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全育人”背景下高校大学生征兵工作路径研究

来源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cgdxx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大学生参军入伍是军队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是优化部队兵员结构组成的重要来源,也是实现“强军梦”的人才支撑。在“三全育人”背景下,把大学生征兵工作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要一环,具有深远意义。本文以武汉音乐学院中国器乐系为例,阐述高校征兵工作的现状以及不足之处,并对新时期高校征兵工作路径进行研究。
  关键词:“三全育人”;大学生征兵;高校;武汉音乐学院;中国器乐系
  中图分类号:G647.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052(2021)11-00-02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地位和作用的重要论述中提出,没有一个巩固的国防,没有一支强大的军队,中国梦就难以真正实现。国防和军队建设,必须服从服务于国家和民族最高利益,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坚强力量保证[1]。武汉音乐学院高度重视大学生征兵工作,扎实、深入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把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作为首要的政治担当、使命担当,以“理想信念”为核心,把大学生参军入伍纳入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号召全院上下积极开展大学生应征入伍工作,真正意义上将“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模式融进大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实践等各个领域。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大力宣传、广泛动员,形成了“参军报国,无上光荣”的浓厚参军文化氛围。为更好地了解大学生对参军入伍政策的了解情况及态度,探索最有效的征兵宣传方式[2],本文利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获取数据以进行后续成果分析。
  一、大学生征兵工作政策了解調查
  本次参军入伍政策了解问卷调查,以武汉音乐学院中国器乐系全系163名男生为调查对象(以2021年6月在校生数据为基准)。从统计结果中可以发现,仅有13%的男生表示对参军入伍相关政策有了解,62%的男生比较了解但不全面,另外还有18%的男生表示完全不了解相关政策制度[2]。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尽管高校在对大学生参军入伍进行宣传,但是学生对征兵政策的了解并不全面,重视程度也不高,这间接地也反映了征兵政策宣传广度和深度还不全面,需要加大宣传力度,调整宣传方式方法,这样才能将大学生征兵入伍的相关政策融进大学生生活里[2]。
  (一)大学生参军入伍动机调查
  中国器乐系163名在校大学生(男生)中(以2021年6月在校生数据),11名学生了解参军入伍的经济待遇优厚,享受增发义务兵家庭优待金,大学生入伍奖励金、每月津贴,以及国家补偿(减免)学费、代偿助学贷款等福利待遇。其中有9名学生表示向往军营,希望提升个人综合素养和军人优良作风与气质,期望把军人作为职业化道路发展。除此之外,有26名学生表示参军入伍是为了未来有一份更加稳定且有保障的职业。数据还显示出少数学生因是军人家庭,受到父辈影响,加上当地政府和学校大力宣传,萌生出参军入伍的想法。但也有极大部分学生表示自己没有参军入伍的想法。
  (二)大学生不愿参军入伍情况调查
  据了解,大部分学生不愿意参军入伍是因为担心部队训练强度大,环境很艰苦,自己怕吃苦,意志不够坚定。也有学生想以完成学业为主,继续求学升学,在专业发展上谋求更多空间和机会,而毕业后是否愿意选择参军入伍也采取观望态度。部分学生表示父母不支持,而自己也没有想过参军入伍。
  二、大学生征兵工作问题分析
  (一)理想信念不牢固,思政教育有待深入
  理想信念是大学生的精神之钙,是大学生价值观的最高表现,而国家未来的发展与命运和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紧密相连。高校要加强对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教育,这是对新时代大学生构建崇高信仰、树立坚定信念、增强健康体魄、提升内在自信的重要环节[3]。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和国防教育进入了新征程。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学生思想素质和道德品质的发展,而国防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引导大学生牢固树立国防意识,关心与支持国防,心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意识担当。因而,高校国防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应该齐头并进,并进行融合,创新发展。
  (二)政策解读不到位,队伍建设有待强化
  调查问卷显示,大学生对参军入伍政策了解程度还不够精准,不够明确。主要原因是大学生对征兵政策的重视力度不够,征兵宣传没有在入心入耳。现在大学生都很关注与自身利益相关、对未来发展有所帮助的信息,这就要求高校在宣传的时候应该抓住学生需要了解的重点,进行普及。
  (三)宣传方式不创新,信息滞后有待提升
  部分高校对大学生参军入伍的宣传依旧停留在横幅标语,或者宿舍楼张贴海报,多以喊口号的形式为主,传统的宣传模式只会大打折扣。过于单一陈旧的宣传方式,并不能顺应时代的步伐和新时代大学生的心理想法,不能激发大学生参军入伍的热情,不具备点对点的宣传和引导,缺少针对性从而降低了征兵工作的效率。
  三、“三全育人”背景下,大学生征兵工作的具体路径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要求,适应信息化战争,应对国际形势的复杂变化考量。从2021年开始,大学生征兵工作已进入“一年两征”的新征程。为提高大学生国防意识,增强大学生国防观念,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战争观,以强军思想为引领,实行“全员、全程、全方位”模式,高校激发大学生应征入伍的报国热情。
  (一)“因势而新”,强化思想引领作用。
  大学生参军入伍是军队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是优化部队兵员结构组成的重要来源,也是实现“强军梦”的人才支撑。建设一流的军队需要一流的人才,大学生正是强军征途中的中流砥柱,这也是高校高度重视大学生征兵工作,特别是大学毕业生征集的重要原因。从学生个人角度而言,选择参军入伍,是坚定理想信念、强化价值养成、助力成长成才的重要途径。
  加强大学生国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在征兵宣传工作中,要充分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做好对青年学生的引领,将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防安全教育融入学生的第二课堂中[4],做到“入心、入耳、入脑”,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中之重。充分利用好“第二课堂”,利用主题班会、主题团日、支部主题党日,引导新时代大学生树立爱党荣军的情怀,自觉将个人的理想信念与国防事业,乃至国家、民族前途和命运紧密联合在一起[4]。   (二)“因人而异”,扩充征兵工作队伍
  征兵工作是一个细致且有温度的工作,对于征兵工作的负责人应当聚焦“关键少数”。辅导员似纽带般紧密联系着学校和学生,是大学生征兵工作宣传和引导的核心队伍。辅导员要熟悉大学生参军入伍需要满足的基本条件,以及参军入伍流程,政策解读,要把征兵工作放在大学生入学前,在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深入到班级、宿舍、实践中去,对每位学生的个性特征及家庭情况及时了解与跟踪,采用“因人而异”“精准宣传”的方式,对学生“点对点”和“一对一”动员。高校应当广泛动员退伍复学的大学生,挖掘先进典型,树立大学生模范标杆,以“征兵宣传员”身份积极开展参军入伍分享会、入伍政策解读及军营故事分享会等活动進行广泛宣传,营造“参军光荣”的良好氛围,激发大学生扎根军营,到实现人生理想的浪潮中去。
  (三)“因时而新”,创新征兵工作宣传
  互联网的逐步兴起与发展被新时代大学生见证。以大学毕业生为重点发动对象,利用好新媒体、校园推送、微信公众号等宣传平台,结合重要时间节点,定期推送参军入伍政策,引导学生携笔从戎,激发大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夯实青年到部队建功立业,助力大学生算好参军入伍的政治账、成才账、经济账。同时,发挥“朋辈效应”是引领和打通宣传发动最后一公里的重要举措。武汉音乐学院利用“奋斗的青春最美丽”军营故事分享会的形式,旨在让退役大学生通过分享自己的参军经历及军旅故事,以亲身经历的感悟消除了新时期大学生对军队生活刻板枯燥的印象,激发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积极主动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诠释大学生的“最美青春”。
  四、结语
  强国必须强军,军强才能国安。我们要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5],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强军思想。武汉音乐学院中国器乐系在“三全育人”背景下,在学校党委领导的统一指导部署下,不断提升和创新征兵工作方式方法,切实提升征兵工作的“广度”“力度”和“温度”,努力把更多优秀的新时代大学生输送到部队,书写绚烂无悔的青春华章。
  参考文献:
  [1]叶明.在高校征兵工作中实践大学生思政教育[J].汉字文化,2019(19):145-146.
  [2]李雷,王震.大学生征兵工作创新思路与管理模式探索——基于驻青高校的调查分析[J].中国大学生就业,2020(19):40-43+64.
  [3]杜石清.强军梦背景下加强大学生征兵工作的若干思考[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4):41-42.
  [4]闵涛.基于新时期大学生的征兵宣传工作创新思路探析[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9(2):90-92.
  [5]本刊编辑部.从一定要把洪灾治理好到伟大的抗洪精神[J].中国应急管理,2021(3):6-9.
  (责任编辑:董维)
其他文献
摘 要:党和国家针对高校思想政治建设提出了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要求,本文根据社会工作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目标,结合课程章节内容,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工作伦理相融合作为思政元素切入点,并应用对教材和现实中的案例进行分析、展示等教学方法,将课程内容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内容进行无缝融合对接,从而达到培养党和国家需要的社工人才的目的。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工作价值;课程思政;《社会工
期刊
摘 要: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政府和党就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工程做出了明确的战略规划。目前提前完成了解决人们的温饱和生活困难以及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两个目标,将是中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个决定性阶段。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崭新的时期,改革和开放再次正式启动,不断赋予效能评估标准以新的特点和内涵。在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建设中,党组织建设对国家发展和建设文明城市来说十分重要,因此要加强党
期刊
摘 要:基于科技的高速发展,人们迎来了“微时代”,在这一背景下如何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率与质量,是目前的重点研究课题,高校也在积极探索有效的解决途径。将“微课”引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在提升整体教学质量的同时,可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对此,本文将着眼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简要分析“微课”的相关应用路径。  关键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礎;思想政治理论课;微课;高校  中图分类号:G
期刊
摘 要:作为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群众路线一直以来都被党奉为生命线与根本工作路线,也是中国共产党奋斗不息、欣欣向荣的重要保障。群众观点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在革命改革和建设的三个时期,党始终不忘与群众血脉相连,始终秉承着群众路线,并不断将党的正确主张传播至群众中。坚持群众的主体地位,是党鲜明的政治特色和优良的传统文化。因此,本文从群众路线的理论依据和历史渊源、历史演进、面临的时代挑战,以及永葆“赶考
期刊
摘 要:以新冠肺炎疫情为例,探讨灾后心理援助的伦理议题,以便更好地开展灾后心理干预和心理援助工作。通过对新冠疫情期间心理援助过程中遇到的伦理问题进行总结、分析,发现主要存在的伦理议题是援助工作者和援助对象权利不对等的矛盾、心理援助形式多样性与专业性的矛盾、心理援助信息的公开性与保密性的矛盾、心理援助工作者的胜任力和持续学习的矛盾。在此基础上提出工作建议,如加强伦理培训与监管、提高心理援助者工作胜任
期刊
摘 要:本文运用新闻框架理论比较2015—2020年间中国、美国、印度及斯里兰卡四国媒体对中国援建斯里兰卡科伦坡港、汉班托塔港口项目的相关新闻报道所呈现出的特点。经分析发现,受不同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及意识形态等因素的影响,美国、印度两国媒体报道中的中国援建形象较消极。针对西方国家对中国援建形象的污名化行为,中国要提升在国际对外援助领域的影响力与话语权,建构“负责任大国”形象。  关键词:“一带一
期刊
摘 要:风格是作家和艺术家的艺术特色,也是作家和艺术家成熟的标志,具有多样性、模糊性和独特性的特点。一篇译作成功与否取决于能否再现原作风格。本文以风格标记理论为指导,以张白桦《初秋》英译本为研究对象,从形式标记和非形式标记两个维度探究译文对原文的风格还原和再现。  关键词:风格再现;形式标记;非形式标记;思想内涵  中图分类号:H315.9;I0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
期刊
摘 要:新时代要求青年要善于思考与改革、勇于面对矛盾和困难、敢于解决问题,想做事、能做事、会做事,还需要具备接受挑战、抵御风险、克服阻力和完成使命的能力,这就需要培养一批批志存高远、德才兼备、情理双修、敢于开拓的人才。然而,这些人才的培养需要从小开始、从基础教育开始、从学生的核心素养开始。本文在教育部提出《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文件的基础上,调研北京市、广州市和珠海市的中小学,了解核心素养文件要求
期刊
摘 要:随着中国“一带一路”的进一步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校积极响应,踊跃参与国际合作。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作为国内第一所应用技术大学,也积极响应拓展国际合作,为发展当地的职业教育培训贡献出自己的力量。但是在交流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文化空缺,如果处理不当就可能造成负面影响。本文以文化空缺理论为基础,选取了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对外宣传材料中比较常见的新闻稿和讲话演示稿进行分析,并提出了补偿策略。  关键
期刊
摘 要:英语精读是英语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本文将师生合作评价这一优越教学评价理念应用于英语精读课堂,同时借力优质网络资源与平台,并以《现代大学英语精读3》(第二版)为例,从课前准备、课内实施、课后活动三方面探究精读课程改革与优化的路径,旨在促成学生知识与素养层面的双修,提升外语人才的“核心素养”[1]。  关键词:英语精读;师生合作评价;《现代大学英语精读3》  中图分类号:H319.3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