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名著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来源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rb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新《课标》的要求下,语文教学方法不断创新,提高教学质量、改进教学理念成为当下语文教学改革的主要目标。而阅读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对学生文学素养和综合能力的提高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就高中名著阅读教学的审美教育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并针对目前我国高中语文教学的现状,提出改进方案。
  关键词:语文教学 名著阅读 审美教育
  随着教育改革的洪流到来,大众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高中语文作为高考的重要一环,不论是对学生自身文学素养的培养还是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来说,都要重要的决定性作用。但是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已经满足不了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而且难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名著阅读教学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而且对学生分析理解能力的提高有重要作用,而阅读教学中引入审美教育,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其自身的综合素质。
  一、我国目前高中语文教学现状
  语文是培养学生文学素养和帮助学生了解生活、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重要学科,它对学生的学习、生活、成长都有很重大的影响。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改进,语文教学的成果越来越多,但大部分老师还是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应试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复杂多样的句式结构、文言文等学习难点也会消磨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处理不当就可能会阻碍学生的独立思考,影响学生思想的转型。
  针对这种局面,名著阅读教学及文学审美教育给了学生一定的喘息空间,它不要求死记硬背,也不是一板一眼的模式,因而这种教学可以重新吸引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促进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高中文学名著阅读教学中审美教育的意义
  文学名著阅读教学缓解了语文教学恶化的现状,名著阅读教学中蕴藏的审美教育则激发了学生对语文的心灵感悟,从根本上提升了学生对语文积极性。其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审美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审美水平
  “审美”,单从字面上理解是很困难的,它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但是结合高中语文教材的相关内容,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高中语文教材涉及的内容很广,古今中外无所不包,语言形式也是多变的,诗歌、散文、文言文、小说等,内容和形式的多样为文学提供了更多的展示空间,便于学生去消化、理解。高中教材选取的文章是典型的、有代表性的,不管是屈原还是鲁迅,都是一个时代的标志,不同时代的文学表达形式不同,学生得以理解不同时代的文化特点,从而更好地感受文学的多姿多彩。
  2.审美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文学名著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学生知道的东西多了,知识丰富了,就可以更好地理解之前不能理解的问题。对于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强制性的名著阅读要求,学生的阅读兴趣低,而渗透了审美教育的名著阅读教学则会提高学生的主动性,让他们自己去努力阅读,去思考问题,这就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提高其理解能力。
  三、高中文学名著阅读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开展途径
  高中语文教学,在新《课标》的带动下,理念、方案、教學设计等都发生了变化,文学名著阅读教学应时而起,对于其中的审美教育的开展,应该采取什么措施,通过调查研究,笔者进行了综合性的总结,归纳出几点:
  1.合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深化审美教育
  高中语文教学任务是比较重的,时间又比较紧,传统的语文教学主要是为了应试,所以老师所讲的课程也都是和考试相关的东西,没有涉及其他的知识,相对而言是很枯燥并且乏味的,很容易消磨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审美教育的开展,虽然丰富了课堂,但是若只有文字描述也很容易让人烦躁。为此,教师可以引入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中穿插视频、纪录片、图片、朗诵等,不仅可以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而且更容易让人印象深刻,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知识。
  2.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改进教学理念
  高中的语文教师大多数都是比较严肃刻板的,最重要的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在高考中考个好成绩,这种教学理念往往忽视了对学生文学素养的培养。所以学校应该开展一些关于审美教育的讲座、培训,促进语文教师学习与完善自我。语文老师本身也要认识到学生学习语文不应该仅仅只是为了一个漂亮的成绩,还要提升个人的品质、气质等。另外,教师应该主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多和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彼此了解才可以更好地改善教学,此外,业余时间里,语文老师应该多了解一些理论知识,便于之后的教学。还可以举办一些有趣的活动,如诗歌大赛、成语接龙等等,促进学生主动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从中体会到美。
  3.采取多种形式和新型的教学模式
  文学名著阅读教学的要求是比较高的,学生需要接触到很多课本以外的东西,这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增加学生的负担,所以语文教师一定要合理安排,保证学生的学习质量。比如教杜甫的《望岳》一诗,可以不局限于课堂,在周末带领大家去登山,到达山顶的时候,让学生自己体会“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气势,在他们眼前有现成的画面,这比坐在教室里更便于理解,这时再讲讲诗人当时的情况与心情,聊一聊背景资料,一堂生动有趣的语文教学就在学校之外达成了。
  总之,文学审美教育可以改善学生的语文学习状况,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这就需要教师革新教育理念,提高自身水平,为学生营造更好的学习氛围,创新教学方法,这样语文课堂也就丰富、高效率。而且,高中正是人审美意识的萌芽阶段,合理的审美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
  参考文献:
  [1] 汪泽海《对高中语文文学名著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研究》,《发现(教育版)》2017年第10期。
  [2] 曹冲《高中语文文学名著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研究》,《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2017年第1期。
  [3] 拓凌燕《挖掘高中语文文学名著的美学内涵,实现审美教育》,《新校园(中旬刊)》2017年第2期。
其他文献
摘 要:当前,信息技术与教学的结合已成为教育发展的趋势。作为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借时代发展之力,融科技之能,建立符合时代发展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欲望,让学生能够带着较强的探究欲参与到阅读教学过程中,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促使学生可以主动畅游在阅读之海中,享受自主“捕鱼”的乐趣。因此,教师应善于借助信息技术打造教学新常态,优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带给学生更为优质的教学服务,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和语文
摘 要: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古诗文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抛弃了古诗文的读书,如同割断了与古人的血脉相连,写作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为我们留下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源泉。古诗文中不仅有作文的试金石,更有写作的金钥匙。读书的厚度决定了写作的高度。因此,读得精妙,方可写得独到。笔者在古诗文教学中,为了让自己的课堂多一些声情并茂的诵读、陶情冶性的快乐,总结出“八步”读书法。  关
摘 要:在开展小学教育的过程中,积极引导小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就能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与效率,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由于小学生还处于学习与模仿阶段,因此,积极引导学生阅读益智类的课外读物,能有效提高他们的阅读水平,为日后更好地学习语文知识做充分的准备,同时还能让其储备丰富有用的课外知识,对提高学生们的语文综合能力大有裨益。本文结合时下语文教学形势,就小学生学习情况来探讨如何提高他们的课外阅读效率与质量
摘 要:自“部编本”语文教材全面推行以来,古诗文教学已经成为初中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笔者在古诗文教学中巧妙应用微课,尤其是在教学的导入环节,做了一些实践性的探索。在《观沧海》和《陋室铭》的教学中,巧妙切入,削弱了学生对古诗文学习的畏葸感,增强了学生对文本的认同感、获得感,有利于学生更加个性化地、富有创意地建构文本深义,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微课 古诗文 课堂导入  自“部编本”语文教材全面
摘 要:写作教学内容是初中语文课堂的重中之重,但是在现阶段的初中语文写作课堂内,学生对素材的积累运用没有达到灵活的程度,无法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写作思维,锻炼学生的写作意识。因而,教师需改变学生固定的写作模式,帮助学生从多方面积累写作内容,注重学生的写作过程,进而引领学生根据写作主题不断丰富内容,发挥素材的重要性,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关键词:初中语文 写作教学 素材积累  DOI:10.12241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进程的不断加快,许多小学语文教师意识到阅读教学中文本细读的重要性,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思维,也有助于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增强学生的文学素养。笔者建议小学语文教师从阅读教学角度入手,真正实现阅读教学与互动教学的有机结合,使教学模式更具层次,并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优化教学结构,进而提高阅读教学的效果。本文主要针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文本细读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应的策略,希
摘 要: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工作中的重要模块,受应试教育和教师观点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小学作文教学在教学观念、实践途径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生活化”的策略是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探索方向,能够为小学生引来内容和思想的“活水”,使其作文素养获得新的突破。本文在生活化的视角下对作文教学中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从激发写作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实现评语的“生活化”等多个维度提出了提升作文生活化教学效果的实
摘 要:近几年,以生为本以及素质教育理念的提出为小学语文教师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了明确的目标,丰富了教学思路。语文课程鼓励学生张扬个性,为形成健康向上的品格提供条件。要想达到这样的教学目标,教师应一改传统课堂枯燥与严肃的氛围,使学生能真正感受到学习语文知识的乐趣。本文就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张扬学生的个性展开讨论。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健康人格  在新课程改革的步伐逐渐加快的背景下,基
摘 要:整本书阅读与“部编本”小学语文教材整合,要通过丰富的、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水平的、与学生生活贴近的阅读活动来实现。我们应立足于活跃课堂,启迪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努力体现时代特点,满足个性阅读需要。  关键词:整本书阅读 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教材整合  整本书阅读关系到语文素养的提升。由于小学生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需要我们在实际教学中能因势利导地将整本书阅读与小学语文教材融合起
摘 要: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能够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并培养学生从文字中获取思想的能力。同时,优秀的阅读能力与正确的阅读观不但能够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并且能够促进学生对世界的认知,学习到更多的知识。为此,本文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展开分析。  关键词:小学 阅读教学 有效性  小学语文是基础性学科,在学生学习中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同时,阅读教学的成效还会对学生的综合素养产生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