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服务经济,服务企业,让非公有制经济成为上海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生力军。
——钱建蓉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民营企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不断发展,不断壮大。如今谁也不再小视民营经济的重要性,因为它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最有活力的生力军。只是回望这30年,从改革中破茧而出的民营企业大多都接受着市场的考验和洗礼,有成功也有失败,有欢笑也有泪水。面对困难,他们“抱团取暖”,面对危局,他们“守望相助”,但是在举步维艰的时刻,他们更多想到的是工商联,这个被他们称为“娘家”的地方。
钱建蓉,上海市工商联副主席、长宁区工商联主席、中锐控股集团董事长。他,1992年南下海南创业发展,1996年创办中锐控股立足上海;他,赶上了中国民营经济蓬勃兴起的第一轮浪潮,活跃在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转型期;他,2002年加入上海市工商联,一头贴近政府,一头贴心企业。他的创业经历正是中国民营经济起步、发展、腾飞的缩影。十年深耕,让连任两届长宁区工商联主席的钱建蓉在如何做好工商联工作上更有话语权。
他眼里的工商联
在一般人眼里,工商联算是众多政府机构中的一部分。但是在众多民营企业家的眼中,它的角色则更为丰满。它是民营企业的领路人和守望者,是民营企业家通向事业顶峰的扶梯和抓手,是民营企业家无所不谈的诤友和知己。
而钱建蓉则更喜欢将它称作为“娘家”。
M:您眼中的工商联是怎么样的?
Q:2002年,我加入上海市工商联,至今快10年了,对工商联非常有感情。以我工作10年的经验体会来讲,尤其是这5年来,在市工商联指导下区工商联对于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和中小企业的创新发展都起了很大的作用。工商联这个平台是非常特殊的,它具备了统战性、经济性和民间性。我认为它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都是多年的历史考证下形成的,和我们国家的发展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而且,目前政府还没有一个部门是对应中小企业的,民营企业现在就把工商联当做自己的娘家。”
M:这些年,您是如何做好工商联工作的?
Q:我非常荣幸能在长宁区工商联工作了近10年时间,也在市工商联这个平台上和很多领导干部、优秀的企业家一起共事,这是非常有意义的。多年的经验告诉我,做好工商联工作需要时刻把握的一点就是,要努力让工商联成为政府联系民营企业的纽带或者一个平台,进而能够做好政府管理中小企业的助手。从纽带、平台、助手这样一个职能定位来看,其实也反映了民营企业在改革开放以后,在整个中国经济发展的大潮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它可能要承担的责任也是不断地与时俱进,发生着变化的。
携手长宁工商联
长宁区工商联作为政府的助手,近几年来紧紧围绕国家的方针政策,结合上海市,结合长宁区的具体情况,进一步加大服务民营企业的工作力度,不断丰富服务工作的内容。
据统计,长宁区现有纳税企业14000多户,其中民营企业12000多户,占88%;全区纳税总额约173亿,其中民营企业纳税127亿,占73%。目前,全区民营企业从业人员达35万人。如此看来,长宁区民营经济的发展已今非昔比。
M:作为一个优秀的民营企业家,您是如何看待中国的民营经济的?
Q:从这几年中国经济的发展态势来看,民营经济已经撑起了国民经济的半壁江山,民营企业对中国经济的贡献力度也越来越大。我们现在要面对的就是如何构建一个良好的民营经济环境。在长宁区,我们认真贯彻中央16号文件,集中体现在促进‘两个健康’上:一、民营经济健康发展;二、民营经济人士健康发展。比如,在促进民营经济人士健康发展方面,长宁区工商联建立了会员企业当家人的档案,每年作出评估。只有“健康”,才能立足,才能发展,才能造福人民、回报社会,才能体现自身价值,树立良好形象。
M:您之前说工商联就像“娘家”,那么您所在的长宁区工商联是如何扮演好“娘家”这个角色的?
Q:长宁区区委区政府一直非常重视工商联工作。区委区政府对中小企业的重视,对工商联的重视,我觉得是长宁区民营经济能够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因为只有真正重视了,各方面的政府职能部门还有社会一些其他的机构才会积极去推动,去帮助,能够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同时,长宁区有一个非常好的传承,历届区领导们都非常重视和民营企业的交流。无论什么环境下,领导们都强调要和民营企业交朋友,这是非常不容易的。在过去10年里,舆论对于民营企业来说从未间断过,风风雨雨一路走来,区领导们始终一如既往地支持民营企业。区工商联每年保证3-5次的民营企业交流会,通过这样的活动,领导们能够更加深切地了解他们的想法及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搭准民营企业发展的脉搏,为民营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服务和支持。
创新金融,服务小微企业
小微企业是国民经济稳定快速增长的重要支撑和最为活跃的经济实体。近年来,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扶持下,我国小微企业得到了较快发展。据了解,在长宁区民营经济结构中,小微企业占到了60%以上,小微企业纳税占到全区的28%。小微企业创业门槛低,创新活力强,占用资源少,它的健康稳定发展,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都有积极的作用和意义。但同时,也有部分小微企业因规模小、抗风险能力低等原因而面临困境。
M:您觉得长宁区小微企业发展中遇到的最大问题是什么?
Q:你从数据中就能看出长宁区的小微企业比重是非常大的,对长宁区区域经济的贡献力度也是很大的,区工商联也非常重视这一块。但是长宁区小微企业也面临着很多发展问题,概括起来就是‘一高两难’。一高,即经营成本高;两难,即融资难,引进人才和招工难。最近,我们区工商联也正在积极调研、探索,努力为小微企业提供更多的支持与帮助。
M:如今国家出台了很多新政策扶持小微企业,那么长宁区工商联在针对小微企业发展难的问题上有何措施?
Q:从去年底到今年初,我们长宁区工商联在市工商联的指导下在针对服务小微企业方面采取了四条措施。
第一,积极参与上海中小企业融资市场。去年底,长宁区与上海市相关部门联合发起设立了上海中小企业融资市场,开设了“融资中国”的网站,为资金供求双方构建线上信息发布和资源配置的平台。
第二,由政府主导成立银企商业合作社。长宁区与民生银行共同设立长宁区小微企业城市商业合作社,这是上海第一家银政联手为小微企业服务的联合性组织。以此将分散的、无组织的小微企业和个人联合起来,通过整合社会资源、搭建沟通平台、创新融资渠道等手段,来服务会员,扶持小微企业,促进民营经济转型。
第三,开设服务小微企业金融工作室。由长宁区工商联出面和中国银行、工商银行等9大银行对接,争取银行将更多的资源配置到我们长宁区。银行定期与企业见面,开展银企咨询洽谈,为不同企业量身定制服务产品,为企业开展一对一贴身服务。
第四,小贷公司设立小微企业贷款基金。去年,我们长宁区工商联副会长企业发起建立了两家小贷公司,一年以来成绩斐然。两家小贷公司共为840余家企业提供了金融服务,其中80%以上为小微企业,贷额总额达24亿元。
在中国的民营经济中,孤独的个人英雄主义已经不复存在,只有高效的合作才能使得企业得到持续的发展。正如钱建蓉所说的,由企业家担任市工商联副主席、区工商联主席、副主席的工作还在不断探索中,在扶持小微企业和促进“两个健康”问题上,仍然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在未来5年内,只有积极探索,不断完善机制创新、政策创新、工作创新,才能为上海以及区域经济打造新的发展机遇。
——钱建蓉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民营企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不断发展,不断壮大。如今谁也不再小视民营经济的重要性,因为它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最有活力的生力军。只是回望这30年,从改革中破茧而出的民营企业大多都接受着市场的考验和洗礼,有成功也有失败,有欢笑也有泪水。面对困难,他们“抱团取暖”,面对危局,他们“守望相助”,但是在举步维艰的时刻,他们更多想到的是工商联,这个被他们称为“娘家”的地方。
钱建蓉,上海市工商联副主席、长宁区工商联主席、中锐控股集团董事长。他,1992年南下海南创业发展,1996年创办中锐控股立足上海;他,赶上了中国民营经济蓬勃兴起的第一轮浪潮,活跃在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转型期;他,2002年加入上海市工商联,一头贴近政府,一头贴心企业。他的创业经历正是中国民营经济起步、发展、腾飞的缩影。十年深耕,让连任两届长宁区工商联主席的钱建蓉在如何做好工商联工作上更有话语权。
他眼里的工商联
在一般人眼里,工商联算是众多政府机构中的一部分。但是在众多民营企业家的眼中,它的角色则更为丰满。它是民营企业的领路人和守望者,是民营企业家通向事业顶峰的扶梯和抓手,是民营企业家无所不谈的诤友和知己。
而钱建蓉则更喜欢将它称作为“娘家”。
M:您眼中的工商联是怎么样的?
Q:2002年,我加入上海市工商联,至今快10年了,对工商联非常有感情。以我工作10年的经验体会来讲,尤其是这5年来,在市工商联指导下区工商联对于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和中小企业的创新发展都起了很大的作用。工商联这个平台是非常特殊的,它具备了统战性、经济性和民间性。我认为它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都是多年的历史考证下形成的,和我们国家的发展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而且,目前政府还没有一个部门是对应中小企业的,民营企业现在就把工商联当做自己的娘家。”
M:这些年,您是如何做好工商联工作的?
Q:我非常荣幸能在长宁区工商联工作了近10年时间,也在市工商联这个平台上和很多领导干部、优秀的企业家一起共事,这是非常有意义的。多年的经验告诉我,做好工商联工作需要时刻把握的一点就是,要努力让工商联成为政府联系民营企业的纽带或者一个平台,进而能够做好政府管理中小企业的助手。从纽带、平台、助手这样一个职能定位来看,其实也反映了民营企业在改革开放以后,在整个中国经济发展的大潮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它可能要承担的责任也是不断地与时俱进,发生着变化的。
携手长宁工商联
长宁区工商联作为政府的助手,近几年来紧紧围绕国家的方针政策,结合上海市,结合长宁区的具体情况,进一步加大服务民营企业的工作力度,不断丰富服务工作的内容。
据统计,长宁区现有纳税企业14000多户,其中民营企业12000多户,占88%;全区纳税总额约173亿,其中民营企业纳税127亿,占73%。目前,全区民营企业从业人员达35万人。如此看来,长宁区民营经济的发展已今非昔比。
M:作为一个优秀的民营企业家,您是如何看待中国的民营经济的?
Q:从这几年中国经济的发展态势来看,民营经济已经撑起了国民经济的半壁江山,民营企业对中国经济的贡献力度也越来越大。我们现在要面对的就是如何构建一个良好的民营经济环境。在长宁区,我们认真贯彻中央16号文件,集中体现在促进‘两个健康’上:一、民营经济健康发展;二、民营经济人士健康发展。比如,在促进民营经济人士健康发展方面,长宁区工商联建立了会员企业当家人的档案,每年作出评估。只有“健康”,才能立足,才能发展,才能造福人民、回报社会,才能体现自身价值,树立良好形象。
M:您之前说工商联就像“娘家”,那么您所在的长宁区工商联是如何扮演好“娘家”这个角色的?
Q:长宁区区委区政府一直非常重视工商联工作。区委区政府对中小企业的重视,对工商联的重视,我觉得是长宁区民营经济能够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因为只有真正重视了,各方面的政府职能部门还有社会一些其他的机构才会积极去推动,去帮助,能够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同时,长宁区有一个非常好的传承,历届区领导们都非常重视和民营企业的交流。无论什么环境下,领导们都强调要和民营企业交朋友,这是非常不容易的。在过去10年里,舆论对于民营企业来说从未间断过,风风雨雨一路走来,区领导们始终一如既往地支持民营企业。区工商联每年保证3-5次的民营企业交流会,通过这样的活动,领导们能够更加深切地了解他们的想法及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搭准民营企业发展的脉搏,为民营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服务和支持。
创新金融,服务小微企业
小微企业是国民经济稳定快速增长的重要支撑和最为活跃的经济实体。近年来,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扶持下,我国小微企业得到了较快发展。据了解,在长宁区民营经济结构中,小微企业占到了60%以上,小微企业纳税占到全区的28%。小微企业创业门槛低,创新活力强,占用资源少,它的健康稳定发展,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都有积极的作用和意义。但同时,也有部分小微企业因规模小、抗风险能力低等原因而面临困境。
M:您觉得长宁区小微企业发展中遇到的最大问题是什么?
Q:你从数据中就能看出长宁区的小微企业比重是非常大的,对长宁区区域经济的贡献力度也是很大的,区工商联也非常重视这一块。但是长宁区小微企业也面临着很多发展问题,概括起来就是‘一高两难’。一高,即经营成本高;两难,即融资难,引进人才和招工难。最近,我们区工商联也正在积极调研、探索,努力为小微企业提供更多的支持与帮助。
M:如今国家出台了很多新政策扶持小微企业,那么长宁区工商联在针对小微企业发展难的问题上有何措施?
Q:从去年底到今年初,我们长宁区工商联在市工商联的指导下在针对服务小微企业方面采取了四条措施。
第一,积极参与上海中小企业融资市场。去年底,长宁区与上海市相关部门联合发起设立了上海中小企业融资市场,开设了“融资中国”的网站,为资金供求双方构建线上信息发布和资源配置的平台。
第二,由政府主导成立银企商业合作社。长宁区与民生银行共同设立长宁区小微企业城市商业合作社,这是上海第一家银政联手为小微企业服务的联合性组织。以此将分散的、无组织的小微企业和个人联合起来,通过整合社会资源、搭建沟通平台、创新融资渠道等手段,来服务会员,扶持小微企业,促进民营经济转型。
第三,开设服务小微企业金融工作室。由长宁区工商联出面和中国银行、工商银行等9大银行对接,争取银行将更多的资源配置到我们长宁区。银行定期与企业见面,开展银企咨询洽谈,为不同企业量身定制服务产品,为企业开展一对一贴身服务。
第四,小贷公司设立小微企业贷款基金。去年,我们长宁区工商联副会长企业发起建立了两家小贷公司,一年以来成绩斐然。两家小贷公司共为840余家企业提供了金融服务,其中80%以上为小微企业,贷额总额达24亿元。
在中国的民营经济中,孤独的个人英雄主义已经不复存在,只有高效的合作才能使得企业得到持续的发展。正如钱建蓉所说的,由企业家担任市工商联副主席、区工商联主席、副主席的工作还在不断探索中,在扶持小微企业和促进“两个健康”问题上,仍然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在未来5年内,只有积极探索,不断完善机制创新、政策创新、工作创新,才能为上海以及区域经济打造新的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