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入冬了,天气渐冷,坐在温暖的空调房里,突然想起儿时的火熜来。
老家的火熜多为竹制。火熜由四个部分组成:一是竹外壳,圆柱体,形似花篮,用篾丝和篾片编织而成。纬线用的篾丝很细,经线用的篾片被纬线篾丝编扎在内层。经纬横竖相错,纹路紧密分明。村里条件好点的人家还会将火熜外壳漆上桐油或树漆,既漂亮又耐用;还有的请油漆师傅用或红或蓝等多种颜色绘上图案,做工颇为考究。二是铁内胎,敞口,就像现在电饭煲的内胆,大多用薄铁皮做成;也有的是陶土制的钵头,经民间缸窑煅烧而就,但这种材料易裂,我老家并不多见。三是小把手。火熜像篮子或茶壶,上面有只把手,叫火熜把或火熜柄,也用竹篾制成,方便提用。四是火熜盖。一般用铁丝或铁片制成,圆周与火熜内胆相当,盖上刚好合缝。面上有方形或三角形的小孔,热气自孔而出。由于条件差,好多人家火熜并没有盖子。除此之外,有的还在把手边系上一个铁丝做成的类似筷箸的小挂件,用于挑火,起火钳的作用。后来,父亲在公社供销社买来一种现成的火熜,叫洋铁火熜,形状与竹制火熜相仿。这种火熜全用稍厚的白铁皮由专业师傅敲打而成,成本低廉,结实耐用,经济实惠不少。工作之后,我曾在外地还看到过用铜或铝等制作而成的形似椭圆形老南瓜的火熜,用料高档,其形精致,想必是有钱人家享用的。
一大早,外面天气很冷,母亲便起床忙活。淘米下锅,生火添柴。水烧沸,待米化开,约八分熟,用笊篱捞出生饭,盛在竹丝饭篮里。然后再煮一阵子,差不多米煳了,一家人早餐吃的粥便成。接下来,母亲开始畚火熜。我们那边好多人家的锅灶前,都会放一只小圆口大肚子的炭坛,平时把烧剩的炭火闷放在这坛子里,盖上小砖,以备冬日取暖之用,叫“杀炭”。其时,母亲会把三四只火熜一字排在灶前,用一把长柄火锨,畚一撮厚灰先填入火熜底层,防止炭火烫焦火熜壁和火熜底。然后取坛子里的木炭置于中间,有时还会放上一些谷糠或木屑之类的东西。再用火锨到锅灶底畚取一些刚燃尽熄火却仍在发红的柴炭放进火熜;有时不小心畚入未燃尽的小柴火,往往会冒出呛人的烟,这时母亲会细心地将木条挑出;最后还要略施一层薄薄的冷草木灰加以覆盖,用火锨轻轻压一压,一防炭火热能过快氧化消耗,二防炭火太烫容易灼伤手脚。
早饭做成了,火熜也备好,母亲便叫我起床。我匆匆喝点粥,拎上火熜,斜挎书包,便去学堂读书了。
村小离家约半里地,建筑简陋,门窗破旧,屋顶用瓦盖成,教室四处都是飕飕冷风。那时家里穷,上身只穿件卫生衣和外套,下着一两条粗布单裤,冻得瑟瑟发抖。早读课,严厉的语文方老师还没到。我缩紧全身,将火熜置于两腿之间,膝盖夹紧,双手悬浮于空,呈握球状取暖。读书可不能偷懒,我就用下巴压住课本,开始咿里哇啦地念起书来。这页完了,用舌头一舔,翻过面去,接着再读。上课了,自然得腾出双手,这时火熜摆放于地,双脚轻搁在其外框或把手上,继续烘着火熜。老师有时会突然停下来讲课,鼻子一吸,眉头一皱,问道:“哪位同学的脚烘得那么臭?要洗袜子了。”于是,好几位同学难为情地低下了头。
回家吃午饭,我们会从家里偷出一把黄豆或晒干的蕃芋条之类,放在口袋里。还没正式上课,几个要好的同学就蹲在某个角落,用火熜煨豆或烤蕃芋条吃。野外找根树枝,折成筷子状,拨开火熜里的盖灰,将黄豆放入其中。过一会儿,火熜里就会发出“哔哩啵咯”的声响,我们晓得煨着的黄豆差不多已熟了,便迫不及待地跑到火熜边,用筷子一粒一粒地从火灰里挑出,分到同学的手心里。黄豆刚出火熜,很烫,同学们便一会放左手,一会放右手,不断轮转着,还不时噘起小嘴对住黄豆吹着口气。未待完全冷却,也不顾黄豆还带着木灰,猴急的同学便将黄豆塞入嘴里大嚼起来。有时,几个同学还会找来一个铁皮瓶盖置于火中,撮些许家乡的甘蔗红糖在瓶盖内,待红糖化开,将煨好的黄豆放进去,等黄豆和红糖完全黏合在一起,再用自制筷子夹住黄豆吃进嘴里。这时的黄豆又脆又甜又香,味道好极。可惜这种糖炸黄豆的美餐难得一见,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要从家里弄出点红糖,委实不太容易。
下午,火熜里的火已经微弱了。那时,我常穿一双解放鞋,鞋子内衬的帆布已不见,脚伸进去,冰冷。袜子纱布制成,早没了弹性,袜底还有一个大洞眼。天气寒冷,手脚容易冻麻。我往往叉起五指,用手当火钳,自火熜内壁边探伸下去,将中间的微火慢慢托起,然后小手拍拍衣裤,就算完事。为了取暖,之后会将两只小脚丫直朝火熜里用力地按压,脚底常常又会烫出许多小水泡来,疼痛无比。
放学哨子响起,同学们雀跃着跑出教室。我们并不急于回家,走在这一段回家的路上,是我们最开心的时光。有时,我们在远处画一横线,捡几颗小石子,站在线外,闭上一只眼,将石子投掷到火熜内;看谁又准又多,败者第二天需带黄豆以作惩罚。有时,我们将火熜挟在小腿间,或慢移,或行走,或跳跃,偶有火熜落地滚到远处,便引来一阵哄笑。有时,我们手抡火熜,在空中上下快速打圈圈,以时间长久和炭灰不倒出算最为本事;有的同学不慎失手,灰飞满身,大家避让一边,捂住肚子,笑作一团。有时,我们发现路边几棵树枝,便又将其折成小段置于火熜中,小嘴对着火熜轻轻吹气发火,但树枝不干,火没点着,烟雾缭绕,弄得眼泪鼻涕直流,狼狈不堪。下雪了,我们在放学路上堆起了雪人,那时会从火熜里取出几颗木炭,在其眼鼻耳处点几个黑点,雪人便栩栩如生,成形了。其情其景,历历在目,至今难以忘却。
母亲做晚饭了,又会如早晨一般为家里的所有火熜添上火。晚饭后,无处可去,无事可做。偶尔伯父伯母过来坐坐,大人们便人手一只火熜,搬张小凳团坐在一起,天南地北地聊些杂事。我则端坐在一旁的饭桌上,脚下烘着火熜,做着作业。约莫八九点钟,该睡觉了。那时都睡草席,席子下垫着稻草,棉被又硬又重。母亲怕我睡觉冷,她便早早地拎一只火熜放到被窝里去烘。有时我钻入被窝,将脚搁在火熜上取暖,不让母亲拿走。这时,母亲一边掖着被子,一边说道:“暖和了,火熜倒翻会着火的,听话。”我吐了吐舌头,无语了,因为我曾经听说过村里有一个驼背老人在烘被窝时发生火灾的事。 我有一个伯父,原来是个船老大,撑一条木船,常往来于兰溪和杭州之间。富春江大坝建成后,兰溪到杭州的航线被阻断,伯父一家只得上岸回老家务农,与我们住在一起。伯父嗜烟喜茶,风趣健谈。我曾见到过他的两根旱烟筒,其中有一根长的烟筒,比我个头还高。伯父在烟斗里装上烟丝,烟管长伸出去,然后将烟斗放到火熜里,最后嘴巴凑到烟嘴上,开合之间,即刻发出“吧嗒,吧嗒”的吸烟声。还有一根短的烟筒,只几十公分,伯父先将一张煤头纸卷成毛笔粗细的圆柱体形状,再将煤头纸往火熜里一揿,煤头纸便红了,并冒着小烟;伯父将嘴巴对准煤头纸发红的一端,鼓起双腮,“扑”的一吹气,煤头纸蹿出了火苗;之后燃烧的煤头纸对住烟斗里的烟丝一点,伯父便慢悠悠地开始享受起那醇厚的黄烟味了。
大院里的黄烟味自然吸引不少的人来此聚会。来的人或嚼着饭,或剔着牙,或抓着一把炒熟的苞萝豆,但一律都拎着一只火熜。有几位年长的,左手一只火熜,右手还有一只火熜,也蹒跚而来。男人们坐在长条凳上,两三个人挨着,便于聊天,双脚随意地搁在火熜上。女人们喜欢系一青布围裙,搬张小竹椅,将火熜往围裙里一塞,静静地坐在一边;还有几位来得迟的,就干脆端只火熜坐在老屋门前的石凳上,石凳上垫着个稻草做的圆形蒲团,旁边也摆着一个北佬罐,看上去十分悠闲。这时,伯父会打着饱嗝,带着烟筒,拎着火熜,搬把他专用的太师椅,坐在当中位置。于是,在融融的阳光下,大家听伯父讲述他在兰溪或杭州城里听来的那些新鲜而遥远的故事。
堂姐要出嫁了,全家人都忙着准备喜事,父亲还为伯父专门请来了篾匠和裁缝师傅。
按老家习俗,嫁囡时,除各类木制家具、棉被衣物、搪瓷器具外,火熜是不可缺少的陪嫁物品,既具实用价值又有“利是”(又称“利事”,取其大吉大利、好运连连之意)的寓意。篾匠来自隔壁的五白源村,手艺挺好,听说花了三个工夫他才打好两只火熜。出嫁那天,火熜上贴着大红“囍”字,火熜盖上摆着万年青、柏树枝,火熜内放着不少的落花生、红鸡子(蛋),还有桂圆、荔枝之类。利是老妈将准备好的火熜,随其他嫁妆放在一起,最后由送亲的人发到男家。有的地方,到了娶亲那天,男家还需专门派人畚好火熜,送到女家接亲。那时,我不懂其中寓意,便问父亲为什么嫁人、造屋都要用火熜。父亲告诉我说,结婚随嫁火熜和新屋落成要用火熜,一是火熜红红火火,代表富贵兴旺;二是火熜香火不断,祈求传宗接代。
新娘子出嫁,自然得准备十套或八套衣服。请来的裁缝师傅是我的外公。外公搬来了缝纫机,还搭了一个木板构成的缝作平台,然后对我母亲说:“菊囡,跟伯母说一声,将布匹搬来,再准备一个火熜。”伯母拎来了大火熜,外公打开随身行李,戴上老花镜,掏出一把长柄类似锅铲那样的铁具,挺沉,锅铲部位呈小梯形状,发光锃亮。后来我才知道这是用来熨帖衣服的烙铁,那时还没有电熨斗,火熜是外公给烙铁加温用的。
如今在城里,火熜已经基本销声匿迹了;而在农村集市,偶尔还会看到火熜……
老家的火熜多为竹制。火熜由四个部分组成:一是竹外壳,圆柱体,形似花篮,用篾丝和篾片编织而成。纬线用的篾丝很细,经线用的篾片被纬线篾丝编扎在内层。经纬横竖相错,纹路紧密分明。村里条件好点的人家还会将火熜外壳漆上桐油或树漆,既漂亮又耐用;还有的请油漆师傅用或红或蓝等多种颜色绘上图案,做工颇为考究。二是铁内胎,敞口,就像现在电饭煲的内胆,大多用薄铁皮做成;也有的是陶土制的钵头,经民间缸窑煅烧而就,但这种材料易裂,我老家并不多见。三是小把手。火熜像篮子或茶壶,上面有只把手,叫火熜把或火熜柄,也用竹篾制成,方便提用。四是火熜盖。一般用铁丝或铁片制成,圆周与火熜内胆相当,盖上刚好合缝。面上有方形或三角形的小孔,热气自孔而出。由于条件差,好多人家火熜并没有盖子。除此之外,有的还在把手边系上一个铁丝做成的类似筷箸的小挂件,用于挑火,起火钳的作用。后来,父亲在公社供销社买来一种现成的火熜,叫洋铁火熜,形状与竹制火熜相仿。这种火熜全用稍厚的白铁皮由专业师傅敲打而成,成本低廉,结实耐用,经济实惠不少。工作之后,我曾在外地还看到过用铜或铝等制作而成的形似椭圆形老南瓜的火熜,用料高档,其形精致,想必是有钱人家享用的。
一大早,外面天气很冷,母亲便起床忙活。淘米下锅,生火添柴。水烧沸,待米化开,约八分熟,用笊篱捞出生饭,盛在竹丝饭篮里。然后再煮一阵子,差不多米煳了,一家人早餐吃的粥便成。接下来,母亲开始畚火熜。我们那边好多人家的锅灶前,都会放一只小圆口大肚子的炭坛,平时把烧剩的炭火闷放在这坛子里,盖上小砖,以备冬日取暖之用,叫“杀炭”。其时,母亲会把三四只火熜一字排在灶前,用一把长柄火锨,畚一撮厚灰先填入火熜底层,防止炭火烫焦火熜壁和火熜底。然后取坛子里的木炭置于中间,有时还会放上一些谷糠或木屑之类的东西。再用火锨到锅灶底畚取一些刚燃尽熄火却仍在发红的柴炭放进火熜;有时不小心畚入未燃尽的小柴火,往往会冒出呛人的烟,这时母亲会细心地将木条挑出;最后还要略施一层薄薄的冷草木灰加以覆盖,用火锨轻轻压一压,一防炭火热能过快氧化消耗,二防炭火太烫容易灼伤手脚。
早饭做成了,火熜也备好,母亲便叫我起床。我匆匆喝点粥,拎上火熜,斜挎书包,便去学堂读书了。
村小离家约半里地,建筑简陋,门窗破旧,屋顶用瓦盖成,教室四处都是飕飕冷风。那时家里穷,上身只穿件卫生衣和外套,下着一两条粗布单裤,冻得瑟瑟发抖。早读课,严厉的语文方老师还没到。我缩紧全身,将火熜置于两腿之间,膝盖夹紧,双手悬浮于空,呈握球状取暖。读书可不能偷懒,我就用下巴压住课本,开始咿里哇啦地念起书来。这页完了,用舌头一舔,翻过面去,接着再读。上课了,自然得腾出双手,这时火熜摆放于地,双脚轻搁在其外框或把手上,继续烘着火熜。老师有时会突然停下来讲课,鼻子一吸,眉头一皱,问道:“哪位同学的脚烘得那么臭?要洗袜子了。”于是,好几位同学难为情地低下了头。
回家吃午饭,我们会从家里偷出一把黄豆或晒干的蕃芋条之类,放在口袋里。还没正式上课,几个要好的同学就蹲在某个角落,用火熜煨豆或烤蕃芋条吃。野外找根树枝,折成筷子状,拨开火熜里的盖灰,将黄豆放入其中。过一会儿,火熜里就会发出“哔哩啵咯”的声响,我们晓得煨着的黄豆差不多已熟了,便迫不及待地跑到火熜边,用筷子一粒一粒地从火灰里挑出,分到同学的手心里。黄豆刚出火熜,很烫,同学们便一会放左手,一会放右手,不断轮转着,还不时噘起小嘴对住黄豆吹着口气。未待完全冷却,也不顾黄豆还带着木灰,猴急的同学便将黄豆塞入嘴里大嚼起来。有时,几个同学还会找来一个铁皮瓶盖置于火中,撮些许家乡的甘蔗红糖在瓶盖内,待红糖化开,将煨好的黄豆放进去,等黄豆和红糖完全黏合在一起,再用自制筷子夹住黄豆吃进嘴里。这时的黄豆又脆又甜又香,味道好极。可惜这种糖炸黄豆的美餐难得一见,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要从家里弄出点红糖,委实不太容易。
下午,火熜里的火已经微弱了。那时,我常穿一双解放鞋,鞋子内衬的帆布已不见,脚伸进去,冰冷。袜子纱布制成,早没了弹性,袜底还有一个大洞眼。天气寒冷,手脚容易冻麻。我往往叉起五指,用手当火钳,自火熜内壁边探伸下去,将中间的微火慢慢托起,然后小手拍拍衣裤,就算完事。为了取暖,之后会将两只小脚丫直朝火熜里用力地按压,脚底常常又会烫出许多小水泡来,疼痛无比。
放学哨子响起,同学们雀跃着跑出教室。我们并不急于回家,走在这一段回家的路上,是我们最开心的时光。有时,我们在远处画一横线,捡几颗小石子,站在线外,闭上一只眼,将石子投掷到火熜内;看谁又准又多,败者第二天需带黄豆以作惩罚。有时,我们将火熜挟在小腿间,或慢移,或行走,或跳跃,偶有火熜落地滚到远处,便引来一阵哄笑。有时,我们手抡火熜,在空中上下快速打圈圈,以时间长久和炭灰不倒出算最为本事;有的同学不慎失手,灰飞满身,大家避让一边,捂住肚子,笑作一团。有时,我们发现路边几棵树枝,便又将其折成小段置于火熜中,小嘴对着火熜轻轻吹气发火,但树枝不干,火没点着,烟雾缭绕,弄得眼泪鼻涕直流,狼狈不堪。下雪了,我们在放学路上堆起了雪人,那时会从火熜里取出几颗木炭,在其眼鼻耳处点几个黑点,雪人便栩栩如生,成形了。其情其景,历历在目,至今难以忘却。
母亲做晚饭了,又会如早晨一般为家里的所有火熜添上火。晚饭后,无处可去,无事可做。偶尔伯父伯母过来坐坐,大人们便人手一只火熜,搬张小凳团坐在一起,天南地北地聊些杂事。我则端坐在一旁的饭桌上,脚下烘着火熜,做着作业。约莫八九点钟,该睡觉了。那时都睡草席,席子下垫着稻草,棉被又硬又重。母亲怕我睡觉冷,她便早早地拎一只火熜放到被窝里去烘。有时我钻入被窝,将脚搁在火熜上取暖,不让母亲拿走。这时,母亲一边掖着被子,一边说道:“暖和了,火熜倒翻会着火的,听话。”我吐了吐舌头,无语了,因为我曾经听说过村里有一个驼背老人在烘被窝时发生火灾的事。 我有一个伯父,原来是个船老大,撑一条木船,常往来于兰溪和杭州之间。富春江大坝建成后,兰溪到杭州的航线被阻断,伯父一家只得上岸回老家务农,与我们住在一起。伯父嗜烟喜茶,风趣健谈。我曾见到过他的两根旱烟筒,其中有一根长的烟筒,比我个头还高。伯父在烟斗里装上烟丝,烟管长伸出去,然后将烟斗放到火熜里,最后嘴巴凑到烟嘴上,开合之间,即刻发出“吧嗒,吧嗒”的吸烟声。还有一根短的烟筒,只几十公分,伯父先将一张煤头纸卷成毛笔粗细的圆柱体形状,再将煤头纸往火熜里一揿,煤头纸便红了,并冒着小烟;伯父将嘴巴对准煤头纸发红的一端,鼓起双腮,“扑”的一吹气,煤头纸蹿出了火苗;之后燃烧的煤头纸对住烟斗里的烟丝一点,伯父便慢悠悠地开始享受起那醇厚的黄烟味了。
大院里的黄烟味自然吸引不少的人来此聚会。来的人或嚼着饭,或剔着牙,或抓着一把炒熟的苞萝豆,但一律都拎着一只火熜。有几位年长的,左手一只火熜,右手还有一只火熜,也蹒跚而来。男人们坐在长条凳上,两三个人挨着,便于聊天,双脚随意地搁在火熜上。女人们喜欢系一青布围裙,搬张小竹椅,将火熜往围裙里一塞,静静地坐在一边;还有几位来得迟的,就干脆端只火熜坐在老屋门前的石凳上,石凳上垫着个稻草做的圆形蒲团,旁边也摆着一个北佬罐,看上去十分悠闲。这时,伯父会打着饱嗝,带着烟筒,拎着火熜,搬把他专用的太师椅,坐在当中位置。于是,在融融的阳光下,大家听伯父讲述他在兰溪或杭州城里听来的那些新鲜而遥远的故事。
堂姐要出嫁了,全家人都忙着准备喜事,父亲还为伯父专门请来了篾匠和裁缝师傅。
按老家习俗,嫁囡时,除各类木制家具、棉被衣物、搪瓷器具外,火熜是不可缺少的陪嫁物品,既具实用价值又有“利是”(又称“利事”,取其大吉大利、好运连连之意)的寓意。篾匠来自隔壁的五白源村,手艺挺好,听说花了三个工夫他才打好两只火熜。出嫁那天,火熜上贴着大红“囍”字,火熜盖上摆着万年青、柏树枝,火熜内放着不少的落花生、红鸡子(蛋),还有桂圆、荔枝之类。利是老妈将准备好的火熜,随其他嫁妆放在一起,最后由送亲的人发到男家。有的地方,到了娶亲那天,男家还需专门派人畚好火熜,送到女家接亲。那时,我不懂其中寓意,便问父亲为什么嫁人、造屋都要用火熜。父亲告诉我说,结婚随嫁火熜和新屋落成要用火熜,一是火熜红红火火,代表富贵兴旺;二是火熜香火不断,祈求传宗接代。
新娘子出嫁,自然得准备十套或八套衣服。请来的裁缝师傅是我的外公。外公搬来了缝纫机,还搭了一个木板构成的缝作平台,然后对我母亲说:“菊囡,跟伯母说一声,将布匹搬来,再准备一个火熜。”伯母拎来了大火熜,外公打开随身行李,戴上老花镜,掏出一把长柄类似锅铲那样的铁具,挺沉,锅铲部位呈小梯形状,发光锃亮。后来我才知道这是用来熨帖衣服的烙铁,那时还没有电熨斗,火熜是外公给烙铁加温用的。
如今在城里,火熜已经基本销声匿迹了;而在农村集市,偶尔还会看到火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