰炸伊拉克。"他这么一说,顾客立刻觉得兴趣盎然,说:有人还会兴之所至地和他大聊特聊。慢慢地,刘仪伟能侃的名声便传开了。
  1992年5月的一天,一位很有名的电影导演到餐馆来吃饭。当时刘仪伟并不知道对方是什么人,他仍旧按平时的服务程序为客人服务。那个导演最后被他逗乐了,说:"小伙子,你可真不像一名服务员啊。"刘仪伟笑了笑,也没有说什么。
  一个月以后,那位导演又来吃饭。导演一坐下来便问刘仪伟:"想拍电影吗?"电影?那可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啊,刘仪伟马上说:"想啊,当然想。"导演很爽快地说:"那你明天就到我们剧组来吧。"
  第二天,刘仪伟便赶到那个剧组报了名。这样他便结束了在餐馆的打工生活。
  
  剧组里的勤杂工干起了导演
  
  刘仪伟进入剧组后,并没有像他所想像的那样当上演员。导演只让他负责收捡道具,饲养小动物,实际上就是干勤杂工,而且每月工资只有五六百元。
  虽然是一个小小的角色,但刘仪伟并未泄气,他认为电影对自己是一个新的行当,可以学到一些以前没学过的东西。于是在以后日子里,他遇上什么学什么,碰到摄像师,他就请教怎么摄像;碰到编剧他就请教怎么做剧本;碰到一些明星演员,他就仔细看他们怎么表演……
  更让刘仪伟高兴的是,他被安排跟导演住一个房间。这样一来,他便可以比一般演员更早看到剧本;而且导演在房间里召集演员开会时,他也可以列席旁听。几个月后,刘仪伟终于在最近的距离里看到了一部电影诞生的全过程,他感到收获不小。他很自信地对那个导演说:"现在我终于明白电影是怎么回事了。也许有一天,我也能拍电影。"
  可电影拍完了,剧组也解散了。刘仪伟又退回到了过去那种很闲适的状态。但他并不后悔,他知道在那位导演那里学到的东西,有一天终能派上用场。
  生活果然是这样。1993年7月,刘仪伟的一个朋友投资拍一部叫《走出维谷》的电视专题片,得知他曾在电影剧组干过,便叫他帮着撰写剧本。稿子写完后,朋友说他没有拍电视片的经验,便请他客串一回制片人,并兼管摄制组的财务。当摄制组赶到西安准备开拍时,朋友又觉得拟定的导演不够理想,于是找刘仪伟商量:"干脆你当导演,怎么样?"朋友的话可不是玩笑,他想刘仪伟既然受过名导的熏陶,应该是"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而刘仪伟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当下便痛快地答应:"没问题!"于是,投资方把原来的导演"请"走了,改由刘仪伟执导。没有想到,刘仪伟导演得竟然相当成功……
  从西安回到北京后,新的机遇又降临到刘仪伟的头上:台湾一家广告商想在内地拍一个广告,可苦于没有合适的广告语,一直没能投拍。有一天,这位广告商与刘仪伟等人在一块儿吃饭,酒足饭饱之时,广告商偶然提及此事,刘仪伟听后随口便说出了一条广告词,谁料广告商听后竟非常满意,随后就用到了广告中。几天后,广告商还给刘仪伟送来了一笔酬金。刘仪伟这才知道,原来说一句话也可以赚钱。
  过了一段时间,那个广告商又请刘仪伟为他的广告公司作了个文案。刘仪伟再次令对方刮目相看。经过这样两次成功的合作,广告商非常赏识刘仪伟的才华,便很认真地邀请刘仪伟担任公司的文案指导。这时的刘仪伟已对广告创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欣然同意了。
  转眼到了1995年,这时的刘仪伟已经靠作广告赚了一笔钱,他又记起了自己最初的梦想。恰好,一个朋友在这时提出和他合作办一个唱片公司,两人一拍即合。
  1995年6月,刘仪伟终于和朋友投资近200万元,成立了北京大藏唱片公司。多年的愿望终于实现,刘仪伟很快便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公司的运作中。在他的努力下,公司在圈内拥有了一定的知名度。
  然而名气归名气,公司的运作一样受到市场的制约。由于盗版等因素的牵连,当时绝大部分唱片公司并不嫌钱,一些大公司也只能靠不断地注入资金苦苦支撑。而刘仪伟他们的公司规模本来就很小,又没有后续资金跟进,一年后,他们的公司便赔光了投入的所有资金,最终散伙……
  几年的努力付之东流,刘仪伟觉得特别难受,办公司之初满以为可以干一番大事,没想到最终竟把在北京这么多年来攒下的积蓄赔了个精光,他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办。那也许是刘仪伟在北京最惨的时候,他的口袋里只剩下几百元钱。他甚至不敢出门,害怕一不留神便花掉了这点钱……
  
  从容走进《天天厨房》
  
  两年后,刘仪伟终于迎来了命运的转机。
  1999年4月的一天,一个朋友打电话给刘仪伟,说他现在正在给中央电视台做一档餐饮节目,因为知道他对饮食很在行,便叫他帮着出出主意。刘仪伟当时正为找不着事儿而苦闷,看到朋友有事找上门来,正巴不得呢。于是他很爽快地答应了朋友的邀请,随后参加了该档节目的筹划会。在会上,他提了很多建议,其中一条是:考虑到居家女人较多,最好用一个男主持人,这样更能吸引女观众。大家听了都认为很有道理。于是领导让他赶拿一个方案。
  这时的刘仪伟暗暗庆幸:以前在厨房学的东西这下真的要派上用场了。于是,对这一行早熟稔于心的他根本没费什么劲儿,便在第二天拿出了一个漂亮利索的方案。上上下下看了都很满意。
  接着便是挑选主持人。可筹划会一连看了很多候选人也没有合适的:他们要么是菜炒得很好,但不会说;要么是会说,手上功夫又不合拍。正在大家犯愁的时候,有人提议:"刘仪伟,干脆你来试一试!"
  "我?"刘仪伟觉得很奇怪,怎么会想到我呢?我既不英俊,也不高大,没有一点明星气质,怎么能当主持人呢?
  可大家仍旧坚持:"不漂亮也许更有亲和力嘛。"
  刘仪伟想:不就是炒菜吗,有什么大不了的。他决定先试试再说,于是他很镇静地走上台,按照自己的理解,神情从容地主持节目。好在是轻车熟路,拿起菜铲的时候,他不仅一点也不慌张,而且非常自信,仿佛又回到了当初偷学厨艺的时候……
  最终,刘仪伟的表现折服了大家。他一走下台,大家都鼓掌称好。领导也如释重负:"就用他了!"
  就这样,刘仪伟做了中央电视台《天天厨房》的主持人,天天在电视里教大家做菜。
  令刘仪伟更没想到的是,进入中央电视台主持《天天厨房》的节目后,他的音乐梦竟也随即变成了现实。在最初筹划这档节目时,他便敏锐地意识到节目一定得有一首片头或片尾歌。于是他悄悄地写了,然后唱给大家听:"我爱厨房,我们爱厨房……"
  大家听了都觉得旋律特别美,而且歌词也很有意思,于是都同意由他主唱。就这样,刘仪伟便成了这首《天天厨房》歌曲的作词、作曲兼主唱。现在,这支歌每天伴随着他出现在电视上。
  (《东西南北》2001年第6期 韩如意荐)
其他文献
(我叫张心勇,我不叫鲁强,鲁强是这个故事的道听途说者,我甚至不认识他。)  “格兰酒吧”在彩滨街上,每天华灯初上的时候,我都会出现在那里。我坐在靠窗的座位上,点燃一支烟,玻璃窗上倒映着闪烁的烟影和我衣冠楚楚的影子,窗外是一大片湖水,折射着城市霓虹妖艳的光芒。  我的眼光常常落在桌角上。桌角上摆着一包555牌香烟。有些人在我身后说话,有些音乐在四周旋转,当只言片语从我耳边掠过的时候,我能听得出那些人
期刊
我喜欢下棋,尤其喜欢下象棋。胡荣华是我的偶像,他15岁就夺得了全国象棋冠军。刚巧我们是同龄人,他比我大两个月14天。爱屋及乌,我也同样喜欢下围棋的高手。1975年,当23岁的聂卫平获得全国冠军时,我为之兴奋,为之击掌,除了上面说的原因外,还因为卫平是黑龙江的运动员。1977年他又获得了全国冠军,使我萌生了采访他的念头。1978年初春的一天,我乘车来到北京,在体育馆路2号中国围棋队的宿舍里,我见到了
期刊
初到日本留学,我身上只带了老父辛勤一生积聚下来的50万日元。50万该是不小的数目,大陆人靠它可以活上半辈子了。可在日本,交了入学金和头三个月的房租,我身上就只剩下两万日元了。一位朋友知道我窘迫,便替我四处奔走,几经周折,终于在距静冈市80多里路的乡下帮我开办了一家中文班。    一    教室是日本式的,榻榻米上放了五六排矮桌子,男人们便大大咧咧地似坐似躺地听课,女人们便把长裙小心地放在膝下,规规
期刊
你有没有摔过跟头?  譬如说在早上7点30分的街头,你忽然摔了跟头,周围全是似曾相识的面孔,却没有谁是你真正认得的。聚集起残存的气力和信心挣扎着爬起来,你发现,肘部划得全是血痕,白色长裙满是泥污,露趾白皮鞋划破了,皮包摔了出去,里面的小物件扔了一地,那个心爱的小记事本上,跟凯蒂猫的粉脸并排的,是一个巨大的鞋印。  我说的是自己。  我茫然地站在街口,幻想有白马王子开着宝马车旋风一样将我载走,像小说
期刊
等待张艺谋    每个女孩都有自己的梦想,子怡也有过很多属于自己的美梦。但在进中央戏剧学院之前,她的梦中没有张艺谋。  进了中戏表演系,她有一种感觉,觉得自己和电影的距离近了些。因为中戏出了姜文,还出了巩俐,他和她成了名震海内外的影帝、影后。  子怡的主讲老师叫常莉,是个张艺谋迷,经常向学生介绍“张导”,还找来张艺谋的很多资料给学生看,称他为电影界的天才和奇人。子怡对张艺谋的崇拜就是从常莉的不断描
期刊
上帝创造了骡子,对它说:“你将是骡子,从早到晚不停地干活,背上驮着重物。你以草为食,没有智力。你将能活40年。”骡子回答说:“像这样活40年我可受不了,请最多让我活20年吧。”上帝同意了。  接着,上帝创造了狗,对它说:“你是狗,将负责给人看家。你是人类最好的伙伴,你吃他们的残羹剩饭,能活30年。”狗回答说:“活30年我可受不了,请最多让我活15年吧。”上帝也同意了。  上帝又创造了猴子,对它说:
期刊
战时的指挥中枢,能力比“空军一号”还强。  从20世纪50年代末期,美国为了在冷战对抗中占有决定性的主导地位并夺取全球性的军事优势,开始建立全球军事指挥系统。至今这套以全球最新、最尖端技术组合起来的战略指挥控制系统已经日臻完善,完全可以满足美国在未来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称霸全球的要求。这套战略指挥系统主要有四个:分别是国家指挥中心(NMCC)、国家紧急机载指挥所(NEACP)、战略空军司令部指挥所(
期刊
已有5000年历史的中国中医药,从没有在今天这个以速变为特征的时代获得如此的认可和推崇。时代的鼓点已经在我们的门口敲响,中医能否走向现代化?    百年后的机遇    近年来,美?欧各国先后制定了植物药法案;加拿大、澳大利亚、瑞士等国家开始对中医药实行立法;俄罗斯等国后来居上,为中成药的进入修正药典、重做文章。  另外,世界范围内服用中草药的人在快速递增。目前,30%的美国人,60%的荷兰人?比利
期刊
从初次见面起,皮尔博士就对我的人生产生了重大影响。他总是主张积极思考的人会获得积极的结果,因为他们不怕问题。事实上,与其说视问题为负面且应尽快除去的东西,诺曼反倒认为问题就是人生的象征。为了讲清这点,以下是他所喜爱的故事之一,我也经常用在提案陈述上:  有一天当我沿街散步时,看见我的朋友乔治缓缓走过来。从他脸上抑郁的表情看来,显然他并不是被生命存在的狂喜与丰富所感召——这是对乔治正在沉沦不振的高明
期刊
阿加西的宿命必然是情场得意球场失意?  2001年10月22日,美国拉斯维加斯一座小教堂,阿加西挽着已经大腹便便的格拉芙走向圣坛。在这个只有至亲好友出席的小型婚礼上,阿加西宣告:我庆幸能与斯第夫·格拉芙结为夫妻,我已经做好当父亲的准备,因为她——斯第夫·格拉芙就是我梦中的妻子……  消息传开,球迷们欣喜若狂。他们给阿加西夫妇送去了大量鲜花和礼物。在祝福阿加西的同时,回顾他近10年的情路历程,人们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