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直观操作实验中感悟数学

来源 :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uuu_uu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新课改的数学教学中,直观操作的实验活动可以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扩展学生获取知识的空间,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经历和体验实验的探索过程,培养学生的实验综合能力,发展学生的数的观念,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得以加强,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得以提高,从而促进数学教学模式的变革。在新课程的理念与教师的教学行为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践行新课程的核心任务,转变教与学的方式,使数学实践和综合应用领域的实施得以具体化、科学化。
  【关键词】直观操作;实验;感悟数学
  传统教学往往是把教学者的“一桶水”倒入学生的“杯”中,至于学生能不能接受,只能看他们的领悟程度。而新课程的数学是教师与学生一起增长知识的数学,总能让教学者和学习者耳目一新,大开眼界。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学生的智慧不断闪烁,想象溢出教案之外,使课堂达到一个又一个高潮,让教学者与学习者乐此不疲,开心不已。
  在老教材中,[DK]“数”的出现,以及对“数”的认識大多以题目的形式出现,使学生感到数学离他们的生活较遥远,也感到数学枯燥、乏味,除了做题还是做题,久而久之,学生便失去对数学的兴趣。数学新教材在内容的选择上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同时加强了探究式学习和动手实践等各种学习方式的运用。正由于教材内容和展现形式的改变,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教师教学行为的改变。使用新教材以来,教师们普遍感到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概括表达能力及创造能力比想象中的要强得多,在某些方面甚至超过了教师,这也让教师觉得新教材的使用使学生对数学越来越感兴趣,学生喜欢数学,并乐于学数学。下面,笔者以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100万有多大”这一堂课的教学实践为例,感受新课程的数学教学。这是一堂活动课,学生通过活动,借助自己熟悉的事物,对100万进行感受,体会100万究竟有多大。

一、教学过程


  (一)课题引入
  师:同学们,这堂课我们将探讨100万有多大。你们能不能举出生活中有关100万的一些例子?
  全班几乎所有的学生齐刷刷地举起了手,有个别学生怕轮不到他发言,甚至迫不及待地站了起来。
  生1(其父亲是企业家):我家花了100多万元钱买了一幢别墅。
  生2(父亲开办养鸡场):我爸爸妈妈办的养鸡场每年可产鸡蛋100多万个!
  (笔者表扬了生2,赞扬他观察事物仔细、认真)
  生3:每过一定的时间,我们这个世界上就有100万人出生,100万人死亡。
  ……
  (二)多维验证,在合作学习中探究
  师(话锋一转):好,同学们,我们要举的例子一定还有很多很多,留待同学们课后去讨论。现在,老师问你们一个问题,你们说我们能不能活100万个小时?
  大部分同学回答“能”,才100万个小时呀,肯定“能”;一部分同学持怀疑态度,感到“不可能”。这时,有一部分学生拿出计算器算出100万小时约为114年。
  师:你是怎样算出来的?
  生:1000000÷24÷365≈11416(年)。
  看到这个结果,大部分学生认为人不能活100万个小时,有一小部分乐观的学生认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科技的进步,人能活100万个小时。
  师:老师这里还有一件困难的事想请同学们帮忙解决。老师早上喜欢喝豆浆,我的妈妈非常爱我,从老家给我寄来了100万粒黄豆。你们说,老师是雇汽车去运呢,还是用自行车去载,或者直接用手提回家?请同学们帮老师选择一种最恰当的方法。
  学生们开始踊跃为老师参谋,全班同学的回答三种情况都有,而以选择自行车去载的居多。
  师:大家有三种意见,老师该听谁的呢?
  生:听我们的!(比较活跃的学生又开始冲动了)
  师:别忙,我想我们只要算出100万粒黄豆的大致重量,就可以帮老师选出恰当的方法了。老师这里给你们每组一小袋黄豆和一架天平(事先从实验室借来的),请大家算算100万粒黄豆的重量。
  学生按平时的六人小组,在小组内进行分工,一人领取天平并调整天平,一人领黄豆,一人数出领取黄豆的颗粒数,一人用计算器计算,一人记录,一人最后发言汇报。每个小组都忙得不亦乐乎,兴奋不已。很快,第二组得出结论。
  生:我组领取了黄豆共56粒,称得重量约为9克,100万粒黄豆有1000000÷56个56粒,约等于160714克,相当于160714千克。所以,老师你得雇汽车去运。
  之后,其他几组的结论也出来了,和第二组的结论差不多。
  师:看来经过计算,大家都有了结论。请持不同意见或算法的发言人到黑板上来演示。
  一组:我们组的黄豆共30粒,称得重量为48克。48÷30=016(克),1000000×016=160(千克)。
  三组:我组共得黄豆60粒,称得重量为93克。93÷60≈016(克),1000000×016=160(千克)。
  ……
  师:不错,各组的计算都比较准确。一开始,可能还有不少同学认为100万粒黄豆不重,无须汽车去运。这说明我们对生活中的数学还没有很好的认识,缺乏实践的经验。我们通过简单的实验与计算,就可以得到相对准确的结论。因此,我们对于认识不清的事物,若没有一定的实践,没有科学的依据,切记不要盲目地去下结论。下面,我们再来算算100万粒大米有多重。
  有了刚才的经历,学生不再盲目乱猜,而是每组快速地从笔者这里领取了一些米。经过操作实验,学生很快有了答案。
  生1:我们小组先利用天平称出50克大米,然后数出共有几粒大米,最后算出100万粒大米的质量约为25千克。
  生2:我们小组先数出100粒大米,然后利用天平称出这100粒大米的质量,再按比例算出100万粒大米的质量约为254千克。   其他小组的结论与以上两组类似。这时,笔者发现有一个小组还在数米的粒数,于是笔者询问该小组并请其做说明。
  生3:我们先称出一包米的质量,但我们还没有数出这包米的粒数。
  这时全班大多数同学发出了哄笑。笔者抓住契机,向学生抛出了新问题。
  师:该小组的方法没有错,因米粒太多,所以花费的时间要多些,但他们的估算也更精确些。刚才,各小组的估算结果有一定的差异,请大家思考产生差异的原因,我们应采取怎样的措施减小差异?请小组讨论。
  各小组通过讨论一致认为,取每组估计结果的平均值较为理想,100万粒大米的质量约为25千克。
  师:请你们算一算,我们学校有1505名学生,若每天中餐平均每名学生浪费100粒米饭,每天浪费多少粮食?
  學生利用计算器很快算出是38千克。
  师:我们邳州市常住人口与流动人口将近200万,若每人每天浪费30粒米,一年要浪费多少粮食?若50千克为一袋,有几袋?
  通过计算,学生露出惊讶的神色。
  师:大家对这个结果有何感受?
  此时,学生纷纷表示要珍惜粮食,积少成多,同时联想到要节约用水、用电。
  (三)在实际应用中增长知识
  师:现在,我们来估算一下我们教室的面积有多大。老师这里有些测量工具(卷尺、米尺、三角板各一),需要的小组可上来拿。
  各组组长抢着上来拿工具,有几个小组空手而归,拿到工具的小组开始测量,而没拿到测量工具的小组也积极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笔者观察发现学生的测量方法主要如下。
  (1)量出教室的长与宽。学生度量教室的长与宽,有用尺量的,有用自己步长来量的,有用自己双臂的长来量的,有目测的,还有用鞋子长来量的。
  (2)利用教室地面的大理石瓷砖方块。学生先量出大理石瓷砖的边长,算出一块大理石瓷砖的面积,再数出教室里大理石瓷砖的总块数。
  通过测量与计算,学生得出教室的面积,笔者接着提问。
  师:1万平方米的面积相当于多少间这样的教室?天安门广场的面积约为44万平方米,约为多少间这样的教室?
  笔者希望学生通过计算和想象,感受天安门广场的宽阔。学生获得答案后,笔者继续提问。
  师:100万人站在一起,约占多少间这样的教室?
  生:只要算出两只脚掌的面积,就能知道一个教室可站多少人,进而可算出100万人需要多少间教室。
  笔者用手指着肩给学生提示。
  生:老师肩宽多少?
  师:平均肩宽40cm,脚掌长20cm。
  学生根据笔者提供的数据,利用计算器算出了结果。接着,笔者指着教室里的一块大理石瓷砖,让学生试试看一块大理石瓷砖最多可站几人,然后再进行估算。许多学生抢着试站成一团。
  随后,笔者提出了最后一个问题。
  师:我这里有面值100元的人民币100万元,需要多大的皮箱才能装完?看谁设计的皮箱既美观大方又实用。
  教师提供数据:100张面值100元的新版人民币大约厚09cm;一张100元的人民币长约155cm,宽约77cm。
  原以为有趣的场景会引起学生估测的兴趣,可是课堂上并没有出现预料中的热烈场面。在笔者提出问题“1万元人民币所占的空间为多少”后,学生才开始热闹起来。
  这时下课的铃声响了。
  师:这皮箱设计留作课后完成,同学们可以相互讨论,也可以回家请教父母。请你们明天把设计好的方案交上来,老师给设计得较好的学生给予考核加分。

二、课后反思


  由于学生平时接触社会较少,生活经验缺乏,“100万有多大”对他们而言比较抽象。笔者通过多组活动,将较大的数转换成学生熟悉的事物,如100万小时转化成约114年,100万粒黄豆转化为多少千克,100万粒大米是多少千克,100万人站在一起需要多少间教室,天安门广场约为几间教室等,让学生借助熟悉的事物感受100万有多大,从而发展学生的数感。
  在组织活动过程中,笔者让学生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方案。如在估测100万粒大米的质量时,事先不讨论测量方案,而是让学生想办法,这样可以激发学生求胜的热情,也可使答案多样化,并且可从中分出方法的优劣。又如在估测教室的面积时,笔者特意通过测量工具的安排,“迫使”没有测量工具的小组就地取材进行估测,使学生的思维品质在活动中得到训练,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培养,学生在活动中增长了知识。
  本节课学生活动量大,时间较紧,合作学习需要较长时间,故最好把估算大米的重量作为课外作业,这样课堂上活动的时间会更充分,效果会更好。
其他文献
【摘要】语文课堂精彩纷呈、魅力无限,才能吸引学生的参与,提高课堂效率。这需要让创新贯穿语文课堂始终——从课堂导入、课堂问题探究,到课堂练习活动设计、课下作业布置。创新最忌人云亦云。创新需要我们多读书,充分占有材料,积极动脑钻研教材,研究学生。只有这样,创新的火花才会时常光顾我们的课堂,一扫沉闷、枯燥的气氛。这样,学生才会喜欢、盼望上语文课。  【关键词】创新;效率;语文课堂;问题设计;活动设计  
期刊
【摘要】探究“電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实验,涉及控制变量法、观察法、分析法和归纳法,是学生获得科学思想、探究技能和科学态度的重要实验。教师应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优势,给学生充足的时间,突出设计思想、分析和论证两个环节,并对学生进行思想引领,让学生设计实验电路,引导学生运用数据分析和图像分析两种方法,化难为易,定量得出电流与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关系的结论,培养学生的探究技能和科学态度,提高科学素
期刊
【摘要】《九色鹿》这篇民间故事,来自敦煌257号洞窟西壁中部的连环画《九色鹿经图》。教师将课文内容与三幅分解的连环画相对应,第一幅“调达落水”图对应课文第2自然段,第二幅“调达谢恩”图对应课文第3~5自然段,第三幅“九色鹿控诉”图对应课文第7~8自然段,并抓住传神的动作、精彩的语言、合理的想象三个教学点与学生一同看看图、读读书、讲讲故事,将整个故事还原到敦煌莫高窟的壁画中去,让学生趣味盎然地学习、
期刊
【摘要】“互联网+”正以不可阻挡的力量渗透教育的各个领域。基于“互联网+”的语文“教”与“学”的方式必将发生深刻的变革,我们以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为载体,就“‘互联网+’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变革”这一专题展开了一次行动研究。  【关键词】互联网+;阅读教学变革;行动研究  一、研究团队  1.研究主体  仙桃市沔州小学“优课”骨干研修团队的成员:  沔州小学校长、市小学语文学科带头人李启艳
期刊
【摘要】针对鲍勃·迪伦获得2016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这一文化事件,中美两所高中的两位高中语文教师分别上了一堂辩论课和一堂微写作课。本文基于核心素养的视角,通过梳理和比较这两堂课的流程,并探究其背后的设计理念,发现这两堂课存在诸多相似点,且均指向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同时也存在诸多相异之处,如课型定位、学生的活动范围、学生扮演的角色等。  【关键词】鲍勃·迪伦;核心素养;比较研究  2016年,美国歌手
期刊
【摘要】文言文学习需要大量的阅读,没有一定量的文言阅读积累,语感的形成、阅读能力的提升必将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学生将课文读“宽”,把教材读“厚”,阅读能力才能得到有效提升。文言文教学应倡导长文长教,倡导阅读完整的文章,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阅读整本书,从而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  【关键词】《鸿门宴》;文言文;长教;文化視野  文言文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记录着先贤们的嘉言懿
期刊
【摘要】“怕”在话剧《雷雨》中是高频词汇,不同的序幕(尾声)、舞台提示和人物台词中均有多次出现,而且每次出现,即便是同一幕、同一场合、同一人物,“怕”一词在使用过程中,其内涵指向也有明显差异:有恐惧,有关心,有否定,有推测。鲁贵、鲁四凤、鲁侍萍等人物角色,通过“怕”这个核心词汇,在无意识之中传递出了自己隐藏压抑的心声。对《雷雨》“怕”一词的单独提出,梳理不同人物“怕”的指向,解读“怕”的不同内涵,
期刊
“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是高中数学的重要内容。在教学实践中,人们往往将注意力集中在解法而忽视其实际背景,回到了数学大纲教材的老路,失去发展学生数学建模素养的良好机会。事实上,对于“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的教学,运用视觉化表征既能呈现数学建模的过程,又能将一元二次不等式图解法、解题程序框图等连在一起,使视觉化贯穿整个课堂教学,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问题的表征方式影响着信息的组织、解释和利用
期刊
【摘要】概念课的教学长期以来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高度关注。小学的概念存在着特殊性,其概念的外围并不严谨,因此学生在理解上比较困难。如何更好地让小学生理解概念是一個重要的课题,再加上现在的教学评价趋于生活化,学生深入理解概念的需求变得更加迫切。教师可以利用绘本创造丰富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学习中自主创造多样性方法。同时,师生一起寻找绘本与概念之间的关键联系,也不失为学习概念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绘本;
期刊
【摘要】分类作为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是学生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重要手段。“整理与复习”的教学可以运用分类思想帮助学生由认识知识的本质进而认识事物之间的有机联系,让学生充分经历整理、分类、概括提升的过程,逐步完善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促进学生知识体系结构化、系统化,提升思维品质。  【关键词】分类;梳理;分享;分层;知识结构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混合运算复习”。  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