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足中的布达佩斯

来源 :读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nxy7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2020年3月28日开始,匈牙利实施了“禁足令”。虽然当时全国确诊新冠肺炎病例343例,死亡10例,但对一个经济不算发达、人口不足千万的小国来说,政府丝毫不敢松懈。
  被“禁足”的前一天,日暖天蓝,我仪式性地在老城区散步一圈,拍了一组告示,准备给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的学生上网课用。告示写得一张比一张有人情味。残疾人用品店留下电话号码,有急需的顾客可预约服务;书店在停业通知上不忘写上一句:“我们相信,在这段艰难的日子里,你们可以在书籍营造的世界里找到快乐和安慰,想来,精神的健康至少跟身体的健康同样重要。”
  街上行人稀少,很多商店的大门外排了长队,人们间隔两米,一出一进;多瑙河畔的玛格丽特岛(无人居住的绿岛)上有坚持运动的年轻人的身影,骑车、跑步、玩滑板……人们都说欧洲人懒散,这是事实,不过他们普遍守规也是事实。“禁足令”一旦实施,街巷里便无人随意走动,街上没警察巡逻,楼前没保安把守,只靠贴在楼门外的一纸告示,居民自觉执行。
  我住在从奥匈帝国时代留存下来的老楼里。从空中俯瞰,这是个四合院,每层都有朝向庭院的悬廊,因此,邻里碰面相对频繁。大家远远望见彼此会招手微笑,在楼道里遇见会碰一下胳膊肘(这是疫病暴发后的新礼节),我能听到比平时更多的关心,但极少听到议论和抱怨。想来疫情信息公开透明,谁知道的都不比别人知道的更多。
  虽然被“禁足”,但可以出门购买生活必需品,看病,遛狗,甚至单人锻炼或散步,在家庭范围内举办婚礼和葬礼也不被禁止。政府明文规定:超市和药店中午前只接待65岁以上的老年人。由于老人容易被感染,政府不建议那些必须外出工作的家长把孩子交给老人,各街区设有托管机构。当局还推出一系列帮助困难群体的措施,比如推迟还贷时限,全额免除受疫情影响严重行业从业者的社保费用等。
  与匈牙利相比,西欧的疫情更严重,意大利和西班牙的疫情可用“惨烈”二字来形容。当然就像在英雄的武汉一样,灾难越大,人道的力量也越会被激发。意大利的医护人员也像中国的同行一样前赴后继,已被感染6000人,牺牲40人,但即使这样,还有许多退休医生主动返岗。在离米兰不远的一个小镇上,72岁的贝拉戴利神父让出了呼吸机。他要求停掉教区民众专门捐给他用的呼吸机,让给一位陌生青年。几天后,老人去世,全镇人在阳台上为他鼓掌送行。一个多月来,意大利已有50多位神父因经常出入重症病房安抚患者,而用自己的生命践行了信仰。
  另外也有巨大的悲情。意大利一位自愿调到重症科室工作的女护士发烧后跳河,因“不愿连累其他人”;德国黑森州财政部部长不忍看经济受到重创而抑郁卧轨,因“担心无力实现人们的巨大期望”。当然,谁都不愿听到这类悲惨的消息,但逝者超常的责任感,让我肃然起敬。
  欧洲人的行动虽迟缓一些,可一旦行动起来,也镇定果断。不仅英、法、德等大国政府发钱补助留在家里的平民,波蘭也为个体经营者提供收入补贴;党派间停止了相互攻击,民众也显示出“战时的团结”,各国都组织起志愿者大军。地球是圆的,人类是共同体,没有人能在灾难中独善其身。
  空寂的布达佩斯,让我感到熟悉的陌生。面对疫病,市民们表现出自由的自觉、独立的团结。有惊惧,但无恐慌;有伤痛,但无怨愤。这座经历了太多磨难的城市的空寂,让我想起马洛伊小说里描绘的那个在空袭后仍西装革履走在瓦砾中的布达佩斯男子,优雅从容,不带一丝失态的惶恐。
  (流 雪摘自《中国新闻周刊》2020年第14期)
其他文献
伊夫·克莱因  “当我闭上双眼,想起伊夫·克莱因,脑海里便浮现出一个身影,整洁的衬衫、卷起的袖子,他那饱蘸蓝色顏料的滚筒刷,正将一块块空白填满……”这是朋克摇滚女王帕蒂·史密斯在其《第五元素》中描写的一段文字。  短短几十个字,生动鲜活地刻画出克莱因的形象——他爱穿白色衬衫,他的滚筒刷长年累月只浸润一种蓝色颜料,这种蓝色正是以他的名字来命名的——国际克莱因蓝。  伊夫·克莱因,1928年生于法国尼
期刊
我们五六个人围着火炉谈天的时候,突然来了一个小伙子。这个年轻人,我既没听过他的名字,也没和他打过照面儿,完全是个不相识的人。他没有带介绍信,而是让人传话,说要见我。我刚吩咐仆人,将他请到客厅,就看到他手上拎了一只山鸡,径直走进我们围坐的房间。初次见面寒暄之后,他把那只山鸡放在座席中央,说:“这是从我老家带来的。”语毕,他将山鸡当作礼物赠给我。  那天天气寒冷,大家当即把山鸡炖了汤。收拾山鸡的时候,
期刊
人根本没有什么沉睡的天分,只分为“有天分”和“没天分”。  如果你得去考虑自己究竟想做什么工作,那就代表你根本没有想做的工作。你想找的并不是你真正想做的工作,而是钱多、事少、离家近的工作。实际上,哪会有这种工作呢?  现代社会明明没有这种工作,却将其说得活灵活现,搞得“啃老族”越来越多。然后社会便把年轻人当廉价劳工压榨,可见不是只有搞笑艺人属于被用过即抛弃的群体。  在那个有的人贫苦得连饭都不一定
期刊
祖父就是从那次在牌桌上忽然咳出一口血开始变得虚弱老迈的。  壮年时在码头扛货谋生的祖父,有着和铁身板匹配的烈脾性。据说,当年祖父未过门的妻子在新婚前夜投河自尽,自此全镇再无人给祖父说媒,祖母则因地主家庭出身而无人愿娶——就这样,一个坏脾气的小伙子,一个“黑身份”的大姑娘,将就着组成了一个家庭。  除了利索地生了7个子女,祖父祖母在生活中摩擦不断,继而旷日持久地口角、冷战,再口角。祖父愤愤地灌下白酒
期刊
文人圈子,有個人既在圈内又在圈外,这个人叫汪无奇。他人长得周正,不流俗,平时喜欢穿一件天青色的长衫,净袜皂鞋,带点儿文人气,却不是文人。  说他在文人圈内,只是说文人们都知道有他这么一个造笔的人,造的笔讲究好使,写字画画居然都挺好。说他在文人圈外,是很少有文人见过他,更少有人见过他的书画。说白了,他有些飘飘忽忽的小名声只是在文人圈内偶尔传一传而已。  他爹原在安徽徽州造笔。徽州的笔好,那时,天津的
期刊
我在大学阶段,恋爱之事很是失意,因此常感到苦涩。毕业以后,有老师要引荐一名女生给我。老师安排我在一间屋子坐下,悄悄交代了几点,才决定把在另一间屋子里的女生带过来。老师分别为我们做了介绍,笑一笑,就走了。  女生进门的一瞬间,我感到她充满活力。她低我一届。不过我对她总的印象是平淡的,因为我觉得她缺乏一种强烈的吸引力。我当然不会立即与她分手,因为她身上也许蕴藏着令我倾倒的优点,有待我发现。于是,我就约
期刊
那大概是爸爸去世的第十年。妈妈和我一起办什么事,她突然说:“有的时候,我看到人家用轮椅推着自家流口水的老头儿,都觉得很羡慕。你爸爸要是在世,即便是那个样子,我也会觉得很幸福。”  我完全不理解这句话。怎么可能呢?如果家里有一个那样的人,不是落入了无底洞般的艰辛吗?难道不是会令每个人都痛苦吗?  这次对话虽然离现在不过几年时间,我的想法却好像发生了许多变化。当时我还和许多年轻人一样,想着万一自己得了
期刊
“我看不见了”,一种奇特的失明症在城市暴发,患者的眼睛不会有任何不适,却有如陷入一片牛奶海洋,所见一切皆为白色。眼疾本身具有极强的传染性,越来越多的人丧失了视力。不明原因的失明引发公众的恐慌,为防止进一步传染,所有的失明者和感染者被关进一座废弃的精神病院加以隔离。  这是小说《失明症漫记》的开篇。这部小说也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若泽·萨拉马戈的代表作之一。  隔离区发生的故事是小说的主线。没有自由,没
期刊
海边的椰树下,一位长者脚趿拖鞋,下身穿着花纹短裤,倚靠在一堆竹简上。他眉头轻皱,手捋长须,正若有所思地远眺。另一个长者是一位束着长发,站在演讲台前传道解惑的讲师。前者是美国人李渡眼中的“存在大师”——道家学派的宗师老子,后者则是“正直大师”——儒家的圣人孔子。  李渡原名Stewart Lee Beck。Stewart一名起源于苏格兰,Beck起源于德国,他的朋友孙祝旻觉得Lee和中国李姓读音相近
期刊
1665年,一场瘟疫席卷了英国伦敦。为了躲避瘟疫,牛顿离开剑桥大学,回到阔别已久的家乡进行自我隔离。有人说,正是在家乡的那段时间,牛顿发现了著名的万有引力定律。事实果然如此吗?  其中最著名的故事莫过于“牛顿的苹果”。法国文学家伏尔泰曾在文章中描述,牛顿在乡下躲避瘟疫的那年,有一天,他坐在苹果树下,被树上掉下来的一颗苹果砸中脑袋。牛顿突然有了灵感,意识到苹果下落与月球绕地球运动一样,都受到万有引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