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化学平衡

来源 :现代教育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ssw3_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化学平衡在近些年来的高考中备受命题者的青睐,这类题目相对其他考点的题难度较大,具有良好的区分度,选拔功能较强。其中,应用平衡移动原理判断平衡移动的方向、由此引起的反应物的转化率、各组成成分的百分含量的变化以及平衡常数高考的热点和难点,作为带过多年高三的老教师,我有以下的几点经验:
  1.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原则
  1.1 可逆反应平衡状态的标志有两个:
  (1)v正=v逆;
  (2)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不再变化。
  这两个条件互相关联,只要判定其中一个成立,另一个也必成立。如对反应
  aA(g)+bB(g)=cC(g)+dD(g):
  1.2 以下三种情况均可表示反应已达平衡状态:
  (1)VA(生)=VA(消);
  (2)VA(生)∶VA(消)=a∶b;
  (3)VB(消)∶VC(消)=b∶c。
  1.3 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时,下列情况下均可表明反应已达平衡:
  (1)各物质的质量或质量分数一定;
  (2)各物质的物质的量、物质的量分数或物质的量浓度一定;
  (3)各气体的体积或体积分数一定;
  (4)a+b≠c+d,总压强一定(其他条件一定);
  (5)a+b≠c+d时,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一定;
  (6)反应中混合气体的颜色一定(其他条件一定)。
  2.平衡正向移动与反应物的转化率关系
  2.1 由温度或压强改变引起平衡正向移动时,反应物的转化率必定增大。
  2.2 由增加反应物浓度引起平衡正向移动时,对于反应aA(g)+bB(g)=cC(g),增加反应物浓度,平衡正向移动。因反应物浓度增大,v正=v逆,平衡正向移动:
  若a>b+c,转化率增大;若a=b+c,转化率增大;若a< b+c,转化率减小。
  例:(2008宁夏卷)已知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内发生的可逆反应:M(g)+N(g)=P(g)+Q(g);ΔH>0,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某温度下,反应物的起始物质的量分别为:n(M)=1mol,n(N)=2.4 mol,达到平衡后,M的转化率为60%,此时N的转化率为_。
  (2)若反应温度升高,M的转化率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若反应温度不变,反应物的物质的量为:n(M)=n(N)=b mol,达到平衡后,M的转化率为_ 。
  3.化学平衡常数
  化学平衡常数,是指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无论从正反应开始,还是从逆反应开始,也不管反应物起始浓度大小,最后都达到平衡,这时各生成物浓度的化学计量数次幂的乘积除以各反应物浓度的化学计量数次幂的乘积所得的比值是个常数,用K表示,这个常数叫化学平衡常数。化学平衡常数需要注意的几点如下:
  3.1 化学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与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无关。
  3.2 反应物或生成物中只有固体和纯液体存在时,由于其浓度可看做“1”而不代入公式。
  3.3 平衡常数表达式与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形式有关,对于同一个反应,当化学方程式的系数发生变化时,平衡常数的数值及单位均发生变化。当化学方程式逆写时,此时平衡常数为原平衡常数的倒数。
  3.4 化学平衡常数表示反应进行的程度,不表示反应的快慢,即化学反应速率快,值不一定大。
  3.5 K的大小表示可逆反应进行的程度,K大说明反应进行程度大,反应物的转化率大。K小说明反应进行程度小,反应物的转化率小。
  4.技巧性的计算化学平衡
  4.1 等价变换化学平衡只与起始状态和最终状态有关,而与所经历的途径无关,即无论反应从正向开始还是从逆向开始,只要加人的量相当,经一段时间后,最终将会达到同一平衡状态。
  如:温度压强不变的容器,充入2摩A和1摩B发生如下反应:
  2A(g)+B(g)=2C(g),达到平衡时C的浓度为w摩/升,则按下列配比作为起始物质,达到平衡时c的浓度仍为w摩/升,则按下列配比作为起始物质,达到平衡时C的浓度仍为w摩/升的是:( )
  A. 2molC B、1molB+2mole:
  C.4molA+2molB D.1molA+0.5molB+lmolC
  分析:A项2molC相当于起始加入2molA+1molB,B项相当于加入2molA+2molB达平衡后与原平衡状态不同。C项相当于加人2molA+1molB达平衡后,又加入2molA十1molB则平衡正向移动。D项相当于加入2molA+lmolB、则答案选D、A。
  4.2 部分转换对可逆反应来说,在一定条件下达平衡后,反应并没有终止,说明各组分并没有全部反应完,因而是部分转换.即各物质的量都大于零。
  如:某条件下,容器有A+4B=2C+D+Q(Q>O),此时A、B、C、均为a摩,而D的物质的量为d摩。1.若改变a值,再通过改变反应条件达到新的平衡,并限定达平衡D的物质的量允许在d/2~d问,则取值范围 (用和关系式表示)。2.如果要在本反应重新建立的平衡中,D的物质的量允许在d~2d间取值,则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
  A.升高反应物温度; B.增大反应容器的压强;
  C.增大反应容器的容积; D.降低反应温度;
  E.减小反应容器的压强; F.减小反应容器的容积。
  分析:(1)欲使D的物质的量小于2d。平衡正向移动.则a>d,a>4d,欲使D的物质的量大于d/2则平衡遵向移动,则a>4d。
  (2)D的物质的量在d~4d间.改变条件使平衡右移。由于A、B、C、D聚集状态未知,则体积、压强改变平衡的移动就不确定.则只有降低温度。故答案选D。
  4.3 利用质量守恒解决平衡浓度问题
  加热N2O5(g)=N2O3(g)+O2(g)
  N2O3(g)=N2O(g)+O2(g)在容积为2升的密闱容器中将4摩N2O,加热T℃达平衡后,O2浓度0.5mol/L,N2O5。浓度0.7mol/L,则T℃时,N2O2的平衡浓度:
  A.0.1 mol/LB.0.2mol/L
  C.0.9mol/LD.1.5mol/L
  分析:可根据质量守衡来解。没[N2O3]=Xmol/L,[N2O]=ymol/L
  平衡时,对N:2x+2y+2×0.7=2×2对0:5×0.7十y+2×0.5=3×2
  解得:x=0.1mol/Ly=1.2mol/LA正确。
  4.4 差量法如某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盛有适量的A和B的混合气体,在一定条件发生反应A+3B =2C,若温度和压强不变.当达到平衡时容器的体积为V升.其中C的体积占l0%。下列判断正确的是:①原混合气体的体积为1.2V升。②原混合气体的体积为l.lV升。③反应达平衡时气体消耗0.05V升。④反应达平衡时气体消耗掉0.05V升
  A.(2)(3) B.(2)(4)
  C.(1)(3) D.(1)(4)
  分析:A + 3B = 2C 减少体积
   1 3 2 2
   0.05vL 0.15vL 0.1vL 0.1vL
  则原体积为1.1vL,应选A。
  以上是个人浅见,当然在解题过程中要学会灵活运用是最重要的。
  
  收稿日期:2012-02-27
  
其他文献
提到英语语法,教师叫苦,学生喊冤。这恐怕是英语教学中的普遍现象。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就要找一下原因了。首先,要搞清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学习语法?学习语法是为了更好的学习某种语言。初衷是好的,但事与愿违,背道而驰。反而成了学习语言的绊脚石。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应该是多方面的。但最终可以归集一点:我们让学生所学的语法是“死”的教条,没有灵性,没有起到语法应该起到的积极作用。要解决以上种种问题,就得让学生“活
期刊
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说:“只有学会感恩,我们才能明确责任;只有学会感恩,我们才能体味真情;只有学会感恩,我们才能感受幸福,享受生活。”然而,现在的孩子都是家庭的中心,家长的宠爱、别人的关心在他们看来理所当然,大部分孩子都缺乏感恩意识。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唤醒学生的感恩情怀,让学生学会感恩呢?   1.必须从小抓起,让感恩教育深入人心  在学生幼小的心灵播下善良、知恩的种子,让学生感受到他人对自己的关心
期刊
【摘 要】在总复习迎高考中要善于把握各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做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关键词】高中英语;复习方法;举一反三     1.语音  1.1 单词读者判断的难点之一是许多单词的元音是发长音还是发短音。我们要善于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 。试看下列两组单词划线部分的读音:   Group Ⅰ:   forget forbid forever permit Saturday   vinega
期刊
【摘 要】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激情教学法”的运用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教师要饱含情感;二是要讲究语言的艺术;三是要探究授课内容的信息。这样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关键词】英语课堂教学;激情教学法;运用     每个教师的性格、涵养、气质各不相同。因此,他们在各自的教学方法中就各有所侧重。根据我自己的性格特征、教学经历、教学体验,我总结了一套教学方法:“激情教学法”。  即是在课堂教
期刊
【摘 要】英语,作为立体感最强的初中学科之一,需要学生听、说、读、写、用以及领会体现在西方语言中的文化,而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广泛使用,给我们乡镇中学学生的英语学习带来了契机,其趣味性、灵和性和高效性值得我们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充分利用。运用多媒体对图、文、声、像和信息交流的完美诠释,充分满足了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用的目的,加上老师们传统英语教学多年来扎实功底的指点和引导,以传统英语教学为主线,多媒
期刊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只要教师善于从生活实际出发,鼓励学生动手操作,鼓励学生动手实践,通过形式多样的数学活动课,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去学数学,在实际的应用中去理解数学,课堂教学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新课标;数学活动;交流讨论;动手操作     皮亚杰强调:“儿童要高度活动;在活动中让儿童动脑、动手,进行探索,通过活动逐步丰富儿童的认知结构;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儿童自身积极的活动
期刊
语文是有生命的,语文的生命融入主体参与下的不断生成的语境和语流中,语文的学习应该是在这样活生生的动态的语言环境中进行的。新课标呼唤人文精神的教育,呼唤充满生命温暖的课堂,呼唤充满与崇高人性的对话。  审视我们的行为,我们始终习惯把学生看作是一个“认知体”,把训练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信息结构能力作为基本目标。不难发现,我们的语文课堂始终没有解决这样几个问题:重思想教育而忽视生活情趣
期刊
在当前课改的新形势下,我们提倡素质教育。素质教育要求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促进人的智力和体力充分自由地、主动活泼地发展,也就是促进人的各方面才能和兴趣、特长的和谐统一的发展。而培养学生素质的主阵地就是课堂,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这就要求我们把课堂还给学生。如何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是需要我们一线教师认真探索研讨的重要问题。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谈对这一问
期刊
【摘 要】学生学习方式是决定课改成败的重要因素。本文从研究性学习的课题的选择和编制角度作了一下探索。当下高中数学的学习普遍沉闷、枯燥,学生缺乏学习数学的真正动力。本文尝试为高中数学的学习打开另一扇窗。  【关键词】数学研究性学习;课题的选择;编制方法     1.关于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在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情境中,通过自主探究式的研究活动,在获取已有知识或经验的基础上,
期刊
【摘 要】语文教学中的提问是一种技巧,更是一门艺术。从某种意义上说,它决定着一节课的成败,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课堂教学中有效的提问,能激活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让他们在课堂上争先恐后的表现自己,既让学生有所悟、有所获,又使学生感受到一种身心上的愉悦和享受,此种情形之下的课堂教学势必事半功倍。因此,语文教师在课堂中尤其要注意问题的设计。做到有效提问,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