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词 其实那是爱的礼物

来源 :女友·校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huanch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和妈妈的聊天没有家长里短


  家里的阿姨每周来打扫一次卫生,一天她对陈曦说,“你和妈妈的交流与其他母女的交流都不一样,你们两人就像朋友一样。”“可能确实是这样,我妈妈从来不会说‘你多吃菜’‘家里太乱了’等等这样的琐事。她觉得我是一个成年人了,想过怎样的生活是我自己的事情。我们在一起聊得更多的是最近看了什么好书,听了什么音乐会,哪儿有画展。”陈曦说。
  出身书香门第的陈曦从小接受的熏陶就是书和音乐。三岁时她开始学习钢琴,但父母从来不要求她每天练习多长时间,他们希望音乐作为女儿的一种爱好陪伴她终生。在宽松的环境中,陈曦反而喜欢上了钢琴。妈妈也不要求她在学校的成绩要达到什么水平,不管考试成绩如何她都给予肯定。如果女儿能在遇到问题时恰当地讲出一则寓言故事,或是说出了自己一些独特的见解,妈妈的眼睛里就会流露出惊喜,这道惊喜在小小的女儿看来是最大的夸奖和鼓励。
  高考时陈曦参加的是艺术类考试,她报考了山东一所艺校的表演专业。但父母经过考虑,觉得性格比较内向的她不适合做演艺这一行。最后陈曦决定报考法律专业的自学考试。为了支持她,妈妈陪她一起从零学起。高考结束后,陈曦离开家来到了位于北京的中国政法大学。
  可接下来的大学生活并不像她想象的那样单纯美好。同学都比她年龄大,社会经验也丰富,人情练达,陈曦觉得很多事情让她想不通,和周围的环境也格格不入。上了一年学以后,陈曦决定退学,并回家复习重新参加高考。
  考上北京电影学院纯属意外。本来她报考的是中国传媒大学,在等待面试的日子里,在北京电影学院上学的爸爸朋友的女儿劝她顺便考一下电影学院的录音系,没想到最后她恰恰是上了这个专业。在这里,她遇到了她的爱人,同班同学董冬冬。

爱情在音乐中开始


  在参加艺考的时候,陈曦就注意到了一头长发的董冬冬。成为同学后,虽然他有时会轻描淡写地问陈曦要不要一起去海洋馆、公园,但在被拒绝后也没有什么反应。他从来不像其他男生一样展开猛烈攻势,陈曦只觉得他挺内向腼腆,喜欢独来独往。那个时候的她更习惯花更多的时间在看书上,此外还要在美食与减肥之间纠结,无暇顾及爱情是否已经降临。
  大二的时候,班里的人要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合作完成一个作品。陈曦和董冬冬在一个组里,这使他们进一步了解了对方,直到有一天晚上,董冬冬递给陈曦一张碟,告诉她那里面是自己的作品,请她听一下。
  听了这张碟陈曦两眼一亮,她清楚地听到了董冬冬的才华,也一下明白了自己将会跟他在一起。“从那天起,我们再也没有分开过。”回忆起来,陈曦觉得自己是那么幸运,“如果当时没有听那张碟,那我就错过他了,那该是多么大的遗憾。”
  那张碟中全是董冬冬自己创作的音乐作品,有悲伤的,有欢快的,有表达爱情的,还有他自己弹唱的一首歌,借助音乐,他向这个心中爱慕已久的女孩袒露了自己的心声,而如果让他用口头来表达,那将是很困难的一件事。

陈曦 Chen Xi


  《时间都去哪儿了》词作者。自幼学习音乐,大学就读于北京电影学院录音专业,毕业后即与男友董冬冬成立音乐工作室。这些年两人合作为许多影视剧创作主题曲和插曲。代表作有电视剧《咱们结婚吧》主题曲《终于等到你》、电影《私人订制》插曲《时间都去哪儿了》、电视剧《我爱男闺蜜》主题曲《陪你走到底》等。

作词,那么自然就发生了


  从两人毕业后创办工作室开始,陈曦和董冬冬就是一个人作词,一个人作曲,几乎再未与其他人合作过。对于两人是否会这样长久、专一地合作下去,陈曦说这个问题他们也考虑过,但她觉得对自己来说这很简单。“其实我不是因为热爱才写词。我是为了他才写的,在我看来这就是一份爱的礼物,是我想给予他的一部分。” 陈曦说,刚开始董冬冬为影视剧创作曲目时,因为中国的影视剧有片头片尾曲,通常都要有歌词,而那个时候他实在找不到合适的词作者,她于是开始作词。
  与其他的年轻人创业有些不同的是,他们一路走来并没有遇到什么挫折和坎坷,每一个作品都能得到别人的认可,不用去推销自己,不用去特意应酬,总有人主动找到工作室寻求合作。可陈曦说,他们的终极目标并不在创作歌曲上,他们的梦想是,在电影音乐方面有所成就。
  2014春晚之后《时间都去哪儿了》一举成名,也让更多人知道了陈曦、董冬冬这对80后小夫妻。但其实这首歌五年前就已写成,当时是为宋丹丹主演的一部战争片写的片尾曲。虽然已熟知剧情,但直到要交稿的前一天陈曦都对如何写这首歌毫无头绪。在带妈妈去庆祝生日吃饭的时候,妈妈远远举着菜单眯着眼睛看的一幕触动了陈曦,那个印象中一直活泼又优雅的妈妈已经眼花了,自己以前却没有意识到。回到家里,她用了不到一个小时写出了这首歌词,董冬冬最先看到,惊喜到不能相信。之后这首歌又受到导演、宋丹丹和其他人的肯定。后来,冯小刚导演拍摄《私人订制》时找到董冬冬,希望在片中用到这首歌。随后,这首歌又登上春晚舞台。

最相契合的词曲


  陈曦和董冬冬在一起已经整整12年了,但几乎还是形影不离。“我们无话不谈。除了在各自的工作空间工作,其他时间都在一起。”陈曦笑着说。遇到有邀请需要去外地,如果只邀请了董冬冬,他会要求带陈曦一起去或是推掉。他们都不是喜欢应酬的人,除了工作,他们喜欢宅在家里静静地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有时候,感觉两人更像是一个人,很多地方都有默契,比如今天想吃什么,比如进一个店会喜欢同一件物品,比如看完一部电影有同样的感慨。   陈曦和董冬冬现在有了各自的工作场所,在同一栋楼里,一个在31层,一个在35层。两个具有鲜明个性的工作间曾上过不少家居杂志,陈曦的工作间让人震撼的是满眼的书,书柜直通屋顶,她读书涉猎颇广,而且极快,记忆力也好。这些书的背后藏着陈曦的童年故事,陈曦没有上过幼儿园,从小和担任校长的奶奶在图书馆长大,书就是童年伙伴。
  董冬冬的工作间则放满了各种各样的乐器。陈曦说其实在一起的十年他们一直共用一个工作场所的,只是两年前陈曦开始学习小提琴,在练习的时候会影响到董冬冬,才又有了现在的工作间。
  陈曦不喜欢做细小琐碎的事,写完的词她最害怕做分类整理,每次写完后都是传给董冬冬,他帮她分门别类地收藏起来,陈曦的电脑里竟然没有她写过的任何作品。通常,陈曦完成作品后都要先交导演和编剧审一遍,这些对外的事情董冬冬也尽量全部承担,他说希望陈曦能有更多的时间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就这样,陈曦学习小提琴,学习书法,并报考了北京电影学院的电影音乐创作与理论专业的研究生。
  在陈曦的眼里,董冬冬是一个特别“正”、特别有公德心的人,“他是我见过的唯一一个在晚上没人的时候过马路还会等绿灯的人,也从来不会随手丢垃圾。有时候接了活别人没有付他钱,他也会自己先把给他帮忙的人的钱付了,他总是说谁都不容易。”董冬冬的善良和正直让陈曦经常有需要保护他的冲动,如果有人对他态度不善或有冒犯,陈曦会挺身而出。
  “我会一直在他背后支持他。” 陈曦说,自己从小耳濡目染受到的教育就是这样,这么多年来,妈妈始终是爸爸最坚定有力的支持者,不管是他工作中遇到困难,还是后来经商,妈妈总是鼓励他,用自己的温柔和智慧尽力帮他解决困难。“更重要的是,我喜欢和他在一起,没有厌烦的时候。”她说。大约只有这样的两个人,才会一起创作出词曲那么契合的作品。

对话陈曦


  CUTE:两个有才华的人,又是夫妻,在合作的过程中会不会各执己见产生争执?
  陈曦:我觉得人们产生争执,很多时候是因为都觉得自己是专家,自己的意见才是正确的,重要的。我们之间基本上没有争执,因为,一方面,我们都懂尊重彼此的专业度,在音乐上我认可他,他的意见我一定会听的,在我非常确定的时候我也会坚持自己的想法;另一方面,从一开始,我们的配合就是为了出来好的作品,在合作上没有什么矛盾。
  CUTE:不工作时,会喜欢一起做家务吗?
  陈曦:我们平时都不做饭。很多朋友觉得我们应该在家做饭,老在外面吃不健康。可我觉得两人想吃什么就立刻出发,想吃什么就去吃什么,也很好啊。我喜欢两人把时间用来完成一件事,这样更有成就感。我觉得家里没有柴米油盐,生活照样可以有滋有味。
  CUTE:对你来说,《时间都去哪儿了》是最满意的作品吗?
  陈曦:这只是我众多作品中的一个,但这个作品确实对我意义非凡,作为一个创作人,能得到观众的认可是一件特别高兴的事。从这首歌,我俩更清楚地知道我们能在这条路上走下去。这也是我送给妈妈的一个最满意的礼物。
其他文献
色调的捕捉  一张照片呈现出的最好色调,取决于你能不收录到大自然最美的色调,利用眼前的景色,拍出一幅心中的画吧。  丛林深处透进一点点微弱又抢眼的光,利用它,配合它。自然的巧合  生活中的一切平凡都最不平凡,好好地利用它们吧,让地上的花不再是一朵野花,树也不是一棵普通的路边树,做自然的摄影师吧。错位对焦  摄影是一件解放自己、表达自己的事情,同时,也是一个认识自己的过程,不要被太多条条框框牵绊,拍
期刊
推荐  女生天生是社交型动物,就算你爱宅在家里,社交恐惧症已病入膏肓,每个月也总有那么几天一定要扎进姐妹们的“小团体”里喋喋不休一个下午。而每个“闺蜜团”都仿佛小动物们划分领地般,散发着自己独一无二的气质——不管是有深度的女文青,有脾气有担当的女汉子,还是有教养的OL淑女,也不管是推心置腹的深聊,没正经的八卦,抑或互相揭短的吐槽,所选的场所必然具备“三美”要素:美丽的环境、美味的食物、美好的氛围。
期刊
“朝活”叫醒你的生活  你缺少的是不被打扰的一小时  大部分人的一天这样度过:早晨7点起床,平均花费一小时完成必要的洗漱梳妆早餐后赶去上班;路上加等车、换乘则平均花费至少一小时;工作占去八小时;下班后路上、吃饭、加班、应酬折腾到八九点已不算晚;当你人困马乏地倒在沙发上,已经什么也不想干,什么脑子也不想动,看会儿剧集就该洗洗睡了。这么算下来,一天里真正属于自己的时间不过三四个小时。“没时间”已然成为
期刊
一  我第一次见刘尘大概是五六年前了,他是我一个同学的老师的孩子,转道北京出发去加拿大读书。同学打了招呼过来,让他在我家住一晚,第二天再送他去机场。  我开车去火车站接他,他是个很精神的90后男生,个子比我家乡的男生都要高。他性格也非常好,没有90后的乖张,周到地帮我开车门。  回到家以后我问他想在家里吃饭还是外面吃,他很有兴致地说,“我会做土豆泥。”于是我们一起做了一顿晚餐。喝可乐的时候他先帮我
期刊
不可能以一张面具面对所有问题  Etta一直以自己的耿直为傲,不料最近却被朋友评价为:为人处世多年以来毫无进步!  “有天和朋友聊天,说起自己最近的社交问题……也就是又和身边的人起了冲突……朋友忽然这么说:认识你这么多年了,怎么在这方面毫无进步,一直都蠢得要死,硬碰硬哪次真的解决问题了?除了把自己气炸,你觉得你这种方式有什么用?”  “换个柔软的身段,以解决问题为导向,这些都与尊严无关……”“他说
期刊
投稿人:许洁怡  我们是在高三这一年相遇的,在拼命学习的枯燥时光里互相加油打气,分担着彼此的苦闷与烦恼,成为密不可分的战友。我们一起讨论数学题,一起去食堂打饭,一起买冰淇淋一直吃到教室去,在经历种种际遇后,始终把彼此拥在怀里,只因我们是闺蜜。一趟旅程,四个欢声笑语的姑娘,把美丽留在了蔚蓝的海边。爱你们,我最美时光里最美的闺蜜。投稿人:韩岳良  亲爱的,到2014年,我们已经一起走过了十个年头。无论
期刊
刘昆 cici  笔名西西,《女友》(校园版)主编,资深媒体人,喜欢与人分享青春里的故事,分享生活中的梦想与深爱。  几乎每个人都有过艺术梦想,当演员、做主持人、组乐队、成为Superstar……  而今天,这些梦想中的偶像职业,并非遥不可期。  最近身边有一些准备参加艺考的学生,他们的梦想是:中央戏剧学院、北京电影学院、上海艺术学院、中国传媒大学,等等。女孩子们多希望报考传媒、编导、表演这样的专
期刊
周迅:生活经历带给我什么,我会自然地随之成长。我走过的路就是我的经历和人生,这才是一个活生生的真实的周迅。  敢爱敢恨的“周公子”,终于拥抱了属于自己的完美幸福。发百度百科链接公布恋情、出其不意地宣布婚讯都实在是有够霸气,小伙伴们想不被惊呆也难!曾有人说,周迅从来没有绯闻,因为每一次被拍到,她都是和男友在一起。这份坦荡和爽朗,让她在纷纷扰扰的娱乐圈始终保持着最安然的初心——这就是周迅,不做作,够真
期刊
Part 1“蘑菇”窘境之无奈被晾置  法语系毕业的小桐本来应聘的是外贸公司的翻译,可公司领导却安排她负责咨询工作,这对小桐来说可是个全新的领域。公司就她一个新人,没有人对她进行专业培训,只让她在工作中慢慢摸索。因为工作强度大,业务不熟,小桐经常犯错,没少被领导批评。有时周末陪客户走访市场,她还要大包小裹地给人家拎东西,完全就是个小跟班,这跟她在学校里想象的理想工作完全不同。在出了几次错被上司狠批
期刊
永城  作家,注册反欺诈调查师,资深投资风险管理咨询师。曾就读清华大学,后获得美国斯坦福大学硕士,曾就职于硅谷高科技公司,后担任某跨国公司执行董事,从事尽职调查及反欺诈调查。永城的小说以悬疑色彩和时代感著称,可读性极高。已出版小说《秘密调查师》《丢失的谎言》等。  毫无疑问,永城是站在金字塔尖被人仰望的那一类人。天资聪颖、名校背景,再加上顺应时代的行业机遇,他有无数个机会成为世俗标准中享有名利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