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中国二元经济结构逐渐凸显,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多,出现大批农村,Z_r/向城市流动的现象。但是彻底解决这一人群的就业问题,依然处于探究阶段。本文试图以托达罗模型和推拉理论相结合,分析二者优势,取长补短,探索解决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的方案。
关键词:农村剩余劳动力;托达罗模型;人口推拉理论
中图分类号:F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1)03-0236-02
农村剩余劳动力是发展中国家在发展中必然存在的问题,二元经济结构密切相关。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大,素质偏低;而城市发展不足,容纳能力不够。使得近年来,与“农民工”相关的问题日益凸显。
一、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现状分析
1.我国农村人口多,剩余劳动力人口数量大
2009年统计数据显示,全国总人口中,53.4%为乡村人口,城镇人口占46.6%,农村人口比例远远高于发达国家水平。由于人口密度大,“人多地少”的状况日益突出,我国现有耕地18.26亿亩,根据我国目前每亩耕地投入的劳动力计算,农村土地只能容纳约1.8亿的劳动力,加之科技水平发展,科学技术在农村的推广与传播,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农村劳动力供给远远大于需求,造成大量劳动力剩余。
2.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特殊性: “农民工”
由于农村劳动力不能充分就业,大批农民选择外出务工。由于户籍制度的限制和中国人传统思想的影响,到城市打工的农民没有城市“身份”,无法享受城市福利并成为城市人,并且许多农民工在步入中年老年的时候更渴望回到家乡,使得中国农村劳动力迁移只能算作“流动”。并且,农民工流动性大,例如鉴于工资、家人等原因在不同城市间流动,或受经济危机影响返乡。
3.民工潮
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加大了对劳动力的需求,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向经济发达地区,出现了“民工潮”现象。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全国常年流动的农村劳动力约5000-6000万人,集中来自四川、安徽、江西、湖北、湖南、河南六省。90年代中期以来,由于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表现为跨区域流动的范围和规模迅速扩大。农村剩余劳动力异地转移,扩大了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空间。见表1:
4.民工荒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各城市出现了“民工荒”现象。但是,这并非说明市场需求过大导致的劳动力不足,而是过低的工资待遇和歧视行为,让农民工望而却步。同时,由于农民工群体中技工的缺乏,特别是高级技工的缺乏,民工荒愈加严重。2009年初,受金融危机影响,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减速,大量农民工返乡,2010年,经济迅速回暖,缺工现象严重。
5.农村剩余劳动力素质偏低
由于我国教育资源的倾斜,我国农村教育资源质量明显低于城市,农民科学文化素质水平偏低。而农村仅有的部分高学历人才大都在毕业后留在城市。这使得农村剩余劳动力素质愈加下滑。由于当前社会对高学历的偏好,使得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就业上毫无优势。
6.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岗位受到限制,农村劳动力就业率低
目前,我国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有两大途径:一是乡镇企业对劳动力的吸纳;二是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就业岗位。然而,改近年来我国大多数乡镇企业已由粗放型扩张向集约型发展过渡,资本或技术逐渐替代了劳动,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能力下降;同时,农村剩余劳动力素质偏低,无法适应乡镇企业和城市岗位对员工素质的要求,致使就业范围狭窄、就业率低,多数只能从事繁重体力劳动,极大地缩小了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概率。
7.国际经济形势的冲击
受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影响,全球经济增长放缓,我国大量出口贸易受到冲击,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这对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就业方向形成阻碍。
二、托达罗模型主要观点
托达罗人口迁移模型是美国经济学家托达罗60年代末70年代初在《第三世界的经济发展》一书中对刘易斯模型进行的修正,从而提出的发展中国家人口从农村向城市流动人口迁移模型。这一模型针对发展中国家二元经济结构的特点,解释了发展中国家人口迁移的原因。
托达罗模型的主要观点有:
1.促使农村劳动力迁移的基本因素是城乡收入差异。
2.人们迁移不只是对实际收入差距的反映,主要是对预期收入差异的反映。而预期收入受工资水平和就业概率影响。
3.农村劳动力获得城市工作机会的概率与城市失业率成反比。
4.人口流动率超过城市工作机会的增长率,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合理的。城市高失业率是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和经济机会不平均的必然结果。
在中国,城乡收入差距显著、生活水平差异大,城市就业机会较多,导致到城市打工的预期收入水平大于留在农村的实际收入水平,造成大量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
三、基于托达罗模型的解决方案
基于托达罗人口迁移模型,根据他的主要思想和政策含义,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案解决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
第一,发展农村经济,缩小城乡差距。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村就业机会,缩小城乡差距,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根本手段。
第二,均衡教育资源,平衡发展教育水平,特别是对落后地区的教育发展。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提高其文化水平,提高他们的竞争能力、扩大他们的就业范围,提高他们的预期收入工资水平和就业概率。
第三,重视农村、农业、农民发展。根据托达罗模型,单一的增加城市就业机会反而会增加失业,只有农村的综合发展,才有可能解决城市失业问题。
第四,托达罗模型认为: “政府干预城市工资水平的确定,特别是制定最低工资线,并且对城市失业人口给予最低生活补贴,会导致要素供给的价格扭曲,引致更多的剩余劳动力进入城市,使城市的失业率更高”。并且这种扭曲会使企业使用资本密集的生产方法,减少劳动雇佣。所以,应当消除城市工资对价格的扭曲,合理配置资源,减少农村剩余劳动的流动,增加对劳动的雇佣。四、托达罗模型的不足
托达罗模型建立在一些假设上,而某些假设使得这一模型不能完全适合中国实际。这一模型在中国现有社会现实下,缺陷表现为:
1.托达罗模型衡量人们是否选择迁移到城市的标准是唯一的——工资,只有在预期收入水平高于现有收入时才选择迁移。但是,现实中,人们往往被城市的其他因素影响,如文化氛围、基础设施等。特别是在城乡差距较大地区,人们更渴望到城市“见世面”。
2.托达罗模型倡导在农村内部解决劳动力就业问题,希望将农村剩余劳动力限制在农村,这一方式的不适应表现为:
(1)中国城市化水平远远不够,城市化是中国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将剩余劳动力限制在农村,将阻碍中国城市化进程。
f2)将农村剩余劳动力限制在农村没有考虑到农村人口不断增加的 问题。中国农村人口增长速度较高,不断增长的人口将加剧农村剩余劳动力负担,这样做只能解决城市人口增长和就业问题,无法解决农村剩余生产力问题。并且,受农村的“一胎半”政策、养育孩子成本较低和对男孩的偏好以及多子多福的观念影响,这一限制将加剧农村人口膨胀。
(3)过分的将农民限制在农村地区,特别是中西部农村,将对西部生态造成极大的破坏。
3.限制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不利于城市发展,尤其是第二、三产业的发展。中国城市发展,离不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贡献。特别是在第二、三产业亟待发展的时候,充足的劳动力将是不可或缺的保障。限制了农村劳动力,也将限制中国经济发展。
五、人口推拉理论的主要观点
20世纪50年代末,唐纳德·博格系统地提出了人口迁移推拉理论,认为人口迁移是农村存在的消极因素形成的推力和城镇存在的积极因素形成的拉力这两种不同的力相互作用的结果(农村地区并非只有促进人口迁出的推力因素,迁入地区存在一些不利于人口迁入的推力因素)。最终,埃弗雷特·李完善了人口迁移理论,他建立了一个完整的分析框架,他认为迁移行为的发生时迁出地和迁入地的推力和拉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影响迁移的因素包括:迁出地因素、迁入地因素、中间障碍因素和个体因素四个方面。这些因素既有客观方面的,也有心理方面的,只有迁移动力能克服迁移阻力的人才能最终完成迁移过程。这一理论的缺陷是,缺乏系统有力的实证证实,对推力拉力缺乏明确定义。
在以往将这一理论应用于农村流动人口的研究中,“邹新树指出:农民个体向城市流动就业是市场中同时存在着的拉力和推力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些拉力和推力包括农村拉力、农村推力、城市拉力、城市推力四个力量,而每个力量又都是由诸多因素构成的合力。农村拉力是由农村收入拉力、农村家庭结构和社会关系拉力、生理和心理拉力以及政策制度拉力等构成的合力,农村推力是由家庭生产生活推力、家庭结构和社会关系推力、发展机会和生活环境推力以及当地政府推力等构成的合力;城市拉力是由城市预期收入拉力、家庭结构和社会关系拉力以及发展机会和生活环境拉力等构成的合力,城市推力是由政策制度推力、进城就业成本推力、相对经济社会地位推力以及就业门槛推力等构成的合力。”
六、基于托达罗模型和人口推拉理论的解决方案
结合托达罗模型和人口推拉理论,探究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解决,不但要:重视农村、农业、农民发展,发展农村经济,缩小城乡差距;均衡教育资源,平衡发展教育水平,特别是对落后地区的教育发展;.消除城市工资对价格的扭曲。还应该:增强农村地区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增加农村作为迁出地的拉力,相对减弱城市作为迁入地的拉力;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彻底改善农民生活面貌。
具体措施:
第一,促进农村地区城市化,特别是第二、三产业的增长。通过这一方式,不但促进我国城市化进程,促进较落后地区经济水平发展,增加劳动力需求,扩大本地区劳动力吸纳能力,也实现了农民的“就地迁移”,在本地区解决就业问题。
第二,打破户籍制度壁垒,让农民工成为城市人。城市作为迁入地而不能给予迁移者适当的社会保障和生活保障,使得农民工选择“回流”,既不能体现“以人为本”,又阻碍了城市化和农村发展。
第三,注意东中西部协调发展。
关键词:农村剩余劳动力;托达罗模型;人口推拉理论
中图分类号:F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1)03-0236-02
农村剩余劳动力是发展中国家在发展中必然存在的问题,二元经济结构密切相关。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大,素质偏低;而城市发展不足,容纳能力不够。使得近年来,与“农民工”相关的问题日益凸显。
一、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现状分析
1.我国农村人口多,剩余劳动力人口数量大
2009年统计数据显示,全国总人口中,53.4%为乡村人口,城镇人口占46.6%,农村人口比例远远高于发达国家水平。由于人口密度大,“人多地少”的状况日益突出,我国现有耕地18.26亿亩,根据我国目前每亩耕地投入的劳动力计算,农村土地只能容纳约1.8亿的劳动力,加之科技水平发展,科学技术在农村的推广与传播,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农村劳动力供给远远大于需求,造成大量劳动力剩余。
2.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特殊性: “农民工”
由于农村劳动力不能充分就业,大批农民选择外出务工。由于户籍制度的限制和中国人传统思想的影响,到城市打工的农民没有城市“身份”,无法享受城市福利并成为城市人,并且许多农民工在步入中年老年的时候更渴望回到家乡,使得中国农村劳动力迁移只能算作“流动”。并且,农民工流动性大,例如鉴于工资、家人等原因在不同城市间流动,或受经济危机影响返乡。
3.民工潮
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加大了对劳动力的需求,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向经济发达地区,出现了“民工潮”现象。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全国常年流动的农村劳动力约5000-6000万人,集中来自四川、安徽、江西、湖北、湖南、河南六省。90年代中期以来,由于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表现为跨区域流动的范围和规模迅速扩大。农村剩余劳动力异地转移,扩大了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空间。见表1:
4.民工荒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各城市出现了“民工荒”现象。但是,这并非说明市场需求过大导致的劳动力不足,而是过低的工资待遇和歧视行为,让农民工望而却步。同时,由于农民工群体中技工的缺乏,特别是高级技工的缺乏,民工荒愈加严重。2009年初,受金融危机影响,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减速,大量农民工返乡,2010年,经济迅速回暖,缺工现象严重。
5.农村剩余劳动力素质偏低
由于我国教育资源的倾斜,我国农村教育资源质量明显低于城市,农民科学文化素质水平偏低。而农村仅有的部分高学历人才大都在毕业后留在城市。这使得农村剩余劳动力素质愈加下滑。由于当前社会对高学历的偏好,使得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就业上毫无优势。
6.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岗位受到限制,农村劳动力就业率低
目前,我国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有两大途径:一是乡镇企业对劳动力的吸纳;二是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就业岗位。然而,改近年来我国大多数乡镇企业已由粗放型扩张向集约型发展过渡,资本或技术逐渐替代了劳动,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能力下降;同时,农村剩余劳动力素质偏低,无法适应乡镇企业和城市岗位对员工素质的要求,致使就业范围狭窄、就业率低,多数只能从事繁重体力劳动,极大地缩小了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概率。
7.国际经济形势的冲击
受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影响,全球经济增长放缓,我国大量出口贸易受到冲击,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这对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就业方向形成阻碍。
二、托达罗模型主要观点
托达罗人口迁移模型是美国经济学家托达罗60年代末70年代初在《第三世界的经济发展》一书中对刘易斯模型进行的修正,从而提出的发展中国家人口从农村向城市流动人口迁移模型。这一模型针对发展中国家二元经济结构的特点,解释了发展中国家人口迁移的原因。
托达罗模型的主要观点有:
1.促使农村劳动力迁移的基本因素是城乡收入差异。
2.人们迁移不只是对实际收入差距的反映,主要是对预期收入差异的反映。而预期收入受工资水平和就业概率影响。
3.农村劳动力获得城市工作机会的概率与城市失业率成反比。
4.人口流动率超过城市工作机会的增长率,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合理的。城市高失业率是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和经济机会不平均的必然结果。
在中国,城乡收入差距显著、生活水平差异大,城市就业机会较多,导致到城市打工的预期收入水平大于留在农村的实际收入水平,造成大量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
三、基于托达罗模型的解决方案
基于托达罗人口迁移模型,根据他的主要思想和政策含义,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案解决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
第一,发展农村经济,缩小城乡差距。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村就业机会,缩小城乡差距,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根本手段。
第二,均衡教育资源,平衡发展教育水平,特别是对落后地区的教育发展。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提高其文化水平,提高他们的竞争能力、扩大他们的就业范围,提高他们的预期收入工资水平和就业概率。
第三,重视农村、农业、农民发展。根据托达罗模型,单一的增加城市就业机会反而会增加失业,只有农村的综合发展,才有可能解决城市失业问题。
第四,托达罗模型认为: “政府干预城市工资水平的确定,特别是制定最低工资线,并且对城市失业人口给予最低生活补贴,会导致要素供给的价格扭曲,引致更多的剩余劳动力进入城市,使城市的失业率更高”。并且这种扭曲会使企业使用资本密集的生产方法,减少劳动雇佣。所以,应当消除城市工资对价格的扭曲,合理配置资源,减少农村剩余劳动的流动,增加对劳动的雇佣。四、托达罗模型的不足
托达罗模型建立在一些假设上,而某些假设使得这一模型不能完全适合中国实际。这一模型在中国现有社会现实下,缺陷表现为:
1.托达罗模型衡量人们是否选择迁移到城市的标准是唯一的——工资,只有在预期收入水平高于现有收入时才选择迁移。但是,现实中,人们往往被城市的其他因素影响,如文化氛围、基础设施等。特别是在城乡差距较大地区,人们更渴望到城市“见世面”。
2.托达罗模型倡导在农村内部解决劳动力就业问题,希望将农村剩余劳动力限制在农村,这一方式的不适应表现为:
(1)中国城市化水平远远不够,城市化是中国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将剩余劳动力限制在农村,将阻碍中国城市化进程。
f2)将农村剩余劳动力限制在农村没有考虑到农村人口不断增加的 问题。中国农村人口增长速度较高,不断增长的人口将加剧农村剩余劳动力负担,这样做只能解决城市人口增长和就业问题,无法解决农村剩余生产力问题。并且,受农村的“一胎半”政策、养育孩子成本较低和对男孩的偏好以及多子多福的观念影响,这一限制将加剧农村人口膨胀。
(3)过分的将农民限制在农村地区,特别是中西部农村,将对西部生态造成极大的破坏。
3.限制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不利于城市发展,尤其是第二、三产业的发展。中国城市发展,离不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贡献。特别是在第二、三产业亟待发展的时候,充足的劳动力将是不可或缺的保障。限制了农村劳动力,也将限制中国经济发展。
五、人口推拉理论的主要观点
20世纪50年代末,唐纳德·博格系统地提出了人口迁移推拉理论,认为人口迁移是农村存在的消极因素形成的推力和城镇存在的积极因素形成的拉力这两种不同的力相互作用的结果(农村地区并非只有促进人口迁出的推力因素,迁入地区存在一些不利于人口迁入的推力因素)。最终,埃弗雷特·李完善了人口迁移理论,他建立了一个完整的分析框架,他认为迁移行为的发生时迁出地和迁入地的推力和拉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影响迁移的因素包括:迁出地因素、迁入地因素、中间障碍因素和个体因素四个方面。这些因素既有客观方面的,也有心理方面的,只有迁移动力能克服迁移阻力的人才能最终完成迁移过程。这一理论的缺陷是,缺乏系统有力的实证证实,对推力拉力缺乏明确定义。
在以往将这一理论应用于农村流动人口的研究中,“邹新树指出:农民个体向城市流动就业是市场中同时存在着的拉力和推力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些拉力和推力包括农村拉力、农村推力、城市拉力、城市推力四个力量,而每个力量又都是由诸多因素构成的合力。农村拉力是由农村收入拉力、农村家庭结构和社会关系拉力、生理和心理拉力以及政策制度拉力等构成的合力,农村推力是由家庭生产生活推力、家庭结构和社会关系推力、发展机会和生活环境推力以及当地政府推力等构成的合力;城市拉力是由城市预期收入拉力、家庭结构和社会关系拉力以及发展机会和生活环境拉力等构成的合力,城市推力是由政策制度推力、进城就业成本推力、相对经济社会地位推力以及就业门槛推力等构成的合力。”
六、基于托达罗模型和人口推拉理论的解决方案
结合托达罗模型和人口推拉理论,探究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解决,不但要:重视农村、农业、农民发展,发展农村经济,缩小城乡差距;均衡教育资源,平衡发展教育水平,特别是对落后地区的教育发展;.消除城市工资对价格的扭曲。还应该:增强农村地区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增加农村作为迁出地的拉力,相对减弱城市作为迁入地的拉力;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彻底改善农民生活面貌。
具体措施:
第一,促进农村地区城市化,特别是第二、三产业的增长。通过这一方式,不但促进我国城市化进程,促进较落后地区经济水平发展,增加劳动力需求,扩大本地区劳动力吸纳能力,也实现了农民的“就地迁移”,在本地区解决就业问题。
第二,打破户籍制度壁垒,让农民工成为城市人。城市作为迁入地而不能给予迁移者适当的社会保障和生活保障,使得农民工选择“回流”,既不能体现“以人为本”,又阻碍了城市化和农村发展。
第三,注意东中西部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