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建窑建盏与茶文化发展

来源 :牡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lianmaow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窑建盏是中国古代名窑名瓷之一。茶发源于中国,茶文化是中华文明鲜明的特征,亦是中国对于世界文明发展所作出的重要贡献之一。建窑建盏与茶文化是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也是历史的真实见证。保护和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文化全面协调发展意义重大。
  建盏建窑与茶文化交融,凸显了文化产业与经济发展的相互支撑。
  一、建盏建窑与茶
  建窑建盏起源于中国,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建盏的造型古朴浑厚,手感较沉,分为敞口、撇口、敛口和束口四大类,每类分大、中、小型。建盏的可贵之处在于它是中国茶文化鼎盛时期的“见证者”,它的命运和茶文化的命运相关。建窑建盏的核心支撑点就是茶文化。茶发源于我国,各个时期饮茶的方式各有不同。先秦时期,茶主要作为药用;汉魏六朝时的饮茶方式主要是煮茶,隋唐改为煎茶,五代至两宋盛行斗茶,元明以后转为冲泡,并沿用至今。宋代在继承唐代煎茶法的基础上,形成了点茶法。点茶法与煎茶法不同:煎茶法是先将水煮沸,再投茶入水;点茶法则是先将茶饼蹍碎成粉末状并过筛,然后将茶粉置于茶盏中,注入少量沸水调匀茶粉,再从四边注入沸水,边注水边用茶筅击拂成悬浮液。汤花色白、盏边无水痕才是上好的茶。这种饮茶法始于唐末五代,兴起于宋,盛极一时,甚至形成了一系列比拼茶艺的技巧手法与评判标准,谓之“斗茶”。宋代为饮茶的黄金时代,其独特的点茶法及盛行的斗茶风气,把茶文化推向前所未有的高度。上至帝王将相、达官显贵,下到市井平民,无不以点茶、斗茶为能事。文人士大夫更是颇好此风,范仲淹、梅尧臣、欧阳修、苏轼、苏辙、黄庭坚、陆游、朱熹等皆置身其中,苏轼有诗《市院煎茶》:“蟹眼已过鱼眼生,飕飕欲作松风鸣。蒙茸出磨细珠落,眩转绕瓯飞雪轻。银瓶泻汤夸第二,未识古人煎水意。”
  宋人在点茶的各道工序及器具的选择上相较于唐人更为严苛、精致,作为品茶圣器的建窑建盏得到大力发展。建窑建盏的兴盛不是由于其本身,而是文化的转变。茶文化的转变,将建窑建盏推到了历史的最前端,成为当时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建窑建盏在北宋晚期进入宫廷,成为宋徽宗的御用茶器,并有“供御”款、“进盏”款、“新窑”款等特定的茶器。宋徽宗赵佶曾说:“盏色贵青黑,玉毫条达者为上。”能够得到皇帝的评价,可见建窑建盏在当时受到皇室的重视程度。
  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国外,茶的影响力都十分巨大,它深深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多的外籍人士对中国的茶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二、建盏建窑与茶文化的融合
  从地域文化角度研究我国的社会生活史,可以发现在过去,北方以酒文化为主导,南方以茶文化为主导。但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对健康、养生的要求也在逐步提高,北方开始出现茶文化热。在山西、陕西、河北、山东等传统酒文化盛行的地区,茶馆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而很多高端的会所也纷纷设置专门的茶室,甚至过去热衷于以酒待客的地区也开始以茶待客。
  随着茶文化的兴起,人们对茶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使建窑建盏的发展遇到了与宋代相同的历史机遇,建盏与现代社会的市场需求产生了完美的契合。由于茶文化是建窑建盏的核心支撑点,茶文化的兴起就成为建窑建盏由产业边缘化转为产业中心区的一个战略窗口,而大力发展建盏就成为建窑建盏产业化的重要抓手。
  三、建窑建盏与茶文化的发展
  建窑建盏离不开茶,茶离不开建窑建盏,两者深度融合,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00年起,国家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相关的行业提到国家文化大战略的层面上,陆续出台了许多政策,先后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鼓励国有及民间文化艺术机构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化利用中,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近十年来,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不断提高,大国工匠精神受到热捧,各种传统手工艺不仅蕴含着工艺之美,还彰显了深厚的人文底蕴,充分体现了民族智慧和文化魅力。同样,在国际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最能体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智慧及优秀文化传统的项目,受到各个国家的重视。优秀的传统文化及传统技艺能够超越國界、超越地域与民族的差异,能够起到连接世界的作用。
  茶文化的兴盛也体现在文化届、艺术界、收藏界。作为品茶圣器的建盏,一夜之间“身价”暴涨,特别是一口杯“小圆盏”,价格更是一骑绝尘。从2005年到2015年的短短十年间,小圆盏升值几十倍,从2015年到2019年,小圆盏的价格翻了一翻。
  四、结语
  中国是茶的故乡,更是瓷的国度。茶文化和瓷文化相互辉映、不可分割的代表物就是建盏。2016年12月,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建盏”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茶文化作为建窑建盏的核心支撑点,对建盏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品茶圣器建盏将蓬勃发展。
  (佛山市禅城区博物馆)
  作者简介:李建强(1985-),男,广东佛山人,本科,文博助理馆员,研究方向: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文物利用与创新发展。
其他文献
视错觉是人们在观察物象时,由于受到某种客观因素的干扰以及心理因素的影响而形成的与客观事物不符的一种错觉。视错觉应用在平面设计中能够刺激人的感官,使设计作品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本文着重对日本艺术家福田繁雄的招贴设计作品进行解读,分析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创意表达手法。  一、视错觉的概念及形成原因  (一)视错觉的概念  从字源意义上来讲,“视”即视觉,意思是看;“错”有错误、交错的意思。顾名思义,“
期刊
随着现如今网络技术的发展,传播途径愈来愈丰富。新媒体的出现对推动文化艺术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舞蹈传播借助新媒体这一形式开辟了新的天地,为舞蹈艺术的发展带来了无尽可能。本文将立足于新媒体,探讨网络媒体以及手机媒体中舞蹈传播的多种方式。  一、新媒体的概念解读  新传媒产业联盟秘书长王斌说:“新媒体是以数字信息技术为基础,以互动传播为特点、具有创新形态的媒体。”  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广播、报刊、
期刊
观看先于语言,人们在进入一个展厅后最直观的感受一般都是视觉上的。如今的许多展览已不再是简单的陈列展品,而是通过丰富的视觉效果、文字叙事、电影叙事等讲述产品故事或品牌故事。无论是地域文化,还是历史发展等都运用了视觉叙事的方式。下文将运用个案分析法和实地考察法来比较论述不同类型展览空间中视觉叙事的运用。  一、人类文明类展览空间中的视觉叙事  艺术展览在当代艺术教育与文化传播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艺术展
期刊
《82年生的金智英》是韩国作家赵南柱创作的短篇小说。2014年底,韩国网络发生了“妈虫”事件,赵南柱深受触动,为了反映当代社会女性所遭受的歧视与苛责,写下了这篇小说。在此基础上,导演金度英于2019年将这篇小说拍成了电影,一上映便引起了广泛关注。电影《82年生的金智英》讲述了30多岁的韩国平凡女性金智英承受来自家庭和社会的不公平对待,通过努力改变了自身所面临的困境的故事。值得注意的是,这部作品并非
期刊
法国著名雕塑大师罗丹曾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更多的是一种精神追求。自古以来,人们在解决了基本温饱问题后,就会开始追求精神生活,这就促使许多人开始艺术创作。每一时期都有许多艺术家呕心沥血的创作,但最后留在艺术史上或出现在书本、博物馆的优秀作品少之又少。认真研究艺术家们的代表作,笔者发现它们具有很多类似的特征,除了具备画面感、有较强的审美趣味之外,它们
期刊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直线上升,民宿对发展现代旅游产业有着重要作用。民宿是利用当地居民的休闲住宅空间,让游客在空间中感受到不同地方的文化氛围,并沉浸在文化气息和风土人情之中的一种生活方式。民宿的兴起带动了当地的产业发展,促进了文化交流与互动模式的形成,激发了更多人对民宿生活的向往。  民宿发展至今不再只有居住、休息的功能,而是一个艺术休闲的场所,具备各式各样的服务,如
期刊
美声作为歌唱艺术中的一种,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并通过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文化影响和文化融合,成为歌唱表演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具有独特的艺术特色。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我国开始重视歌唱等艺术的发展,在歌唱中吸收了来自不同国家的唱法和形式。美声唱法传入我国已经有许多年的历史,受我国文化的影响,将美声唱法融入汉语歌曲的演唱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如今,美声唱法已经成为我国歌唱艺术中不可缺少的一种歌唱形式。每个
期刊
中国书法是一种传统艺术,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艺术瑰宝,其蕴含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彰显着中国五千年璀璨的文明。在这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广大中华儿女更要重视书法艺术的传承与学习,通过学习书法鉴赏原则及方法,深刻感受书法艺术魅力,促使文化得到全面传承。本文主要描述书法鉴赏的基本原则,并对鉴赏的主要方法提供一些个人看法。  在书法艺术的发展长河中,书法鉴赏和书法创作往往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一般来说,中国书
期刊
《鼠疫》《丁庄梦》以疫病作为叙述主题,聚焦人类在恶性传染病肆虐之时的命运浮沉。虽说两部作品是加缪、阎连科在不同时期、不同创作意图下的文学产物,但在叙事技巧、书写方式,以及有关权力、死亡、道德等方面的思考却呈现出一定的相似性,具有文本与内涵上的共通之处。  对于文学生产活动而言,疫病不限于医学角度上的病症指代,实则被赋予了广泛深远的现实意义及社会影响,折射出作家对疾病苦痛的理解、对生命价值的态度、对
期刊
无论是伟大的建筑学家赖特提出的“有机建筑”、诺伯特·舒尔茨所说的“场所精神”,还是我国建筑学家梁思成提出的“建筑意”、吴良镛提出的“人居环境科学”,抑或是现代提倡的“生态文明”,本质都是对人们生产生活场所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提出的更高层次的要求。环境设计作为一门综合的学科,追求与自然共融共生的中国传统自然观是它不断发展的必然要求,而且“天人合一”“万物有灵”等中国传统自然观也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