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有效教学”的几点做法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jh20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效教学,是指通过一堂课或一个阶段的教学,学生能够保持持续的学习兴趣,并取得明显的学习收获。有效教学的核心是看学生“愿不愿意学,能不能主动学,如何学,能不能学会”。因此我们必须紧抓化学课堂教学主阵地,选用有效的教学素材,采用恰当教学手段,创设情境,营造氛围,激发学习热情,使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合作交流,达成教学目标。笔者在教学中就如何提高化学教学的有效性作了一些初步的尝试,现结合自己《氧气的实验室制法》一节的教学,谈几点做法。
  
  一、创设有效情境,优化教学氛围。
  
  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创设有效情境就是教师将建立在学生现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之上的与教学内容紧密相连的问题及实验或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日常生活、实际生产、科技前沿方面的资料以适当的方式呈现给学生,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欲望,使之孜孜以求,自觉探索。每一节课都应设计几个动情点,以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兴趣,一般应分布在课始5分钟、20分钟、35分钟左右。在本节开始我是这样引课的:
  我首先用多媒体播放一段“氧立得制氧机”的广告,然后出示实物(氧立得制氧机)我问:“这是什么?”生齐答。
  “知道它有什么用途吗?”生答。
  “你知道它是怎么工作的吗?”这时,学生的求知欲望被激发了起来。
  我顺势引导:“想知道吗?(想!)它的工作原理与我们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相似!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探究学习就会搞清楚。”这样,就使学生保持高昂的积极性参与到学习中来。
  
  二、开展探究式教学,优化教学过程。
  
  新课标倡导科学探究为主的学习方式,就是要求教师要改变知识的呈现方式,把教材中的知识点、演示实验、问题与讨论乃至实验中的疑点缺点创设成一个个探究性的问题,让学生去探究。使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建构知识、形成技能、获得体验、掌握方法。在本节教学中,我设计了如下几个探究环节:1、探究:药品的选择;2、探究:哪些物质能够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3、探究:发生装置的选择;4、探究:实验的操作步骤。
  如:在探究“发生装置的选择”时,我是这样设计的:
  师:老师在实验台上给同学们准备了如下仪器(大试管、长颈漏斗、带有导管的双孔及单孔橡皮塞、分液漏斗、锥形瓶),请同学们小组合作选择并设计反应发生装置并思考其用法。
  生:小组设计并交流(约2分钟)
  师:请各小组举起你们的设计,大家分享一下!(设计多样,受仪器的限制主要有三种:一是大试管上组装单孔橡皮塞(少数);二是锥形瓶上组装插入长颈漏斗的双孔橡皮塞;三是锥形瓶上组装插入分液漏斗的双孔橡皮塞;)好,下面咱请上三位代表来展示一下,并说明用法!
  (三生讲解,师生倾听)
  师:大家认为,这三套装置行不行?(生:行!)哪一套最好呢?他们各有什么优缺点呢?(学生交流、回答)
  通过学生自主探究,获得体验,设计并选出了最佳的反应发生装置。
  
  三、实施有效评价,融洽师生关系。
  
  新课程要求教师要充分灵活运用评价手段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意志、人格、潜力及创新思维、大胆想法给予科学有效的评价,评价要遵循过程性、情景性、鼓励性、积极性的原则。通过教师科学准确的评价语言及充满期盼肯定的表情,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关心、鼓励、信任与欣赏的一片真情;通过科学积极的评价,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氛围,使学生敢想敢说敢做;让学生充满自信,真正感受到自主探究的成功体验,,
  在学生完成实验并成功收集到一瓶氧气时,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热情高涨。
  师:“实验结束了,大家反思一下有什么新的发现和收获?”同学们都在你一言我一语的谈收获时,突然甲同学站起来说:“老师,我觉得刚才大家选的这套装置不好!”同学们都向他投向了异样的目光,我也觉得很意外。但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我没有立即否定他的发现,我继续问:“你能说一下为什么吗?”“这套装置在收集完一瓶氧气后,反应没有停止,大量的双氧水被浪费了!”同学们发出阵阵冷笑,一生说“这套装置的优点不正是通过控制滴加液体的速率来控制反应速率吗?谁叫你滴加多了!”甲同学反驳说:“这个活塞不好控制,你不也滴多了吗?”这时,大家都认同了他的观点。于是,我低头观察了几组同学的实验,肯定了甲同学的观点。我顺势引导,“大家能否对此装置进行一下改进,避免浪费呢?”沉默了片刻后,甲同学说:“如果用纱布将二氧化锰裹起来系在燃烧匙柄上,收集完气体后将它拉上来反应就会停止。”等了片刻,我顺势引导:“同学们认为怎么样?”这时同学们向甲同学投去了钦佩的目光。可见教学中及时科学的评价有利于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形成宽松和谐的氛围,有利于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大胆创新的精神。
  
  四,有效运用多媒体,优化教学手段。
  
  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增强教学效果和质量,我常常借助多媒体、网络资源等来改进自己的教学手段,优化教学方法,使化学抽象性知识形象化、微观性知识直观化、静态性的知识动态化,从而激活学生视听能力,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主动参与。
  如在经过探究“哪些物质能够加快过氧化氢分解”之后,引出“催化剂”的定义时,我用多媒体播放了一段自制录像“催化剂的自述”,它借助生活实例,激活学生视听,使其对催化剂的作用和特征明明白白;在研究“氧气的收集方法”时,运用多媒体播放了一段视频“氧气的收集”,学生视听并用,既节省了教学时间又提高了教学效果。
  另外,在化学概念理论课的教学中,我尝试“发挥学案有效性,优化课前预习”。即用简明扼要的问题引领学生预习自学、合作交流,并独立完成预习检测,教师批阅后再上课堂。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教学的目的性、针对性,有力的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和效果。
其他文献
创新是一个名族进步的灵魂和不竭动力,同样作文也贵在新。喜新厌旧被伦理的角度所不齿,而艺术的天地却奉为一种境界,人们不是常说现饭炒三遍狗也不吃吗?有谁愿意爵爵过的馍,所以作文教学中广大教师要把培养学生的创新作为神圣的使命,她是我们作文教学主菜单的第一菜单。那么,作文教学如何出新呢?    一、标题要新    “题好一半文”,映人第一眼的是文章的题目。因而文章的题目很重要,有新意的题目更能首先逮住读者
在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中,将几十个学生集于一堂,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认知水——平参差不齐,智力相差悬殊,教师唯以应付。按以往的“等量,同速,同要求”授课,势必出现有的吃不饱,有的吃不了的情况,这对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合格的人才是很不利的。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调整课堂结构,改进教学方法,使各个层次的学生在课内学有所得,各展其长,充分发展个性。教师的教法必须根据学生的学法而定,教师的教是
从历年年高考试题的分析统计可知,文学作品阅读能力的考查选材以散文為主,这种趋势还将延续下去。这是因为散文的特点更适合考查学生的现代文阅读能力。那么如何指导学生有效提高散文的阅读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在我看来,指导学生进行散文的阅读训练,无非是做好两件事情:一是读懂,二是答好。  首先来看如何指导学生读懂散文。简言之,就是引导学生由形入神,沿波讨源。  我们知道散文的最大特点是“形散神聚”。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0)06-0048-01  教过低年级的老师都知道,低年级识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一大难题,识字量大不说,而且枯燥无味。大多数教师采用的方法是重复书写,这样学生学习兴趣不但不高,取得的效果也不是很好。在识字教学中怎么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呢?下面就我的经验和大家探讨一下:  首先要适合儿童的心里特征,低年级的孩子天真活泼,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是好奇心强、模仿性强、生性好动,有意注意持续时间相对较短。语言学习本身是较为单调枯燥的,而一味以教师讲、学生听这种教学形式,势必使学生学习兴趣荡然无存。只要学生感兴趣的东西,他们就有求知欲,没有兴趣就不会有求知欲,学习热情大减,从而直接影响学习效果。因此,小学英语进行“情趣教学”,可以让学生在形式多变的教学中,始终处于兴奋、活跃的状态,这样, 对教学是不无裨益的
摘要 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在教学过程发挥着特殊、奇妙的作用。是调动教与学双方积极性的一种内驱力,它像一根彩带拉近了师生心灵的距离,使学生学习动机由单纯的认知需要上升为情感需要,使教师工作动机由职业需要上升为职责需要。以爱为本,真正使师生关系焕发出迷人的光彩,这将成为新课程改革最亮丽的风景线。  关键词 新课程 化学课堂 人际关系    传统教育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是知识的占
[摘要]大力推进现代化教学手段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是新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就多媒体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以及如何巧用多媒体进行课堂教学,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效率,以及多媒体教学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激发兴趣;激发主动性;创设情境;培养创新能力    多媒体教学是现代教育采用的最先进的教学手段,对于传统教学中,难以表达、学生难以理解的抽象内容、
【摘 要】构建生动有趣的课堂教学,能提高历史课的教学效果,我们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大胆创新,其途径有:(1)改革课堂提问形式,设立轮流抽签制,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让学生人人都主动参与;(2)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多感官影响学生思维;(3)关注现实世界,把历史与时政热点相结合,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关键词】生动有趣 主动参与 多媒体 时政热点    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与能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在藏区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作为语文教师,我常常慨叹力不从心,也常常听到其他科任老师抱怨:学生的汉语基础太差了,影响了正常的理解,教学时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仍然是收效甚微。从这些叹息中,笔者听到这样一种声音:要大面积地提升学生学习成绩,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扫除交流的阻碍,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这应该是广大教育智者的真知灼见。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在前几年学校曾流行这样一个语文教学笑话:老师让学生用“但
色彩构成作为设计三大构成之一,是设计类专业的必修科目。这门课对我们认识色彩理论、掌握色彩形式法则、创造色彩美感有着重要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作用。课程以探讨色彩物理特性。分析色彩生理和心理特征,并最终通过调整色彩关系(对比、调和、统一等)以获得良好色彩组合效果为教学目的。色彩构成课能够很好的锻炼学生的设计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设计创新能力。色彩构成的学习对一个优秀的设计师来说是不可或缺的。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