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构建高校教师胜任力评价体系的若干思考

来源 :China’s foreign Trade·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lishabai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根据我国高校教师评价演变的内在逻辑和教师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以及对国外高校教师评价体系的经验借鉴,分析了我国高校教师胜任力评价体系的必要性。
  【关键词】 高校 教师评价 胜任力
  高校教师是大学最为宝贵的教育资源。如何科学地评价大学教师,己成为当前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目前,我国大学的教师评价体系中存在许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对其进行深入分析,找出其中的一些偏颇之处。对比国外高校教师评价体系的经验,将胜任力理论引入我国高校教师评价体系,能为探寻解决我国高校教师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提供一定的启示。
  1. 高校教师评价的演变
  大学的发展总是受到历史条件的影响和制约,与大学受到时代发展的影响相适应的是大学内部的活动,也反映着时代的特征,高校教师评价的发展正体现了这种特征。
  1.1高校教师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在中世纪的大学,教师评价的主体单一,要么是前来听讲的学生,要么是学者对教师进行资格鉴定。19世纪的德国,对大学教师提倡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原则,强调其科研的能力,对教师评价的主体有同行专家。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大学越来越发展成为一个众多利益相关者的领地,尤其是实行市场经济以来,人们自己权力意识的不断觉醒,利益相关者需要对高等教育质量进行了解、监控,大学教师的评价问题己经不再仅仅是学校校园里面的事情了,教师评价的主体也变得多样起来,学生、同事、教育机构主管者,甚至政府和社会都参与到教师评价的过程当中,都充当着教师评价的主体。
  1.2高校教师评价内容和方法的多样化。
  大学的职能的多样化,使得高校教师从事的活动也出现不同类型。中世纪大学的教师,只要获得教师入职资格和学位,从事教学即可。而到了以柏林大学为开端的近代大学,强调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原则,高校教师的科研活动和能力得到了重视和加强。美国大学“威斯康星思想”的出现,为社会服务也成为了评价教师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高校教师评价包含的内容已远非中世纪大学及近代大学教师所能相比。
  在评价方法上,随着科技的发展,对高校教师的评价工作也开始借助于科技的相关成果,力求量化,一致认为最有说服力的是用数字说话。定量评价是从统计学发展而来,而统计学乃由国家概念衍生而来,统计成为与国家权威且具有科学理性的统治工具。统计的方法和技术在现代高校教师的评价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1.3高校教师评目的由评估教师向促进教师发展转变。
  在教师评价活动中,人们对评价理论认识的不断加深,教师评价理论不断向前发展,和人的主体性思想的不断加强这两个因素,使得评价活动的价值取向逐渐走向推动教师自身的发展。
  人们对评价理论的认识和反思,有一个历史过程。从对评价理论发展的历程的总结来看,在评价活动中强调人的主体性,重新阐述评价工作的真正意义、如何在价值多元化的世界中进行高校教师评价工作,显得更为重要。高校教师评价的演化过程中,高校教师的评价主体由单一走向多元、评价的内容和方法由简单走向丰富、评价取向由对高校教师的管理逐渐走向促进教师发展,这一过程发展的内在逻辑,在当今的高校教师评价活动中必须予以重视。
  2. 国外高校教师评价的经验和启示
  高校教师评价体系能够反映出国家、社会、大学对大学教师职业素质的具体要求,具有较强的时代性。本文通过对美国和日本高校教师评价的介绍,为探寻解决我国高校教师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提供一定的启示。
  2.1国外高校教师评价
  2.1.1美国高校教师评价
  在美国,高校教师的评价体系完整而严谨。首先,从评价目的来看,评价首先给管理者和同事提供信息,即评价结果作为晋升、续聘和增加工资等参考的依据。更重要的是,评价结果反馈给被评价教师本人用来帮助其改进教学和科研。
  其次,从评价内容看,可以分为三个主要部分,分别是教学评价、科研评价和社会服务评价。教师教学评价已成为美国现代教育行政管理的重要工作之一,是评估教师的关键因素。在美国的高校中,教师都要进行教学,教学是高校教师的核心任务和主要学术职责在教师的科研评价中,在高层次的刊物上发表的论文数、出版的书籍数本人独著或主要作者和经过同行专家评定的研究工作质量是科研评价最重要的三项指标在美国,高校教师的社会服务评价在其也占有一定比重。每位教师应列出社会服务的详细情况,其中无学分课程、专题讨论会、学术研讨会等可根据它们所吸引的参加人数,以及学生对课程内容和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价来做出判断,其它类型的服务可通过有关的团体或公司来评价,也可以通过对推广或扩大服务而提供的目标达成的程度来评估社会服务活动。
  最后,从评价信息来源看,对教学质量评价按信息来源重要性的现行排序,采用较为普遍的有系主任评价、同行评价、系统的学生评价,也有一些使用很少的项目如课堂教学录像、学生的长期跟踪、校友评价等对教师社会服务评价,评价者包括系主任、系统内学生、同事、教师本人和委员会。
  2.1.2日本高校教师评价
  在日本,高校教师评价内容分为教育活动评价、科研活动评价、社会活动评价、校内管理活动评价四大领域。在教育活动评价中,评估者主要是教师本人和学生,内容主要是教学内容、方法和教学效果科研活动评价中,除了论文、专著等发表和出版外,十分注重教师在各类学术会议上发表的演讲及组织工作,科研经费的获得与管理也是评价的内容社会活动评价主要评价教师在校外的服务活动对社会的贡献。
  评价具有以下基本特征即给予大学教师工作领域相当的自由度对大学教师的评价尽量客观全面,尽可能多方面地评价教师的工作将主观评价与客观评价结合起来在评价结果是否与教师的聘任、待遇直接挂钩等问题上谨慎行事对教师评价采取公开原则,注重多方面听取意见等。
  2.2国外高校教师评价的启示
  美国和日本的高校教师评价,在评价内容上尽量做到客观和全面评价的方法上强调多样化,以及从多个渠道收集信息,注重多方面听取意见,不是上级一味的进行主观评价评价的结果处理上,与高校教师的待遇、职称等并未简单的直接挂钩,而是作为教师工作的鉴定,最重要的目的是促进高校教师成长和提高教师教学科研水平。   3. “胜任力”引入高校教师评价体系的必然性
  当前我国高校教师评价体系存在诸多弊端,难以对教师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这必然会影响到高校基本职能作用的发挥。因此,不论是高校教师本人、高校还是社会,都在呼唤对高校教师评价体系进行变革和创新,将胜任力引入其中不失为解决这一问题的良策。
  3.1目前高校教师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传统的高校教师评价体系中,评价的目的往往用于教师的职称评定、工资晋升等在评价内容上,往往偏重于教师科研成果的数量和级别主要以公开刊物发表论文为衡量指标,而忽视了能力、态度和潜能等方面的评价在指标选择上,往往容易出现极端情况,要么是纯粹的定量评价,要么是单一的定性评价,不能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引入定量化研究,使定性和定量有机地结合起来。当今高校教师评价体系主要存在以下三方面的问题:
  3.1.1评价目的错位。现行高校教师评价的目的是通过评价给教师“排名次”,评价结果通常与评定职称、评优选先、工资晋级等挂钩,根据量化考核结果对教师分等排队,考核成绩好的教师受到表彰奖励,成绩不好的教师受到批评或经济处罚。评价很少关注教师的发展领域、发展优势和发展潜能及其可能,更忽视高校教师社会责任感、职业操守和社会良知的增强,这就使得原本作为手段的评价逐渐蜕变成目的,教师的工作都围绕评价而进行。
  3.1.2评价导向异化。高校的首要任务是培养人才,其次才是科学研究。教学与科研本质上并不矛盾,然而在实践中,这二者却是矛盾重重,像论文等科研成果是显性的,而教学效果则是隐性的,由此出现了重科研轻教学的评价导向。这种导向,反映在教师评价体系的指标中,具有操作性的就是论文、专著的数量和课题多少等。于是,论文和课题的数量、级别成了高校教师考核的硬指标。在进行评价时,评价者偏重于教师的科研成果的数量和级别,忽视了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付诸的心血和努力。
  对高校教师有科研要求并无不妥。但对此做太多严格的硬性规定,势必影响到教学质量。在教师评价中,强调科研数量的多少,它不仅形成了对学术道德的冲击,而且误导教师片面追求科研成果。所以,如果对教师所完成教学工作量的多少、实际工作能力的高低、教学效果的优劣以及教书育人工作效果的好坏不予以重视,就会使教师不能全面地履行职责。
  3.1.3评价标准偏差。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是高效教师评价的两种不同技术量度,但是,这二者各有千秋,只有将二者科学的结合起来运用,才能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在现实的高校教师评价中,往往存在两种极端情况:一种情况是,事事都以量化标准来衡量,特别是对教师综合素质和潜力评价方面的某些内容勉强量化,结果导致不能做出恰如其分的评价。首先,教师的思想、动机、情感等因素是很有价值的评价内容,需要凭主观判断而无法用量化指标测量。如果采用量化指标来衡量,将会从一开始就将教师限制在标准范围之内,严重阻碍教师的教学创新和自身潜能的发挥再者,过度量化会助长急功近利、浮躁的学术氛围,甚至产生学术腐败。科研是一个厚积薄发、循序渐进的过程,是创造性劳动,数量和时间的限制会降低科研成果的质量,还会造成智力资源的巨大浪费。另一种情况是习惯于采用定性标准,评价结果受人为因素左右,模糊笼统,难以精确把握。定性评价是以假设评价者都是客观公正为前提的。当前我们的评价制度不健全,评审专家遴选机制不完善,考评指标都是定性指标的话,最终的考评结果可能变成由考评者的个人意愿或与考评者的人情关系来决定。这种完全定性化的评价体系一般是不宜用来评价教师的。
  不恰当的评价目的、评价导向和评价标准,是现有高校教师评价体系主要顽疾,把胜任力理论引入高校教师评价体系,能对其进行创新和完善,有利于高校教师朝向更富有社会责任感的方向健康发展。
  高校教师胜任力评价体系注重的不再局限于一个相对较短时期内教师在工作上所取得的成绩这些外在表现,更关注教师与工作有关的、相对稳定的个性特征,同时对高校教师的评价将会涵盖教师个体所具备的专业学科知识!教学科研能力、价值观、责任感和归宿感等最后,评价不会片面的使用定性或定量标准,而是使二者能在评价过程中有机的结合。因此可以说胜任力评价是关注高校教师职业生涯全过程的一种发展性评价,把胜任力引入高校教师评价体系是对现有评价体系的一种创新和完善。
  3.2将胜任力引入高校教师评价的必然性
  高校教师作为知识工作者,工作内容的复杂性和教师个人发展的强烈意愿,需要一套科学的评价体系能对高校教师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高校对教师的管理评价手段和方法巫待转型,需要新的理论依据和技术。而社会对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渴望高端知识、信息的获取,需要高校能够持续培养优秀人才以及提供优秀的高校教师来对社会服务。高校教师胜任力评价体系恰恰能满足所有这些需求。
  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教学是天职,科学研究是基本任务,为社会服务是高校教师份内的职责和任务。作为高等学校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专门人才。教学是高校的中心,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起主导作用,高等学校教师必须承担相应的教学工作,参加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
  作为高校教师,在培养专门人才的同时,承担着通过科学研究发展祖国科学文化事业的任务。科学研究是教师不断提高学术水平和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此外,高校教师应根据自己的优势和专业特长,积极投身国民经济建设主战场,面向生产第一线进行研究开发,发展科技产业。积极发展经济、科技、文教的信息咨询,参与信息市场。当前的高校教师评价体系,并不能对教师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和对教师个人发展提供良好的引导作用,高校教师呼唤基于胜任力的评价体系来解决这个问题。
  高等学校规模的迅速发展,高校教师数量的急剧增长,加之高校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迫使高校对教师的管理转向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各个高校组织机构中的人事部门,开始运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技术,负责教师选聘培训、发展评价、教师资源储备、留职与辞退等重任,促使学校教育管理工作开始运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思想和技术进行科学管理。因此,开发本土化的教师测评与甄选工具,服务于教育人力资源管理,成为研究者面临的重要课题。近年来,与人力资源管理学、人事心理学和人类工效学等学科相关联的胜任力的概念及其研究成果开始介入教师评价研究,并为之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方法。
  社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优秀人才,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在高校中,而只有一流的高校教师才能培养出一流的学生。经济的发展,家庭对子女智力投资费用比例越来越高,许多家长及学生都希望享用优质高等教育资源,选择优秀学校接受优秀教师的指导与学习,高校有必要提供高胜任力的教师队伍。同时,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依赖新技术的应用,这些技术的研发和推广也有很大一部分由高校教师完成的。为社会服务的能力也是高校教师胜任力的重要构成部分,因此在进行教师评价时,胜任力是必不可少的一项要素。
  参考文献:
  [1] 陈永明.大学教师聘任制是把双刃剑[J].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03):17.
  [2] 王光彦.美、加高校教师评价制度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07(20):49.
  [3] 傅道春.教师的成长与发展[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35-41.
  [4] 陈石川,雷轶.胜任力研究与应用综述及发展趋向[J].科研管理,2004(6):414-144.
  [5] 仲理峰,时勘.胜任特征研究的新进展[J].南开管理评论,2003(2):48.
  作者简介:周洁,就职于西安财经学院教学质量评估中心。
  (作者单位:西安财经学院)
其他文献
【摘 要】 文章分析了我国企业员工培训现状及原因,针对如何加强企业员工培训的措施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企业员工 培训 措施  1. 企业进行员工培训的必要性  企业获得人才的来源主要有两个:其一是社会,其二是学校。但无论从以上哪种渠道获得的人才都不能直接成为真正意义上对企业有用的专业人才。这种专业人才的培养周期很长,而且即使科班出身也有许多缺点,不能保证立即就可以发挥作用。所以,在这种情
期刊
【关键词】 教学 创造 培养  中职课程教学过程不以帮助学生掌握知识为最终目标,而以促进学生发展作为最终目标。创造能力是人生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 而旅游管理专业是旅游学、管理学、文化学等学科交叉的综合性专业,非常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旅游管理学科的研究范围侧重于研究旅游企业管理、 旅游开发与旅游市场营销、会展服务与管理等业务领域。旅游业是综合性的经济事业,其构成涉及社会许多部门。这无疑有助
期刊
【摘 要】 随着我国对外经贸的不断发展,社会对应用型国际贸易人才的需求量也随之扩大。在此新形势下,各大院校的国际贸易专业应当认清对外贸易发展趋势,加快专业教育教学改革步伐,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完善教学体系建设,培养出具备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全方位应用型人才。基于此点,本文从优化课程设置、创新教学模式、改革实训体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四个方面入手,对新形势下国际贸易专业的改革措施进行深入思考。
期刊
【摘 要】 技校物流实训教学对于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以更好地适应当前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分析了当前技校物流实训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对如何改进技校物流实训教学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 技校 物流实训教学 问题 建议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应用型人才愈来愈受到重视,物流业近些年在我国发展的趋向成熟,使得物流专业人才有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但就技校的物流专业而言,
期刊
【摘 要】 高职工程造价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是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的重要组织形式,关系到如何把学生培养成社会和用人单位需要的专业人才。  【关键词】 高职 工程造价 教学团队 建设思路  教学团队,就是指以学生为服务对象,以一些技能互补而又相互协作、沟通的教师为主体,以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为主要途径,以系列课程和专业建设为平台,以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提高教育质量为目标而组成的一种创新型的教学基本
期刊
【摘 要】 体验式教学法具有互动性好、情景逼真等特点, 运用于市场营销实践性教学能有效地提高实践教学的效果。针对市场营销课程实践性环节的教学实际, 探讨了体验式教学法的特点,实施体验式教学时注意事项, 并提出了提高体验式教学方法的科学应用效果的措施。  【关键词】 体验式教学法 市场营销 市场营销  长期以来,市场营销课程教学中存在理论和实践脱节、教学形式单一等问题,使得学生的实践机会和创新训
期刊
【摘 要】 财政预算管理制度必须具有统一性,这是预算自身具有的法律性质决定的。我国的财政预算改革已进行了多年,特别在乡镇财政改革方面取得了许多阶段性的成果,但在规范与效率等方面仍需进一步完善。  【关键词】 财政预算管理 问题 对策  作为财政预算的重要环节, 财政预算管理近年来备受关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财政管理制度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许多方面取得了喜人的成绩,积累了不少宝贵的经验。但由
期刊
【摘 要】 应在整体视阈下来认识岗位需求与高校教学目标间的契合态势。同时还应明白,教学模式体现为一种体系。高校本身有其人才培养方案的标准,而这一标准就构成了模式创新的约束力。因此,应在校本原则的基础上来实施创新活动。创新应围绕着:以审计理论教学为先导、以审计实训教学为支撑、以优化教师结构为基础来展开。  【关键词】 岗位需求 审计教学 高校 创新  目前在突出岗位需求下的教学模式,往往容易陷
期刊
【摘 要】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是新时期对高职院校的新要求,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提高学生就业的基本素质。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中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业勤于观察、善于思考的能力,在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方面得到充分的锻炼,同时培养学生在行业中坚定理想和信念,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自身能力。  【关键词】 创新创业 国际贸易 人才培养  1. 国际
期刊
【摘 要】 英语口语是英文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英语口语实践应用的基础上,先向广大读者分析了在平时英语口语学习中的一些误区,然后着重介绍了英文口语的一些学习方法。  【关键词】 英语口语 表达能力 实践应用  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尤其是在加入WTO之后,我国与世界各国之间在学习,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交流变得越来越广泛和密切。在这样一个全球化的新时代,英语已经成为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