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史相通古已有之,如何充分认识文学在历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并掌握正确的文史结合的方法,实乃提升历史教学品位的有效途径,文章拟就上述两方面进行粗浅的探索。
【关键词】文史结合;历史教学
引言
自古以来,就有文史相通之说,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便是典范。可以说,文中有史,史中有文,文史之间有着天然的联系。历史记载着一个个朝代的春秋更替,一个民族的兴衰荣辱,,一个个人物的起伏跌宕,一场场革命的波澜壮阔……但要使关于民族兴衰荣辱的历史更有神韵需要文学,要使人物起伏跌宕的一生跃然眼前需要文学,要使革命的波澜壮阔与你气息相同通需要文学……文可记史,文可载道,文可言志,文可表情,在强调文科综合素养的今天,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史学精神,帮助学生拓展文科视野,以文表史,以史证文,提高历史思维能力,实乃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本人提出“博引文学特例”的想法,源自于课堂教学实践中加入自己中学时代语文课本中一些例文讲述。这些例文学生们在初中学到过或在课外书中接触到过,这些既熟悉又富有文采和情感色彩的内容一引入,引发学生浓厚兴趣,课堂气氛活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讲到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时,引用毛泽东《七律*长征》一诗,“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让学生齐声朗读,再反复吟唱,并适时提问:这首诗是对长征这一伟大历史事件的艺术概括,此诗反映了红军长征怎样的艰苦历程?学生展开讨论,归纳出诗中提到了长征历程中的强渡乌江——巧渡大渡河——爬雪山——过草地。通过这一尝试,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让学生见识了毛泽东诗词的魅力,更让学生形象、直观地感受到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红军战士为争取中国人民的自由解放而不畏千难万险,以身许国的革命乐观主义情怀。此后我的设想是把更多文学样式引入课堂,辅助教学。并且选择的原则是“趣例”“博广”,体裁可以是学生熟悉、喜爱的小说、诗歌、民谣、对联、快板、寓言、谜语、成语、典故或生活故事。只有将文学的“文”的内容和史学“史”的精神相互结合,互相借鉴和对照,才能使教学事半功倍。
笔者试将文学和史学结合运用的作用和方法阐述如下:
一、文史结合的作用
(一)以文增趣,引发学习动机,加深对教材内容理解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历史本身是生动活泼的,历史教学中也应用妙趣横生、简练精准的语言讲述吸引学生。但现实中往往一堂历史课只充斥一个个知识目标点,一幅幅知识骨架图,干巴巴的语言,空洞的说教,让听者昏昏思睡。而文学有鲜明动人的形象和引人入胜的情节,或高度浓缩富有哲理的语言,具有极大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因此,教师应充分运用平时通过多种途径收集到的引人入胜,让人遐想,充满情趣的文学知识恰当穿插,适时而用,让学生适机而动。如讲到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在日本诱降政策下,亲日派汪精卫公开叛国投敌,对他此举及其心迹套用漫天盖地的学生非常熟悉的广告词“心动不如行动”,陈述汪“不仅心动而且迫不及待地行动”,学生在会心大笑中心领神会,既符合情境,又逼真地刻画了汪的丑态。又如仍是这一节中,汪建立效忠于日本帝国主义的伪国民政府,此举招来爱国民众的唾骂和厌弃,将其大门对联被添笔的趣闻引入:汪当上儿皇帝后踌躇满志,在自家大门口贴上一副对联,以效仿古代帝王与民同乐,该对联是:“立民族民权民生之宏愿,开为党为国为民之大业。”结果半夜有人在几个字旁添了几笔。第二天围观者甚众,都拍手称快,而汪看后大惊失色。讲述完后,要求学生动手添添看,然后引导学生说明添上后有何效果。学生动手动脑非常踊跃,并且能阐述自己的见解。汪以“民族民权民生”孙中山信徒自居,却违背孙中山宏愿干 “泯族泯权泯生”之实,表面上宣扬他的举动是“为党为国为民“实际上是开“伪党伪国伪民”之业,对联添笔后形成的反差,使汪投靠日本的嘴脸的刻画跃然纸上,入木三分。
(二)以文激情,陶冶高尚情操,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引领
列宁说过“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真理的追求”。在历史教学中,有目的,有选择地引用文学作品,能够激发学生的情感,能够揭露假、丑、恶,能够弘扬真、善、美,能够以情动人,而非仅仅是以理服人。在思想上产生共鸣的同时,也是对思想的一种净化从而催发思想达到升华。比如在历史教学中,可选择特定历史阶段产生的革命歌曲作为教例适时而用。在流行歌曲充斥生活,又有许多网络歌曲、网络歌手风生水起时,革命歌曲早已散失了许多阵地,但其教育意义不可忽视。在讲授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而蒋介石采取不抵抗政策,导致东三省沦陷这部分内容时,播放《在松花江上》:“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的我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整日价在关内流浪!哪年哪月才能够回到我那可爱的故乡?哪年哪月,才能够收回我那无尽的宝藏?爹娘啊,爹娘啊!什么时候,才能欢聚在一堂!?”这首歌曲调缓慢凝重,歌词凄凉,营造了一种国土沦丧,同胞被迫背井离乡,流离失所的悲惨景象,表达了对故土遭受践踏的恨意,及对故土的深深眷念。学生被歌曲所震撼,表情肃穆,眼里含着泪喷着火,对日本侵略者的痛恨,对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的憎恶,都是发自内心的,这就完成了一种情感的体验,这种体验是最有效的思想教育途径。
(三)以文引智,开拓思维空间,培养学生想象联想等思维能力
历史是描述性学科,人物的活动、事件的进程都可以直观、形象的文学材料为基本依据,通过想象、联想等心理活动,在学生大脑中复原历史上大千世界,再现历史生动情景来揭示历史的存在状况及本质。在历史教学中引用文学知识,使学生易于从某一知识点(事件)感悟到别的知识点(事件),触类旁通,形成高层次的联想思维能力。在讲授大跃进运动时,引入这个时期的一些口号和民谣,可形象地再现那个特定的时代:如:“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只要想得到,就能做得到”,“中央公布总路线,跳下快马坐火箭,新的记录纷纷传,报喜锣鼓敲破天,原子时代搞建设,一天等于二十年”,“没有翅膀要飞天,不坐飞机坐火箭,莫说指标能实现,白云也要摘几片。”……从这些民谣中,可形象的感触到当时以高指标、瞎指标、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左”倾错误严重泛滥,指导思想的失误使中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走了许多弯路。
【关键词】文史结合;历史教学
引言
自古以来,就有文史相通之说,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便是典范。可以说,文中有史,史中有文,文史之间有着天然的联系。历史记载着一个个朝代的春秋更替,一个民族的兴衰荣辱,,一个个人物的起伏跌宕,一场场革命的波澜壮阔……但要使关于民族兴衰荣辱的历史更有神韵需要文学,要使人物起伏跌宕的一生跃然眼前需要文学,要使革命的波澜壮阔与你气息相同通需要文学……文可记史,文可载道,文可言志,文可表情,在强调文科综合素养的今天,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史学精神,帮助学生拓展文科视野,以文表史,以史证文,提高历史思维能力,实乃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本人提出“博引文学特例”的想法,源自于课堂教学实践中加入自己中学时代语文课本中一些例文讲述。这些例文学生们在初中学到过或在课外书中接触到过,这些既熟悉又富有文采和情感色彩的内容一引入,引发学生浓厚兴趣,课堂气氛活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讲到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时,引用毛泽东《七律*长征》一诗,“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让学生齐声朗读,再反复吟唱,并适时提问:这首诗是对长征这一伟大历史事件的艺术概括,此诗反映了红军长征怎样的艰苦历程?学生展开讨论,归纳出诗中提到了长征历程中的强渡乌江——巧渡大渡河——爬雪山——过草地。通过这一尝试,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让学生见识了毛泽东诗词的魅力,更让学生形象、直观地感受到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红军战士为争取中国人民的自由解放而不畏千难万险,以身许国的革命乐观主义情怀。此后我的设想是把更多文学样式引入课堂,辅助教学。并且选择的原则是“趣例”“博广”,体裁可以是学生熟悉、喜爱的小说、诗歌、民谣、对联、快板、寓言、谜语、成语、典故或生活故事。只有将文学的“文”的内容和史学“史”的精神相互结合,互相借鉴和对照,才能使教学事半功倍。
笔者试将文学和史学结合运用的作用和方法阐述如下:
一、文史结合的作用
(一)以文增趣,引发学习动机,加深对教材内容理解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历史本身是生动活泼的,历史教学中也应用妙趣横生、简练精准的语言讲述吸引学生。但现实中往往一堂历史课只充斥一个个知识目标点,一幅幅知识骨架图,干巴巴的语言,空洞的说教,让听者昏昏思睡。而文学有鲜明动人的形象和引人入胜的情节,或高度浓缩富有哲理的语言,具有极大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因此,教师应充分运用平时通过多种途径收集到的引人入胜,让人遐想,充满情趣的文学知识恰当穿插,适时而用,让学生适机而动。如讲到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在日本诱降政策下,亲日派汪精卫公开叛国投敌,对他此举及其心迹套用漫天盖地的学生非常熟悉的广告词“心动不如行动”,陈述汪“不仅心动而且迫不及待地行动”,学生在会心大笑中心领神会,既符合情境,又逼真地刻画了汪的丑态。又如仍是这一节中,汪建立效忠于日本帝国主义的伪国民政府,此举招来爱国民众的唾骂和厌弃,将其大门对联被添笔的趣闻引入:汪当上儿皇帝后踌躇满志,在自家大门口贴上一副对联,以效仿古代帝王与民同乐,该对联是:“立民族民权民生之宏愿,开为党为国为民之大业。”结果半夜有人在几个字旁添了几笔。第二天围观者甚众,都拍手称快,而汪看后大惊失色。讲述完后,要求学生动手添添看,然后引导学生说明添上后有何效果。学生动手动脑非常踊跃,并且能阐述自己的见解。汪以“民族民权民生”孙中山信徒自居,却违背孙中山宏愿干 “泯族泯权泯生”之实,表面上宣扬他的举动是“为党为国为民“实际上是开“伪党伪国伪民”之业,对联添笔后形成的反差,使汪投靠日本的嘴脸的刻画跃然纸上,入木三分。
(二)以文激情,陶冶高尚情操,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引领
列宁说过“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真理的追求”。在历史教学中,有目的,有选择地引用文学作品,能够激发学生的情感,能够揭露假、丑、恶,能够弘扬真、善、美,能够以情动人,而非仅仅是以理服人。在思想上产生共鸣的同时,也是对思想的一种净化从而催发思想达到升华。比如在历史教学中,可选择特定历史阶段产生的革命歌曲作为教例适时而用。在流行歌曲充斥生活,又有许多网络歌曲、网络歌手风生水起时,革命歌曲早已散失了许多阵地,但其教育意义不可忽视。在讲授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而蒋介石采取不抵抗政策,导致东三省沦陷这部分内容时,播放《在松花江上》:“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的我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整日价在关内流浪!哪年哪月才能够回到我那可爱的故乡?哪年哪月,才能够收回我那无尽的宝藏?爹娘啊,爹娘啊!什么时候,才能欢聚在一堂!?”这首歌曲调缓慢凝重,歌词凄凉,营造了一种国土沦丧,同胞被迫背井离乡,流离失所的悲惨景象,表达了对故土遭受践踏的恨意,及对故土的深深眷念。学生被歌曲所震撼,表情肃穆,眼里含着泪喷着火,对日本侵略者的痛恨,对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的憎恶,都是发自内心的,这就完成了一种情感的体验,这种体验是最有效的思想教育途径。
(三)以文引智,开拓思维空间,培养学生想象联想等思维能力
历史是描述性学科,人物的活动、事件的进程都可以直观、形象的文学材料为基本依据,通过想象、联想等心理活动,在学生大脑中复原历史上大千世界,再现历史生动情景来揭示历史的存在状况及本质。在历史教学中引用文学知识,使学生易于从某一知识点(事件)感悟到别的知识点(事件),触类旁通,形成高层次的联想思维能力。在讲授大跃进运动时,引入这个时期的一些口号和民谣,可形象地再现那个特定的时代:如:“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只要想得到,就能做得到”,“中央公布总路线,跳下快马坐火箭,新的记录纷纷传,报喜锣鼓敲破天,原子时代搞建设,一天等于二十年”,“没有翅膀要飞天,不坐飞机坐火箭,莫说指标能实现,白云也要摘几片。”……从这些民谣中,可形象的感触到当时以高指标、瞎指标、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左”倾错误严重泛滥,指导思想的失误使中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走了许多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