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萎缩侧索硬化自然病程的临床观察

来源 :中华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b1989082400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肌萎缩侧索硬化(ALS)的自然病程及预后。

方法

收集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在北京协和医院神经科诊治的86例散发的ALS患者,每6个月进行一次随访,根据ALSFRS–R进行评估。有关的数据分析使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的方法。

结果

86例ALS患者平均生存时间为(33±20)个月,复合型起病(combined–type ALS <1)即1个月内两个部位同时受累的ALS患者的平均生存时间为(12±9)个月,起病后在2~3个月之内累及第2区域部位的ALS患者的平均生存时间为(19±13)个月,均短于单一部位起病的患者。起病后进展至第2部位的间隔时间与生存密切相关。ALS在病程中更容易沿纵向累及至解剖相邻的部位,而很少跳跃至较远的部位。起病后1年之内出现球部症状的和早期出现呼吸功能障碍的患者预后不良。

结论

复合型起病,起病后进展至第2部位的较短间隔时间,早期球部、呼吸功能受累的患者预后不良,年轻及下肢起病者可能有一个较长的生存期。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颅内远端动脉瘤的临床特点和治疗策略。方法回顾分析解放军总医院2008年10月至2011年10月治疗的24例颅内远端动脉瘤,男13例,女11例,年龄38~68岁,平均46岁。其中大脑前动脉远端动脉瘤12例,大脑中动脉远端动脉瘤3例,大脑后动脉远端动脉瘤2例,小脑上动脉远端动脉瘤1例,小脑前下动脉远端动脉瘤例2例,小脑后下动脉远端动脉瘤2例,脉络膜后内侧动脉瘤2例。8例远端动脉瘤在神经导航下进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经皮微波消融(PMAT)治疗症状性子宫肌壁间肌瘤中远期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研究解放军总医院2008年8月至2012年8月123例超声引导PMAT治疗的症状性子宫肌壁间肌瘤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治疗后1、2、3及4年肌瘤体积(FV),血红蛋白量(HGB),子宫肌瘤症状及与健康相关生活质量(UFS–QOL)评分。结果治疗后1年,FV缩小74.5%;贫血患者HGB从(91±11) g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HCC)患者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后,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GGT)对判断预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8月至2011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介入放射科接受TACE治疗的BCLC分期B期HCC患者162例,按术前血清GGT水平分为两组:高GGT组116例,正常GGT组46例,比较其生存情况及预后因素。结果高GGT组和正常GGT组TACE治疗前GGT水平分别为(168
目的探讨中脑导水管及其周围病变的神经内镜手术疗效。方法对2010年5月至2013年5月贵州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4例中脑导水管及其周围病变的患者采取经额–室间孔入路经神经内镜下手术治疗,先行第三脑室底造瘘术,再行病变切除或活检术、中脑导水管成形术。结果14例中中脑导水管原发性梗阻4例,胶质瘤4例,脑室型脑囊虫病2例,松果体细胞瘤1例,淋巴瘤1例,脑脓肿1例,生殖细胞瘤1例。术后头颅CT和(或)MRI示
目的探讨综合监护病房医院获得性肠杆菌科细菌血流感染(BSI)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综合监护病房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获得性肠杆菌科及非肠杆菌科细菌BSI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肠杆菌科细菌BSI发生的危险因素,并以是否存活作为预后判定的终点指标,对肠杆菌科细菌BSI分别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影
期刊
目的评价股浅动脉、近端腘动脉慢性完全闭塞性病变(CTO)腔内治疗的效果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血管外科2009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期间,股动脉、近端腘动脉闭塞性病变患者148例(156条肢体),患者均接受腔内治疗。病变长度0.5~41.0 cm,平均(14±11) cm;按泛大西洋协作组织共识Ⅱ(TASC Ⅱ)分级划分,A级47条,B级40条,C级26条,D级43条。评估技
目的探讨高渗胶体渗透压预充液体外循环(CPB)对冠脉搭桥患者术后早期血管外肺水和心肺功能的影响。方法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2010年1月至2013年4月解放军第一一七医院40例择期冠脉搭挢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高胶体渗透压组(HES组,n=20)和对照组(晶体液组,n=20),两组预充液总量相等,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早期心肺功能、血管外肺水(EVLW)、血浆胶体渗透压(COP)、液体输入总
期刊
目的探讨大骨瓣减压术后对侧硬膜下积液的治疗及预防方法。方法回顾分析天津市环湖医院2011年1月至2013年3月79例大骨瓣减压术后对侧硬膜下积液的处理方法,比较各种方法疗效。结果78例通过术区局部弹力绷带包扎塑形,2周后复查头部CT示积液基本消失,1例弹力绷带包扎塑形及穿刺抽吸无效行积液––腹腔分流术,再次复查头部CT示积液明显减少。结论大骨瓣减压术后硬膜下积液使用弹力绷带包扎塑形效果确切,是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