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乙己”绰号的含义

来源 :语文周报·初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ongb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孔乙己姓甚名谁?孔乙己姓孔,名和字早在半途上流失。姓孔,总无端地让人联想上孔夫子。儒学泽被万世,孔家子孙又历代受到帝皇的封赏,然而孔乙己却一世栽在儒学上,“终于不能进学,又不会营生,于是愈过愈穷,弄到将要讨饭了”,还老是偷书,最后到丁举人家去,被打折了腿,剥去长衫,在斯文扫地中死去,演了一出社会闹剧和生命悲剧。孔夫子制礼,可是孔乙己却丢名失字,仅有一个诨名行天下,没落到什么样的程度了!
   绰号孔乙己真具有强烈的戏谑性。孔乙己自认为是读书人,所以穿着“似乎十多年没补,也没有洗”的“又脏又破”的长衫,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他不停地“窃书”,做着相公老爷的美梦,偏偏“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正如描红纸,似乎有着经书上一样的文字,却仅是最初文字书写的入门,连意义都尚未产生,更不要奢望有什么微言大义了。“孔乙己”是描红纸的局部借代,是对孔乙己的无情嘲讽。“因为他姓孔”,这种嘲讽的意味无意间变得更加强烈。“上大人”孔乙己读了一辈子书,“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穿了一辈子的长衫,不仅没能上升到大人的地位,还被剥夺了穿长衫的权利,在别人的拷打取笑中屈辱中死去,名字早就腐朽,而象征着嘲讽的孔乙己却是如影随形,粘骨附肉地永远地伴随他了。
   绰号孔乙己是他命运的象征。“因为他姓孔,别人便从描红纸上的‘上大人孔乙己’这不懂不懂的话里,截下一个绰号给他,孔乙己像一个物,摆明了是给人胡闹着玩的。事实上孔乙己在咸亨酒店就是一个玩物,掌柜要取笑他,所有喝酒的人要取笑他,样子太傻,侍候不了长衫主顾,在外面做点事也干不了的小伙计也取笑他,吃了孔乙己茴香豆的孩子也都在笑声里走散。孔乙己的到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孔乙己别无存在的价值,他是那个社会的多余人,是好笑的寄生虫。在描红纸上,孔乙己三个字不是没有什么意义吗?孔乙己这个人落伍了,逆时代潮流而动,“终于没有进学”偏拖着长衫不放,“写得一笔好字”偏“坐不到几天,便连人和书籍纸张笔砚,一齐失踪”,“弄到要讨饭了”偏坚守“君子固穷”的教条,他必定会被抛进历史的垃圾筒里去演出生命的悲歌!
   绰号孔乙己是他思想的写照。描红纸上排着“上大人孔乙己”字样,虽然现在只截取了“孔乙己”三个字,但“上大人”三个字还是在那里隐着的,跟刘禹锡《陋室铭》引用孔子的话“何陋之有!”隐着“君子居之”,是一样的用法。把“上大人”看作一个名词,等同王侯卿相来看待,那是孔乙己的强烈嘲讽,前文已有所阐述。但若把“上大人”看作一个动宾式的短语,理解成为“一心想爬上大人位置”,则是典型的孔乙己思想了。他舍不得脱下长衫,无非想保持读书人的身份,他不断地“窃书”偷书,屡受打击而不悔,他写得一手好字,不肯像短衣帮一样老老实实地做事,不就是因为心中还有有朝一日爬上举人老爷地位的黄粱美梦吗?
   绰号孔乙己是一个孤独灵魂的外在表符。在字形上看,这三个字的书写笔画是简单的,可是几乎每一笔都是曲笔,“肠一日而九转”,内有难以言说的痛苦和悲愤。又是从描红纸上半懂不懂的话里半截而来,弄得更加的难懂,和别人隔着厚障壁是必然的。这不,几乎所有的酒客都是谈论他的新伤疤和吊着打,谈论他是否识字,怎么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孔乙己自己知道不能和他们谈天,便只好向孩子说话”,“只好”说明孔乙己有话要说,只是没有好的倾诉的对象,可是孩子居然也以为“讨饭一样的人,也配考我么?”,不能说就不说吧,打折了腿以后的孔乙己选择没人的下半天去咸亨酒店,居然“聚集了几个人”,照例揭伤疤闲取笑,斯人独憔悴,凄苦的灵魂谁人懂得,谁人理解与安慰?这教人半懂不懂的“孔乙己”成为孤独灵魂的外在表符。
其他文献
学生最终是会踏入社会的人,所以教师必须要将开拓学生视野、增强学生的能力、丰富他们的涵养作为重要目标。然而,枯燥的历史知识,会让学生觉得这些久远的东西没有意思,可能会失去对历史的兴趣。因此,一堂好的历史课,应该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交流活动。良好的历史教学,可以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历史的独特魅力,将其中的精神升华为自己的精神需要。伴随着初中历史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历史教师越
期刊
从半年多的高效课堂实践来看,我们发现自主、开放式的学习,需要一种氛围,这便是文化。这里的文化,至少有这样几层含义:育人文化、学校文化、班级文化、小组文化。笔者以为作为高效课堂学习构建中的重要一环,班级文化的重建也是一个崭新的课题,在高效课堂的重建中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首先,班级文化是构建高效课堂高地的基石。丰富班级文化是构建高效课堂的软实力,也是高效课堂创建的硬指标和助推剂。高效课堂需要良
期刊
怎样批改作文?我的做法是从易到难,列出十条要求,第一次批改只提一条要求,第二次,再提第二条要求,这样十几篇文章批下来,每位学生就都能围绕一篇作文,从十个方面写出批语了。当然,对于初二、初三的学生来说,就可以从十个方面进行要求了。   以下十个方面,每个方面给10分,一篇作文满分为100分。   1.格式是否正确   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是否有标题,标题是否居中;每一段的开头有没有空出两格
期刊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迅速发展,信息化以一种无法想象的速度席卷着世界,他冲击着各行各业旧有的行为模式。与此同时各方面对信息技术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学校应努力培养高技术信息人才。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其主要目标是让学生在初步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学生对信息收集、加工、处理能力的培养,切实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但以往的教学模式很难培养出高技术信息人才。所以目前
期刊
学贵乎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可贵。小学阶段,正是学生生命起航时期,小学语文教学对学生终身语文学习起着奠基作用。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将学生质疑能力发展作为重要任务,使学生将质疑内化为语文学习的基本习惯。这样才能促进学生语文知识的内化,提升学生语文思维的高度,构建小学语文生命课堂。  一、“放”字为先,创造质疑机会  小学语文教学,学生质疑能力培养必须要做到"放"字为先,为学生
期刊
一、诵读产生兴趣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学习一篇古文,首先要从诵读入手,诵读分范读,齐读,分组读,个别读,交叉读分角色朗读等多种多样的形式 ,通过教师范读,使学生读准字音,分清句读 ,指导学生通过不同形式的诵读,达到既定目标,能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在诵读过程中多给予表扬和鼓励,使学生增强自信心,激发学生的探求欲望 。如教 《愚公移山》 一文,先由教师范读,读准字音句读,然后通过学生自读
期刊
宋人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有长进。”我们经常说教师要做课堂教学中的引导者,把课堂还给学生。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质疑。质疑是我们教给学生学会钻研课文的方法,使他们有意识地灵活地运用已有的知识去努力理解新的、还不能充分理解的课文内容。学生学会了质疑,犹如掌握了一把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他们就会学得积极、主动,由被动接受的“容器”变成主动获取的“探索者”,获得终生受用的自
期刊
一、认清形势,与时俱进,立足乡村特色   解决作文教学观念问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一个过程,广大乡村语文教育工作者应以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为指导,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逐步树立大作文教育观。这里说的大作文教育观是针对传统的封闭的作文教育观而言的。   乡村教师要千方百计地改革教学方法。首先要融作文教学与火热的社会生活和生动有趣的活动之中,费孝通先生的《江村经济》艺术给了我很多灵感,乡村是一个充满
期刊
早在几年前我就听说过吕彦霖的大名了。和她相关的更多的是一些负面新闻:放学路上偷偷拨打“110”,把自己说成是迷路的小孩给警察制造麻烦的是她;实践活动时,半夜起来装鬼把同学吓得半死的是她;英语课上和老师“拍案”的也是她。没想到这样劣迹斑斑的一个让众老师头疼的小丫头,竟然在新学期分到了我们班。对于接纳这样的学生,我心里面虽然很不情愿,但是作为一名老师,我没有任何理由将她拒之门外。可是令我万万没有想到的
期刊
古印度有句谚语: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这句谚语深深地渗透了德育主体模式的理论,即:培养学生最基本的道德准则和行为准则,使他们养成基本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在此基础上形成参与社会活动的能力。而培养这些习惯的四个基本理念就是:博爱、民主、平等、自由。   一、博爱——营造师生温馨的心灵家园。   谁爱孩子,孩子就会爱他,只有用爱才能教育孩子。我从精心准备每一堂课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