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前,我们都将备课的主要目标定为写好一份完整、甚至完美的教案,现在,我们已经用一个新名词来代替它,那就是“课堂设计”。从字面上理解,教案和课堂设计是有差别的,这种差别在于,教案更加重视的是将课堂所要讲授的知识谱系的准备,以及教师对自己课程展开中的预先设计。这种理念是从50年代引进前苏联的教育理念就开始的,并且由于很多人在操作中默守陈规,导致教案的编写及其运用都陷入“重教轻学”的窠臼。所以,目前基本上从理念上来讲,都已经用“课题设计”来代替教案了。这种代替是否真的能实现教育理念的真正革新,本文从高中语文的教学理念在教案和教学设计上的变化来谈谈这个问题。
一、全面反思教案,但并不是否定教案,而是要从教学的平衡关系来实现语文教学理念的革新
我们都知道,教案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将教师课前对于即将教学的内容进行有效准备,以备在上课中能更好地进行教学。所以,以前很多学校都给教师配备教案书。某种层面上说,这能为教师提供非常丰富的参考资料,从而帮助老师们更有效地掌握相关知识点和相关材料,从而更好地开展教学。但是恰恰相反的是,很多老师借助参考书之便利,完全不备课或者草草备课,照搬套用已有材料,根本没有考虑到教学的实际需要。这是我们反思教案的第一層意思。
反思教案更重要的是那种认真备课,资料丰富,而且对课堂教学的环节等进行了完整设计的教案,这种教案更有它的弊端。比如,很多老师为了引出某个与课文相关的话题,就设计一些师生的对话,在教案上写好一问一答的问题和答案。这些对话看似一种比较好的导课方式,但是,基本上这些问题都是属于开放性不强、僵化而无心意的问题。这种教案就是单一而无意义的。讲课应该是一种生产过程,语文老师的课程更是如此,备课中产生的教案是教师根据上课的内容,对即将展开的教学的一次预演,而且通过这种预演发现需要补充哪些材料、需要采用哪些方法、需要针对学生的现有知识和能力情况做哪些前期工作。但是这并不能让老师就可以一劳永逸地开始走上讲台,更为重要的,我们常说对课堂的驾驭,这个能力说的就是能够在充满变化和未知的课堂教学中,老师能根据讲授内容和所准备的材料,应对讲课教学中学生可能“不按套路出牌”,老师如果僵化于教案的既定设计路线,那么整个课堂将会了无生趣。比如,在讲授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的时候,关于作者“心里颇不宁静”的理解,一般来讲都是采用的历史分析法,结合写作文章时的时事与作者对社会历史的关心来谈。但是,万一有学生并不这样理解,而是有其他想象呢?老师该怎么办?这就是一个核心的问题,如何理解教和学的关系与平衡。我们常说要从以老师为中心转入以学生为中心,这是改变过往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模式和教学习惯,更加注重学生在学习中的感受和需要。
二、教学设计对教案的超越不在于概念,而在于理念和实践,其核心在于教学设计要以课题的生成性为目标
所谓的课题生成性,乃在于课堂教学不是教师按部就班地将教案的内容讲完就算完成,而在于你的课堂生成了什么,也就是学生获得了什么?教师和学生从课堂获得了什么共同的东西?有没有共鸣和争论?有没有留下问题?有没有给学生开启新的思维方向?这些才是教学设计需要完成的目标。所以,以高中课程鲁迅的《<呐喊>自序》为例,一个中规中矩的教案无非达到的教学目标就是把这篇文章的背景、文章内容、意义等告诉学生。这个与给学生一堆资料让他们自己看看没有太多分别,无非是老师适当的做了一些解释,帮助他们理解而已。教学设计则不一样,比如,《呐喊》中包括哪些文章,我们的教材中有没有学过一些?把一些文章的重要段落截取出来,以对应于《呐喊》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表达,对照着理解。或者,让学生根据课文中的某些观点、情感表达,去小说集中找相应的小说来映照理解。通过这样的方式,教学课堂既有一定的知识谱系的讲授,也让学生自己参与到材料阅读和理解之中。特别是要留给学生思维和探究的空间,这是课堂具有生成性的关键。
这就是理念和实践的革新,或者说是对过往僵化的教案式教学的超越。强调课堂应该有生成性,是对教学设计最根本的要求。那么这个生成性如何达成呢?
三、教学设计如何让课堂具有生成性
生成课堂现在成为一个时髦概念,但对于课程设计如何让课堂具有生成性,这却是一个还需要努力探索的问题。就高中语文来讲,我们首先要明白的是课堂需要生成什么?知识?情感?方法?事实上,从高中语文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来讲,语文课给予学生的东西是非常丰富的,不仅仅是一定的知识就能涵盖,它是一个立体的、多维的、综合的效果呈现。从这个角度来讲,课堂的生成性就是多元化的。比如,在一首诗歌大教学中,课堂的生成体现在学生对于诗歌的理解、审美愉悦、乃至于对同类的、相近的诗歌的对比赏析和审美过程。在一篇散文中,学生可能会获得情感的共鸣、文章的内容和形式的分析与把握等等。这里所强调的生成性,一定是动态的教学结果,以及教学之后学生在学习方面的有效延伸。比如,在戴望舒的《雨巷》这首诗歌的教学中,诗歌的每一个意象都需要读者去认真体味,丁香花是什么样的花?那个结着仇怨的姑娘是什么样的仇怨?诗歌中的姑娘在你脑海中是个什么样的形象?这些都是基于诗歌本身,读者需要的阅读联想。每一个人的阅读体验都是不一样的,教学设计就是要鼓励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的阅读体验。戴望舒作为现代诗歌的主要代表,他的诗歌除了《雨巷》之外,还有其他的优秀作品,学生在课堂中学完了《雨巷》之后,能否被激发起再去阅读戴望舒其他作品的激情呢?这些就是生成性课堂的体现。
高中语文教学,在从教案向教学设计转变过程中,必须要坚持从理念到实践的全面革新,走向生成性课堂,才能真正提升教学质量。
一、全面反思教案,但并不是否定教案,而是要从教学的平衡关系来实现语文教学理念的革新
我们都知道,教案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将教师课前对于即将教学的内容进行有效准备,以备在上课中能更好地进行教学。所以,以前很多学校都给教师配备教案书。某种层面上说,这能为教师提供非常丰富的参考资料,从而帮助老师们更有效地掌握相关知识点和相关材料,从而更好地开展教学。但是恰恰相反的是,很多老师借助参考书之便利,完全不备课或者草草备课,照搬套用已有材料,根本没有考虑到教学的实际需要。这是我们反思教案的第一層意思。
反思教案更重要的是那种认真备课,资料丰富,而且对课堂教学的环节等进行了完整设计的教案,这种教案更有它的弊端。比如,很多老师为了引出某个与课文相关的话题,就设计一些师生的对话,在教案上写好一问一答的问题和答案。这些对话看似一种比较好的导课方式,但是,基本上这些问题都是属于开放性不强、僵化而无心意的问题。这种教案就是单一而无意义的。讲课应该是一种生产过程,语文老师的课程更是如此,备课中产生的教案是教师根据上课的内容,对即将展开的教学的一次预演,而且通过这种预演发现需要补充哪些材料、需要采用哪些方法、需要针对学生的现有知识和能力情况做哪些前期工作。但是这并不能让老师就可以一劳永逸地开始走上讲台,更为重要的,我们常说对课堂的驾驭,这个能力说的就是能够在充满变化和未知的课堂教学中,老师能根据讲授内容和所准备的材料,应对讲课教学中学生可能“不按套路出牌”,老师如果僵化于教案的既定设计路线,那么整个课堂将会了无生趣。比如,在讲授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的时候,关于作者“心里颇不宁静”的理解,一般来讲都是采用的历史分析法,结合写作文章时的时事与作者对社会历史的关心来谈。但是,万一有学生并不这样理解,而是有其他想象呢?老师该怎么办?这就是一个核心的问题,如何理解教和学的关系与平衡。我们常说要从以老师为中心转入以学生为中心,这是改变过往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模式和教学习惯,更加注重学生在学习中的感受和需要。
二、教学设计对教案的超越不在于概念,而在于理念和实践,其核心在于教学设计要以课题的生成性为目标
所谓的课题生成性,乃在于课堂教学不是教师按部就班地将教案的内容讲完就算完成,而在于你的课堂生成了什么,也就是学生获得了什么?教师和学生从课堂获得了什么共同的东西?有没有共鸣和争论?有没有留下问题?有没有给学生开启新的思维方向?这些才是教学设计需要完成的目标。所以,以高中课程鲁迅的《<呐喊>自序》为例,一个中规中矩的教案无非达到的教学目标就是把这篇文章的背景、文章内容、意义等告诉学生。这个与给学生一堆资料让他们自己看看没有太多分别,无非是老师适当的做了一些解释,帮助他们理解而已。教学设计则不一样,比如,《呐喊》中包括哪些文章,我们的教材中有没有学过一些?把一些文章的重要段落截取出来,以对应于《呐喊》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表达,对照着理解。或者,让学生根据课文中的某些观点、情感表达,去小说集中找相应的小说来映照理解。通过这样的方式,教学课堂既有一定的知识谱系的讲授,也让学生自己参与到材料阅读和理解之中。特别是要留给学生思维和探究的空间,这是课堂具有生成性的关键。
这就是理念和实践的革新,或者说是对过往僵化的教案式教学的超越。强调课堂应该有生成性,是对教学设计最根本的要求。那么这个生成性如何达成呢?
三、教学设计如何让课堂具有生成性
生成课堂现在成为一个时髦概念,但对于课程设计如何让课堂具有生成性,这却是一个还需要努力探索的问题。就高中语文来讲,我们首先要明白的是课堂需要生成什么?知识?情感?方法?事实上,从高中语文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来讲,语文课给予学生的东西是非常丰富的,不仅仅是一定的知识就能涵盖,它是一个立体的、多维的、综合的效果呈现。从这个角度来讲,课堂的生成性就是多元化的。比如,在一首诗歌大教学中,课堂的生成体现在学生对于诗歌的理解、审美愉悦、乃至于对同类的、相近的诗歌的对比赏析和审美过程。在一篇散文中,学生可能会获得情感的共鸣、文章的内容和形式的分析与把握等等。这里所强调的生成性,一定是动态的教学结果,以及教学之后学生在学习方面的有效延伸。比如,在戴望舒的《雨巷》这首诗歌的教学中,诗歌的每一个意象都需要读者去认真体味,丁香花是什么样的花?那个结着仇怨的姑娘是什么样的仇怨?诗歌中的姑娘在你脑海中是个什么样的形象?这些都是基于诗歌本身,读者需要的阅读联想。每一个人的阅读体验都是不一样的,教学设计就是要鼓励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的阅读体验。戴望舒作为现代诗歌的主要代表,他的诗歌除了《雨巷》之外,还有其他的优秀作品,学生在课堂中学完了《雨巷》之后,能否被激发起再去阅读戴望舒其他作品的激情呢?这些就是生成性课堂的体现。
高中语文教学,在从教案向教学设计转变过程中,必须要坚持从理念到实践的全面革新,走向生成性课堂,才能真正提升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