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心理治疗对住院患者的效果分析

来源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ngfuh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对团体心理治疗对住院患者的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以我院临床心理科病房2020年1月-2021年1月期间收治156例住院患者为对象进行随机对照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对患者分组。观察组78例,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同时接受团体?理治疗;对照组78例,仅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以及社会功能、治疗积极性。结果:治疗结束后,观察组SAS、SDS以及SSSI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积极率为94.8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1.28%(P<0.05)。结论:团体心理治疗的应用能够有效改善精神心理问题住院患者的负面情绪,提高患者治疗积极性和社会功能,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关键词:团体心理治疗;住院患者;精神心理问题;效果
  【中图分类号】R7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12--01
  团体心理治疗目前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精神心理疾病的治疗当中,团体家庭教育和聚焦问题团体治疗显著提高了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减轻了患者的负担和心理痛苦,提升了其生活质量[1]。患者主观感知获得支持,人际交往效能有所提升,抑郁症状有所改善[2]。在本文中,以上海市东方医院临床心理科病房的156例典型的 住院患者的病程变化为根据,探讨了团体心理治疗对精神心理问题住院患者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我院临床心理科病房2020年1月-2021年1月期间收治156例住院患者为对象进行随机对照研究。观察组78例,男性37例,女性41例,年龄最大82岁,最小12岁,平均(40.14±4.98)岁。对照组78例,男性38例,女性40例,年龄最大81岁,最小13岁,平均(40.93±4.62)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仅接受常规药物治疗。
  观察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同时接受团体心理干预,具体步骤为:每天两次团体心理干预治疗,早上10:30-11:30,下午13:30-14:30,每次1小时。内容分别为:人际沟通、阅读与心灵、音乐治疗、沙盘治疗、慧心生活、情绪减压、疾病科普、身心赋能、照片治疗、电影赏析、艺术聚焦。以减轻症状、培养与他人相处及合作能力,加深自我了解、提高自信心、加强团体的归属感及凝聚力为目的。
  治疗干预周期为12周。
  1.3观察指标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干预前后的焦虑、抑郁情况。SAS量表得分在50分以上,认为存在焦虑情绪,分值越高,则焦虑程度越严重;SDS量表得分在53分以上,认为存在抑郁情绪,分值越高,则抑郁程度越严重[3]。
  采用社会功能评价量表(SSSI)评价患者治疗前后的社会功能,量表总分48份,分值越高,认为患者社会功能越差,精神心理问题越严重[4]。
  评估两组患者干预期间的治疗积极性,若患者能够积极主动地配合各项治疗措施的开展、遵医嘱用药、对医护人员无抵触、积极主动告知医护人员自身状况、愿意与他人交流,则认为患者治疗积极;反之,若患者不配合医护工作的开展、封闭自我、逃避治疗,则认为患者治疗不积极。
  1.4统计学分析
  以常用计数技术资料及其他常用计量技术资料的两种表示方式对各类型的统计资料分别进行了线性表示,并通过软件spss18.0对各项资料展开卡方检验或线性检验,若均为P<0.05,证明各类统计学的研究意义显著。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干预前后SAS、SDS评分变化比较
  治疗干预前,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均高于标准值,存在焦虑、抑郁情绪,组间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降至标准值以下并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数据如表1所示。
  4.2两组患者治疗干预前后SSSI评分变化比较
  治疗干预前,观察组和对照组SSSI评分相当(P>0.05);治疗干预12周后,观察组SSS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数据如表2所示。
  4.3两组患者治疗积极性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积极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数据如表3所示。
  讨论
  心理科临床收治的患者大多存在不同程度的认知、情感、思维等多方面功能障碍,并伴随一定的活动不协调,部分患者在长期心理问题的影响下,还有着明显的自杀、伤他倾向,社会危害性巨大。此类患者在住院就诊期间,往往有明显的抵触情绪、治疗依从性较差,使得常规医护工作难以顺利开展,这也成为了近年来困扰心理科临床的重点问题之一。虽然通过采用抗精神病药物能够改善患者的精神状态,但长期住院难免会造成患者与社会脱节,使其社会功能下降;加之目前我国社会对于精神心理问题患者还存在一定的误解、歧视,这使得患者在回顾社会后往往会承受在较大的心理压力,并可能因此导致病情复发。
  鉴于此,有研究认为可采用团体心理治疗的方式帮助精神心理问题住院患者回归社会[5]。团体心理治疗是聚集有问题的各方进行统一心理干预治疗的方式,通过群体内的人际互动,个体可以了解自己、分析自己、反思自己、探索自己、接受自己、调整和改善人际关系,通过观察、学习和体验学习新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从而发展具有良好适应性的助人自助过程。
  本次研究证实了在精神心理问题住院患者中开展团体心理治疗的积极价值。研究数据显示,接受团体心理治疗的观察组患者SAS、SDS以及SSSI评分更低(P<0.05);治疗积极性更高(P<0.05)。表明团体心理治疗能够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社会功能和治疗积极性。此外,团体心理治疗还可以节省治疗时间和人力,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提高治疗效果,值得推廣应用。
  参考文献:
  [1] 杨霞. 团体心理治疗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 大家健康(上旬版),2017,11(3):272-273.
  [2] 刘宁. 集体心理治疗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价值分析[J]. 大家健康(下旬版),2015(1):79-79.
  [3] 魏春燕,赵东荣,朱雅雯,等. 团体认知行为疗法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杀风险的干预效果观察[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21,29(1):195-199.
  [4] 唐丽红,潘令仪,仇剑崟,等. 团体身体心理治疗联合常规治疗对抑郁症的临床疗效研究[J]. 心理学通讯,2021,4(2):96-102.
  [5] 张玥,韩璞,金灿灿,等. 结构式与叙事团体心理咨询对白内障患者术前焦虑的干预研究[J]. 医学与哲学,2018,39(12):67-70.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蒙台梭利教育对轻中度老年痴呆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为优化其护理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1月一2021年1月在我院住院的轻中度老年痴呆患者98例。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蒙台梭利教育法干预,共12周。采用简明精神病量表(MMSE)和日常生活評定量表(ADL)分别评估实施干预前和实施干预后老年痴呆患者认知功能及
摘要:目的 研究1例粪便检出两种寄生虫卵混合感染。 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1例两种寄生虫卵混合感染患者进行研究,对该患者进行粪便检查,观察其诊断情况。 结果 中医诊断为腰痹,肝肾亏虚,西医诊断为1.腰椎间盘突出症,2.腰椎退行性变,3.L4椎体滑脱,4.慢性胃炎,5.左肾结石,大便镜检图片,显示两种寄生虫卵混合感染。 结论 对于寄生虫卵感染患者,需要及时采取粪便检测,能够明确寄生虫感染情况,并及时对患
【中图分类号】G6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12--01  高甘油三酯血症是我国最常见的血脂异常,甘油三酯代谢是个错综复杂的过程,其代谢紊乱和胰岛素抵抗两者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以下将一例重度高甘油三酯血症病例报道如下,供临床工作者参考。  临床资料 患者,男,95岁,体重65公斤,身高165厘米,BMI 23.86kg/m2,因急性脑梗死后处于昏迷状
摘要:公立医院绩效改革进入深水区,绩效考核分配引发极大关注,本文作者通过对存在的误区分析,总结绩效管理实践经验。  关键词:中医医院;绩效改革;思考  【中图分类号】R19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12--01  公立医院绩效改革进入深水区,绩效考核分配引发极大关注。郫都区中医医院近年来不断积累经验,推进绩效管理模式制度改革,通过绩效“杠杆”作用,引导科室
摘要:加强医院行风建设,有利于提高医务人员职业道德水平,减少医患冲突,对构建和谐医患关系起积极作用。医院要将行风建设放在重要位置,逐步改善内部人文环境,为广大患者提供优质的诊疗服务,从而推动医疗事业发展再上新台阶。本文将简述医院行风建设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中的作用,并提出了加强医院行风建设、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策略。  关键词:医院;行风建设;和谐医患关系  【中图分类号】R197.1 【文献标识码】
摘要:目的:检测大肠癌患者癌組织及癌旁组织正性调节区锌指蛋白-14(PRDM14)表达水平,探讨其临床、病理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化链霉素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SP)染色法,测定60例大肠癌组织、癌旁组织的PRDM14表达水平,并对其临床、病理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PRDM14 在大肠癌组织中阳性表达,在癌旁组织中阴性表达;PRDM14强阳性表达主要见于恶性程度较高的大肠癌患者;PRDM1
摘要:目的:探究老年人社區合理用药管理的必要性。方法:选取笔者社区单位接收老年慢性疾病患者为观察对象,研究起止时间2020年9月至2021年9月,共计71例,分析老年人用药现状,开展合理用药管理。结果:合理用药管理开展后老年人用药后恶心呕吐、机体乏力、头晕脑胀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开展前(P<0.05);合理用药管理开展后老年人自我效能评分高于开展前(P<0.05)。结论:社区慢性疾病老年人用药不合
摘要:牙体牙髓病学是口腔医学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关于牙体疾病的学科。医学教学最主要的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和实践能力,而实验教学是一种非常重要且有效的途径,特别是对于牙体牙髓病学这样一门操作技能型非常强的学科来说,更需要充分利用与不断改革实验教学方法,促使学生更深刻的认识该门学科的理论知识,并不断提升操作技能水平,切实提高牙体牙髓病学教学质量。  关键词:牙体牙髓病学;实验教学;改革  【中图分
摘要:社会发展速度的逐渐加快,使得人民群众生活质量与水平逐渐升高,进而增强了对于医疗机构的重视。医院稳定、持续的发展,与行风建设逐渐存在着紧密的联系,而行风建设表现为医护人员具备的医德医风、职业道德以及职业规范等。良好医院行风可以让患者和医护工作人员之间建立起友好关系,促进医院社会效益的提高,并为患者创建优良治疗环境。基于此,本文主要探究了新时期医院行风建设的途径,并分析了加强医院行风建设的重要性
摘要:目的 分析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病理特征和BRAF V600E 基因突变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将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甲状腺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130例,其中有40例患者为甲状腺乳头状癌,作为研究组,其余90例患者均为甲状腺良性肿瘤,为对照组。對患者的外周血分子标志物 BRAF V600E 基因突变情况进行检测,比较两组检测结果。结果 对比两组的BRAF V600E 基因突变发生率,研究组为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