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足常乐,如意年华

来源 :江苏陶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fm1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中国是有着五千年文明的大国,源远流长的历史和文化深深植根于社会、植根于人们心中,紫砂壶植根于传统文化,与时俱进,汲取时代审美和内涵的同时,始终以传统为根,在传统的基础上发展创新,让人在泡茶品茗的同时,从手中的紫砂壶中领悟到深厚的传统文化,感受到亲近的意味。本文以紫砂作品“大彬执壶”为例,浅谈其造型设计和文化意境。
  关键词  紫砂壶;大彬执壶;造型设计;文化寓意
   中国人爱好喝茶,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深厚的茶文化,为迎合中国人的饮茶习惯,为饮茶增添别样的趣味,各种各样的茶具由此而生。宜兴紫砂壶是举世公认的最好的茶具之一,首先,制作茶具的紫砂土来源于自然,其材质具有“透气而不透水”的特性,用紫砂壶来泡茶“能发真茶之色、香、味”,其次,紫砂壶经过紫砂匠人和文人雅士的共同传承,融合了多种艺术工艺形式,精彩纷呈的造型契合了现代人多样化的审美,并因为文人的参与而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表现出独一无二的观赏价值和文化价值,在中国传统文化之林独树一帜。知名作家林语堂曾说:“中国人只要有一把茶壶,走到哪都是快乐的”,可见,紫砂壶是无数中国人心灵和精神的载体,尤其在时代快速发展的今天,紫砂壶更为人们的生活锦上添花,不仅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深深影响着人们的情感和心理状态,可以说,爱喝茶的人,手上不能没有一把紫砂壶。
   紫砂壶是传统的,无论时代如何变化,紫砂壶都不应失去传统的本色。放眼如今,社会虽然日新月异,人们的审美日趋多样化,艺术文化产品都追新求异,以满足人们的猎奇心理,但那都只能盛行一时,终将沦为时代的快消文化,唯有紫砂壶,从北宋发展至今始终深受人们喜爱,如今更是成为艺术品收藏市场上炙手可热的品类,这正是由于紫砂壶植根于传统的独特性。中国是有着五千年文明的大国,源远流长的历史和文化深深植根于社会、植根于人们心中,紫砂壶植根于传统文化,与时俱进,汲取时代审美和内涵的同时,始終以传统为根,在传统的基础上发展创新,让人在泡茶品茗的同时从手中的紫砂壶中领悟到深厚的传统文化,感受到亲近的意味。
   紫砂壶“大彬执壶”(见图1)是在传统器型“大彬如意壶”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具有浓厚的历史韵味,颇具几分大彬制壶的风范,厚重古雅,无形中给人以宁静之感,悠远质朴的气息扑面而来。时大彬为明代知名制壶大家,当时有“明代良陶让一时”之说,可见时大彬在紫砂发展史上的地位,大彬制壶古朴雅致,大气不洪,深受人们喜爱。欣赏紫砂作品“大彬执壶”,整壶继承了大彬如意的厚重古雅,整壶圆润饱满、敦厚稳重,流畅柔和的曲线勾勒身筒,极具张力,力发于中部,摄人心魄;底部圈足稳定地撑起壶身,平添几分挺拔、端庄之意,充分体现了圆器“圆、稳、匀、正”的造型特点;其壶流为三弯流,从身筒蓄势而出,转折有度,气息端庄且聚气,内敛沉静而不失挺拔之气,出水顺畅有力;壶把上承,顺势而下,流、把协调有致,丝毫没有人为雕琢之感,转承启合十分有力,提携了作品的气势,中和了壶身的敦厚;壶颈稍高、尽显优雅挺拔,拔高了身筒,气势凸显,颈边设以一圈线条,提升了作品的立体感和层次感,圆形壶盖向上穹起呈自然的圆弧状,颇具张力;壶盖为压盖,与壶口严丝合缝、贴合紧密,凸圆形壶盖与壶身相互呼应,给人以圆融、宽厚之感;盖面贴有如意纹饰,对称分布,造型优雅;壶钮为镂空状佛珠造型,工艺精湛、造型雅致,流露出幽静的禅意,让人心生平静祥和之气。
   如意是中国人尽皆知的吉祥物。如意一词的由来则源于梵语阿那律,系指一种器物,柄端作手指形,用以搔痒,可如人意,因而得名。后来,人们以如意作为原型,从中提炼出心形、灵芝形和祥云形的如意纹样,并广泛应用于建筑、家具、衣物的装饰中,既满足了人们的审美,增添了趣味,又将“如意”之意融于生活中,给人以积极的心理暗示,紫砂壶与如意的相融,给人以吉祥美好之意。整壶选用优质原矿紫泥制成,其色泽厚重沉郁,表面泛喑哑之光,庄重而具古意,给人以幽静之感,让人不知不觉静下心来。整壶泥料、造型与装饰相互搭配,简约而不简单,古朴却不失典雅,从容大度却也凝练沉重,可谓“性情率真,纯出自然,平淡而全泯求奇好胜之心,更无矫揉造作之态”,既继承了大彬壶的凝练厚重之韵,又别出新意,改换了如意贴饰的形式,对壶钮、壶足等部位做出改进,使作品别有一番禅意,别有一番幽趣。
   所谓壶中天地宽,一壶一世界。紫砂作品“大彬执壶”以如意纹样为饰,寄托了一份美好的祝福,表达了对生活的积极追求;又以佛珠为钮,暗示人们要学会放下,顺其自然;又以圆润饱满的身筒暗示人们要心胸宽广。整壶充满了禅意,蕴含着深厚的人生哲理。喝一杯知足,喝一杯常乐,喝一杯如意年华,看尽对自由的向往。人生百态,漫漫秋雨落地,作品既有“事事如意”之意,也有“知足常乐”之意,以此告诉人们面对生活,要学会要争其必然、顺其自然。
  参 考 文 献
  [1]顾建中.残亦载变——从出土的几件紫砂残器看时大彬制壶变化[J].东方收藏,2014(3):60-61.
  [2]吕成龙.紫砂名品 大彬壶[J].紫禁城,1990(6):46.
其他文献
摘 要 高山仰止——这是后人对蒋蓉作品和为人的赞扬。我非常荣幸,成為蒋蓉大师一脉相传里的一员。2019年,第十届中国宜兴国际陶瓷文化节十月启幕,又恰逢蒋蓉诞辰百年,我怀着敬意和祝福创作了这把“一脉相连壶”,表达对蒋蓉大师的深情致敬。这个从潜洛村走出的瘦弱女孩,在六十余年从艺生涯中追求进步人生、完美人生,不受世俗污染的人格,使后人感悟到壶品即人品、品壶即品人的紫砂精、气、神。  关键词 花器;经典;
期刊
摘 要 “桃园三结义”的故事千古流传,故事中的桃园因此也引出了情义绵长的典故。紫砂作品“结义壶”即藉此为题,以紫砂陶的语言塑造了一件如桃花包裹一般义气相结的紫砂壶。  关键词 桃园结义;结义壶;创作   紫砂壶是一种服务于大众的陶艺品,其工艺的基础就在于面向生活、面向人民,像很多流传下来的经典紫砂造型都是源自人们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既有着实际存在的物质基础,也带有深厚的文化背景。所以历代紫砂壶造型的
期刊
摘 要 宜兴紫砂壶是一门具有创造性的艺术,从北宋发展至今,融合了多种文化艺术形式,犹如一座艺术的大观园,带给人精神上的品味和享受。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紫砂壶与中华传统文化相辅相成,通过多种多样的造型工艺将古往今来的历史文化涵盖其中,具有悠悠古风,又带给人现实启示。本文以紫砂壶“慕明清家具·瑞和”为例,浅谈其造型特点和文化意境。  关键词 紫砂壶;慕明清家具·瑞和;造型设计;文化意境   宜兴紫砂壶是
期刊
摘 要 新梅迎春自古以来被我们的文化赋予了独特的内涵,它代表了万物复苏,代表了春天到来,代表了生机勃勃,用紫砂的语言来塑造梅花,用迎春时节的美景营造出生机盎然的景象,作品“生机盎然”就是以自然的本源作为创作的主题,塑形引韵地传递出一种传统自然、质朴和谐的生命之情,以独特的视角来诠释迎春的主题,展现了紫砂一贯以来传承创新的艺术表达。  关键词 紫砂;花货;造型;梅花;文化   自古以来,梅的形象以坚
期刊
摘 要 紫砂壶以本身的材质、造型、色彩以及承载的文化在我国的艺术史上绽放了卓绝的光彩,伴随着时代的不断前行,当代紫砂壶的造型创作也在不断地适应着我们的文化生活。本文就以紫砂作品“乐陶壶”的创作,来谈一谈紫砂方器制作上所运用的造型和装饰。  关键词 紫砂;方器;造型;装饰   在不断传承的紫砂艺术创造过程中,紫砂方器有着“方匪一式”的特点。紫砂壶的造型繁多,是一种能够展现创作者个性、风格特点突出的陶
期刊
摘 要 紫砂壶除了实用与观赏功能外,往往还被赋予了人文的元素,成为了一种文化的载体,留下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烙印。历代紫砂艺人在作品的创作过程中,总是把自己对人生的感悟及情感追求融入其中,以求引起人们思想上的共鸣。人生有其内在规律,但往往总以随机的意象来呈现,因缘际会里,我们遇见一些人;萍水相逢后,我们又离开一些人,而这正是我们无法预料却在不断经历的人生常态,这也是紫砂作品“萍水相逢壶”蕴含的人文寓意
期刊
摘 要 宜兴紫砂壶从北宋发展至今,凝结了人们的丰富智慧和情感,体现了几千年来中国历史文化发展的轨迹,既具有传统文化的内涵,又具有时代的痕迹,可谓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瑰宝。发展至今,紫砂壶可以说是世界所有壶类中样式最多的,其工艺之丰富、造型之精巧,美轮美奂,让无数人为之叹服。人有千面,壶有万象,每把紫砂壶都代表了作者自身的思想和审美情趣,其造型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融入时代的审美和内涵,根据实用的需要,古
期刊
摘 要 紫砂壶是集使用价值和艺术价值于一体的艺术品,一把紫砂壶不仅能够体现创作者的精湛壶艺,更蕴含着创作者和爱壶人的美好希冀和祝愿。本文以“桃叶福寿壶”为例,通过浅析其所用泥料、外观造型,展现此壶的艺术魅力和艺术价值;同时,通过挖掘其蕴含的“寿桃星里寿星明”的文化内涵,展现此壶的美好寓意和祝愿。  关键词 紫砂壶;桃叶福寿壶;艺术   “人间珠宝何足取,宜兴紫砂最要得”,紫砂壶的故乡——江苏宜兴可
期刊
众所周知,宜兴紫砂文化源远流长,伴随着真正具有文人气息的“文人壶”的出现,紫砂陶刻技艺才真正展露出极具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艺术风华。紫砂陶刻的题材又是在不断汲取传统文化艺术精髓中,开辟了一条属于紫砂语言与陶刻语言相融合的手艺之路。无论是陶器装饰、青铜器铭文、玉器、木雕、石雕、宗教壁画等文化符号的内容,还是书法、绘画、彩绘、金石篆刻等的运用,宜兴紫砂陶刻已然是包罗万象,真正成为紫砂这门大的文化艺术载体
期刊
摘 要 紫砂壶集传统与现代于一体,融合了多种文化艺术形式,与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一脉相承,充满着思想和情感,独具艺术活力,可谓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紫砂壶从北宋发展至今,行业中人才辈出、佳作迭呈,一个又一个重大的转折,一次又一次重大的创新,为现代紫砂艺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紫砂壶“鸣远松”是一款经典花器作品,此壶是模仿陈鸣远的“松桩壶”而来,既继承了鸣远壶的风范,又别具一格,此壶寄托了对紫砂花器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