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来源 :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科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f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曾说:“学习一定要跟实践结合起来,实践越多就知道越多。”而数学是与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紧密联系的学科,让学生在生活中、游戏中和实践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应用数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下面仅从几个方面浅谈一下自己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是如何增强学生实践能力的。
  一、创设生活情境——化抽象为直观
  比利亚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都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规律、性质与联系。”而现实生活本身犹如一个数学大课堂。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往往能感觉到许多充满着数学因素的内容。教学中融入这些内容,能使学生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化枯燥为生动地接受知识,进而能使他们充分认识到生活和数学是紧密相关的道理。感到数学就在身边,无处不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激发他们学习数学、发现数学的热情,变“要我学数学”为“我要学数学”。同时,学生在体验、分析、判断、理解生活实例中,不断地学会和积累许多思维方法和数学思想。
  二、设计数学游戏——化死板为生动
  爱游戏是人的天性,特别是小学生,通过游戏能激发学的学习兴趣。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如果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了深厚的兴趣,他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积极主动地学习。根据这一教育学、心理学规律,在教学中我尤最注重数学游戏的设计。如在教学“立体图形的认识”一课时,我把传授新知这节创设为以“游戏活动”为主的教学形式。全班同学都兴趣盎然地参与各个程序的游戏活动中。课一开始的“找朋友”活动,吸引了全体同学。教师先让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体4名同学到前面来,然后让带牙膏盒、魔方、球、茶叶盒等学具的同学去找自己的“朋友”。同学们既兴奋又认真,生怕找错“朋友”难为情。然后再让做为“朋友”的同学说一说为什么你们是“朋友”(物体形状相同的才是朋友)。通过交流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体等立体图形的形状及特点就清晰而深刻地印在同学的头脑中了。课上学生“动了”。气氛“活了”。概念在轻松有趣的过程中也被牢固掌握了。
  实践证明,这种“游戏式教学法”是天真活泼的、好玩好动孩子喜闻乐见的形式。学生在游戏中动手、动脑、动口,开心的合作,既激发了学习热望,又学习了知识,理解了概念,训练了技能,开发了智力,培养了创新意识,可谓一举多得。
  三、布置课外实践——化偏窄为开阔
  小学生学习数学既是“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基础”,又是“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的必要的日常生活的工具”,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联系、运用于生活实际,可以使所学知识得到继续,扩展和延伸,又可以促进学生的探索意识,发现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形成,是培养学生初步的实践能力的主渠道。如在教学“分米、毫米”课后,我让学生实际测量你喜欢的物体的长、宽、高等。有的同学测量树叶的长、宽、花叶的厚度,硬币的厚度,更有趣的是有的同学竟测量耳朵、眼毛的长度等等。并能恰当地使用长度单位,进一步加深了对长度单位的感性认识,同时使长度单位应用的更加灵活。再如教学“长方形面积”一课后,我让学生回家测量家里客厅的长和宽,再测量一下地砖的长和宽,最后算算客厅里铺这样的地砖需要多少块?如果一块地砖8元,一共多少元?这样不仅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拓宽了思路,更重要的是能把所学的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中去,进而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初步的实践能力是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在数学教学时必须千方百计地融入生活情境,着手于再发现、再创造的实践活动把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有意识地贯穿于教学的始终,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真正的提高。
其他文献
体育课堂语言是一个多种表达技巧综合运用的过程。它的表达技巧是体育教师鲜明地表达思想感情和教学必不可免的手段,在课堂上教师应合理、灵活而综合地运用这种技巧,从这种范畴意义上来说“体育课堂语言艺术就是恰当、巧妙而有效地选择和运用表达技巧的艺术。  1声势变化技巧。在这种有身语言中应该包括语势变化技巧、强调音变化技巧和降调技巧,就是运用不同的声调表达不同的教学效果。如:“这节体育课,你们又迟到了。”这句
期刊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科学地把握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如何实施有效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在这里,谈谈自己的一些教学策略。  一、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紧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于是过去的“复习型”、“开门见山型”等导入课题的方法大多被“创设情景”导入法所代替,内容生动、学生熟
期刊
在教学三角形面积时,我一改以往的单刀直入,直奔主题的教学模式,利用了猜测与验证的方法,让学生在开课伊始就带着兴趣和好奇心走进课堂。此处教学我是这样设计的:  师:老师这有一张三角形的彩纸,你能根据彩纸上提供的数学信息算一算这张彩纸的面积是多少吗?  生:能。  师: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  生:3x4xl/2=6平方厘米)  师:还有不同的算法吗?  生:(3x4=12平方厘米)  师:两种答案,哪
期刊
一、精心设计基本练习,培养学生思维的正确性  如果说课堂练习是一个登楼梯的过程的话,那么,基本练习就是这楼梯中的第一阶。只有这第一阶踩稳、踩实,才能使后面的问题迎刃而解,才能使学生的思维得到顺利发展。因此,教者要根据所授课的内容,围绕教学重点,精心设计一些基本习题,突出习题设计的目的性、针对性,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吃得消。在完成基本练习这个环节中,同学们根据刚学到的解题路径和方法,解决相关的问题,
期刊
一、音乐教育在小学教育中的必要性  音乐教学需要情感的投入,因此必须营造宽松愉悦的氛围,而善于为学生营造宽松、愉快的成长环境,甚至比学识是否渊博更为重要,因为教师与学生相互以心灵感受心灵,以感情赢得感情。小学音乐教育应该通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活动,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和鉴赏能力,使其获得审美的体验和享受成功的欢愉,以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爱好,并奠定其终身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发展音乐能力的坚实基础;
期刊
课堂改革要求广大教师树立新型的教育观,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自主的关注学生的参与意识,建立新型的教与学的关系,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培养兴趣,激发学习动机  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要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通过现实生活中的材料,激发学生研究问题的兴趣,从而产生认知的需要,假如把身边的生活与知识联系起来设计一些有趣的问题,必然会激发学生的兴趣,引
期刊
一、有利于教师树立新的教学观,发挥教师的创造性  初次尝试实践活动课的教学,我感觉它是极其新鲜而富有挑战性的,因为它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探索中,我查阅了有关的资料,了解到实践活动就是”做数学”的具体体现,它是以解决某一实际的数学问题为目标,以引起学生的数学思维为核心的一种新型的课程形态,它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中以知识记忆为特征的陈旧方法,让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和对数学小身的探索中理解、掌握和
期刊
教师要把自己的付出看作是一种内心的收获,没必要太在意外界的关注。至于学生,他们只是孩子,他们会和你耍脾气,因为他们知道你人好,可以容忍小脾气,如果你真大气,就一笑置之,如果你也会生气,就用你的大脾气收拾他的小脾气,千万不要一个人生闷气。放下老师的“架势”,我们的工作,不奢求别人的肯定和尊重,这样就会做得轻松自如。那么,我们在教学中要怎样才能练就一颗“平常心”呢?  一、自信洒脱,感染学生  性格拘
期刊
一、设交际情景,进行说话训练  语言的发源地是具体的情景,在一定的情景中产生语言的动机,为学生巧设交际情况,使学生乐于投入说话训练中去,积极思考,主动表达。比如:数学《打电话》这节内容时我是这样做的:上课前我先给学生说了一条谜语,让学生猜谜底,谜面是:丁铃铃,丁铃铃,一头说话一头听,两人不见面,说话听得见。同学们听后异口同声地说:“电话”。引出新课题,让学生阅读书上打电话内容。接着拿出两部真的电话
期刊
一、创设情境,激发阅读兴趣  1创设问题情景,激发阅读兴趣。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年龄特征创设问题情景,将数学知识点与耳熟能详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通过向学生提供鲜活的、真实的、有趣味的和具有探索思想价值的数学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不知不觉的走进数学阅读的殿堂。  2充分利用课外数学阅读材料。课外阅读材料是指附于教材之后的数学小史料以及数学小知识等。这些材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