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当今世界,以信息科技为代表的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越来越快,创新能力已成为国家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发达国家正利用其资本与技术优势,加速攫取资源、人才和财富。抓住并利用好当前的战略机遇期,大力发展我国的科技产业,实现科技创新的跨越发展,关系党中央、国务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实现,关系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创业者们,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大势,牢牢扭住创新与发展这个主题,创造了我国西部地区高新技术产业迅猛发展的奇迹。他们的经验对于解读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对于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具有重要意义。本刊“关注西部”专栏将陆续报道他们“二次创业”的动态,欢迎广大读者阅读和发表意见。
走进西安市城南的那片高楼林立、遍布国内外知名高新技术企业的新城区,记者恍惚中产生一种错位的感觉:这难道就是关中平原上的十三朝古都西安?就是秦始皇运筹帷幄一统天下,唐太宗励精图治开创盛唐伟业的地方吗?若不是北边不远处横卧的那道黑黝黝的老城墙,记者真要怀疑是不是走错了地方。
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用她时尚、俏丽、极富魅力的姿容先让记者吃了一惊。及至采访了高新区的有关领导,走访了在此创业的几家高新技术企业,了解了他们13年来所走过的不平凡的路,特别是了解了他们从2003年开始启动的“二次创业”宏伟工程之后,对于13年来正确领导着西安高新区的陕西省和西安市的各级决策者们,对于做出了骄人业绩的高新区创业者们,不由产生了深深的敬意。
扬长避短,抢占西部开发制高点
西安高新区是1991年3月建立的国家级科技产业园区,是我国首批对APEC成员特别开放的科技工业园区,也是中国政府“十五”期间重点发展的5个国家级高新区之一。近日,被联合国工发组织列入全球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多次被国家科技部评为全国先进高新区。
13年来,西安高新区通过坚持不懈的技术创新和体制创新,推进科技成果商品化和产业化,形成了吸纳外部资本、人才和技术等要素的聚集效应,在园区建设和对外形象等多方面走在全国53个国家级高新区前列,成为我国中西部地区最大的科技产品高地,在西部大开发中发挥着重要的辐射带动作用。
关于西安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金乾生对记者说:“打科技牌,是陕西省、西安市的决策者们的正确选择。因为处于我国西部内陆地区的西安,经济、社会发展以及人们的观念相对滞后,缺少上海、深圳、温州等东南沿海城市那种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大量吸引外资发展制造业和进出口贸易的地利。但是,西安却具有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优势。西安是我国有名的科技资源富集大市,知名院校云集,科研院所众多,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达40多万,科技综合实力紧追北京、上海。 创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把潜在的科技优势、研发基础转化为市场竞争优势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就是西安的历史机遇。”
西安高新区自成立以来,一直保持者迅猛发展的势头。13年来,他们筹措、吸纳了200多亿元的建设资金,建成了一个面积达20平方公里,设施先进、配套完备、环境优美的现代化科技新城。这个由多个专业产业园、标准工业区、办公区、创业孵化区、众多公共服务设施、基础教育区、高层次住宅等部分组成的开发区,与城区连为一体。特别是2003年3月1日,西安高新区又全面启动“二次创业”的宏伟工程,在新规划的几十平方公里的建设开发面积上,将构筑创业研发园、国际软件园、新型工业区和中心商务区四大功能区,这些工程正在紧张建设中,目前已初具规模。
记者到达西安时,正逢西安高新区管委会发布“产业发展公告”,记者数了数,高新区仅列入国家863计划、信息产业部发展基金、国家高技术产业示范工程计划、国家级火炬计划、国家“西部开发”科技攻关计划和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建设等项目就有133项之多。十几年来,西安高新区实现科技成果转化4000多项,中国第一台SP30超级程控交换机、第一块片式压电陶瓷变压器、第一种绿色环保高档洗涤用品、第一个数字化虚拟演播室、亚洲最大的移动天线研发、生产基地等重大产业化项目都是在这里诞生的。西安高新区在国家科技产业全局中的举足轻重地位由此可见。
机制创新,营造科技产业市场化成长的环境
西安高新技术产业的迅猛发展,当然不可能借助秦皇汉武的地下灵气,而是缘于机制创新,缘于当地各级领导和落户开发区的众多创业者们坚定不移地走改革开放之路,努力营造一个科技成果商品化、科技人才社会化、科技投资多元化的市场化环境。一位高新区的领导对记者说,高新区管委会虽然行使市一级经济管理权限和部分市级行政管理职能,但我们没有试图“克隆”旧体制、旧机制,而是建立一切围绕市场转、围绕企业转的新机制。高新区管委会和高新区工委两个班子,一套人马,下设经贸局、招商局、策划局等部门,机构精简、人员精干、运转高效、服务到位,完全是一种新型政府的模式。
西安高新区按照“管理就是服务”的宗旨,建立了按企业化运作、具有社会公益性质的企业孵化体系;按照“财政引导、社会参与、市场配制、企业运作”的思路构建了多层次、多元化的投融资体系;帮助企业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培育了具有生机和活力的市场主体,等等。这一系列的服务措施,为西安高新区内科技企业的技术创新与成长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促成了一大批高科技企业的快速成长。目前,有近50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在高新区创业、发展,并以每年超过1000家的速度在增加。2003年,西安高新区全年完成技工贸总收入615.56亿元,出口创汇3.34亿美元,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61.26亿元。产生了一批在地区经济中较有影响的高科技企业和高科技产品与技术。大唐电信、东盛药业、海天天线、康鸿电子、协同软件、开米、通视数据、中扬电器等上百家高技术骨干企业在高新区脱颖而出。
良好的投资环境也有力的吸引了外资外企的进入,提高了西安高新区的国际化程度。目前,已有来自美国、日本、德国、新加坡、香港、台湾等29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落户西安高新区,总数达521家,同时累计吸引合同外资近12亿美元。在西安高新区投资及合作的世界500强企业和跨国公司主要有: IR、霍尼韦尔;日本NEC、富士通、百特、大金、兄弟;瑞典ABB;德国BOSCH;英飞凌公司、伊顿、普莱克斯、新加坡科技公司;正大易初莲花、台湾地区的威京集团、英业达公司等。
“二次创业”,全面提升科技竞争实力
从去年开始,西安高新区开始实施“二次创业”,其主要目标是构筑“四大功能区”—— 创业研发园、国际软件园、新型工业区和中心商务区。
高新区外宣办的同志介绍说,建设科技产品制造业园区,主要是引进投资与产出规模较大的国内外制造企业入区建厂,留住孵化成功的科技企业。重点发展信息技术及通讯网络设备产业,光电子元器件产业,制药和生物工程产业,精密仪器仪表、自动控制装备和加工设备产业,石油勘探开发、电力技术和装备产业以及新材料和环保能源设备产业。
建设国际软件产业园区,目标是使其成为世界知名、中国最大的软件出口和服务基地。其中软件研发区,吸引世界IT100强企业及国内大型软件公司设立研发中心;软件加工区,面向国际市场,建设包括日本软件加工区、欧美软件加工区、台湾软件加工区等;软件孵化区,吸引本地和海外人才创办企业,孵化出一批具有原创技术的软件企业。
建设科技创业研发园区,形成强大的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的能力,为西安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和传统产业改造提供强大技术动力。其中包括企业孵化区、创业企业区、创业功能配套区和企业研发区等。
还将建设中西部一流的中央商务区,为科技产业上规模和西安经济全面繁荣建造现代化的商务平台。包括金融商务区、商务办公区、会展区、商业贸易区、政府办公区、领馆区。
“二次创业”规划启动以来,高新区的开发建设创历史最高水平,新开工项目151个、在建项目220个。记者走进建设中的新园区,看到的是一处处繁忙的建筑工地,是一栋栋拔地而起的大厦。“二次创业”拉动西安高新区经济实现了35%以上的高速发展,形势十分喜人。
当然,事情也并非一帆风顺。实施“二次创业”,建设四大园区,吸引国内外科技企业入园,就必然要占用土地。尽管西安高新区“二次创业”征用土地都经过了科学论证,是国家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加快城市化进程所必须,而且对失地农民的补偿和安置工作也尽可能做到尽善尽美,但最终还是在土地问题上不断扯皮。保护农民耕地和征用土地加快城市化步伐,的确是个不易摆平的“两难”问题,但记者深信西安市有关决策者总能找到妥善的解决办法。到2010年,高新区新区的全部开发建设目标一定会实现。一座技工贸总收入2500亿元,GDP 850亿元,具有80万高素质就业人口的科技新城,一个我国中西部规模最大和辐射能力最强的高新技术研发中心、成果转化中心和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必将雄踞于古老的关中平原上。