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是一名教育工作者,长期工作在教育第一线,自从实施素质教育伊始,到现在虽然已经十几年了,但对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理解,却一直争论不休,苦求素质教育而不得。那么怎样正确看待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呢?本人谈一谈自己的见解。
想要充分理解什么是素质教育,首先要了解什么是应试教育,那么什么叫应试教育?我的理解就是教育过程中把考试成绩看的过于重要,以至于教育的结果违背了给予学生知识和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初衷。应试教育一个体现就是高分低能,考试考得很不错,但是考试之外啥都不会。
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其主要分别不在于学什么,而在于為什么学,怎么学。学钢琴为了考级,就是应试教育,为了兴趣爱好,用来陶冶情操,就是素质教育。学奥数,为了择校加分,也是应试教育,而为了提高思维能力,挑战自我,那就是素质教育。
我们这些年苦求素质教育而不得,就是因为总在纠结应该学什么,而忽视了为什么学,怎么学。同样的学习过程,有人是素质教育,有人就是应试教育。
而检验素质教育的最终标准,就是看能否学以致用。我们现在的教育问题,不是出在课堂上,而是出在课堂外,是理论不能联系实践。学了多年的物理,却不会接个插头的大有人在。脱离了实践的知识,当然只能用来应试。现在让在我们回到什么是素质教育?
教育从业者看到了应试教育的弊端,试图通过种种手段约束教育体制对于分数的过度看重,希望通过这些约束能改善教育的结果,使得学生能从教育中获得考试分数之外的更多收获,这是对素质教育的尝试或者追求,但这种尝试或追求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只有成功了,才能算是素质教育。那些让学生90%的时间都在备战高考,还说自己是素质教育的学校都是一本正经胡说八道。但如果牺牲了考试成绩,却没有换来学生考试之外能力的提升,那就不叫素质教育了,那叫鸡飞蛋打。
在素质教育中人们形成了一个共识,就是认为现行教育方式是不够完善的,如何完善和改进教育体制,这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课题,教育管理部门如果对已经成熟的教育制度轻易改变或进行微调、局部调整,都会产生很严重的后果,也可能使现行的教育制度解体,而新的不成熟的未经检验的制度又不能填补空白,就会使教育处于混乱和危机状态,要重新回到原来的起点,需要牺牲一两代人的巨大代价。我们国家的科技水平比发达国家落后几十年, 素质教育他是一个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一个难以实现的过程,但不得不说,应试教育更适合中国当前的国情,能更快的为社会筛选人才,快速培养一批推动时代进步的精英群体,只有这批人的产生,才能一步一阶梯,最终达到社会的圆满状态,或许那时,当今人们热切盼望的素质教育就可以实现了。所以我认为这种教育的改革是非常必要的。
应试教育重筛选,同样的课本,同样的试题,能做好的那一部分已经足以显示出这个学生超于常人的某些能力,比如性格、毅力、理解力、灵活性等等。素质教育力求每一个人全方面的精细化提升,目标每一个人都成为精英,配得上优秀这两字。不要小看应试教育,也不要高看素质教育,二者皆有利弊!
一张试卷绝对不是大众认识的仅仅考察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能考上名校此事本身就是个人整体能力的某种体现,“书呆子”只是个例,这个词能一直存在,一方面原因是他能成为大众乐于抨击的少数对象之一,平心思考不难发现,在高考中取得成功的人将来踏入社会,他们有更强的学习能力、适应能力,更能成为为社会带来贡献、推动社会发展的精英。“偏才”也有,就是学习不好,但能在其他领域有极高天分的人,但这是非常之极少数的。应试教育人才可比作正统,偏才为旁门左道,不可否认旁门左道的贡献,但社会的力量更多来自于正统。
有人说美国教育体制好,其实美国主要是高校资源供求平衡,与我国求大于供的情况不一样,学习成绩差的学生也能进入差一些的大学,但这并不表明国外不重视考试。否则就不会有各种严格的公务员考试、教师资格考试、律师资格考试、医生资格之类考试了, 因为目前世界上还没有一个十全十美的比考试更公平和公正的检测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办法。
考试是教师教学的主要环节之一,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我国高校的扩招,高等教育供求关系紧张的局面会逐渐获得缓解。从我国的教育体制而言,重点中学和大学的入学考试是我国目前最公平的考试,它使多少贫穷家庭的子女改变了命运,不但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而且解决了家庭长期以来缺吃少衣的贫困现状。在我国教育资源紧张的条件下 ,考试同素质教育是不矛盾的,我们现在的高等教育不能简单地说是应试教育。因为应试能力的高底本质上反映了思维素质的高低,记忆、分析、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归纳逻辑、演绎逻辑)能力都是是否能够成为一名优秀科学技术人才或管理人才的基本要素。考试素质低的学生在科学上,至少99%不能胜任。现在的问题是世界上的教育都不是仅仅培养具有高度思维能力的人,不是仅仅培养李政道、杨振宁。素质是多样的。高中毕业生也具有成为好厨师、军人、警察、售货员、商人的优秀素质。基本的读写能力、分析和概括的能力都属于普通教育中的素质教育,这种教育也可纳入所谓的“应试教育”之中。此外不应忘记道德素质,这才是真正属于应试教育之外的重要方面。学校应当教学生如何做人,我们认为,道德素质在某种程度上比技术素质还重要,我们现在的德育教育抓得比较实,只是在方法上有些教条和呆板,需要进一步的改进和加强,但是千万不能削弱它。
素质教育是流行于大多数发达国家,是一种科学理性的教育方式,注重学生的个性培养与全面提升。与应试教育不同,素质教育往往会给青少年个性上和行为上的自由,家长们和教职人员也会显得理性的多。所以在素质教育的实施过程中,一定要结合各个地方的教育实际,要重视基础教育,要注重让学生掌握基础内容,只有掌握了坚实的基础知识,才能学会综合利用各种技术,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达到了增加知识,提高素质的目的。
想要充分理解什么是素质教育,首先要了解什么是应试教育,那么什么叫应试教育?我的理解就是教育过程中把考试成绩看的过于重要,以至于教育的结果违背了给予学生知识和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初衷。应试教育一个体现就是高分低能,考试考得很不错,但是考试之外啥都不会。
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其主要分别不在于学什么,而在于為什么学,怎么学。学钢琴为了考级,就是应试教育,为了兴趣爱好,用来陶冶情操,就是素质教育。学奥数,为了择校加分,也是应试教育,而为了提高思维能力,挑战自我,那就是素质教育。
我们这些年苦求素质教育而不得,就是因为总在纠结应该学什么,而忽视了为什么学,怎么学。同样的学习过程,有人是素质教育,有人就是应试教育。
而检验素质教育的最终标准,就是看能否学以致用。我们现在的教育问题,不是出在课堂上,而是出在课堂外,是理论不能联系实践。学了多年的物理,却不会接个插头的大有人在。脱离了实践的知识,当然只能用来应试。现在让在我们回到什么是素质教育?
教育从业者看到了应试教育的弊端,试图通过种种手段约束教育体制对于分数的过度看重,希望通过这些约束能改善教育的结果,使得学生能从教育中获得考试分数之外的更多收获,这是对素质教育的尝试或者追求,但这种尝试或追求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只有成功了,才能算是素质教育。那些让学生90%的时间都在备战高考,还说自己是素质教育的学校都是一本正经胡说八道。但如果牺牲了考试成绩,却没有换来学生考试之外能力的提升,那就不叫素质教育了,那叫鸡飞蛋打。
在素质教育中人们形成了一个共识,就是认为现行教育方式是不够完善的,如何完善和改进教育体制,这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课题,教育管理部门如果对已经成熟的教育制度轻易改变或进行微调、局部调整,都会产生很严重的后果,也可能使现行的教育制度解体,而新的不成熟的未经检验的制度又不能填补空白,就会使教育处于混乱和危机状态,要重新回到原来的起点,需要牺牲一两代人的巨大代价。我们国家的科技水平比发达国家落后几十年, 素质教育他是一个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一个难以实现的过程,但不得不说,应试教育更适合中国当前的国情,能更快的为社会筛选人才,快速培养一批推动时代进步的精英群体,只有这批人的产生,才能一步一阶梯,最终达到社会的圆满状态,或许那时,当今人们热切盼望的素质教育就可以实现了。所以我认为这种教育的改革是非常必要的。
应试教育重筛选,同样的课本,同样的试题,能做好的那一部分已经足以显示出这个学生超于常人的某些能力,比如性格、毅力、理解力、灵活性等等。素质教育力求每一个人全方面的精细化提升,目标每一个人都成为精英,配得上优秀这两字。不要小看应试教育,也不要高看素质教育,二者皆有利弊!
一张试卷绝对不是大众认识的仅仅考察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能考上名校此事本身就是个人整体能力的某种体现,“书呆子”只是个例,这个词能一直存在,一方面原因是他能成为大众乐于抨击的少数对象之一,平心思考不难发现,在高考中取得成功的人将来踏入社会,他们有更强的学习能力、适应能力,更能成为为社会带来贡献、推动社会发展的精英。“偏才”也有,就是学习不好,但能在其他领域有极高天分的人,但这是非常之极少数的。应试教育人才可比作正统,偏才为旁门左道,不可否认旁门左道的贡献,但社会的力量更多来自于正统。
有人说美国教育体制好,其实美国主要是高校资源供求平衡,与我国求大于供的情况不一样,学习成绩差的学生也能进入差一些的大学,但这并不表明国外不重视考试。否则就不会有各种严格的公务员考试、教师资格考试、律师资格考试、医生资格之类考试了, 因为目前世界上还没有一个十全十美的比考试更公平和公正的检测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办法。
考试是教师教学的主要环节之一,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我国高校的扩招,高等教育供求关系紧张的局面会逐渐获得缓解。从我国的教育体制而言,重点中学和大学的入学考试是我国目前最公平的考试,它使多少贫穷家庭的子女改变了命运,不但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而且解决了家庭长期以来缺吃少衣的贫困现状。在我国教育资源紧张的条件下 ,考试同素质教育是不矛盾的,我们现在的高等教育不能简单地说是应试教育。因为应试能力的高底本质上反映了思维素质的高低,记忆、分析、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归纳逻辑、演绎逻辑)能力都是是否能够成为一名优秀科学技术人才或管理人才的基本要素。考试素质低的学生在科学上,至少99%不能胜任。现在的问题是世界上的教育都不是仅仅培养具有高度思维能力的人,不是仅仅培养李政道、杨振宁。素质是多样的。高中毕业生也具有成为好厨师、军人、警察、售货员、商人的优秀素质。基本的读写能力、分析和概括的能力都属于普通教育中的素质教育,这种教育也可纳入所谓的“应试教育”之中。此外不应忘记道德素质,这才是真正属于应试教育之外的重要方面。学校应当教学生如何做人,我们认为,道德素质在某种程度上比技术素质还重要,我们现在的德育教育抓得比较实,只是在方法上有些教条和呆板,需要进一步的改进和加强,但是千万不能削弱它。
素质教育是流行于大多数发达国家,是一种科学理性的教育方式,注重学生的个性培养与全面提升。与应试教育不同,素质教育往往会给青少年个性上和行为上的自由,家长们和教职人员也会显得理性的多。所以在素质教育的实施过程中,一定要结合各个地方的教育实际,要重视基础教育,要注重让学生掌握基础内容,只有掌握了坚实的基础知识,才能学会综合利用各种技术,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达到了增加知识,提高素质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