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主题活动是幼儿园课程的一种重要组织形式,而区域活动作为集体活动的补充和拓展,已成为当前幼儿园实施素质教育、推进幼教改革的一种重要的活动形式。以往的主题活动与区域活动往往独立进行,缺少相联性、互助性,未能发挥其应有的最大教育价值。在幼教改革大步向前的今天,我们将重新审视主题活动与区域活动,探讨两者间的有效融合。本文作者就区域活动作为主题活动开展的有效形式、区域活动作为主题活动的拓展延伸、区域活动生成新的主题活动内容等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幼儿教育;主题活动;区域活动;有效融合
引言
主题活动和区域活动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主题活动是一个以话题为中心,并进行延伸扩展,进而形成更多的话题和活动,在活动中贯穿语言、数学、运动、音乐、空间、人际等能力的培养目标。区域活动是幼儿自我学习、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完善的活动形式,它通过教师设计,提供可供幼儿操作的环境,让幼儿在和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主动得到发展。在主题活动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多采用高结构的集体教学活动,目标要求比较整齐划一,难以照顾到幼儿的个体需求与个别差异。而区域活动却可以以其个别化的教育,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满足幼儿个体化的需要。因此,将主题活动与区域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其相互渗透、相辅相成,使之形成一个良好的教育整体,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1.区域活动作为主题活动开展的有效形式
在幼儿教育开展的过程中,为了促使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和区域活动更好的结合起来,还要注重对幼儿园活动范围的合理规划,科学分配各个区域的活动项目,为不同年龄段的幼儿提供合适的学习环境,确保最终的教学开展效果[1]。比如,在幼儿园教学楼的走廊墙壁上张贴展示各种优秀美术书法作品,在表演区鼓励小班幼儿自由发挥,在生活体验区引导大班幼儿动手操作。除了设置不同类型的区域活动,还可以结合幼儿的实际需要,组织开展与幼儿园课程内容相关的主题活动,从而引导幼儿在活动中获得知识,培养和提高能力素养。例如,对于幼儿手工课的开展,可以借助“五·一”劳动节这个契机,选择科学区组织“劳动模范”的主题活动。教师提供种子、花盆、泥土、铲子、水壶等材料和工具,鼓励幼儿尝试将种子种在花盆里,教师可以来回巡视,指导栽种步骤,纠正错误的做法。教师还要告诉幼儿种下种子不是结束了,以后还要细心照料,定期浇水,时常观察种子生长情况,最好用文字或拍照记录下来。这样幼儿一定会积极参与其中,在亲手实践的过程中,学习到了知识,产生热爱植物和大自然的美好情感,最终达到了良好的活动效果。
2.区域活动作为主题活动的拓展延伸
主题活动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活动内容之一,它能够体现幼儿教学的整合教育观,强调知识经验在幼儿生活中的重要意义,形成横向的知识网络。主题活动可以将区域活动变得更具探究特点,使学习内容以—个完整的主题形式展现,并在区域活动中予以延伸。以往的主题活动绘画设计、手工制作等形式相对来说比较单一,将区域活动与主题活动相结合,能够丰富活动的样式,扩展活动的空间范围,很多被忽略的问题也能够被重新发现[2]。例如,主题活动《小水滴旅行记》结束后,幼儿对水的特性还非常感兴趣,也有的孩子由于在课堂中操作未成功还想继续尝试。这时,教师将这些材料延伸下来,投放到科学区,供幼儿继续观察探索,从而满足孩子的探索欲望。再比如,教师在开展有关食物主题教学的时候,就可以利用区域的空间特点,搭建一个超市的巨大模拟环境,带领幼儿手工制作各种食物,然后拿到“超市”中去出售,进而形成“魔法食物”这一主题。这样以来,既有效利用了区域空间,也扩展了主题的丰富性,孩子的思维也得到了扩散发展。
3.区域活动生成新的主题活动内容
《纲要》中指出:“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主题活动和区域活动不可能完全由教师预设,它是一个不断生成的过程,具有灵活可变性。在区域活动中,通过观察,发现某些学习内容是大多数幼儿的兴趣点,或者幼儿获得一些零碎、肤浅的经验,而这些经验具有继续探索价值时,就可以自然而然地生成新的主题或新的主题活动内容。例如,在开展“春天真美丽”这一主题时,我们在科学区投放了蚕宝宝和小蝌蚪的生长过程的图片,我们发现幼儿对于科学区蚕宝宝和小蝌蚪的生长过程非常感兴趣,也很疑惑蚕宝宝是如何变成飞蛾的,小蝌蚪是怎么慢慢變成青蛙的,他们都觉得很神奇。于是,我们就生成了“可爱的蚕宝宝”以及“小蝌蚪变变变”等科学活动,在幼儿感兴趣的基础上帮助幼儿进一步清楚地了解了蚕宝宝和小蝌蚪的生长过程。
结语
总之,区域活动和主题活动之间是密切联系、互为补充、互为渗透、互为融合的,都要围绕幼儿的学习特点、兴趣与需要而展开。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多角度、全方位继续探讨主题活动与区域活动的有效融合,让孩子们在活动中获取新知,在操作中得到发展,在游戏中感受快乐,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1]梁慧娟.主题活动背景下区域活动如何定位[J].幼儿教育,2009,01:26-27.
[2]钱晓云.将区域活动与主题活动融合让孩子成长成才[J].成才之路,2013,08:38-39.
关键词:幼儿教育;主题活动;区域活动;有效融合
引言
主题活动和区域活动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主题活动是一个以话题为中心,并进行延伸扩展,进而形成更多的话题和活动,在活动中贯穿语言、数学、运动、音乐、空间、人际等能力的培养目标。区域活动是幼儿自我学习、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完善的活动形式,它通过教师设计,提供可供幼儿操作的环境,让幼儿在和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主动得到发展。在主题活动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多采用高结构的集体教学活动,目标要求比较整齐划一,难以照顾到幼儿的个体需求与个别差异。而区域活动却可以以其个别化的教育,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满足幼儿个体化的需要。因此,将主题活动与区域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其相互渗透、相辅相成,使之形成一个良好的教育整体,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1.区域活动作为主题活动开展的有效形式
在幼儿教育开展的过程中,为了促使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和区域活动更好的结合起来,还要注重对幼儿园活动范围的合理规划,科学分配各个区域的活动项目,为不同年龄段的幼儿提供合适的学习环境,确保最终的教学开展效果[1]。比如,在幼儿园教学楼的走廊墙壁上张贴展示各种优秀美术书法作品,在表演区鼓励小班幼儿自由发挥,在生活体验区引导大班幼儿动手操作。除了设置不同类型的区域活动,还可以结合幼儿的实际需要,组织开展与幼儿园课程内容相关的主题活动,从而引导幼儿在活动中获得知识,培养和提高能力素养。例如,对于幼儿手工课的开展,可以借助“五·一”劳动节这个契机,选择科学区组织“劳动模范”的主题活动。教师提供种子、花盆、泥土、铲子、水壶等材料和工具,鼓励幼儿尝试将种子种在花盆里,教师可以来回巡视,指导栽种步骤,纠正错误的做法。教师还要告诉幼儿种下种子不是结束了,以后还要细心照料,定期浇水,时常观察种子生长情况,最好用文字或拍照记录下来。这样幼儿一定会积极参与其中,在亲手实践的过程中,学习到了知识,产生热爱植物和大自然的美好情感,最终达到了良好的活动效果。
2.区域活动作为主题活动的拓展延伸
主题活动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活动内容之一,它能够体现幼儿教学的整合教育观,强调知识经验在幼儿生活中的重要意义,形成横向的知识网络。主题活动可以将区域活动变得更具探究特点,使学习内容以—个完整的主题形式展现,并在区域活动中予以延伸。以往的主题活动绘画设计、手工制作等形式相对来说比较单一,将区域活动与主题活动相结合,能够丰富活动的样式,扩展活动的空间范围,很多被忽略的问题也能够被重新发现[2]。例如,主题活动《小水滴旅行记》结束后,幼儿对水的特性还非常感兴趣,也有的孩子由于在课堂中操作未成功还想继续尝试。这时,教师将这些材料延伸下来,投放到科学区,供幼儿继续观察探索,从而满足孩子的探索欲望。再比如,教师在开展有关食物主题教学的时候,就可以利用区域的空间特点,搭建一个超市的巨大模拟环境,带领幼儿手工制作各种食物,然后拿到“超市”中去出售,进而形成“魔法食物”这一主题。这样以来,既有效利用了区域空间,也扩展了主题的丰富性,孩子的思维也得到了扩散发展。
3.区域活动生成新的主题活动内容
《纲要》中指出:“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主题活动和区域活动不可能完全由教师预设,它是一个不断生成的过程,具有灵活可变性。在区域活动中,通过观察,发现某些学习内容是大多数幼儿的兴趣点,或者幼儿获得一些零碎、肤浅的经验,而这些经验具有继续探索价值时,就可以自然而然地生成新的主题或新的主题活动内容。例如,在开展“春天真美丽”这一主题时,我们在科学区投放了蚕宝宝和小蝌蚪的生长过程的图片,我们发现幼儿对于科学区蚕宝宝和小蝌蚪的生长过程非常感兴趣,也很疑惑蚕宝宝是如何变成飞蛾的,小蝌蚪是怎么慢慢變成青蛙的,他们都觉得很神奇。于是,我们就生成了“可爱的蚕宝宝”以及“小蝌蚪变变变”等科学活动,在幼儿感兴趣的基础上帮助幼儿进一步清楚地了解了蚕宝宝和小蝌蚪的生长过程。
结语
总之,区域活动和主题活动之间是密切联系、互为补充、互为渗透、互为融合的,都要围绕幼儿的学习特点、兴趣与需要而展开。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多角度、全方位继续探讨主题活动与区域活动的有效融合,让孩子们在活动中获取新知,在操作中得到发展,在游戏中感受快乐,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1]梁慧娟.主题活动背景下区域活动如何定位[J].幼儿教育,2009,01:26-27.
[2]钱晓云.将区域活动与主题活动融合让孩子成长成才[J].成才之路,2013,08: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