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爱国主义教育路径创新

来源 :广东教育·高校思想教育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icff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爱国主义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高职院校学生工作的重点。爱国主义教育是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交汇点。高职院校在爱国主义教育过程中呈现的一些问题影响了爱国主义的教育效果,分析问题所在,并借用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结合理论核心内容,从认知水平、学习环境、榜样示范和多样化教学模式四方面深化爱国主义教育的途径,从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关键词:高职院校;爱国主义教育;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
  爱国主义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内容,是新时代高职院校学生工作的重点。中国爱国主义教育包括教育人们艰苦奋斗、辛勤劳动,培养民族自豪感、民族自信心、维护国家统一等个人对国家的感情,不断推动我们中华民族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坚定文化自信,反对国家民族分裂,推动祖国的繁荣和进步[1]。
  列宁曾说:“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情感。”[2]2004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重点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深入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教育是主要任务之一。[3]在党的十八大会议中,明确将“爱国”纳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三个倡导中。[4]2015年,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了“爱国主义必须和国民教育相统一”,并指出对青年学生开展深入、持久、生动的爱国主义宣传教育,让爱国主义精神扎根心中,代代相传 。[5]2019年9月,中央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指出,要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广大群众的爱国热情。可见国家对爱国主义教育越来越重视。
  一、高职院校爱国主义教育现状
  根据国内文献关于对高职院校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相关研究,当今高职院校爱国主义教育模式和方式方法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一)爱国主义教育课程设置不完善
  首先,高职院校缺少较系统、完整的爱国主义教育教学的整体课程规划,高职院校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意识不强,同时也缺乏将相关理论应用于教学的提升培训,导致目前爱国主义教育的课堂教学模式较为传统、单一,主要方式还是依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因此,学生在接受爱国主义教育过程中,依然停留在被动接受教育的阶段,难以激发学生爱国热情,限制学生创新思维,以至于达不到理想的教育效果。其次,高职院校爱国主义教育在信息化多元化时代下时效性正在逐步减退,从内容到形式存在着明显的滞后性,没有推陈出新,形式大于内容,思想政治课堂上缺乏生动、典型、与时俱进的案例,学生没能在课堂上得到实际的收获,从而难以引起学习的兴趣和共鸣。
  (二)多元文化冲击学生价值观
  《2016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显示,过半的高职生为农村孩子[6],“00后”的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朴实,性格可塑性大,个性上追求特立独行,容易受不良价值观念的影响,思想上普遍存在个人主义和实用主义的倾向,缺乏大局观和对国家的责任意识。面对网络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各种多元文化快速渗透、碰撞和渗透的今天,高职院校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面临诸多危机与挑战。世界意识形态领域的多元文化和部分西方国家的網络媒体对高职院校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渗透和冲击,在一定程度上干扰了学生的思想甚至情感理念[7],学生对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缺乏了解,不关心国家时事政治,从而缺乏爱国热情,难以实现理性爱国。
  二、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内涵
  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由观察学习理论、三方互惠决定理论和自我效能理论三部分组成,强调观察学习、环境和自我调节的相互作用[8]。
  班杜拉观察学习理论中,着重强调了榜样在个体学习过程中的示范性作用。班杜拉认为“教”的本质是“示范”,是“做榜样”[9],在进行观察学习的过程中需要自我调节、自我强化和自我评价。观察学习是促进自我教育和终身学习的有效途径之一,学习者能通过观察、模仿榜样的示范行为,改变个体自身原本的行为方式或是表现出相同类似的行为[10]。观察性学习帮助个体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榜样行为的教育方法比说教更有效。因此,在高职院校爱国主义教育中,让学生观察学习先进典型的爱国榜样人物,能有效激发其爱国主义情感,促使其爱国主义思想品格的形成。
  三方互惠决定论强调环境、认知与人的行为三者之间的互惠关系。班杜拉认为学习环境在人的行为中起重要作用[11]。因此,家庭、学校和社会营造良好的爱国主义环境和浓郁的文化氛围,能有效地正确引导高职学生开展爱国主义相关活动,使学生在校园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爱国主义精神的感染,从而促进其爱国主义品质的形成。
  自我效能理论是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中一种关于认知的理论,其理论是决定个体行为、思维以及情绪反应的最直接的因素,是个体对于自我能力一种的知觉和判断[12]。首先,个体自身成功或失败的经验会直接影响主体的自我效能感,同时个体也可以通过观察榜样的成功来获得间接的体验。其次,好的情绪和生理状态会产生较高的自我效能感,反之亦然。最后,个体所处的外部环境条件也会在某种程度上影个体自身的效能感的产生[13]。因此,新时代先进的爱国思想、典型事迹可以给学生带来间接的体验,促使其对爱国主义的认识和思想觉悟的提高,强化其自我效能感。
  三、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下高职院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创新路径
  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提出:“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是一个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14]爱国不可以只停留在喊口号上,高职院校的爱国主义教育应该把爱国情感教育与专业知识教育有机结合在一起,鼓励学生用实际行动,把自己的“中国梦”和国家的前途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以此来表达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矢志不渝的报国之志和脚踏实地的爱国之行。
  高职院校应该顺应新时代要求,依据高职院校学生的成长发展特点,推进爱国主义教育改革,提升教育工作者自身的思想政治理论素质和职业教学能力水平,构建积极向上的校园爱国主义教学氛围,不断完善爱国主义教育路径。   (一)提高教师对爱国主义的认知
  依据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认知水平的高低会决定观察学习的效果的好坏。拥有较高认知水平的人,会具备较强的主观能动性,能够分辨美丑善恶[15]。在爱国主义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引导,因此教师首先要提升自身的思想政治理论水平和爱国主义教育能力修养,通过不断的自我学习、交流学习和社会实践提升教师爱国主义教育的认知水平;其次,拥有高认知水平的教师才能更敏感地关注社会上的消极因素对高职学生在认知形成的过程中产生的负面作用,更重视学生爱国主义教育认知能力的培养和教育,让学生学会如何辨别应该学习的爱国主义行为和对象。
  (二)优化爱国主义教育环境
  社会学习理论强调环境对于学习的重要性,高职院校是高职学生进行深造、接受高等教育的良好基地,学校应该构建积极向上的、良好的爱国主义教育氛围和学习环境。首先,校园里开展多样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评選先进人物、事迹,促使学生提高认知觉悟;其次,在校外建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带领学生走出校门,通过参观、感受、实践直观地激发学生的真挚的爱国情怀[16];最后,通过完善校园文化设施,运用校园景观、雕塑、建筑等隐形功能去传播爱国主义精神。这些无形的力量对高职院校学生形成正确的认知有一定的引导作用,且有助于高职院校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三)树立优秀榜样推动爱国主义教育
  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中指明榜样的重要性,根据高职院校学生的自身发展特点,可以通过树立有效的榜样来引导高职院校学生,影响学生建立正确的行为方式。观察学习中的榜样效应是一种精神教育,能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生动的、有效的先进典型榜样,让学生对榜样的学习不仅仅停留在表面的仰慕上,还能帮助学生将榜样的爱国主义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17],有效提升单纯在课堂学习毫无新意、生硬理论的教学效果,同时激发学生向有效榜样学习的动力。优秀典型的爱国事迹和先进思想可以发挥榜样的力量,进一步提升学生对爱国主义的认识和爱国情怀的培养,强化他们的自我效能感,塑造学生良好的性格、优秀的品质和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怀,有效培养高职院校学生正确的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有助于社会整体爱国主义水平的提高。
  (四)开展多样化的爱国主义教育模式
  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强调环境、认知在人的行为中的重要作用。高职院校可以将爱国主义精神创新地融入高等教育各环节,融入高校教育的全过程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第一,爱国主义教育不仅可以依托思想政治课程,还能采用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案例教学、研讨式教学等方法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例如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典就是一次典型的爱国主义教育;还可鼓励思想政治课教师与学生共同开发、共同建设爱国主义资源库,精选有教育意义的题材制作爱国主义教育素材,让学生真正参与到爱国主义教育的教与学当中。第二,爱国主义教育还可以与专业教育课程紧密相结合,把爱国主义精神融入到学生专业核心素养中,全方位、多渠道融入人才培养体系。第三,学校可以利用自媒体的平台,有效融合能引发共鸣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合理运用自媒体,通过声音、图片、视频传播的爱国主义理念能增强学生的参与感[18];自媒体平台还可向学生推送身边教师、同学的先进事迹,凝聚榜样的力量。学校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手段组织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积极创新教育载体,丰富教育的形式和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更好地提升学生爱国主义修养,突显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成效。高职院校要做好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教育工作,充分体现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性、多样性,在世界和平时期正确践行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
  四、小结
  爱国主义教育是伟大民族精神的核心,它立足时代现实,是贯穿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高职院校责任重大,对学生的内外修养的培养影响深远。教书育人、立德树人,加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弘扬新时期爱国主义精神,培养学生正确、理性的爱国情怀是高职院校的重要职责与使命。
  参考文献:
  [1]左春宁.高职院校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时效性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2018(6):241-242.
  [2][7]列宁.列宁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79,580.
  [3]邬国良.新时期高职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现状及对策[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7(1):77-79.
  [4]罗美琪.新形势下高职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6(8):37-38.
  [5][6][16]焦娜.高职院校爱国主义教育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科教文汇,2019(459):115-116.
  [8][10][15]王丽琳.“互联网+”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究——基于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J].课程教学研究,2017(12):23-27.
  [9][17]赵云洁.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视域下名人传记的榜样效应研究——以大学生的成长教育的视角[J].大连干部学刊,2017(8):53-56.
  [11][12][13]鲍文丽.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对成人教育发展启示[J].中国成人教育,2017(4):15-17.
  [14][18]丁卢.基于自媒体的高职院校学生爱国主义教育路径探析[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38):22-23.
  责任编辑  杨慧芝
其他文献
摘 要:人文关怀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题中之义,且常论常新。在新时代,人文关怀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价值意蕴。然而,在融入的过程中尚存在着“知”与“行”的环节脱离、“教”与“学”的过程偏差以及“宽”与“严”的尺度失衡等多重困境。为此,应通过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科学运用柔性教育方法,积极搭建趋人性化教育载体以及努力营造和谐融洽文化环境等具体路径,来应对和突破现实的困境,从而
期刊
摘 要:教育的本质决定了所有的课程都应当履行其育人的职责和目标。构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是当前广东高职院校课程体系改革值得高度关注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也是广东高职院校肩负的重任使然,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目标,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广东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综合素养课程及专业课程“三位一体”的广东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落实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重任。  关键词:广东
期刊
摘 要:媒介素养作为人的现代化的重要素质,亦是制约媒介化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成效的关键因素之一。媒介素养培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在新媒体思维下完善自身发展的践行手段,也是基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思想政治教育自身发展的必然选择。借助跨学科视角,能够更好地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关切与人文关怀。在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借鉴媒介素养培育的经验,机遇与风险并存。必须把握思想政治教育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弹性与张力,处理好主要与
期刊
摘 要:文章研究采用成就感量表、角色认同量表和组织氛围量表对高职院校辅导员进行调查,以探讨高职院校辅导员成就感与角色认同的关系以及组织氛围对二者关系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成就感对角色认同和组织氛围均有显著的预测作用,组织氛围在成就感与角色认同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因此,可以通过提高高职院校辅导员成就感水平和改善组织氛围来增强辅导员的角色认同。  关键词:辅导员;成就感;角色认同  高校辅导员是大学
期刊
摘 要:新时期,党和国家对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党建融入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使学校充分认识新时期创新创业教育的战略意义,提高站位,明确目标,准确定位,以培育时代新人的高度来谋划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工作。牢固树立“党建+”的工作理念,发挥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和社会号召力,推动党建工作与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深度融合,提升创新创业育人成效,营造党建与创新创业教育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
期刊
摘 要:在高校“大思政”格局构建的过程中,高校国旗护卫队因其独特的思想、管理和活动建设而具有激发队员的精神动力、引导队员坚持正确方向以及塑造个体人格等思想政治教育作用。高校国旗护卫队主要通过学生自我教育、仪式创设及实践活动等途径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为进一步提升高校国旗护卫队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和价值,高校国旗护卫队需要强化对学生自我教育的引导、合理设计和开展仪式教育,进一步推动实践育人,与高校“大
期刊
摘 要:资助育人作为“十大”育人体系之一,如何提高新时代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有效性与针对性是当前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着力点。针对新时代的发展特点,高校可從以下六个方面创新资助育人的工作路径:第一是创建资助育人的网络工作体系;第二是开展优秀品格教育;第三是制定心理健康帮扶计划;第四是加强经济困难生的综合素质训练;第五是探索勤工助学新育人模式;第六是为大学生的创业提供平台。  关键词:高校;资助育人;路径
期刊
摘 要:高校学生党支部是党组织和高校学生沟通的重要桥梁,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战斗堡垒。论文立足于新时代背景探索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的重要意义,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及成因,通过理顺管理体制、支部设置科学化、强化工作队伍、健全考核评价与激励约束机制等措施加强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为新时代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探索新思路、新方法、新角度方面作了有益的尝试。  关键词:新时代;高校学生党支部;支部设置;
期刊
摘 要:大学生党员是建设伟大工程、成就伟大事业的骨干力量,是未来党员干部的重要来源。加强大学生党员党性锻炼,是在新时代背景下做好高校党建工作的基本要求。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存在理论水平低、党性认知水平不高、组织纪律性不强、脱离群众等方面的不足。分析发现,大学生党员入党动机不纯正、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明显、组织生活涣散是造成其党性修养存在不足的主要原因,但同时也受到高校环境和社会因素的
期刊
摘 要:加强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构建包括领导机制、管理机制、进入机制、协调机制、共享机制、互补机制、互动机制、保障机制、评估机制、监督机制等在内的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多元主体协同保障机制,并形成以思想政治课程教育与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课堂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日常思想政治实践教育协同、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之间的相互协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之间的全面协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有效需求与教师思想政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