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油灯,光亮了我的童年

来源 :西部散文选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ldzn20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世纪五十年代末,父亲带着全家离开陕北老家来到鄂尔多斯时,还没有通电。狭仄的屋内还点着父亲从家乡带上的一盏破旧的油灯。
  那盏油灯有一拃多高,通身油腻黝黑,灯身很沉,外观上已辨不出是什么木质。油灯的底部为方型,顶端镶着一只带豁口的小碗。黑红色的油中浸泡着一根粗绵线,在小碗的豁口探出一段黑色的灯芯。
  小时候怕黑,黄昏时就催母亲快快点亮油灯,母亲总是轻柔地摸着我的头轻声地说:“现在还用不着点灯,油也很贵的。”
  太阳落山,晚霞被深蓝色的冷光所代替,天空像一个巨大的黑影怪兽,慢慢将大地笼罩在了它的魔爪下。
  我紧紧跟随着母亲,拽着她的衣襟与她寸步不离。
  当黑雾弥漫了我的视线,看不清路的时候,母亲才从笤帚上抽下一根糜杆儿,伸进炉膛中点燃,然后,点亮了那盏油灯。
  起先,油灯散发出微弱的光芒,母亲用针拨了一下灯芯,油灯瞬时亮了起来。屋内被耀得昏黄昏黄的。
  那盘土炕几乎占据了家的一半,油灯放在土炕边沿的小方桌上。开关门时挤进来的风和母亲做饭揭锅时喷出的蒸汽都会将灯芯吹得左右摇曳,宛似一位风烛残年的老人。
  晚饭后,哥哥姐姐围着油灯做作业。一会儿,母亲收拾好了碗筷,也坐在炕沿借着灯光开始做针线。母亲的头遮挡了外泄的射向地面的那一束光,仅留下了头顶的那一片。几个巨大的黑影投射在四面斑驳的墙上……
  被遮挡的地方,黑漆漆的。我依偎着母亲,眼睛死死地盯着那个不断摇摆跳动着的火苗。
  灯芯散发着耀眼的光和热,冒着一股黑烟向着空中熊熊燃烧,间或跳跃一下,溅出一点火花。偶尔,灯芯会出现烦燥的情绪,开始不停地快速闪动。母亲会用针拨幾下灯芯,如果没有阻止它,母亲会再拿一把剪刀将灯芯前面的黑头剪去一段,才会让惊慌失措的油灯情绪稳定下来。
  一段剧烈的燃烧中,灯芯上的一丝黑烟会挣脱了火苗向上升腾,而后悠闲地降落在屋顶裸露着的椽檩上,给本已黢黑的屋顶又增添了一抹黑色。
  屋顶上有经年的灰尘和蜘蛛网,蜘蛛网断裂后又沾染了灰尘,形成了倒掉着的“屋梁尘”,被上升的热汽推着轻轻地摇摆着,感觉随时会掉下来,但几天后再看,它还顽强地坚守在那里。
  做完作业,借着灯光,大家开始玩“打手影”。哥哥姐姐们最拿手的是狼形手影。他们两手交叉靠近油灯,一匹狼便映照在了下炕的土墙上。随着狼嘴的一张一合,眼睛的一闭一睁,那匹狼影随着灯芯摇曳奔跑着翻滚前行,像极了一只活物。随着狼形手影的大小的变化和表演者发出的低沉吼声,让我感到紧张又新奇。
  在油灯的灰暗环境里,哥哥姐姐经常会故意制造出一些恐怖的气氛来考验大家的胆量。
  大姐的恐怖故事,让我至今想起还会头皮发麻:
  荒无人烟的郊外树林中,有一座荒废多年的别墅,传说,每到深夜零时,会发生幽灵事件。
  有一位胆大的与人打了赌,只身前去探险。
  心情慌乱地等到半夜零时,随着别墅内的报时钟在空旷的大厅响起,楼梯上同时传来一个女人上楼时高跟鞋发出的清脆的脚步声。探头去看,楼梯上却没人,只有一个巨大的阴影若隐若现,而那个声音越来越响,身影越来越大,随着十二下钟声一齐戛然而止,身影倏然消失,四下一片死寂,只有天空电闪雷鸣、暴雨如注。
  大姐将声音压得很低,将语速放得很慢,营造出神秘阴森的恐怖气氛,她像一个专业的音响师,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发出“滴嗒、滴嗒”,“咯噔、咯噔”,“轰隆、轰隆”的声音。她还用手环绕着油灯,在墙上展现着不断变幻的手影,吓得大家尖叫着让她赶快停下来。
  冬日里的夜寒冷而漫长,听了恐怖故事后很长一段时间不能入眠。炉内的火光一明一灭,映照在黝黑的屋顶和坑坑洼洼的土墙上,眼前会不断闪现出类似人形的黑色人影。屋外,阵阵的西北风刮过,仿佛有人在呜咽,夜越深、风越大,将屋顶和院子里的物件吹落,“叮叮当当”乱响。屋内,有窸窸窣窣的声响,好像是老鼠在啃噬着门框,感觉四周的黑暗中有无数的小动物在伺机而动,让我的心一阵阵地紧缩,甚至有一些呼吸困难。
  夏天的夜清凉而短暂,晴朗无风的夜里,温柔的月光会透过门窗照进来,将屋里照得清晰又朦胧。失眠的夏夜,我会长时间地盯着布满疤痕的土墙和裸露着骨架的屋顶看,长时间的凝视下,眼前会显示出丰富的景色:那里有天堂、有地狱,有仙境、有魔洞。有时,我会把平时听到的故事和传说掺杂着想象映衬在屋顶和墙上,那片小小的世界里就有了岳飞、有了秦琼,有了吕布、有了曹操,有了李元霸、有了程咬金,有了猪八戒、有了白骨精……
  多年以后,那一点光映照出的景物深深地铭刻在了我的脑海之中,它们让我快乐地度过了一个个寒冷的冬日和贫困的童年,它们一直充实和丰盈着我的精神世界!
其他文献
我的老家在大山里,山里有好多窑洞,有的铁将军把门,有的坍塌只剩下一眼窗户,有的已面目全非……但哪孔是谁家的,谁都能说个清楚。而我家连一个烂窟窿都没有。  这幾年政策好,新农村建设,危房改造,移民搬迁,农村的家修得有模有样。但留守的几乎都是中老年人和孩子,年轻人都出门打拼去了。  父亲自小出外谋生。爷爷4个儿子,另家时父亲在外,没有分到土地,自然也没分到窑洞。不觉他过了天命之年,每每念叨老家连一孔窑
期刊
大千世界,植物万种,风情万种,而我独钟情于开着紫色花儿的苜蓿。  “没有花香,没有树高,我是一颗无人知道的小草;从不寂寞,从不烦恼,你看我的伙伴遍及天涯海角……”看似平凡的紫花苜蓿,却有着强大的生命力。为茁壮成长,它要把顽强的根系伸往广袤深厚的黄土地。  我结缘苜蓿,是感恩苜蓿。在黄土地挣扎时,它曾维持过家人的生活;在人生旅途徜徉时,它成全过我的劳作;在珍惜生命感悟里,它启迪过我的思想。  越冬植
期刊
在沟壑纵深莽莽苍苍的陕北高原,一直在民间流传有这样一种说法:男人一生有三大事业,生儿子、盖房子、娶媳妇。我认为,我憨厚敦实的父亲就是这样一个陕北男人,盖房就是他最主要的人生理想之一。  静卧在高原上那处齐整的老窑洞是否是父亲的功劳我不太清楚,但年轻时帮助乡亲们箍窑应是父亲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我们全家从陕北老家一路向北来到鄂尔多斯前,父亲已在外探了二十多年的路。1959年腊月,寒风刺骨,我们全家人
期刊
写在前头  透过纱窗过来的阳光,在这个初秋的上午,暖暖的,痒痒的。大街上依旧是车水马龙,喧嚣与静怡交替上演,我望着梧桐树上硕大的树叶在风中摇曳,心里的思潮不知不觉汹涌而至。年过半百的人总是容易陷入回忆的,无论是哀伤的,凄婉的,喜悦的,感动的,哪怕一个火石电闪的念头也会勾起对过往的搜寻和追忆。把一些记忆串起来,晾晒在广袤的想象中,让秋风吹干它,秋雨湿润它,雷电抚摸它,我依然坚定地擰干记忆的水分,整理
期刊
漫步在校园小路,总会有芬芳萦绕四周,将早春淡墨的绿别在心里,柳枝嫩芽羞羞答答地藏在树荫下,默默地绽放着,等待着一鸣惊人。同在树荫下还有一群孩子,肃穆的神情专注地读着一本书,像个朝圣的使者,虔诚地匍匐在信仰路上。  冲破自卑的孩子  他叫杨建国,一个农村孩子,刚进这个班的时候,我就注意到了他。他浓眉大眼透着胆怯,衣着朴素却很干净,第一印象让我有了让他当班长的意向。我与他交谈,他脸憋得通红,小声对我说
期刊
嫂子十几年前娶进了五婶家,是五婶的小儿媳妇。  老家有个习俗,说是新娘下马煞气重,有“妨”的属相要回避。嫂子下马那天正好“妨”我,我不能面对面看她。婚车驶进院子,我躲在帐篷一角偷视。那是我第一次看新娘子,感觉很新鲜。  车子刚停稳,哥哥从副驾驶室里将披着红盖头的嫂子抱下来走进新房。过了会儿,嫂子在二嫂搀扶下走出新房。她大红卡腰短棉袄,大红毛领子,大红直筒裤,大红绣花鞋,浑身上下一通红,像一朵美丽的
期刊
小时候,水果糖就是我心目中的好吃的。母亲有时下班会带回来几颗,给我们每人分一、两颗。在外地上班的大哥每次回来都带几颗。但心软的大哥看不了邻居家的小孩可怜兮兮的眼神,每个人都得给分一颗,分到我手里也就一颗,最多两颗,而且他回家的次数少的让我失去等待的耐心。  听到邻家娶媳妇,我就会提前站上一个好位置等着。感觉每次都要等上好长时间,也不知道大人们在嘻笑吵闹在干什么。但总会有一个向空中撒糖的过程,这就是
期刊
一个年过五十的男人会捏面人,这是他保持了多年一个小小的爱好,这个爱好来源于他的母亲。  他的母亲是一个地地道道的陕北人。上世纪五十年代末,母亲跟随着父亲,领着儿女,离开了生活了四十多年的家乡,定居在了一个叫鄂尔多斯的高原小城。  母亲一生没有改变乡音,一直保留着老家的风俗和生活习惯,经常用家乡话给她的儿女们讲一些民间故事和老一辈留下来的传统和禁忌,而且,母亲特别注重在什么时节做什么,在什么节日吃什
期刊
一张泛黄的照片,在岁月的流转中悠然地记录着姥爷在世时的时光。照片里的姥爷,身材高大,身体偏瘦,颧骨突出,两只黄浊的眼睛深陷在眼窝里,两腮缩回两个坑,嘴上两道八字胡,下巴上一撮花白山羊胡。  我记事后,姥爷来过几次东胜。  母亲经常带着崇拜的神情给我讲她父亲的故事,这更加深了我对姥爷的印象。姥爷几次踏着朝露和烈日,步行二百多里山路从府谷专程赶来,用独特的方法给我的家人治愈了许多疑难杂症,在这期间,他
期刊
长寿湖,由狮子滩更名而来。因姑父曾是狮子滩水力发电站的第一代建设者,打小就听到父亲、母亲及姑母经常提及狮子滩。便在幼小的心灵里对“狮子滩”注入了较为特殊的情怀。2003年,为开发狮子滩水库的旅游资源,长寿区人民政府便以长寿区名将狮子滩更名为长寿湖。由于对狮子滩有着特殊的情感,赓即也对长寿湖产生了难于言表的别样情感。当然,也不排除我曾于上世纪80年代在狮子滩镇工作过的缘故。  抗疫宅家两个多月后,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