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上有个瑞士,地下有个瑞士

来源 :海外星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yongc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谁能想到,一个人口730万的小国,当警报响起时,它可以在48小时内把50万训练有素的士兵送上前线,这还不包括40万民防志愿军?又有谁能想到,当他在这个国家的皑皑雪峰上领略冬季运动的美妙时,脚下所踩的竟可能是这个国家某个防空工事的顶篷?
  全民皆兵
  这就是瑞士,它尽一切努力保持中立,又时刻准备着反击侵略战争。处在欧洲十字路口的地理位置,使瑞士人对什么人都不敢轻易相信。有人说瑞士采取的是一种刺猬的战略:刺猬不去招惹别人,可是一旦遭到侵犯,它就会树起全身的尖刺。的确,瑞士人笃信没有国防就没有中立的道理,奉行的是一种“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全方位的中立、武装的中立。
  瑞士军队一直只有2000多名军官,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它的军队并不是由职业军人组成。瑞士的军队首先是一支民兵队伍。宪法规定,所有20岁到42岁的瑞士男子每年都必须参加一定的强制性军事训练。当军事演习结束后,第一次参加的人有权把发给自己的自动步枪带回家,此后这支步枪一直陪伴他到42岁退役。更重要的是,这种制度是全体瑞士人一致同意的结果而非强加。
  为了保持强大的战斗力,瑞士对民防部队和民防训练做了严格的规定,在局部动员或军队为了战争已经动员起来时,瑞士联邦委员会就可以动员民防机构。凡年龄在20岁到60岁之间的男性公民,即使已经退役,都有在民防中服务的义务。如果情况特别紧急,瑞士联邦各州还有免除动员年龄限制的权力。可以说是“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瑞士人终身处于服兵役的状态。
  在瑞士,当兵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也是非常高尚的事。时常会有瑞士人告诉外乡客说:“我们感到十分骄傲。所有瑞士人都是士兵,他们同时也是警察和国家代理人。”当兵的离不开武器。在瑞士,从巴塞尔到日内瓦,瑞士人无论走到哪里都可以自由地购买武器。巴塞尔的一些市民拥有2~3支枪是件稀松平常的事,在这个仅有21万人口的城市里,就有1000名武器收藏家。瑞士还是惟一不允许以文职工作代替服兵役的欧洲国家。
  有谁胆敢批评服兵役吗?那么请您到监狱做客,甚至可以在里面呆5年。事实上在全民皆兵的瑞士,批评军队也就意味着攻击平民。
  地下瑞士
  瑞士的老百姓武装到牙齿,这里的国土也被勤劳的瑞士人充分加以利用。
  在50万的瑞士军人中,有1.7万人专门负责保卫国家的各个入口、高山通道、桥梁和大坝。瑞士境内的阿尔卑斯山早已千疮百孔,里面布满了导弹发射站、医院、食品和燃料库。仓库里的粮食每2年更换一次,储备的燃料在正常使用下足以支撑6个月之久。
  瑞士人还在岩石里开凿了80公里的公路,其中一些公路的宽度足以通过两辆卡车。据说,瑞士最大的地下民防工事卢塞恩隧道,可同时容纳2.1万人,这里甚至还拥有一个有10间牢房的监狱。让每一个瑞士人都在防空掩体里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已经绝非一句空洞的口号。
  阿尔卑斯山如同一座巨大的堡垒,严禁任何外国人和瑞士平民进入。瑞士人把阿尔卑斯山挖得活像一块巨大的装甲奶酪,他们对此也非常自豪,因而常对外国人夸口说:我们修建了另一个瑞士,一个地下的瑞士。
  武装备战
  然而,瑞士人绝不是一群黩武的莽夫。日内瓦曾有社会学家这样评价自己的国家,他说:“瑞士人发明了中立的概念。瑞士不像个军事国,伯尔尼是世界上少有的几座连一个机场都没有的首都之一。居民们对他们平静舒适的生活感到骄傲。”不过在星期六和星期天,在瑞士大大小小3000个农场里,到处都可以听到连续不断的枪声。这是瑞士公民——当然你把他们称为士兵也没有错——正在练习打靶。当自动步枪射击结束后,每个战斗单位的神枪手还会得意洋洋地绕村一周,以接受居民的欢呼。
  瑞士人也许是真正为下次战争做准备的欧洲人。尽管已经近200年时间没有打过仗,瑞士人却随时准备着让那些胆敢入侵这个“永久中立国”的侵略者付出最昂贵的代价——鲜血。而这一点,连英、法这样的欧洲军事大国都不敢保证可以很好地做到。有了这点自信,瑞士人爱说的另一句话是:“我们曾使希特勒胆战心惊,他没有敢在这里发动闪电战。”
  《海外星云》(2002年10期)
其他文献
相对于其他国家,以色列人面临的恐怖威胁要多很多,这也要求它必须拥有世界上最出色的反恐精英,以色列参谋本部侦搜队正是这样一支肩负重任的部队。它原本的名称叫“SayeretMatkal”,成立于1957年,是由一名军官向以色列国防军参谋本部建议后筹建的,人们习惯上称之为“TheUnit”。该名军官认为,国家需要一个可以在敌后进行情报搜集的特种单位,因此参谋本部侦搜队除了以英国SAS为参考范例外,还请来
期刊
虽然韩国的俊男美女大多是“整”出来的已众所周知,然而面对整容的尴尬提问,每个韩国艺人的态度反应都不尽相同。  韩剧《夏娃的诱惑》的女主角蔡琳,大方表示自己原来的鼻子长得不好看,所以稍稍动了些手脚。但却有影迷在蔡琳官方网站留言板上,直呼她是“人工美女”,而且明指她做手脚的地方不止鼻子而已。  蔡琳被这些留言逼得出面请求观众谅解:“演员做整容手术的目的是为了弥补自己的缺点。”隔一阵子,又坚决否认自己做
期刊
去澳大利亚之前,就听说澳大利亚海关厉害,检查特别严格。因此,一上飞机,我就千叮咛、万嘱咐,告诫随团的弟兄们千万别往枪口上撞,谁知还是出了纰漏。  或许是由于“9·11”的阴霾未散,悉尼国际机场关闭了以往的团体入境通道,所有的入境旅客都必须按顺序排队,挨个接受检查。尽管大厅挤满了等待入境的旅客,但四周却安静异常,气氛还真紧张。  我顺利地通过了海关检查,刚准备将行李车推出海关大厅,忽然听到身边一阵喧
期刊
瑞士银行久负盛名,世界各地的有钱人在考虑如何“安置”自己的万贯家财时,几乎不约而同地想到瑞士;当某个政府高官被控受贿时,人们也总是习惯于把他的名字和瑞士银行里某个匿名账户联系起来。瑞士银行之所以财源滚滚,瑞士之所以富甲天下,与此也不无关系。然而二战期间,瑞士银行不但以匿名账户的方式大量吸纳犹太人的存款,更利用其中立国的身份与纳粹德国进行过无数暗中交易——这就是上世纪90年代爆出的“纳粹黄金案”丑闻
期刊
1998年1月某日,法国政界名人罗兰·迪马在巴黎市他自己的寓所里被迫站在一边,无奈地看着一位50多岁、金黄色短发的妇女非常认真地搜查他的私人物品。  迪马举止优雅,是前法国总统密特朗的好友,曾两度出任法国政府外交部长,当时是宪法委员会主席。换句话说,他掌握了法国最高的法律机构。然而,眼前这位妇女,这个地位与他有天壤之别的小法官,却在他的寓所里翻东捡西。迪马告诉她说,他必须离开,因为委员会有紧急事情
期刊
是宇多田光,还是光宇多田?  在美国几乎没有知名度  宇多田光在美国几乎没有知名度,但在哥伦比亚校园的亚洲学生中,这个名字如雷贯耳:18岁的宇多田光,是全世界最棒、最闪亮的年轻流行音乐巨星之一。日本媒体称她是“双语高材生”和“平成时代的天后”。日本大众对她的音乐可是一点都不放过:她的首张专辑《初恋》(1999年发行)销量超过950万张,成为日本有史以来最畅销专辑。她的最新专辑《零。距离》同样大放异
期刊
2004年是米高梅的80年华诞,但她却在这个时刻走到了尽头,沦为拍卖桌上的一件物品,50亿美元现金是她的身价,最终她将成为索尼的囊中之物。忆当年,由路易·梅耶领军的米高梅风光无限、霸气十足,但如今,当我们耳边再响起米高梅狮子的吼声时,却略显一丝苍凉。    源起“五分钱剧院”    如果要追溯米高梅电影公司诞生的渊源,几乎要从电影诞生的那一刻谈起。  当“电影”这个词兴起的时候,许多老百姓进不起剧
期刊
2002年冬季奥运会,盐湖城速滑馆谱写了神奇的一幕,速滑比赛10个项目,就有30多名选手打破奥运会的纪录,更有10多名选手创造世界纪录。盐湖城速滑馆海拔高为1425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室内速滑馆。海拔高,空气相对稀薄,冰面较好,但这仅是外部环境的恩赐,真正缔造这一成就的是——28岁的马克·诺曼,造冰大师,他控制了馆内空气、冰温与湿度的所有变数,所造的冰面及馆内环境堪称奇迹。  诺曼原是溜冰好手,
期刊
民进党眼下正面临党主席难产的困境。  他们赫然发现党内还真找不出兼具资历声望与政治实力的党主席,这个棘手的问题已让民进党领导阶层伤透脑筋。4月底党主席登记参选时,陈水扁究竟是掏出“口袋人选”还是“放牛吃草”,更备受瞩目。  两大阵营厮杀传统不再  全看阿扁脸色决定人选  “在野”期间,民进党主席选举总是轰轰烈烈,闹得满城风雨。  从第一届主席的江鹏坚、费希平之争开始,每届党主席之争几乎都形成“泛美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