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与灵性

来源 :雕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dit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起冰岛,人们自会想到那美妙的冰川与瀑布、沸腾的泥浆、喷涌的间歇泉。这个神奇的国度一度成为探险爱好者们最为向往的国度,其令人窒息的神奇美景更成为了众多艺术家创作灵感的源泉。如今,在这个以自然美景著称的北欧国家,当代艺术在国际艺术市场正以独特的魅力开始崛起。现在,笔者就对该国当代艺术市场的现状进行以下解析。
  一、天赋之自然,创意之源泉。
  冰岛拥有极佳的自然环境,吸引了众多游人,是适合艺术家生存的国度。这里民众的幸福指数很高,艺术距离民众的生活很接近。这个国家没有军队,人们选艺术家做市长,拥有超低的罪犯率,这里优越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是艺术家创意灵感之源泉。
  1.天赋之自然环境
  冰岛,有着万年不化的冰原,有着地热温暖的滋养。在寒冷的漫漫冬季里,大地白雪茫茫,冰与火共存,如梦幻的银色世界美得令人屏息。
  冰岛这个国家的自然风景本身就是天然艺术品。意大利摄影师桑德罗桑缇欧力曾花了70个小时,在一架飞机上拍下了一组令人惊叹的冰岛自然景观照片(图1),看上去如同移动的海上雕塑(图2),不仅向世人展示了冰岛大自然之美,同时希望人们意识到自然的脆弱。
  在冰岛,每当冬季来临之际,冰雪就成为了天然之艺术品(图3),可以说,之所以冰岛的艺术家们可以创作出美丽的作品,那是因为世界上本身就存在着那样的美好,冰岛的冰洞斯卡夫塔费德(图4)就被誉为世界最美景色之一。
  2.体现自然的设计
  冰岛的设计享誉国际,这个拥有自然天赋之美的国度,其艺术设计更是以善于从自然中吸取灵感而著称。体现自然元素的设计,使得冰岛艺术更加深入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
  冰岛雷克雅未克有一家设计酒店(图5), 此酒店由女设计师Gulla Jonsdottir设计,以善于利用自然元素而闻名,该酒店原由一家印刷厂改造而成,改造后设有50个各具特点的房间,进入酒店接待区的左边,有一面全黑色的墙, 全部用火山岩制成, 并且装饰有冰岛独特的民间面具艺术品。
  冰岛Reykjavík的音乐厅Harpa Concert Hall(图6),从外观望去形似蜂巢,内部视野开阔,其设计灵感来自冰岛风光与极光。该建筑外观由冰岛艺术家Olafur Eliasson以及德国工程公司GmbH合作完成,以自然与建筑相结合为特点,荣获了2013年密斯凡德罗奖。
  3.创意之公共艺术
  冰岛是个相对来说缺乏色彩的国度,这里有太多白雪,太多黑色的火山石,然而这里的艺术家们不乏创意,将冰岛的城市打造的色彩缤纷,充满了创意带来的魅力。
  冰岛这个国家小教堂众多,然而印象庄重的教堂(图7),却每座都如同一件独特的艺术品(图8),无山寨之庸及夸张之俗,并且融合了现代科技元素,独具特点。以冰岛哈尔格林姆斯教堂(图9)为例,该教堂安装了一套新奇的外墙幻影系统—Rafm Gnue Náttúra,该技术通过3D投影技术,在教堂的正面实现了幻彩光影的效果,使传统肃穆的教堂建筑充满了现代艺术气息。
  在冰岛城市之中,普通的电塔也充满了艺术特点,人们印象中的电塔多为一根根非常标准而呈现工业化的铁架子,然而美国麻省建筑设计公司Choi Shine为冰岛设计了《巨人的国度》(图10)电塔公共艺术作品,从远方看过去,就是创意十足的装置艺术品,使冰岛城市更加具有艺术魅力,使民众的生活环境更加美好。
  二、诗意之呈现,灵性之艺术。
  冰岛拥有优美的自然风光,卓越的艺术环境。这里的艺术家从自然出发,以充满诗性的艺术语言,不断捕捉心灵之轨迹;以多元互动等艺术形式,创造了具有灵性的当代艺术作品。赢得了本土民众与全球艺术藏家的由衷喜爱。
  1.诗性的重构
  冰岛艺术家Theresa Himmer是一位装置艺术家,善于将自然与人工相联系,他认为,冰岛的天然环境是吸引游客的最好资源,而用廉价的工业原料来制作艺术品,则形成具有辩证性的、精神性的意义,同时他对冰岛日益商业化的现状予以批判。代表作品为位于冰岛首都雷克雅未克的《山系列》(图11)(图12),作品具有将自然赋予诗性重构之意义。
  冰岛艺术家奥拉维尔·埃利亚松(Olafur Eliasson)是一位闻名国际的装置艺术家,具有冰岛与丹麦双重血统,善于在艺术创作中,营造人工与自然相互结合的诗意效果,并且强调观众的参与感,深层挖掘自然之美。代表作品如2003年创作的《Weather Project》(图13),该作品用一个巨大的“假太阳”改变了空间,通过水蒸汽的云呈现光效,使得观众自觉参与其中。2009年创作的《Your Atmospheric Colour Atlas》(图14),该作品弱化空间的形态、面貌与地点,剥离人们对“空间”的惯性理解概念。
  冰岛艺术家Hrafnhildur Arnardottir是一位装置艺术家,善于利用日常生活材料进行创作,代表作品(图15)将纤维选为造型艺术的材料,创作出可流动的线条,给观众以全新的视觉体验,颇似时装设计师用面料堆砌的雕塑,艺术家尝试给木棍(图16)穿上外衣。
  冰岛艺术家Gigja Einarsdottir是一位优秀的摄影师,善于表现自然与生物之灵性。该艺术家从小就接触马,其代表作品《马》系列(图17)摄影作品,将马的声音和动作当作环境的一部分,而不仅是把马单独拿出来做为个体拍摄,艺术家Einarsdottir的作品总是充满了诗意、自然主义和圣洁之感。
  冰岛艺术家Hreinn Fri Finnsson出生于1943年,生于贝尔,自1971年以来一直住在阿姆斯特丹。其作品通常为与空间、自然风景、视觉有关的装置,他的作品特点是以经济手段和最小干预,以最平凡的材料体现创作概念与诗性的表达。主要作品《黄金比例》(图18),由冰岛景观的照片与一名女子注视着蜿蜒的河槽组成,似乎延伸到了空间与自然环境之中。该艺术家活跃于各类重大国际艺术展览,如威尼斯双年展、圣保罗双年展等,作品被多个国家的重要收藏机构收藏。   2.心灵的轨迹
  冰岛艺术家艾豪(Erró)出生于1932年,创作了一系列具有象征主义色彩的拼贴艺术作品,将绘画作为一种赋予混乱的世界重要性的方式,他喜欢游戏形式与构思的节奏,喜欢自己将所见转化为“可视”,同时又带些无聊和虚空性质的作品。主要作品有《Renault Scape》系列、《Reykjavik Art》系列(图19)等,该艺术家曾于2007年在北京今日美术馆举办《玩偶·人间游戏》展览。
  冰岛艺术家Rebekka Gu Leif是一位优秀的视觉艺术家,自2005年来一直为《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花花公子》BBC(英国广播公司)等众多著名机构进行拍摄工作。她的摄影题材很广泛,内容从美丽的冰岛风光到动物到人像。她最著名的作品是自拍作品《克隆》系列(图20),展示了孤独患者的内心独白与精神方面的另一个自我。
  冰岛艺术家Carmel Seymour是一位插画艺术家,她在其艺术作品中所要说的意思是——我们不需要知道答案,也不需要知道结局,重在展现一切都是人生的旅程。她创作了一系列将水彩与蜡笔结合,触动心灵,充满生命轨迹,以及具有想象力的艺术作品(图21)。
  冰岛艺术家思故都·顾蒙逊(Sigurdur Gudmundsson)于1942年出生于冰岛首都雷克雅未克,是国际知名的艺术家,具有多重艺术身份,创作了一系列摄影、雕塑、表演、小说作品等。自1969年在冰岛举办第一次个人展览后,他的作品持续在全世界各地展出,直到上世纪90年代,他与夫人伊尼卡(Ineke)移居中国厦门,并在那里建立了中国欧洲艺术中心,现今在厦门和阿姆斯特丹之间生活与工作。艺术家顾蒙逊认为艺术应该是一种自然现象,人也是一种自然现象。艺术是一个崭新现实的开始,艺术是生活的一种方式。其作品充满了诗性的表达,以不经意的感情流露和气氛塑造,引发观众无限思考。主要作品有《自拍像》《事件》(图22)《无题音乐》《红作》(图23)等。
  冰岛艺术家凯特琳·弗雷德里克斯(Katrin Fridriks)是一位冰岛出生,现居卢森堡与巴黎的艺术家,是当今在世的最具影响力的女艺术家之一。她的作品中融合了来自家乡冰岛的自然能量与爆发力, 画布上千变万化的色彩,加上独特的运动质感,使得观众通过不同的角度领悟抽象美学的魅力。该艺术家曾于伦敦举办个展《飞翔的意识》(图24),近期在德国柏林Circle Culture美术馆举办了个展《Stendhal Syndrome》(图25),此次展览的题目,意指在艺术品密集的空间里,观赏者受强烈美感刺激,从而引发的头脑纷乱与心脏剧烈颤动。如图示之黑白色调的作品(图26),在特意放置的放大镜前,作品的美感被无限放大,从作品中仿佛能窥见到地球之外的神奇景象。
  3.交互之艺术
  冰岛艺术家鲁丽(Ruri)是一位颇具新意的装置艺术家,善于体现艺术的交互性。代表作有《濒临灭绝的水源档案》装置作品(图27)。鲁丽像储存档案一样储存了她拍摄的清澈山泉瀑布,装在一个巨大的钢架档案柜内,照片框安装在滑动槽上,当观众去抽取一本档案柜内的瀑布照片时(图28),便能听到这个瀑布水流的声音,令人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
  冰岛艺术家拉格纳·基亚尔坦松(Ragnar Kjartansson)于1976年出生于雷克雅未克。他身兼冰岛古典音乐家、歌手、装置及行为表演艺术家、画家、雕塑家、电视录像制作人等多重身份。通常利用音乐、歌词等进行创作,以行为表演与影像结合等有趣的方式,处理对神话、文化历史以及身份的认识。主要作品有《The Opera》《Og my god》《Folksong》《Weltschmerz》《The End—Venice》等。其中作品《The End—Venice》参加了第53届威尼斯双年展。这件作品在位于大运河上的一座14世纪的豪华宫殿举办,艺术家将宫殿改成一间临时工作室,每天以大运河为背景,为摆着不同姿势的年轻模特画肖像画(图29),整个表演最后产生了144幅大小不一的肖像画(图30),它们暗示了多样化的艺术时期,并且涉及到了不同时期各种各样的绘画风格。
  冰岛艺术家卡特琳·西于尔扎多蒂(Katrín SigurdardóTtir)是一位享誉国际的装置艺术家,曾参加2013年的第55届威尼斯双年展。代表作《The Old Laundry at Palazzo Zenobio》(图31)是艺术家创造了一个浮动平台,建筑轮廓有典型的18世纪宫殿的痕迹,包括供游客通行的2套楼梯(图32),这种风格在建筑内部和外部空间的宫殿花园延伸着。艺术家解释这件作品时说:“这个作品的主题是绘图,关于劳动、关于沉浸在空间之中。我想做的作品是能让大家从不同的角度进入,以不同的方式理解,从不同的层面观看,这样观众既身处其中,又能从作品之中观察到自己。此作品曾在雷克雅未克艺术博物馆、长岛纽约雕塑中心进行过展出。
  冰岛艺术家马格纳斯·洛基·克里斯汀逊(Magnus Logi Kristinsson)是一位活跃于国际的行为艺术家。代表作品《关于箱子的事》曾在多个国家城市进行现场展出,该作品是艺术家爬上楼梯,进入一个未封顶的粉红色木箱(图33),从里面用锯条将木箱四面钻出圆形洞(图34),观众纷纷围住窥视,艺术家在箱内固定音符架后,切割出一道门走出,之后是现场的探索交流(图35)。
  冰岛艺术家Kristjana S Williams是一位活跃于国际世界的装置艺术家,以其丰富的想象力创作著称,善于利用自然元素,注重与观众的互动,创作具有独特风格的作品。代表作品《竹林深处》(图36)互动装置作品,注重视听相互结合。作品内容是在竹子搭建的空间里,该艺术家设计的印花传统中国服饰从空中垂下,好像一群在竹林中飞舞的武士。每一位进入的观众,都会佩戴一款特别设计和上过色的耳机,当观众戴着耳机从竹林中走过的时候,会听到风、鸟鸣等一系列来自森林的回声。视听双重感受为观众提供了一个静谧安宁的氛围——远离城市的喧嚣,回归自然,引发无限想象(图37)。   三、自然与灵性,艺术市场的振兴。
  冰岛,这个拥有自然之美与艺术之美的国度,其艺术作品以充满灵性的艺术语言,吸引了普通民众与艺术藏家的关注。其艺术市场近年来更是以活跃的艺术交流、渗透生活的设计等多种方式,不断地在国际艺术市场中渐露风采。
  1.当代艺术市场现状
  冰岛主要受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文化的影响,还受到丹麦和其他欧洲国家的影响。由于与美国关系良好,所以也受到美国文化的影响,这几个国家的地理位置不仅影响其文化,而且影响着艺术品生产。冰岛在历史上曾经被丹麦统治,故冰岛艺术家经常去丹麦学习,并在艺术事业中把自己当成丹麦人。
  冰岛的艺术画廊与市场近年来逐渐活跃,同时艺术家更倾向于买卖自己的作品。CIA是一个介绍当代冰岛艺术趋势的信息丰富的网站,该网站上时常发布展览日期与其他信息。赫莱穆尔画廊是一个艺术家经营的非盈利性画廊,成立于1999年,主要展出不断涌现的冰岛当代艺术家的作品。而成立于1995年的18画廊,主要展出新兴艺术家的作品。其他画廊还有斯库奇画廊、萨艾瓦斯·卡尔斯画廊、格罗博格文化中心、绘画学会艺术画廊、101画廊、Kling
其他文献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美国能源部西北太平洋国家实验室的工程师们发现一种可持续化学反应,它能将海面上漂浮的藻類变成源源不断的石油。目前,这项技术已被犹他州一生物技术公司注册专利,该公司计划建立实验工厂,批量生产这种新式“海藻汽油”。在这个过程中,泥浆般的湿海藻被泵入化学反应器前端。系统开始运行后,不到一小时就能向外流出原油、水和含磷副产品。通过提纯,这些“原藻油”就能转变成航空燃料、汽油或柴油。
人体冷冻保存技术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了。  1964年,物理教师罗伯特·埃丁格出版了《不朽之前景》一书,开启了现代人体冷冻技术的研究。  世界上最早的低温人体保存可以追溯到1974年,第一个冷冻人体在液态氮中至今仍完好如初。  杰姆斯·贝德佛德是美国的一个物理学教授,当他死于癌症时,选择了一个与众不同的“处理”自己的方式——将自己冷冻起来。由此,他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被冷冻的人。  所谓人体冷冻,
2014年6月,由《雕塑》杂志社主办的“第四届全国抽象雕塑高级研修班”创作实践课在河北饶阳华日青铜文化产业园进行。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教授比利·李辅导下,学员们将自身对西方现代抽象雕塑的艺术技巧与创作理念的理论学习,运用到具体的艺术实践中。在师生们夜以继日的努力下,本届研修班创作实践活动圆满结束。28日,由衡水华日公司承办的本届抽象雕塑高级研修班汇报展与观摩研讨会同时召开,旨在检阅学员学习成绩与加
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鲁迅美术学院协办的张峰雕塑个展《影子》于2012年11月17日下午2点在中国美术馆5号厅开幕。此次展览由张英超先生策划,展出张峰近年来的雕塑新作,并将融入艺术家生活与创作纪录片段,从多个视角近距离地展现张峰艺术与创作的历程。  策展人张英超评论为:“张峰的雕塑,无中生有,有中生无,求一切尽在似与不似之间,把“骨法用笔”做为画法,把“气韵生动”做为理想追求,这就是中国画式的做法
艺术天地之大,源于大自然之浩瀚无边,也源于人类创造性思维之广阔、活跃与精微。凡在艺术创作上有所建树者,莫不是敏感于客观世界之美、敢于冲破世俗观念束缚,而有独特发现的人。发现平凡事物中蕴藏着的美,领悟到自己的性情与自然中某种美的元素的内在呼应,从而在内心涌动起创造的欲望与激情,由此产生的艺术作品,一定是富有真情实感而不是冷漠、平庸的。当然,这里还必须有合适的中介条件,那便是“手艺”,即艺术家经过长期
Since Ming and Qing Dynasty, the prosperity of economy and trade in Huizhou lead to the prosperity of architectural culture and furniture art. During the end of Qing Dynasty and the early period of th
⊙by reporter of our magazine   Science Arts Philosophy—Take the National Grand Theater for Example to Understand Zhang Baogui’s Sculpture Arts     编者按:当我们来到宝贵石艺科技有限公司的时候,工人们正在忙碌着搬迁,厂区里已经稍显空荡荡的了。但是在办公室
Flight of Youth: Spiritual Pursuit of Zhang Hua’s Sculptures    著名艺术评论家孙振华先生在看了我的水墨创作画时,这样评价道:“有一句古人爱说、今人常用的话‘画如其人’,这句话看怎么理解。如果搁在陈培一身上,他的画并不如其外表。陈培一是个五大三粗的汉子,他的画却非常细腻,非常雅致,完全不似平日对他粗犷外表的直观印象,这是我感到意外和惊奇
2016年11月19日,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主办、北京图文天地文化集团承办的“回乡的路上——刘巨德艺术作品展”,在北京798艺术区圣之空间艺术中心开幕。这次展览既是刘巨德教授在国内举办的首次个展,也是他将于2017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大型艺术展的预热。本次展览由王鲁湘担任学术主持,卢新华任策展人,展出作品65件,包括水墨、油画、陶艺、青铜、玻璃等新作。值得关注的是,刘巨德教授新近创作了一组陶艺作品,简
内容摘要:具有开放性和多元性特征的西域文化,成为本人雕塑创作精神的根本架构。作为人工与自然合力塑造的综合体,故城废墟是人类寄托视觉、情感与想象的古典之物,它使我迈向“完美的艺术想像空间”,并能享受到与故城切近的交流,这种对残缺元素的审美可引发对未知形态的想象,和对现实中“圆满世界”的追问。  关键词:西域文化;废墟:碎片:书法构成    2008年,当我从俄罗斯留学归来,便开始思考我下一步的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