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评价的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评价也是促进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方法的有力手段。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水平、情感和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通过对新课标的学习,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价方面我做了以下实践与探索。
首先,以正面评价为主,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树立信心
注重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 ,应该考察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是否乐意与同伴进行交流和合作,是否具有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师还应重视了解学生数学思考的过程,可以让学生在解决问题时,说一说他的思考过程。 如:去年我们六年级刚分班时,我班有一名叫冯荻森的学生,从一年级到五年级都是办公室的常客,各科作业老出错、老订正,考试不及格,一排名就倒数,老师、同学,包括他自己都认为自己最差,就学不好。我接手以后发现,他上课时坐得非常端正,双手抱臂,眼看老师,但是站起来回答问题时,确一点也没听进去。做作业时字非常工整,但是错的太多。我分析,他是对自己学习的信心不足,希望通过上课坐的端正、作业工整得到老师的肯定的评价。所以作为教师的我及时的表扬他,作业书写的工整,上课坐的端正,以增加他学好数学的信心。他在得到我的表扬以后非常高兴,下课以后,主动到我办公室和我接触。我又请他帮我整理办公桌,他把办公桌上的晚上作业按日期进行分类,摆放整齐很有条理。我夸他真能干、很聪明。他听到我说的话,高兴的笑了,问我:“老师,你说的是真的吗?我从幼儿班到五年级没有一个人说我能干、聪明。”我说:“你上课坐的端正,作业工整,说明你想认真学习,帮老师整理办公桌很有条理,说明你很能干,把晚上作业按日期分类摆放,说明你很聪明。我想,只要你上课时,在坐得端正的同时能注意听听老师讲的是什么,你将更聪明。”他听了我的话,非常高兴,以后每到我上完课以后都找我向我汇报他上课听到了什么,学会了什么,这时我又引导他建立成长记录袋,在成长记录袋中收录反映学习进步的重要资料,如最满意的作业;最喜爱的小制作;印象深刻的问题和解决过程;阅读数学读物的体会等等。 这样他的成绩不断提高,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竟考了90多分。
其次、运用不同的尺子评价学生,关注学生的水平差异。
《课标》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学习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多一些评价标准就多一批好学生。是的,十个手指伸出都不一样长,何况是一个班学生呢。不论是哪个学校,哪个年级哪个班,都会出现学生知识水平的差异,理解能力的强弱,思维的快慢。因此,教师要因材施教,设计不同的学习目标,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来选择,达到不同的目标。让每个学生跳起来都能摘到桃子,改变传统教学中的只是优等生的天堂,学困生只有听的份的现象。
第三,变终结性评价为形成性评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所谓教学形成性评价是相对于传统的终结性评价而言的。形成性评价是对学生的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等方面所做出的评价,是基于对学生学习全过程的持续观察、记录、反思而做出的发展性评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培养合作精神,增强自信心,获得成就感。在教学过程中,我淡化了考试成绩,采取以平時考核为主,多方参与评价的评价方法。如以学生自评、同桌互评、小组议评、家长参评、老师总评等方式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家长评价主要从学习态度方面评价,学习态度是否端正,作业书写是否干净、整洁,完成是否及时。学生自评,主要是今天又有哪些进步,取得哪些成功,增强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同桌互评、小组议评,让学生学会合作,取长补短。老师总评主要是从学习数学的认真程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解决问题和合作交流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同时在对学生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等方面,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做出的评价,激励学生的发展。这样通过多种评价,让学生了解自己的水平和实力,同时也发现自己的问题和不足,逐步学会根据自己现有的水平确定自己的近期和远期发展目标。进而培养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体行为能力,形成了素质教育要求的自主性、能力性、创造性的主体人格特点。
第四,成长记录,培养习惯,超越自我
在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都准备一个成长记录袋,成长记录袋用于收集学生的成长足迹,学生本人是建立档案的重要参与者,老师提出要求并给予适当指导,使学生在建立成长记录的过程中,对自己情况及努力方向有比较明确的认识,体验点滴成功,逐渐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和技能,学生的成长记录应是多样的,可以采用自己喜欢的材料和方式制成,内装自我评价表、优秀作业、老师的评语、学习中的得、失等,老师评语的语言应以激励性的语言为主,让他们处处体验到“我能行”,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变苦读为乐学。”
【作者单位:涟水县实验小学 江苏】
首先,以正面评价为主,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树立信心
注重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 ,应该考察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是否乐意与同伴进行交流和合作,是否具有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师还应重视了解学生数学思考的过程,可以让学生在解决问题时,说一说他的思考过程。 如:去年我们六年级刚分班时,我班有一名叫冯荻森的学生,从一年级到五年级都是办公室的常客,各科作业老出错、老订正,考试不及格,一排名就倒数,老师、同学,包括他自己都认为自己最差,就学不好。我接手以后发现,他上课时坐得非常端正,双手抱臂,眼看老师,但是站起来回答问题时,确一点也没听进去。做作业时字非常工整,但是错的太多。我分析,他是对自己学习的信心不足,希望通过上课坐的端正、作业工整得到老师的肯定的评价。所以作为教师的我及时的表扬他,作业书写的工整,上课坐的端正,以增加他学好数学的信心。他在得到我的表扬以后非常高兴,下课以后,主动到我办公室和我接触。我又请他帮我整理办公桌,他把办公桌上的晚上作业按日期进行分类,摆放整齐很有条理。我夸他真能干、很聪明。他听到我说的话,高兴的笑了,问我:“老师,你说的是真的吗?我从幼儿班到五年级没有一个人说我能干、聪明。”我说:“你上课坐的端正,作业工整,说明你想认真学习,帮老师整理办公桌很有条理,说明你很能干,把晚上作业按日期分类摆放,说明你很聪明。我想,只要你上课时,在坐得端正的同时能注意听听老师讲的是什么,你将更聪明。”他听了我的话,非常高兴,以后每到我上完课以后都找我向我汇报他上课听到了什么,学会了什么,这时我又引导他建立成长记录袋,在成长记录袋中收录反映学习进步的重要资料,如最满意的作业;最喜爱的小制作;印象深刻的问题和解决过程;阅读数学读物的体会等等。 这样他的成绩不断提高,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竟考了90多分。
其次、运用不同的尺子评价学生,关注学生的水平差异。
《课标》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学习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多一些评价标准就多一批好学生。是的,十个手指伸出都不一样长,何况是一个班学生呢。不论是哪个学校,哪个年级哪个班,都会出现学生知识水平的差异,理解能力的强弱,思维的快慢。因此,教师要因材施教,设计不同的学习目标,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来选择,达到不同的目标。让每个学生跳起来都能摘到桃子,改变传统教学中的只是优等生的天堂,学困生只有听的份的现象。
第三,变终结性评价为形成性评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所谓教学形成性评价是相对于传统的终结性评价而言的。形成性评价是对学生的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等方面所做出的评价,是基于对学生学习全过程的持续观察、记录、反思而做出的发展性评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培养合作精神,增强自信心,获得成就感。在教学过程中,我淡化了考试成绩,采取以平時考核为主,多方参与评价的评价方法。如以学生自评、同桌互评、小组议评、家长参评、老师总评等方式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家长评价主要从学习态度方面评价,学习态度是否端正,作业书写是否干净、整洁,完成是否及时。学生自评,主要是今天又有哪些进步,取得哪些成功,增强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同桌互评、小组议评,让学生学会合作,取长补短。老师总评主要是从学习数学的认真程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解决问题和合作交流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同时在对学生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等方面,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做出的评价,激励学生的发展。这样通过多种评价,让学生了解自己的水平和实力,同时也发现自己的问题和不足,逐步学会根据自己现有的水平确定自己的近期和远期发展目标。进而培养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体行为能力,形成了素质教育要求的自主性、能力性、创造性的主体人格特点。
第四,成长记录,培养习惯,超越自我
在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都准备一个成长记录袋,成长记录袋用于收集学生的成长足迹,学生本人是建立档案的重要参与者,老师提出要求并给予适当指导,使学生在建立成长记录的过程中,对自己情况及努力方向有比较明确的认识,体验点滴成功,逐渐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和技能,学生的成长记录应是多样的,可以采用自己喜欢的材料和方式制成,内装自我评价表、优秀作业、老师的评语、学习中的得、失等,老师评语的语言应以激励性的语言为主,让他们处处体验到“我能行”,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变苦读为乐学。”
【作者单位:涟水县实验小学 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