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真实情景,培养学生政治认同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eur05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通过某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关键能力、必备品格与价值观念。
  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是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在思想政治学科的表现,是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程之后形成的具有学科素养特点的学业成就,是思想政治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思想政治学科的核心素养是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
  如何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单纯的政治说教早已成为过去式。要从改革学习方式入手,利用活动型课,把“贴近生活”与“发展素养”相结合。打造活动型课,以“议题”为纽带把知识性内容通过活动熔铸在学生的内心,培养学生对我国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认可和赞同。为此,我做了一下尝试:模拟召开区人大会议,增强学生对我国的制度的自信。
  本次模拟以“感悟我国的人大制,增强制度自信”为议题,首先让学生利用学案复习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础知识,然后要求学生分组,分角色在课堂上按程序向人大代表以及旁听人员,模拟区人大做“一府两院”的工作报告,学生扮演的人大代表聆听审议甚至就报告内容提出质疑,最后模拟表决通过。模拟结束后让学生谈对本次模拟活动的感受。
  人民代表大会制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以前的高三复习就是通过列举案例事实,介绍人大的地位、职权,特点、优越性、以及人大代表的作用,使得学生对我国的人大制有了常识性的认识,这样的教学一定会使学生感同身受,以我国的制度为荣,为自豪吗?我认为还是有欠缺的,学生所获得的对人民代表大会的知识是老师直接输出给学生的,学生在被动接受。而模拟召开人大会议可以让学生能真实感受我们的人大制。
  一是强烈的仪式感,让学生体验人大会议的严肃性,庄严性,对人大制度有敬畏之心。在模拟人大会议的过程中,学生制定了流程,奏唱国歌的环节让学生在庄严的氛围中开启学习;在“一府两院”的报告、讨论、决定的环节中感悟人大会议的严谨性,改变了过去对人大会议流程的陌生感。
  二是模拟的过程,使得学生对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让学生体验了政治情感、明确政治意向、潜移默化形成政治认同。整个过程,学生要上网了解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的议程,这本身就是一个自我学习拓展的过程;模拟“一府两院”的报告内容涉及本区发展的一些政策,使得学生更加了解家乡,明确家乡的发展前景,增强对家乡的自豪与热爱之情;在汇报的过程中,通过模拟的人大代表与一府两院领导人的沟通,也锻炼了学生的查阅资料、分析素材,以及表达能力,更能切身感受到我国人大的地位、权力、以及人大代表的权利义务的内涵与真实性;在模拟结束后,请学生畅谈模拟过程的感受时,学生也真实的的感悟到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的优越性,这样,就比老师直接讲解的方式要深刻得多。通过模拟现实情境,让学生去思考,去探究,去追问,从而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与政治意向;通过亲自体验,让学生自觉形成价值认同。模拟人大的活动使得课程内容活动化体现了新课改的“凸显观点、关注过程是打造活动型课程的方法论原则。
  三是模拟人大充分发挥了学生主体作用。新课程改革一直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模拟人大,学生可以围绕议题,前期要复习人大的基本知识,要学习提升与人大相关的流程、内容,拓展了学习内容;在模拟的过程中,担任主持人的学生、以及承担作报告的同学要对自己的任务进行合理安排,彼此之间的交流,合作也得到了锻炼;模拟人大代表的学生在聆听、审议、质疑、表决的过程中不仅明白了自己的职责,而且感悟到自己职责的神圣性,台上台下相互交流,对我国的人大制有了切身的感受,通过活动,政治参与,形成对我国的制度自信。
  这一次活动课的尝试,使老师对活动课教学有了新的信心,以前对于如何把活动内容化,把内容活动化,一头雾水,感觉很难操作,现在有了正确的认识,也为以后教学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利用活动课去培养学生的政治课核心素养,也不再停留在老师单向输出,学生机械接受这样的层次上,本节课利用模拟人大就是从多项,多角度培养了学生对我国的政治制度的认同感。
  当然,由于学生社会实践能力以及知识结构的差异性,使得在活动中,出现了常识性的错误,老师给予及时纠正,影响了活动节奏。如何让学生准确把握手中的资料,通过合理的分配时间,恰当的表达出来,还需进一步在今后的活动课中加以培养。
  总之,通過真情境、真任务、真行为的活动课,针对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表现,设计真实的学科任务,从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表现素养,多角度设计典型情境,借助真实情境,为学科核心素养的表现提供“舞台”是我们政治课改必然经历的过程。
其他文献
一、注重形象感  古诗言简意赅,富有形象感、意蕴感和情趣性。三者又以形象感为基础,因此教者越来越重视对学生加强视、听等感官形象性的刺激,以强化表象的建立、组合、转换,其教学手段形态化。  图画具有直观性和形象性。借助图画将古诗词语形体化,更易于学生清晰理解诗意,深刻领悟蕴含的哲理。如教“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时,教者出示庐山的正面图,侧面图,让学生观看、比较;再诵读诗句,图文结合揣摩、推
期刊
历时两周,精彩纷呈的“华彩杯”赛课活动圆满落下帷幕。一堂堂鲜活的课堂带着每位授课老师独特的魅力散发芬芳:或深情,或机智,或幽默……每节课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带给学生以收获,给我以启发,促使我思考。特别是学习了我们年级牛老师指导的《小兵张嘎夺枪记》一课后,感触良多:阅读教学课究竟应该重在阅读文本的理解还是写作的指导?阅读教学中的阅读与写作,孰轻,孰重?这个阅读教学中的“两极之辩”(王崧舟语),我不知
期刊
教学活动设计是开展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合理的教学活动设计是课堂教学成功完成的首要保证,它能够在教师的教和幼儿的学之间架设一座桥梁,其功能就像行进中的一张线路图。对于一个优质的幼兒集体活动来讲,如果说活动目标定位是方向,那么环节设计就是载体,是实现目标的载体。因为优质的环节设计可以帮助老师轻松、自然的完成目标,推进孩子在活动中的发展,相反,缺乏智慧的的环节设计不仅不能完成活动的目标,而且对幼儿的发展
期刊
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过:“注意正是那扇一切从外部世界进入到人的心灵之中的东西所要通过的大门。”培养学生良好的专注力,是提高课堂效益的重要条件之一。专注力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基本能力,专注力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学生的长远发展。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必须加强对学生专注力的培养,为学生良好学习品质的形成打好基础。  一、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培养学生专注力的持久性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注意分为有意注意和无
期刊
古人说,“立德”“立功”“立言”为“三不朽”,而“立德”之所以被摆在首要位置,就是因为无论什么时候,道德永远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根本。我国的教育方针也把学生的德育教育始终放在第一位,它表明了学生素质中思想素质是一个重要的前提。正如《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
期刊
一、认识与思考  幼儿在离开幼儿园进入小学阶段,更需要具备独立自主的能力,积木构建游戏中通过同伴之间的合作交流,也可以培养幼儿的自主能力,因此在离园阶段开展构建游戏是十分适合的。幼儿积木建构虽然有自己的发展線索,但教师的指导起着重要的支持、帮助的引导作用。没有教师的引导,有的幼儿只乐于玩一些建构材料,有的幼儿会长期满足于修建某一作品,有的幼儿遇到不会修建就放弃,还有的幼儿修建好后不知道自己还能干些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生应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主要途径,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听话、说話、作文能力;有利于发展个性、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有利于理解应用祖国文字、提高表达应用能力。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应注重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注重教师辅导与学生积极参与,课内外动手写、动口说,逐渐使学生的阅读能力达到
期刊
一、导入的精心设计,能让学生进一步熟悉时间计算有关知识  人们常说:“良好的开端,就是成功的一半”,特别是教师的教学更能体现着一点,教学的导入如果枯燥无味,学生的第一印象就会受到影响,整节课就别谈生动有趣了。因为学生课前十分钟正在玩游戏中度过,一回到教室静下来等待老师的开场白,竟是那样乏味,信心马上受挫,就算再用更好的幽默言语来挽救,也已经事倍功半,所以我们设计时间计算时尽量找到激起学生共鸣的事例
期刊
一、以建构游戏为载体的数学教学基本实践  通过提供丰富的建构游戏材料和选择合适的游戏指导策略,建构游戏能够帮助幼儿们更好地积累数学核心经验,下面从数学核心经验的三个方面分别进行分析研究。  (一)聚焦数的概念与计算  幼儿阶段是培养数字概念和顺序的关键时期,幼儿们不仅仅要认识各个数字,更要理解数字的顺序和含义。幼儿在建构游戏中,通过选取和使用游戏材料,材料的增多和减少,能够帮助幼儿逐步学会简单的计
期刊
写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因此在低段教学的教师应正确引导学生学会写字。要求学生书写要做到“端正、规范、页面要保持整洁,还要求写字的正确姿势”。怎样才能培养学生做到呢?现我谈谈几点体会:  一、加强指导  教师在教写生字前,一定要认真“备生字”,先观察每个要写的字的笔画、结构、在田字格里的位置,对每个字如何写做到心中有数。对一些不好写的字,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如:走之旁是书写的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