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具特色的“叫茶”风俗

来源 :海峡茶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di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闽北农家妇女喝擂茶的“叫茶”风俗,为农妇聚会之习。独具特色。别开生面,千百年来在当地广为流行。
  光泽县地处闽赣边境。是福建的西北大门。素有“瓯闽西户”之称。这里山川俊秀,物产丰富,民风古朴,民间擂茶为当地_绝。据有关史料记载:“乡间邑人待客佐以擂茶,妇人聚会之饮。为茶内入药草。擂棒擂钵工具而制。”用料很讲究,工序也很精细,是当地农家妇女定时用当地产的上好茶叶按一定比例加入炒熟的大米、豆、花生、芝麻和甘草、菊花、陈皮、艾叶等中草药,放进陶制的大钵(又叫擂钵),用茶枝做成的圆头木棒(又叫擂棒),加少许的水,进行细细地研碎,一直磨成泥状。然后倒进茶钵里。冷饮用山泉水冲泡。热饮用开水冲泡,放置沉淀。即可饮用。色泽成棕灰,清洌甘醉。香气四溢,喝后甜润在口,余味无穷。有提神舒气、祛风散热、养胃等功效。长期饮用强身健体,延年益寿,是当地农家爱饮的茶品和妇女聚会的饮料。
  “叫茶”,是当地农家妇女聚会喝擂茶的一种习俗。往往是一家妇女家中有事,就先擂好茶,请要好的妇女姐妹来家聚会喝。过去妇女地位很低,受了气,或者家中有什么大事,要找人说说,倾诉一下。通过这“叫茶”的方式把平时要好的姐妹请来家,一来调整心情,发泄一通;二来有请大家帮忙的意思。
  这种“叫茶”的来历民间有一个故事。相传很久以前,有一个童养媳,丈夫年纪比她小,不懂事。公婆又恶又奸,从来不把她当人看。她每天早上鸡叫头遍就得起床,晚上到十一二点才能去睡。烧饭、喂猪、洗衣、挑水、砍柴、推磨,除吃饭时间外,难得歇一下。后来年纪大了,有了孩子,做家务。带孩子。照顾一家,更是劳累,她一肚子苦水没地方倒。那天。恰好公婆外出,她在家擂了茶。就去叫了同村几位当童养媳的姐妹来家。大家围坐在桌子前。边喝茶边吃东西。你一言,我一语。把多年受的苦都倒出来。说了又哭,哭了又说,互相安慰,出主意,想办法,商量如何反抗,对付公婆的虐待。大家互相讲讲。发泄一下,再喝上这理气消火的擂茶。更觉得心里很舒适,人也不会那么难过。后来就定期这样以喝擂茶为名相互“叫茶”,来掩饰聚会的目的,此后慢慢就形成一种习俗流传下来。
  “叫茶”。现在往往是那家有事或邀人来玩时,这家妇女就先擂好茶,用一大土钵装好,放在进门的正厅大桌上。旁边放一大摞土碗,摆上花生、瓜子、葵花籽、糍片、米粑等。然后挨家去叫来平时要好有来往的姐妹们来家。大家坐下来,主妇倒好茶,大家边喝茶边吃东西边讲事,拉家常,什么都说。大人、孩子、老人、衣服鞋帽,饭菜米面,田园庄稼,总之大事小事。喜事悲事,无所不谈。无所不说。你说完她说,她说完你说,高兴的事,大家陪乐;伤心的事。大家一起难过;疑难的事,大家帮忙出主意;出力的事,大家搭一把手。帮助一起做。现在妇女地位高了,都是家庭的主妇,家中聚会再不要偷偷摸摸,都是自己说了算。有什么事时,或者生日、盖房、婚嫁、儿女上大学、外出工作等,还有逢年过节,就去擂好茶,挨门去叫茶,邀请姐妹来坐。一来告诉一声,二来也表示同喜。三来也活跃一下家庭气氛。还有的村是妇女轮流作东,定期聚会。这聚会因为都是讲女人的事,不愿男人听,所以一般家中男人也会主动回避。不愿涉“偷听”之嫌。
  “叫茶”。这闽北农村独特的传统民间风俗,随着时代的进步也悄悄地发生了变化,赋予了许多新的内容。现在除妇女拉家常外,还有讲故事、唱本地的三角戏、传授科技致富等。更有成为农村妇女致富经营中相互联谊的一种形式。你擂好茶我来喝,我擂好茶来你来喝,茶香浓浓,话语浓浓。喜气浓浓,交流了感情。当今天你来到这里农家,听那熟悉亲切。带着本地乡音的“来我家喝擂茶哟”!看那妇女一起聚会喝擂茶的场面,你的身心也会受到感染,也想沉浸在这独特浓郁的山乡民俗文化氛围中去。
其他文献
何时喝茶才最有益健康,有一种普遍的观点是饭后喝一杯清茶,不仅清洁口腔,还能帮助消化。但是,最近有专家的实验表明,饭后马上喝茶对健康十分不利,容易造成贫血、脂肪肝等多种疾病。    隐患之一:易贫血  近日,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食品科学技术室主任霍军生说:“饭后马上喝茶,大量的水进入正在消化食物的胃中,冲淡了胃分泌的消化液,从而影响了胃对食物的消化。另外,茶叶中含有大量的单宁酸,饭后
期刊
古往今来,山水胜迹、名器名陶非文章不易显也。人以艺彰,物以文传。明清以来,记载述评、赏析研究紫砂的经典著作时有问世。著名的紫砂学者韩其楼专注紫砂文化研究50年,也收藏了许多珍贵的紫砂典籍,今选出中国紫砂发展史上最具代表性的5本紫砂典籍,以飨读者。    《阳羡茗壶系》    专论紫砂壶的第一篇著述。作者周高起,名伯高,江苏省江阴县(现江阴市)人,明天启年间(公元1621年~1628年)著名学者。《
期刊
说到福建,说到安溪,反映在茶人脑海中的一定非安溪铁观音莫属,铁观音以其淡雅的兰香早已名声在外。而在其故乡福建闽南地区,还有很多乌龙茶品种,如毛蟹、本山和黄金桂等,它们全部是国家级的优良茶品,也同属闽南乌龙茶类。从茶样上,仅凭肉眼,一般人较难看出4者的差别。在茶汤与香气特征上,它们都有着各自的品质风格。   为了让茶人更好地记住并鉴别这4种极具代表性的闽南乌龙茶,本期我们特意邀请了著名的茶叶鉴评专家
期刊
岩采艺术创立于1996年。现已发展成为台湾专业艺廊。原始初衷是为台湾艺术家提供艺术支持,带动传统艺术文化的产业道路。目前辖下领域有石雕、陶艺、铁雕、油画、水墨等,会员皆为在国际得奖的台湾中青代作家。  2002年。公司将丰富的艺术文化资源延伸至生活艺术品的设计领域,从而切入国际市场。以茶道、茶器的设计创作,树立独特的自我品牌。把茶器与天然石材的特质相结合,以简洁优美的中国书法和图腾,表现出茶道中简
期刊
明代茶家周高起《阳羡茗壶系》云:“金沙寺僧,久而逸其名矣,闻之陶家云:僧闲静有致,习与陶缸瓮者处,抟其细土,加以澄练,捏筑为胎,规而圆之,刳使中空,踵傅口、柄、盖、的,附陶穴烧成,人遂传用。”从此,金沙僧成为紫砂陶艺的创始者,而金沙寺亦成为紫砂陶业的祖庭。  1996年,江南茗耆寇丹先生率先探访宜兴古金沙寺遗址,并在当地村子里发现一块载有金沙寺历史沿革的残碑。光阴似水,世纪交替,十几个春秋过去了,
期刊
曾几何时,绿茶“一统天下”,西湖龙井、碧螺春、黄山毛峰等名茶炙手可热。其后,“南风北渐”,伴随着功夫茶艺的流行,铁观音、武夷岩茶等乌龙茶成为人们的新宠,绿茶的传统地位亦受到动摇。近年来,异军突起的普洱茶更是“行情暴涨”,其炽热程度,足以和房产、股票一争高下。如今,“普洱热”已逐渐降温,茶饮日趋理性,并呈个性化、多样化的发展态势。  不久前,一位研究茶文化多年的学者预言:“普洱之后,茶类间的竞争又会
期刊
游武夷山,上天游顶,品武夷岩茶是我读了《武夷山志》后梦寐以求的事。春天里携妻伴友游武夷山。经过一番相挽相扶相拥相挤的努力,终于登上了天游峰。  啊,沐浴在初春的暖暖阳光里,天游公园以及胡麻涧满目苍翠。左眺云雾缥缈的崖壁,远古的石棺躲藏在簇簇墨绿丛中;右看小溪像一条银链环绕,溪旁涧间。满山杜鹃花粉红白紫相辉映。此时此景,最惬意之事就是“泡茶”。旋进“蓬莱茶座”。一壶碧螺春新茶伴我舒心赏春。  “一泡
期刊
这是一个山清水秀的季节,这是属于绿茶的时节。   当我们将目光投向中国漫漫山野时,那些翠绿欲滴的色彩,那些清香动人的故事,是一片可以陶醉徜徉的世界。绿茶是中国历史最悠久、产量最大、品种最多的茶类。在绿茶这个江湖之中,千百年来那些恩恩怨怨沉沉浮浮的故事,丝毫不亚于江湖中的传说。我们不妨把这些茶,比作一些江湖门派,去寻找它们的身世与动人的故事。    江南绿茶——少林派    理由:武林第一门派,江湖
期刊
澳门中华茶道会一年一度的《镜海茶缘》茶艺文化活动已办到第六届了。此届活动的主题是“荷香茗趣”。活动首日展出了会员们新创作的“涤尘”、“惊艳”、“留馨”三套茶道装置艺术,并启用“留馨”一套茶具来沏泡荷花茶,这荷花茶是罗庆红会长依据明人古法亲手窨制的。品茗间,古琴师抚琴演奏了《良宵引》、《长门怨》等琴曲。在荷香琴韵茶趣中,与会书画家们即兴泼墨题咏,作成长卷。随后又从室内移至古榕陰下,铺开12个茶席,大
期刊
好品牌是一种信任的力量,之于茶,更多一种雅洁的风骨。  我曾于早年,听闻过这样一个故事。  清朝年间,曾经有个江南赵氏茶庄,规模办得很大。生意遍及大江南北。到了清朝末年,赶上列强割据,就在这内忧外患的当口,茶号老东家突然撒手而去,只留下了一个儿子,也就是年轻的少东家。  却说,这少东家虽年轻,却非纨绔子弟。时刻牢记父亲忠告,锐智图强,欲将赵家茶庄的招牌发展兴旺。乱世而立,算得上是一号茶林才俊人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